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引领幸福成长 五育融合助推和谐发展
——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2023-01-05 11:57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张秋良刘立军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五育劳动育人

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 张秋良 刘立军

2020 年3 月20 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目标,在新时代的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并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立足黑龙江这片以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而知名的热土,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一贯重视劳动教育,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以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爱上劳动、喜欢劳动,深入理解和发掘劳动教育的内涵,全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以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开展的劳动教育实践为例,通过建设“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以及坚持贯彻“和谐发展,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多措并举,让学生真正在劳动教育中健康成长,以实现“尊重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一、统筹规划,贯彻新时期劳动教育思想

党中央、国务院为新时期劳动教育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通过深入学习理解这一指导思想,学校提出了“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落地,丰富学校特色”的办学思想,并确定了“人本管理,劳融五育,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为此,学校的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全体行动,重新审视办学行为,摒弃短视心理,从劳动教育入手,全力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融合,将学生培养成健康、健全、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打下基础。

在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总结梳理了以往办学中的优秀经验,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原则要求相结合,提出了“一核三翼”的办学特色,即以德育为核心,以阅读教育、艺体教育、劳动教育为三“翼”,构建多元教育目标相融合的立体式教育体系,目标是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终身锻炼、终身劳动的习惯,引领学生幸福成长。

二、精心实施,全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1.整体设计,以全面育人目标引领建设劳动教育体系

实现“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学校聚焦劳动教育体系建构,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有机整合,横向优化学科育人,纵向实践活动贯穿全程,形成了“实践操作、课程支撑、德育引领、课堂建模、评价助推”的一体化劳动教育新体系。

根据《意见》提出的“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的指导思想,学校将提升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放在首位,深入研究目前在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结构特点,并根据以上特征,分层布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劳动作业,让不同学段和年龄的学生都能参与动手实践,从小处入手,坚持不懈,并力争做到劳动教育与学科整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架构贯穿高中低全学段的劳动教育。

对于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瓶颈,学校及时收集各方意见,梳理总结,选取其中的代表性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实践,研究切实的提升改进方案。打通顶层设计、底层落地以及实际执行的各个环节,确保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核心路线贯穿劳动教育体系的整体设计始终。

2.多措并举,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围绕“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从学校的日常管理入手,构建贯彻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体制机制。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系统研究制定劳动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劳动教育和学校发展、内涵建设和硬件建设、重大项目和日常校园文化开展相结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快速稳步推进。

各项保障到位。学校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充沛的资源配置、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确保劳动教育任务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抽调总务人员任劳动教育专职教师,班主任、校内外义工作为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将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加强开发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辟了占地6670 平方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规划建设占地10000 平方米的“民族航母果园”和占地5000 平方米的“励志花园”,将三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平均分配到每个班级,由学校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让师生们在自己的田园里精心耕耘,尽展劳动之美。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从加强劳动教育入手,将学生德育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打造“以劳育德”的特色校园文化。例如,选择适合学生动手、观察、发现的实践活动,依托基地,举办种植、采摘、收获为主的“丰收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切实体会到成就感,从而产生对劳动的兴趣,用文化育人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开展劳动教育。

3.有机整合,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建设新时期劳动教育体系的需要,学校全面优化日常课程设置,结合实际,落实各项措施。

开足上好劳动课。按照国家课程要求,每周开设一课时劳动课。遵照国家劳动教育纲要,细化劳动教育清单,并成立劳动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突破将劳动课视为“副科”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对劳动课的重视程度,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劳动课的学习兴趣。

整合资源,统筹实施。在国家基本课程目标、内容、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重组和优化,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劳动等课程全面整合,将学科涉及的共有知识点,融合在一堂课中,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安排到实践基地里。以学生每堂课后的体验和收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理解课标精神,反复集体备课,联合教研,主动开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将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保持周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不变。设置长短课,长课为60~80 分钟,短课不限时间,因地制宜开展种植、观察、思考、创新等活动。

架构立体多元的劳动课程体系。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相融合,并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以立体多元的劳动组合,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形成劳动品质。

(1)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学校把参与家务劳动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围绕“衣、食、住”,列出了“家务劳动清单”,布置各年级每天分别用一定时间有的放矢地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如“穿衣类”:擦鞋收鞋、洗袜子、折叠被子、洗衣服等;“饮食类”:削水果、淘米、洗菜、热饭、烘焙点心等;“卧室类”:扫地、拖地、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注重强化劳动自立意识,体验持家之道,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

(2)重点推进基地生产劳动。学校积极建设劳动基地,拓展劳动教育空间,重点打造励志花园、实践种植园、民族园、航母果园,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家园和学习的乐园,更是劳动教育的大舞台。其中“实践种植园”和“航母果园”是学校劳动育人的中心,最受学生欢迎。在这片土地上,学生手持劳动工具,积累劳动技能,学习劳动科学,激发劳动创造,懂得劳动方法,掌握劳动技巧,形成劳动品质。

(3)探索开展服务性劳动。具体到校外,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为新生搬运行李、参与疫情防控值守等,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而在校内,例如卫生间管理,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除每天早午晚3 个时段有专人打扫以外,由班级志愿者轮流担任保洁工作,让学生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寻找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

(4)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开展“一比一访三走进”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工厂、走进企业,感受现代工业文明和工人阶级的劳动成果,是校内劳动的有益补充。学校为每个年级都对口联络了校外实践基地,每学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七年级关注的是富裕特色品牌产业——“酒”和“乳”,选择富裕老窖酒厂和光明乳业作为劳动实践基地,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特色产业的热爱。

4.深入推进,构建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计入档案,校内公示,切实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展劳动教育基地成果“走比看”活动。学校在每年夏季和秋季组织所有班级对劳动实践基地进行评比,由班主任或学生对本班的基地特色进行介绍,内容涵盖品种、长势、成果,全面展示阶段劳动的认识、技能、成果、收获等。学校评委小组现场打分,统一对基地优胜者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开展“学城之星”评比活动。学校“劳动之星”评比是“学城十大模范”评比的重要一项,根据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兴趣、活动、成果等,制定详细的评比办法,采取周评比,月表彰等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利用现代手段加强宣传。将学生劳动表现通过微视频发布到班级群、微信群、教育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及时了解、点赞、评价、互动,有效地在学生和家长当中倡导并形成“劳动光荣”的观念,推动校内校外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勤劳奉献的价值观。

三、“五育”融合,以劳动教育助推和谐发展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与学科融合,“五育并举”,学校要在劳动教育中帮助学生发掘劳动价值,发挥“育”的作用,需要从劳动实践延伸到知识构建、审美教育、创新创造、科学探究等方面。“在新时代,劳动不仅是生活需要,而且是审美需要、幸福需要、创造需要。劳动最终追求的是真善美。”基于这一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通过将构建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优化劳动课程体系和营造劳动文化三者联动,深入推进,带动劳动教育工作创新开展,大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劳动审美意识,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五育融合的教育目的。此外,通过建设“以劳育德”特色校园文化,形成了学生独有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为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持。

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的“劳动教育”育人实践,通过全面建构新时期劳动教育体系,不仅赋予了学生们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也赋予了学生们健康的体魄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更为每一名少年学子的成长成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劳动教育实践让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办学优势明显,实现了“低进优出、优进高出、各得其所”的升学目标;学校共有158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其中92 名学生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黑龙江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齐齐哈尔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富裕县农村教育改革试点学校等一系列殊荣,如今的学校正昂首阔步地走在打造“黑土名校”的发展道路上。

今后,学校将继续“五育融合”的育人实践,进一步通过实践探索,深入理解挖掘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创造开发更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教学水平,让校园成为学生快乐劳动、幸福成长的学园、花园、家园。

猜你喜欢
五育劳动育人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