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佳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在任何教学活动中,要想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并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与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相比,体育教学方法有其特殊性,这对体育教师选择、应用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自我国中小学开设体育课以来,学术界从未停止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中小学体育教师付诸实践,使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然而,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依然存在选择不合理、应用技巧匮乏的问题,直接导致师生消耗精力过大、中小学生负担较重、教学质量较低,影响中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应用技巧匮乏的表现在体育教师应用教学方法不灵活;体育教师在遇到突发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体育教师不积极改革、缺少创新;等等。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主导者,为判断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本文将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作为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合理性的理论依据,认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是一种行动,而这种行动只有是价值合理性行动,才是合理的行动。(1)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行动是社会系统的行动,而不是个体的行动。(2)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依据社会系统中各行动者的行为来判断自己选择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即要思考微观(教学方法选择)——巨观(学生终身发展、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等)的连线问题。
基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合理选择问题时,要着重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社会现象,而不是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个人行动。
本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社会现象进行进一步分析认为,社会规范能够指明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合理的,社会规范一旦出现便可以引导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个人行动,而社会规范形成与发展又受到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个人行动的影响。(图1)
结合图1,本文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建立;教学方法仅针对少数中小学生,而不利于全体中小学生发展;教学方法与学校体育教学软硬件实际不相符;教学方法不符合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本地实际(如本地有溪流、森林、高地等)完全脱离;教学方法与民族、国家发展实际不符合;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不能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容易造成身体受伤;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教学方法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发展关注较多,而对中小学生品德素质发展关注较少;教学方法忽视体育的教育功能;等等。
图1 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行动中的社会系统和社会规范
1.2.1 选择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是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两种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这两种教学方法还能显著培养中小学生的品德素质,如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符合当前中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
1.2.2 选择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这3种方法是很多学科经常选择的教学方法,均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一对多,不是针对少数中小学生,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将大量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全体中小学生。
1.2.3 选择演示法演示法是体育教师借助各种教具、实物,让中小学生直观地获得体育知识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选择演示法时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体育教学软硬件的作用。如果学校具有丰富的体育教具、运动器材等,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应用它们,不要让它们成为摆设。
1.2.4 选择发现法发现法又称为探索法、研究法。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事物。对此,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发现法让中小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获取体育知识。建议体育教师结合本地实际、民族与国家体育发展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中小学生开展探索学习。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向中小学生提出“我的家乡有哪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问题,当问题提出后,中小学生会主动通过翻阅教材、查阅图书馆资料、上网搜索、向父母提问等方式探索学习。
1.2.5 选择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这5种教学方法均属于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常用于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选择以上5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中小学生掌握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而且能增强中小学生体质,还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影响最大,能有效培养中小学生坚强、自信、不畏惧困难的心理素质。
1.2.6 选择示范法、观摩法示范法是体育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中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方法。观摩法是体育教师以他人(同学、视频中的职业运动员)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中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方法。体育教师选择示范法、观摩法,能够以标准、优美的动作给中小学生的视觉带来强烈刺激,提高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想象能力,还能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当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后,如何应用这些教学方法以更快、更高实现教学目标,这就涉及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应用技巧就是体育教师在应用教学方法时的巧妙技能。众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较大差异,但教学质量却有很大不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用这些教学方法时没有掌握技巧。
本文以行为学习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问题。该理论的基本假设为: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的实践,就是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中小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方法,为中小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强化中小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行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称为强化。该理论把“强化”看作教学程序的核心,主张教师通过强化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增强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以该理论为依据,笔者归纳出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见图2。
由图2可知,小步子原则是指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分割得当,然后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积极反应原则是指体育教师要改变中小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让中小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原则是指当体育教师看到中小学生作出反应后,对中小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强化(确定或否定),以促使中小学生继续行动。自定步调原则是指体育教师要肯定中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中小学生都能自由发展,由中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学习。低错误率原则是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尽量将中小学生学习的错误率降到最低,提高学习效果。
图2 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应用原则
2.2.1 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的应用技巧建议体育教师应用游戏法时,应遵循自定步调原则,让中小学生设计游戏内容与形势,让中小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体育教师应用比赛法时,应遵循低错误率原则,按照正式比赛规则、采用正式比赛的场地设施与运动器材,让中小学生在一种接近真实的比赛环境中学习。
2.2.2 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的应用技巧建议体育教师应用讲解法时,应遵循小步子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讲解,让中小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教师应用问答法、讨论法时,应遵循积极反应原则和及时强化原则,对中小学生的正确作答、讨论结果进行及时评价,对优秀中小学生或小组提出表扬;相反则提出批评。
2.2.3 演示法的应用技巧建议体育教师应用演示法时,应同样遵循积极反应原则和及时强化原则,让中小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同时,遵循低错误率原则,用职业运动员训练或比赛的图片、视频向中小学生演示运动技能,让中小学生了解、学习标准的运动方法。
2.2.4 发现法的应用技巧建议体育教师应用发现法时,应遵循自定步调原则,让中小学生用自己喜好、擅长的方式寻找信息,开动脑筋,探究问题的答案。
2.2.5 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的应用技巧建议体育教师应用以上教学方法时,应先遵循小步子原则指导中小学生运动技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中小学生体会完成每一个阶段目标的成就感。然后,体育教师应遵循积极反应原则,通过灵活调整运动强度、运动负荷等,让中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做出积极反应。最后,体育教师应遵循及时强化原则,根据中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变化,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2.2.6 示范法、观摩法的应用技巧建议体育教师应用示范法、观摩法时,应遵循积极反应原则,鼓励中小学生大胆模仿、互相帮助与保护;同时,应遵循及时强化原则,对中小学生模仿的动作、观摩后的心得体会做出及时评价,帮助中小学生加深记忆。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本文根据“理性选择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技巧,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应用教学方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