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四模块一体系”劳动教育改革研究

2023-01-05 22:53于长波孙晓静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评价

于长波,孙晓静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因此,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十分及时而必要。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注重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有效开设,是所有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一些高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独特的经验和做法。但由于受众多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学生劳动观教育重视不够,没有形成一种“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这些问题使高校劳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相对薄弱得环节。

一、研究的意义

聚焦并研究当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挖掘其深刻内涵,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勤劳、智慧、勇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劳动教育正是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思想相契合。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对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等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拥有充实的人生

劳动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必要基础,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基石。因此,劳动观念的培育与养成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劳动观念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拥有充实的人生。

(三)端正大学生的就业的态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攀升。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是毕业生的总人数的问题,这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值得思考。部分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偏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

(四)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二、构建“两内两外四模块”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

为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将高校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并通过贯穿于高校教育全程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劳动精神和观念。首先,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开设劳动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劳动精神。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演讲、劳动教育活动等方式,讲好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其次,劳动教育要加强与学生思想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体育教育之间的融洽,通过与思想教育融合,培育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通过与智育教育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学生专业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和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学生所学知识服务于实践、并应用于劳动。

(二)全面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

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全面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一方面 ,针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不能仅停留在对劳动教育的狭隘和片面理解上,而是通过充分分析劳动教育价值和内容等方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进而实现对学生良好的教育培育。同时,加强学生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与教育之间的结合,积极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并通过榜样激励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不仅包含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内容,还具有培育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因此,在优化劳动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社会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挖掘,并通过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劳动体验和情感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另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突出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并通过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切实帮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感受教育价值和意义,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的学习能力。

(三)革新与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首先,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网络系统,形成以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劳动教育形式,通过合作育人的方式,培育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和价值观,积极发挥社会和家庭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作用。其次,学校也可以构建劳动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劳动教育网络平台,定期向学生宣传与普及劳动教育知识,通过网络专题讨论和演讲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劳动教育的学习机会。在网络劳动教育平台中,加强劳动教育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刻掌握学生的劳动思想和劳动意识情况,进而具有针对性地改善劳动教育工作方式。最后,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方式,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创新开展“两内两外四模块”劳动教育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以开滦特别能战斗的劳动精神为核心,研究构建校内课内模块,校外课内模块、校内课外模块、校外课外模块四模块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三层面、七维度、全过程”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劳动法规教育,强化学生规范意识、质量意识。

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计划开设《劳动理论与实践》《安全教育》等相关必修、选修课,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多元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构建劳动育人的课程体系。规定相应的学时学分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把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展劳动教育的方式,引入慕课等网络课程,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

强化实践体验,将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和实训与劳动教育的内容充分结合并渗透其中,在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寒、暑假劳动实践月活动,引导学生深人社会、走进基层,在体验劳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建设工厂、 农场、田地、山林、草场、商场社区和公益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增加实践基地的数量,拓宽实践的渠道和范围。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劳动月”“劳动周”或“劳动日”等相关活动,规定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亲身体验劳动,感悟劳动的意义。开展与劳动主题相关的征文、演讲、朗诵、劳动技能竞赛等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组织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报告会、分享会和学习会。结合校园广播、内部刊物、宣传标语和新媒体等传播载体,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在学生中营造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他们开设与劳动相关的体验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三、健全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一)多方参与多元评价

充分结合课外培养学分制度,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等深度融合,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含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理以及家长、企业等第三方评价几个方面。教师的教是指对劳动课程的准备教案的设计、技能的创新和成绩的评定等要素开展的评价;学生的学是指从学生参与劳动的态度、方式、技能和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的管理是指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等管理工作的评价,第三方评价是学生在企业实践及家庭实践过程中的评价,评价过程可充分发挥督导的作用,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查,采用网络平台方式采集数据,以保证师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二)调动师生积极性,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

学校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自然是离不开师生的积极参与。因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提升教师的劳育意识,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明确他们的工作量和考核要求,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劳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对于劳动教育的主体——学生而言 ,学校也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的认知和认同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融通各方优势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

劳动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更是一种灵活的教育。它不仅融人于大学生日常的学习,还融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多元支撑,构建“家、校和社会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格局。凸显劳动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改善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和前置环境。将劳动教育评价的标准延伸至家庭教育中,让家长参与学生劳育课程的评判,巩固家庭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成效。充分挖掘、吸收校外平台和资源,开展劳动层面的社会教育,与社区、企业和用人单位联合开展义工服务、志愿服务和职业生涯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和感悟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劳动观,从而实现以学校为主体、家庭和社会为两翼的联动模式,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四)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机制

建立劳动素养评价独立表彰机制,设立“劳动光荣奖”“劳动之星”等项目,对劳动素养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对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促进,强化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劳动表彰大会等活动,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建立劳动素养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融合机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发挥劳动教育的激励和导向功能。通过网络化、系统化、平台化的方式采集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信息,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形成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的长期记录,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诚信机制,实行写实记录抽查制度,制订涵盖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由学院、社会共同评价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全主义为思想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厚植劳动教育观念,把握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使学生构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