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

2023-01-05 11:27马贵媛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马贵媛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蕴含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包容共生”等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将传统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一、传统“和合文化”的意蕴解读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历来讲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并逐步形成了以“和合”为内核的处世哲学;中华传统“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广博精湛,蕴含着丰硕的意蕴和外延,是中华文化中共同的精神标识和思想泉源。传统“和合文化”经长期融合、杂糅、蜕变并与当下新时代精神价值理念相结合,为处理新时代社会人际关系、自身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民族、国际关系提供了基本准则。“和”有“和谐、和平、和睦”之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和”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后在《论语》《易经》《墨子》《老子》等诸多典籍文献中都有涉及,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有《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即从世事人伦和仁人道德的立场对“和”进行阐扬,意在通过互济互补达致和谐。道家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是从自然万物与宇宙溯源的角度对“和”的洞悉。《尚书》中的“协和万邦”理念体现了“天下大同”思想,是实现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乌托邦式社会的指导思想,“协和万邦”理念业已成为今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根脉。“合”意指多元包容、异质调和和对立消弭,是对“和”思想的补充概念,是践行“和”思想的重要渠道。“和合”二字合辙是在殷周时期之后;殷周之时,“和”“合”二者为独立的概念,并未开始联用。至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构成“和合”,《国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3]商契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和合而使万民安身、邦国安宁。《管子》中亦彰显和合之道,曰:“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4]将涵养道德与社会和谐相融合,并以道德为引领,推动和合发展。《墨子》将和合作为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信条,以此指出:“离散不能相合,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孝慈,若此,则天下治。”[5]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应和睦友爱,同心同德,邦国近邻要风雨同舟,只有如此,社会才会安定、天下才会太平。

自秦汉以来,受传统和合文化影响,社会动荡、族际冲突、邦国战争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社会和谐、百姓安乐、国家昌盛成为恒久不变的价值准则。中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和合现象进行观察整合,提出诸如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五教和合、因缘和合等和合思想,汇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河之中并始终熠熠生辉。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以“和谐、中和”为内核,包含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并以儒家“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为主线,汇聚传统儒佛道智慧,并随时代更迭不断创新完善,业已成为当代中国处理自然与社会关系、人际矛盾、民族关系以及国际争端的历史基础和基本原则,尤其对于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启悟价值。

二、传统和合文化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一)“和而不同”:铸牢多元一体意识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强调判定君子的标准是能在一定条件与范围内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6],而非盲目苟同;能与周围人始终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而非同流合污、报复拆台。“和而不同”彰显了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的辩证法智慧,是一种既尊重事物多样性又追求事物统一性的思想,它强调多种不同性质与特征的事物在动态变化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最终质变成为新事物,且新事物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与时俱进性的特点。“和而不同”思想使具有不同特征的多元事物共生共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以此达成和合状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亦是我国的基本国情,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是中华民族孕育、生成、自觉、发展的沃土,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8]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其经济、政治、文化、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呈现多元化态势,不论经济、语言、文化等有何差异,都同属于一个中华民族,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受到传统“和而不同”思想的影响,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渗透影响下,具有不同性质与特征的多民族语言文化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融合发展,最终统一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命运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高校也呈现多元民族多样文化共生共荣的鲜明特征,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青年大学生具有迥异多元的民族风俗习惯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在传统“和合文化”浸润下,应尊重并承认多民族学生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深切感受“和合”思想所蕴含的包容、尚中与博大,领会“和而不同”的内在本质,进而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交融中迸发新生力量。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高校各族青年大学生只有牢固树立多元一体意识,坚持“和而不同”地繁荣发展多元民族文化,才能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逐渐消弭民族隔阂与偏见,实现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从而进一步凝聚民族青年力量,汇聚强大能量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和谐共存:深化五个认同意识

“和谐共存”意为彼此间融洽相处,形成互惠互利、和平协作的动态关系。民族间的和谐共存是几千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必然结果,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在经济发展推动下不断深化,逐渐形成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在此形势下分离、割裂民族关系必然与时代潮流相背离。因而,促进民族团结交往、增强民族和谐意识,实现民族和谐共处,对于深化民族认同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让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每位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并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一方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始终高于一切,任何分裂国家和民族的行为都会在亿万人民面前撞得粉身碎骨[8]。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华民族展现了走向繁荣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各族青年大学生应在和合文化引导下团结一致、和谐共处,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民族国家观念,牢固树立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强化责任使命担当,始终为捍卫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为根本和永恒的内容,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文化发展和交融中,凝聚成了强大的爱国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8]。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9]融入和合思想的高校青年学生能够基于传统“和合”文化的本质,深入领悟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中华各民族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晶体,对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2.有利于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生死与共的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10]当前,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企图瓦解民族共同体的观点也在不断渗透,尤其是针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展开“普世价值”宣传,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渗透以及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开展“分裂主义”运动,其意图都在于侵蚀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动摇青年对民族复兴的信心以及对民族整体性的维护。对妄图从意识形态上分离中华民族的行为,应通过融入和谐思想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中华民族历史教育,进一步传播民族共同体观念,从而增进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以及中华各民族的高度认同,夯实思想基础。

3.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民族繁荣复兴的核心力量,是促进民族和谐共处的主要支柱,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站在最广大的各族人民群众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立场上,始终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根本利益[11],并基于民族发展历史以及长期以来的各民族实践,提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为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新时代高校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与高校民族工作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提升全体学生对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认同并切实践行。

4.有利于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在历史上具有持续性、内容上具有包容性、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主体上具有独特性、关系上具有依存性,璀璨辉煌的中华文化一直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最为骄傲的名片,这一名片包含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奉献。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青年大学生,继承并弘扬包含“和合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学习并弘扬传统“和合文化”,坚持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进、和谐共存,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意识、传承创新意识。

5.有利于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12]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各族人民形成更大包容力、更强凝聚力的汇聚中华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奠定情感基础、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传统“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创新。传统“和合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民族工作的交融,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校内部民族矛盾与冲突,为和平解决民族问题、加深不同民族学生团结和谐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途径,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三、传统和合文化融入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一)坚持文化浸润,树立和合文化观

传统“和合文化”立足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历史与现实,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共识性文化,经久不衰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传统“和合”观念已成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3]传统“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是铸牢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者应当在尊重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融入传统“和合文化”观,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将传统和谐思想、和合理念贯穿于各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推出文化作品等形式深化学生对于和合文化的理解,树立和合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充分开发各民族优秀文化以及传统“和合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将蕴含传统“和合文化”的要素融入各民族文化之中,充分挖掘各民族文化中的共有符号,通过举办以“和谐”“和合”为主题的文化育人活动,融合多民族文化特点,彰显多民族文化创新魅力,使各民族学生在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构建各民族共享共乐共融的校园文化精神场域,进而达到文化濡的作用。

2.推出与“和合”精神相契合的文化作品。学校要提高组织动员能力,鼓励各族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等积极参与创作、欣赏、评论关于传统“和合文化”以及体现各民族团结和谐的演讲活动、戏剧表演活动、文学活动等,通过文化作品的熏陶和感染,使各民族大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合文化”的内涵、作用及民族团结对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从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高校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涵养,在利用传统和合文化资源的同时,补充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及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资源,并加以整合、创新,最终达到以文化人、以文润人的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二)加强舆论宣传,铸牢传播主阵地

新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是传播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新时代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为铸牢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众多挑战,如传播手段单一、网络媒体“去中心化”以及多重噪音干扰等问题,都对巩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一定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8]高校应从校园新媒体策划、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发创新等角度强化舆论引导,破解高校面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难题,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空间,对涉及民族分裂主义的渗透思想进行抨击,积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及民族和谐、融合思想。

1.要加强校园新媒体的组织、利用。高校作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场域,应充分组织、利用校园官微公众号平台、微博、B站等青年学生使用较多的新媒体,通过自制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和合文化”以及民族团结和谐的历史事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活动等,在协调统筹作用下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和合文化思想、民族和谐思想,逐步深化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和谐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

2.要加强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创新。“智能化的新媒体技术可以集纳各种传播渠道之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诉求,从而形成多元并存的民族景观,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场域得以极大扩展”[14]。现今,高校新媒体平台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了通过传统媒介传播外,还通过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媒介传播各民族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以及体现民族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应组织各族学生广泛开展民族和谐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微视频创作活动,将和谐思想、和合文化融入作品创作及传播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各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使民族认同、民族团结和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学生精神世界并外化于其日常生活行为中,从而更好地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有效传播,应通过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平台等,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和信息传播规律,在高校各民族群体中宣传多民族文化、传统和合文化等,打造富有民族共同体特色与民族文化意蕴的话语体系,着力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效果。

(三)完善制度规划,统筹教育总方向

传统和合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历程,不仅需要理论教化、媒体宣传等,还需要学校制度的切实保障。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机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同时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领导主体。学校各级党委要发挥主体效应、承担主体责任,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导权,认真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义务,确保传统和合文化深度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拥有坚实的政治制度保障;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立足于民族交往交流实践,挖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事例和历史符号,为传统和合文化融入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话语权和历史例证。

2.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合力作用,制定监督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将传统和合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多部门协作,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确保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在各民族学生、学校各级党委及其他部门的监督下,明确发展目标并具体细化各项工作职责,实现传统和合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工作过程透明化,使传统和合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学生、教师及各部门成员之中,最终形成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

3.坚持基层党组织的引领。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及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主题党课、团课为契机,邀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典型人物进校园、进课堂,让先进人物现身说法,从而加深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传统和合文化的认识[15];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中的先锋引领者,应主动承担传播和合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任务,广泛参与领导社会实践活动,使各民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领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整合教育内容,拓宽资源主渠道

传统和合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启发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涉及政策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等,对于高校大学生了解民族历史、贯彻民族政策、加深民族交融以及熔铸正确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具有显性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其系统而普遍的形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到每一位高校学生中。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数是以理论灌输教育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课堂氛围较为严肃,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其实效性与应用性较低。传统和合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资源与历史要素,将和合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文化性、包容性、趣味性,使各民族学生在课程中感悟传统和合文化的魅力。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要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主要路径,更要结合各学科特点,构建大思政格局,多角度多维度融合传统和合文化内容,在不同课程中融入传统和合文化要素,力图在丰富课程内容体系过程中向大学生传授各民族和平发展史知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促进不同民族学生通过课程平台加深彼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树立和合思维与和合观念,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多元课程教育体系,通过有机整合、融合和合文化资源,生动而系统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渠道,除课堂教学主路径外,应积极探求与校外机构平台的合作机会,建立校内校外联通互动的网络,与校外工作室、社会团体等加强交流与合作;此外,校内各民族学生可通过积极参与校外机构举办的以和合为主题的书画展、文学交流会、专题讲座和演讲等以及充分反映民族团结的摄影展、演出话剧等各民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增进文化交流、拉近社交距离、促进民族和谐。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