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博览建筑设计策略

2023-01-05 15:09邢晨燕
建筑与装饰 2022年24期
关键词:王澍现象学博览

邢晨燕

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系 北京 100029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逐渐从追求产量到质量的转变中,因此对于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建筑设计质量,为人创造符合需求的高品质场所成为建筑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虽然建筑现象学理论自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来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并没有任何空隙留给建筑理论的探讨和实践。

1 博览建筑设计关注建筑现象学的必要性

显然,建筑现象学关注场所精神、人的知觉体验,使得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上述问题有所回应,如今在更高要求的需求出现后,经过一些理论家和建筑师的实践,建筑现象学反而引起了注意。博览建筑作为建筑中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在展示、传播历史文化信息,在打造地区形象甚至国家形象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新博物馆学强调以人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背景下,新的问题提出了:从博览建筑形象到展陈空间营造等方面充分体现文化内涵,调动观众对展陈主题的学习交流意愿,进而提升公众文化素质?

通过研究建筑现象学理论和建筑现象学影响下的建筑实践,上述问题能够得到相应的解答。建筑现象学在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采用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领域采用梅罗·庞蒂(法国哲学家)的知觉现象学。前者强调“场所”和“场所精神”,后者强调“知觉”、“体验”。虽然建筑现象学并不针对任何一种特定的建筑类型,然而在我国建设现状下,包括博览建筑在内的少数建筑类型会关注建筑功能、造价和形象外的其他方面,而这些方面可能是更重要的,故而本文以博览建筑这一建筑类型为例展开探讨。

2 建筑现象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倪梁康先生在《建筑与现象学的对话》一书序中说“一个确切意义上的建筑现象学家,必须是一个从事建筑活动,并且不断对自己的建筑活动进行现象学反思,从而把握到其中的本质要素的人。他是一个既创造建筑物,也对自己的建筑创造活动进行本质直观的建筑师。”可以说,建筑现象学理论是与建筑实践紧密联系的,只有基于实践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研究才有意义。自从建筑的现象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以来,诺伯格·舒尔茨(挪威建筑理论家)、弗兰普顿(英国建筑师)等人对建筑现象学理论进行了充分地探讨,国外不少建筑师已经关注建筑现象学并在实践中讨论了建筑知觉、体验和设计的关系,并且将实践和理论联系。

2.1 建筑现象学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师

像斯蒂芬·霍尔(美国建筑师)等旗帜鲜明地研究建筑现象学理论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反复验证,并进一步进行学术探讨的建筑师在国内并不常见。90年代中后期建筑现象学是国内建筑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话题。1992年,季铁男先生出版了《建筑现象学导论》,沈克宁、王群、陈伯冲等人对建筑现象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另一方面又有一批受到建筑现象学影响的建筑师们,他们不仅关注理论,同时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地将理论践行到实际建筑项目中,近年来在建筑实践领域,强调“场所精神”、“体验建筑”的建筑设计大多带有建筑现象学的影子。若以2008年举办的“现象学与建筑”研讨会中参展建筑师王澍、刘家琨、李凯生、童明、董豫赣、张应鹏、贺炜玲等建筑师为线索,他们的实践作品中也能够找到相似的关键词[1]。虽然许多项目并非有意识利用或强调现象学方法,但是从设计中所体现出的内涵能够窥见一些建筑现象学的色彩。

以王澍等人为例,2011年,王澍在建筑交流会上的演讲题目为“一种差异性世界的建造——对城市内生活场所的重建”,在演讲中,他以宁波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杭州南宋御街改造等项目为例,反复提到传统、材料、时间、记忆,他说:“在我看来,回收建造回收的不仅是材料,而是匠意、时间和回忆。”而用回收材料建造新建筑就是他用来营造场所、对话传统,引发回忆的方式[2]。刘家琨对于乡土、传统、建造等的关注和王澍是相似的,他在针对其实践的西部地区的地域建造经过深入地研究和实践[3]。童明研究当代城市空间、对如何激发当代城市活力有重要的关注,而这又关联到建筑现象学的空间体验、场所[4]。

除此之外,侧重于建筑现象学理论的学者中缪朴和季铁男尤为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他们的研究对于下文探讨实践方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缪朴针对我国建筑学界对于如何继承传统的争论,尤其是关于“形似”、“神似”的讨论,他试图用现象学的描述法对此问题进行解答并发表了《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13个特点》,其强调的是现象学的观察法和还原法[5]。季铁男总结现象学途径的建筑设计,重视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呈现,在工作过程中强调心、身、手的投入[6]。除此之外,有学者关注到,建筑细部对于反映地域特色及营造场所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与大部分建筑师实践中关注细部建造的材料、构造等是相吻合的。

2.2 建筑现象学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师实践

在对建筑现象学影响下的中国建筑师进行了充分的关注后不难发现,他们的实践项目有不少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博览建筑类型,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可能的原因是这类项目更倾向于文化的阐释和传达,这种非批量化生产的文化类建筑项目似乎也格外青睐个人建筑师事务所。

在对与建筑学现象学相关联的建筑设计的研究后,可以发现一些共通之处。首先,现象学在建筑领域表现为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客观物质环境之外还包括人的感受、体验。建筑设计之初对于环境的研究是首要的,其中,对于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是这种研究的重点,也就是场所感。场所的形成既有物理环境的因素,还有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因素,也就是和人直接关联的。

实践中关注于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构建,也是上述建筑师的相通之处。王澍对自己项目的介绍的演讲题目为《一种差异性世界的建造——对城市内生活场所的重建》;刘家琨讲的记忆与传承也是关注于场所记忆,从而在新的建设中将场所精神进行传承与营造。而他们进行场所营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建造,涉及本土、地域等词汇的设计也是也可以说是建筑现象学在实践中的表现特征。王澍自21世纪初开始了回收旧砖瓦循环建造的试验,宁波博物馆后来成为这种试验之后建成的规模较大的建筑;刘家琨在1997年就提出了低技策略,以低造价和低技术应对乡村建造、深厚的传统文明,后来的汶川地震后开始的再生砖计划同样显示出他对于材料和建造的热情。强调本土主义、地域主义等建筑师也表现出了相似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代表性的作品如崔恺的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辽宁五女山遗址博物馆等。另外,空间体验是另外一个关键词,空间的尺度、材料、光影等的变化都会形成不同的体验。

3 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博览建筑设计实践策略

3.1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博览建筑设计原则

毫无疑问,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建筑设计对于环境的关注是核心,再考虑到当今在很多领域讨论的传统传承问题,有一个误区是认为从当地传统建筑形式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设计,但是却设计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并没有对传统建筑形式在文化、技术等层面进行思考,因此也很难带给人与传统建筑相似的空间体验,仅仅是蹩脚的模仿。建筑现象学最核心的问题是将人的体验放到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环境要素的研究原则是着重于环境中人的活动和体验,而人的体验决定了这种要素是否有必要转化入新的建筑设计中。

3.2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博览建筑设计策略

3.2.1 建筑布局及尺度——环境契合。建筑设计之初对于环境的研究是首要的,其中,对于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是这种研究的重点,也就是场所感。场所的形成既有物理环境的因素,还有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因素,也是和人直接关联的。因此,涉及本土、地域等词汇的设计也可以说是建筑现象学在实践中的表现特征。以历史街区中的博览建筑为例,刘家琨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建筑体量以周边民居的屋顶为原型进行各种组合变化,与历史街区肌理融合在一起(图1)。无独有偶,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毗邻拙政园和忠王府,特殊的地理位置引起对于新建筑和古城结合的问题,建筑布局借鉴传统四合院,引入中国园林,采用递进式的布局(图2)。建筑布局与历史街区尺度上的关联,若用斯蒂芬·霍尔对这种建筑设计与环境契合的描述——“锚固”则尤为贴切了。

环境的类型多种多样,历史街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是无论博览建筑设计处于何种环境中,原则是一致的,都是以人所生活的人文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研究为起点,找到能够“锚固”于环境中的建筑。

图1 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鸟瞰图

图2 苏州博物馆鸟瞰图

3.2.2 建筑细部——场所营造。建筑材料及其组合构成方式形成了建筑细部,建筑细部之间相互关联形成整体。而人的建造活动无疑带有特有时代和地域的痕迹及民族智慧与审美情趣。因此,建筑细部的材料的尺度、质感、色彩、光影,材料的建筑构造,不仅具有环境特性,给人以独特的建筑体验,对于营造人活动的具有特定精神属性的场所也有重要作用。

王澍的宁波博物馆设计建造时强调的是工匠技能里的记忆,也就是传统工匠技艺传承,最终形成以传统建造方式完成的带有场所记忆的建筑实体。其建筑材料来自于周边29个已经拆除的村庄,通过回收旧材料,再用于博物馆的建造(图3、4)。这种建筑细部处理来自于王澍自2000年开始的回收旧砖瓦循环建造的试验,这种试验来自宁波民间传统构造中的“瓦爿墙”,最多使用八十几种旧砖瓦混合砌筑。在宁波博物馆里,这种“瓦爿墙”与现代混凝土的施工相结合,成为建造中的重点。王澍在谈到宁波博物馆建设完成后的效果时提到,有一位参观者来过数次,来看的不是展览而是建筑,因为这个房子到处都能发现她原来家里的痕迹。刘家琨的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与周边的民居是呼应的,他的“再生砖”是青砖的替代、重柱是木板的代替、瓦板岩是小青瓦的替代,与王澍收集废弃材料的方式不同,但是经过建造,呈现出的建筑氛围与传统民居既是相似又有更新(图5、6)。

因此,针对建筑细部的研究也是基于对环境的关注,关注点着重于地域建筑材料、建造技术,这种细部的研究经过与现代建造体系的结合建设形成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建筑类型、建筑规模、建筑组合形式,但是又在细节中处处能够找到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事物的痕迹,也就是对场所精神的塑造。

图3/4 宁波博物馆

图5/6 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

3.2.3 空间体验——博览建筑展览空间塑造。任何博览建筑都设定了相关的展示主题,也因此每座博物馆也区别于同属博览建筑类型的其他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展示主题,建筑展览空间设计也应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空间氛围。以入口空间组织为例,崔恺的殷墟博物馆是将建筑完全沉入地下,入口处完全抛弃掉任何电子的现代设施,而是采用坡道,使观众在慢慢下行的过程中逐渐沉下心性、抛却外物干扰,加之粗糙材质的坡道,沧桑、寂静、古朴的氛围完全符合殷墟遗址的展示主题[7](图7、8)。

图7/8 殷墟遗址博物馆入口坡道

因此,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博览建筑设计是贯穿始终的,以现象学的观察方法进行前期的研究,在具体的设计实施中,从建筑设计的整体布局、建筑空间营造到建造都能以建筑现象学的理论进行指导。

4 结束语

总之,以建筑现象学关注人的体验为中心原则,在当代中国建设情况和重视传统与传承的背景下,在实践中,从建筑整体布局到建筑细部、建筑空间中充分考虑与地域建筑文化、建筑材料、地域建造技术、基于知觉的空间体验等几个层面,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设计及建设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关注人活动的场所构建的原则之上,建筑设计更加关注建筑本质,从根本上避免实践中流于形式化的设计表达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误读。虽然本文讨论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博览建筑这一类型,但是其他建筑类型较少如博览建筑的设计条件如此复杂、建设位置分散与历史街区到野外自然、规模大小不等、形式风格千差万别。再考虑到博览建筑所承载的重要社会意义,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设计建设则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王澍现象学博览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狂妄与谦恭
狂妄与谦恭
博览·数据
博览·面孔
现象学研究力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
——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评介
历史现象学的现状与目标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