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萧红中学 刘国权
自2020 年11 月尝试开展阶梯作业的研究以来,学校不断探索保障阶梯作业落实的管理体制机制。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现将探索的经验总结如下:
1.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作业方式——阶梯作业。
2.探索阶梯作业落实的有效管理机制。
阶梯作业减负的目的看上去很容易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项研究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推进阶梯作业的研究靠教师,教师最直接的想法是减少作业量。学校要教学质量,却让教师少留作业,在很多教师看来很难实现两者的有效统一。因此,就会出现教师抵制推进阶梯作业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明面的作业少,暗地的作业多;作业的量看上去少了,而作业的难度却大了,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处理好减少作业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为此,学校尝试调整试卷的出题方向和难度。
期中和期末测试要满足三个条件:1. 依据教材中的知识点,严格控制,不超出知识点范围;2.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不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3.依托阶梯作业的内容,试卷内容不超出阶梯作业的范围。为了能够保证评价的质量,学校组建试卷评审小组,负责把好关口。新评价标准的确定打消了教师的疑虑,为改革做好铺垫。
阶梯作业管理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师参与,而教师对教材、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不一,必然会造成阶梯作业的质量参差不齐。如何统一思想,让阶梯作业的质量逐步提升?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让校内的集体备课真正起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变革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式成为探索阶梯作业的必经之路。
作业总量的控制涉及每一个学科作业量,也涉及学科之间的协调。要达到真正的控制,要有自下而上的完整制度体系,保障学科作业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作业管理就会沦为空谈。降低整体难度成为可行性操作的必然要求,对于可以拓展延伸的重点、难点内容,要根据不同学年有计划地开展,不能将毕业学年综合性非常强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拿到低年级使用。
不同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是否一致;重点难点突破是否有效;课后阶梯作业是否与课堂教学相匹配;阶梯作业批改和讲评是否到位;阶梯作业错题的修改是否有效等因素,决定了阶梯作业的出题方向、布置内容、讲评措施、修正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阶梯作业“减负增效”的效果。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必须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研”“训”“评”进行一体化管理,才能有效落实阶梯作业。
学校根据阶梯作业的目标分析,分别在作业设计上制定了《阶梯作业设计制度》和《作业审核制度》;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制定了《作业布置及批改制度》;在作业管理方面制定了《作业公示制度》;在评价方面制定了对全过程的《阶梯作业问效制度》;在解决困难学生问题方面制定了《课后辅导制度》;在课堂管理方面制定了《课堂教学新标准》;在集体备课这个衔接整个阶梯作业探索的关键环节,学校形成了《集体备课制度》,并对集体备课的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明确了各个流程的标准。我校的这八项制度,形成从初始设计到最后解决作业中问题的制度体系,既包含了教师层面的要求,又包含管理方面的措施,使管理者和教师对整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清晰。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出台了《卓越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方案》《卓越教研组(备课组)评选量化考核表》,将集体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方式。尝试形成“阶梯测试”的学生评价模式,减轻教师中考压力,将过程做好,真正落实减负。
如何将阶梯作业有效融入常态的集体备课中,遵循什么样的流程才更合理,这些都是学校探索的内容。为此从2021 年10 月开始,由物理组带头开展了阶梯作业专项研究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课题组成员学校同时推进阶梯作业研究。11 月,开展了常态集体备课中融入阶梯作业的尝试,在区域内展示,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经过这一轮的展示活动与专家指导,逐渐梳理出较为科学完善的新流程:确定阶段目标——形成课时目标——围绕目标设计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围绕重点、难点设计课堂学案与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分解为三个层次——形成有效的阶梯作业。
学校严格执行作业日公示、周反馈制度,统筹作业管理,把握作业难度,控制作业总量。确保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 分钟。将大厅、班级、学生作业记录单(家长)三级公示制度落实到位,力求将公示与监督、公示与宣传有效结合起来。以公示促进学校减负管理,做到统筹到位、反馈到位、监督到位,保障学生真正实现减轻课业负担的目的。
坚持每天进行课后服务检查工作,保障课后服务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让学生的问题不积压。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改正,公开表扬优秀做法。
抓好课堂教学聚焦课堂主阵地,是落实阶梯作业的关键环节。这样既可以检验集体备课的真实有效,又能促进备课组思考课时目标设置是否恰当。目标设置是阶梯作业设置的灵魂,只有通过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才能为阶梯作业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扎实做好课上与课后作业衔接”的专题研讨活动,这是课题研究的必然过程。
阶梯作业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一定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突破以往的瓶颈,改变理念,调整策略,从教师专业成长到科学管理,不满足于一时的成功,在不断调整中逐步成长、成熟,为学生的阶段性成长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支架,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铺就桥梁,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