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瑞,倪 杰,沈皆希
(1.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南京 211169; 2.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当下,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然而由于管理机制不够科学[1],运行环境存在客观困难[2],实施主体缺乏认同感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3]等因素的制约,本科生导师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针对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对策。
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新学院,直至19世纪末期,本科生导师制发展成熟,并且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制度推行开来。发展到今天,本科生导师制成为由导师对少量本科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成长化综合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制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紧密,导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深入交流,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导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具体化、个性化、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培养方案[4]。
第一,教育理念未转变。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的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正确分析、总结、评价及改变事物的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获得独立思考、批判、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形成良性互动的、贯穿大学甚至终身的教学相长关系。目前,仍然普遍存在本科生导师制或有一定的特殊性,或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仍以单向灌输式、大众式教育为主。第二,学生缺乏积极性。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师生间交流。学生在学业、生活方面存在问题都可咨询导师,获得解决途径。但现实情况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较弱,出现逃课、沉迷于网络等现象。第三,导师缺乏职业定位。学生教导工作一般由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完成,本科生导师如何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如何与其他角色一起配合完成工作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之间的职能重叠和冲突,会出现管理真空和管理内耗问题,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第一,运行机制不系统。我国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分为全程导师制、年级导师制、思想政治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四种类型,但四种导师制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系统地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目标、所需人力物力进行划分[5]。其中,全程导师制需要大量的导师、教师资源,耗费大量时间。年级导师制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的作用较小。思想政治导师制对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效果较弱。科研导师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奖惩机制不完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但是对导师的考核内容难以量化,对于表现突出的导师缺乏物质奖励,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对于表现不佳的导师也没有相应的惩罚,奖惩机制不完善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第一,师资力量不足。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师生比例持续走高。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人数为108万,到2019年,这个数字翻了近30倍,达到约3032万人,师生比例由过去的1:7变成1:18,部分双一流高校师生比甚至超过1:20。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一位导师指导的学生高达几十人,而导师的日常工作除了辅导学生,还要进行科研等学术活动,很难投入精力指导每位学生,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第二,资金政策缺位。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有序有效实行,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导师津贴、学生奖励、导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的费用以及其他费用,都需要明确的资金保障制度。而现实中本科生导师的各项劳动没有稳定、明确的资金支持,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连贯、有效落实。
3.1.1 注重因材施教理念
因材施教理念是将教学重心由“教”转移到“导”,改变传统填鸭式教育,这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应注重实践,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和导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应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要敢于质疑,并与他人讨论,珍惜每次与导师见面的时间。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双方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热心。对高校导师的考察方式也应向引导式教学倾斜,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标[6]。
3.1.2 提高师生认同度
师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从顶层设计开始,从上至下制订系统政策体系,从基层思维出发,从下至上动员宣传具体实施内涵,这样才能使导师明确其职责对自己和学生的重要性,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导师制对自己的终身成长意义,才能使其他教职工积极配合完成导师制工作,最终使本科生导师制能够顺利有效的落实。
3.2.1 提升校园学术氛围
本科生导师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学习主体的努力程度往往超过引导主体的引导程度,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导师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要倡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导师的引导下,提升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等自主学习能力。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加强学术氛围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7]。
3.2.2 构建“3+2”导师制服务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不是让导师单兵作战,而是以导师为培养主导,结合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高年级学生等其他培养主体形成“五位一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组织模式。形成传统培养主体“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新增培养主体“导师+导师所指导的高年级本科生”相结合的“3+2”导师制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传统教育的资源优势,弥补传统教育中课堂教学单纯性灌输与学生工作学生众多的不足,并通过老带新的形式,节约导师时间提升引导成效,形成教学主体“多对一”的学习生态环境,满足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3.3.1 构建科学的导师培训体系
本科生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的主导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个性化引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应开展具有针对性、周期性的导师培训,使导师具备相关专业能力,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技能,从而有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3.3.2 构建合理的导师激励机制
高校在构建激励机制时应结合各种激励形式。首先,将导师的工作内容计入工作量,保证基本工作量有合理的报酬。其次,提升导师工作业绩在整体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将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最后,开发灵活多样的物质激励形式。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性影响着其工作成果,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各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3.3.3 加快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为了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各高校需不断修正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建立管理系统、执行系统、优化系统、评价系统,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运行。管理系统要明确学校、学院及各院系管理部门及各级管理人员职责。执行系统要按照管理系统的质量目标开展工作,如导师的选聘机制、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等。评价系统由量化指标组成,检验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成效。优化系统动态地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必然建立在完善而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上,因此各高校应加快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