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亚平
(南宁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相对于有形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将非遗解释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21年5月25日,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推动非遗普及教育,推动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职业院校设立民族传统技艺等相关专业;推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逐步重视,我国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将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为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因此,需要探索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耦合效应,了解现实困境,开辟实现路径。
耦合在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1]。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把职业教育看作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区域性等,其与非遗有着特征上的互动性,从而产生耦合效应。
1.非遗传承能促进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从校园建设到课程设置,从育人体系到管理方法,职业院校不断推陈出新,在这种“内卷”加剧的情况下,如何脱颖而出,拔得头筹,非遗可谓一剂良药。非遗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本身具有独特性、特色性。将非遗与职业院校相结合,将传承与育人相结合,既能体现职业院校的历史使命和当代责任,又有助于职业院校形成别具一格的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特色课程、校本教材等,以此为基点,打造品牌职业院校。例如,江苏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传承南通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四川成都财贸职业高级中学传承成都珠算等,通过特色专业的开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非遗传承人。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即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本地区。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在本地区就业或创业,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能够服务于地方;另一方面,由学生参与制作的工艺产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等渠道,实现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由此得到的经济回报直接服务于社会。因此,品牌学校中特色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完整育人体系中以独特的技艺传承非遗,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非遗传承能促进职业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的目的与最终归宿。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提升人力资本、增强职业能力的重要渠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2]。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技术、知识等显性因素值得关注,精神、品质等隐性因素更值得培养,非遗传承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动态性和时代性特征,包含高尚的道德情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湛的职业技能、对精品的坚持和追求等[3]。在非遗技艺实践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体现工匠精神的案例、讲解非遗操作技艺,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生在实习(见习)中,切身感受工匠精神的意义与价值,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职业理想与精神。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参与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中,应积极投身于非遗传承,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自身的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1.增加非遗传承主体的数量
非遗传承主体日益减少,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其原因之一是传承方式大多为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单线传承等。教育有聚集性的特点,其中职业教育按照产业和行业的特点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有着共同的职业特点,说明培养学生的数量从“个体”转向“批量”。将非遗技艺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将扩大非遗传承主体的范围,为非遗传承提供人才补给。
2.提高非遗传承主体的质量
阻碍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非遗传承人年纪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4],与新媒体、互联网环境脱节,不利于部分非遗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数字化传承与发展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由此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非遗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可以解决此矛盾,职业教育能够系统科学地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既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专业知识、职业品质的培养,学生在专业基础大致相同的背景下还可以相互交流技术,为非遗传承主体提供充足的人才供给,提高非遗传承主体的质量。
随着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供不应求。据教育部统计,我国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达129万人,且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人数(以中职为例)自2011年以后呈递减之势[5]。与此同时,非遗师资团队的建设始终处于一个尴尬局面。一方面,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充满活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深受来自教学、科研、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职业倦怠感逐渐加重,对于非遗文化或技艺并不熟悉,有的教师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非遗,通过短暂的教师培训或许可以传授学生一些浅显的知识,但对于传授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知识却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部分中年教师受到年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自我价值感较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无力无心再去钻研新鲜事物。师资团队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需要保证其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
目前关于非遗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数职业院校只是将非遗融入艺术类、文学类专业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中,普及面较窄,深度不够。这种模式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行,到目前仍未建立起一种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提出职业院校非遗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与相关非遗企业和工作室建立深入而稳定的人培合作机制[6]。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野转向非遗传承,结合专业特点、学科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特点等,探索多样化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技术限制,传统的非遗传承形式较为单一,以人际传播的师徒制为主,通过传、帮、带的方法实现技艺的传承。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传承形式在技术、文化方面的不足之处日益凸显。首先,培养人数少。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都是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传授的,而手工作坊一般规模较小,无法与集体授课的教室相比,师傅所能带的徒弟数量有限。其次,技艺更新慢。传统师徒制传承的技艺形式单一,为保证技术不外传、不泄露,采取单线传播,且师门不与他人交流技术,技艺传承中信息闭塞,阻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再次,传承周期长。传统手工作坊传承技艺是通过师傅的经验心口相传,无系统化、科学化的书本、资料等实体资料,故徒弟所学习的技艺是要等师傅操作时才能模仿、领悟、练习和掌握的,其过程较为漫长。陈旧的传承形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现实窘境正在呼唤传承形式的变革。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前提,是非遗人才培养的保障[7]。职业院校应引培并重,推进非遗师资队伍建设,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三个方面探索相关实现路径。
1.“引进来”
在非遗传承的系统工程中,职业院校要积极与民间互动,形成良好的动态交流体系。路径之一是“引进来”,即引进非遗传承人、工作者、专家、学者到职业院校担任指导教师。依托非遗传承人和从事相关保护、研究的工作者来组建师资队伍,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非遗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的脱节现象[8]。
2.“走出去”
“走出去”即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要主动走进非遗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并充分将非遗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形成优秀教学案例,从而使学生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
3.“留下来”
职业院校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力量。要让优秀人才留下来,关键在于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奖励机制。要打破以往“唯分数论”的考核标准,将非遗技艺、非遗文化等非遗元素纳入考核标准范围,建立多方参与、多元评价的考核方式;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对为非遗传承做出贡献、深度研究非遗文化的教师以及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提供展示平台,从而激发教师的创新动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动态化、人性化的非遗大师准入制度,有些非遗大师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由于职称、年龄、证书等因素未能达到准入标准,职业院校由此错失向学生传授优秀技艺的机会,所以职业院校要考虑多方面评价与建议、制定“非遗大师绿色通道”等专项准入制度。
1.专业建设
应依托产业学院建设非遗特色专业。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型组织形态,是新载体、新抓手,其培养的毕业生契合行业产业需求,可以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解决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9]。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特色产业、非遗文化,打造特色专业,如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在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螺蛳粉专业等。
2.课程开发
应将非遗元素融入课程体系,打造特色专业课、选修课。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以当地文化特色为抓手,以传承非遗文化为主线,组织学校优秀师资、非遗传承人、非遗研究者共同开发非遗教材,打造非遗课程;另外,要积极打造非遗大师工作室,实现非遗进校园、入课堂。
3.考核评价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让知识技能和素养并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技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可以与互联网相结合,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环环相扣的测评系统;对于技能考核可以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既能够为学生技能的输出增加仪式感,又能够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以及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在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在未来从事工作所需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等)的评价。
1.信息化传承
非遗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创新了非遗传承方式,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推手。如开设职业院校非遗文化的官方账号,通过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运营与推广,将学生技艺学习、考核以及大师授课等活动作为主要的运营内容。直播“云参观”“云体验”,可以实现无接触体验与参观,既响应国家防疫要求,为防疫做贡献,又可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信息化传承一方面可以展示职业院校的形象,为招生提供宣传;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浏览者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
2.活动化传承
通过活动传承非遗,是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方式。应鼓励职业院校联合非遗工作室、政府、市场部门等主体,举办非遗产品推广、文化宣讲类活动,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发展。职业院校还可以获得市场反馈意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此外,要注重与市场部门的协调,做好前期调研的工作。学校应鼓励学生建立非遗社团,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发挥社团各部门力量,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文化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3.场景化传承
场景化传承旨在通过潜移默化的环境,促进非遗文化在职业院校中的传承。文化元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建设非遗校园墙、文化长廊等实体文化背景,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徽、学生校服设计中,用非遗符号装饰校园,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家长、参观者身临其境,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非遗文化的优美。
综上所述,尽管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在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非遗传承的研究,探索适合非遗传承的多样化道路。职业教育在传承非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发挥职业院校育人、科研、交流的功能,非遗传承必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将促进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二者互利共赢,共同开拓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