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设计研究

2023-01-05 11:18:47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电工思政

王 旭 王 巍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新时代的大学生,其价值取向主流应该是健康向上的,有理想、有抱负、追求上进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形象。能够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不仅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他们富于理想,不满足现状,具有创新和进取精神,是大有希望的一代。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外部变化和内在条件的双重影响下发生急剧变化。由于他们的世界观还不成熟,在他们身上有时也会出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违背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大学期间利用课程思政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使他们在学校所受的“三观”教育能够影响他们一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也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特点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传授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挖掘课程内容中所关联的一些人文要素。如,家国情怀、严谨态度、科学精神、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直面问题的勇气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升华。

以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除学工队伍日常教育管理外,主要依靠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完成。而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两个学期有思想政治课。所以在育人方面,非常有必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以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同向,协同育人,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个部分。它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该课程相对其他课程而言,具有面向的学生数及课时量较多的特点。因此《电工电子技术》可以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合适机会适当引入一些思政内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加以正确引导,真正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完成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的现状

目前,多数高校在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通过实验课巩固课堂内容,很难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由于课程内容比较难,虽然是工科生的必修课,但对于非电专业来说,很少有学生真正喜欢这门课,多数同学觉得这门课又无用又难学。另一方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强,想从中挖掘出思政元素较难。因此,在教研室活动中,任课教师就该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研讨,对每一次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共同研究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方案设计

(一)重新修改教学大纲,针对每次课内容共同挖掘思政元素

为了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课堂上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授课教师首先要结合授课计划,针对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挖掘思政元素,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加入到课程教学中。目的就是通过课程思政,传递正能量,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3]

1.讲到电路的分析方法时,由于题型很多,单一的解题方法不能适合所有电路图。每次讲新的解题方法时,先把要讲的电路图在PPT上演示出来,让学生用学过的解题方法练习一下,这时学生就会发现用原来学过的方法求解该电路图很麻烦,有时甚至解不出来。此时教师再讲出新的解题方法,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同时将思政元素适时地贯穿其中,告诉同学们遇到问题别退缩,方法总比困难多。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平时多积累,多思考。

2. 讲到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时,以硅半导体为例。硅是四价元素,原子核外的四个电子与其它原子核的四个电子互相形成共价电。当其中的某个价电子受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影响而获得一定能量后,即可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半导体的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说到底,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是挣脱束缚的价电子在起作用。讲到这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适当进行一下引申,同学们本科四年的集中学习,其实是在积累自己,为未来的自己充电,厚积薄发,只有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在人生的路上才能走的更远,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 讲到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需要讲解一些综合性很强的例题。要想使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实现某一种功能,单个门电路无法完成,需要多个门电路以不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每一个门电路各自发挥功能,组合后最终实现需要的功能。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讲解引出课程思政内容,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一定学会与人合作,在集体中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告诉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扩大信息量,渗透思政元素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方式。

1. 线上教学

(1)教学平台的选择。利用智慧树、爱课程、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经过比较,选择了智慧树作为本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并辅以微信群等作为沟通手段。智慧树APP是全球大型的学分课程运营服务平台,能够满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资源云共享,完美支持跨校授课,学生可以在线上线下随时随地学习并实现课堂教学评价。

(2)课程资源的选择。《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也有多个课程资源,通过精心比较最终选择了山东科技大学的《电工电子技术》。主要原因是该课程教学团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学习者特点,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等环节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混合式教学,从而不断满足学习者个性化教学需求;同时,课程组将教材中所有知识点按照模块化、案例化、少而精的原则进行了重组整合,这也十分符合《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3)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融入课程思政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端或PC端上传一些扩展性学习资料,学生线上随时随地预习,互动答疑完成预习,教师可以通过后台预习数据随时掌控学生预习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比对出学生兴趣较高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比如上传一些学科前沿内容,如半导体前沿的探索,芯片技术的发展概况、弱电技术在传感器上的应用等,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通过了解我国科技现状,进一步增进学生家国情怀。

2. 线下教学

在线下课堂的讲授中,我们更多地加入了引导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达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初衷。以讲述三相电动机转运原理为例,教师首先演示一个视频,内容是摇动蹄形磁铁转运时,由铜条构成的转子跟着旋转;摇得快,转子转动得也快;摇得慢,转子转动得也慢;当蹄形磁铁反摇时,转子马上反转。此时,向学生提出问题,结合高中时期学过的磁感应定律来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起之后,引出三相旋转磁场和电动机转子转动原理,循循善诱,层层深入。通过这种引导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4]

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如何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教师是设计者。[5]笔者所在的二级学院属于工科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上课班级多,多个教师共同承担,而且教师年龄层差别很大,由于多年以来一直专注探索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及该课程教法研究,很少考虑课程思政内容以及其中的内涵。课程思政面对的是学生,但设计者是教师,由于每位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要想真正贯彻执行下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了,才能更好地走进学生心中。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和集中备课讨论,提升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将互相交流线下教学中成功经验引入课程思政的案例中,共同挖掘课程内容中的人文要素。润物细无声地在课堂中嵌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本实现了课程理论知识传授和课程思政的完美结合。在实施课程思政道路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为解决工科教师所面临的引入课程思政切入点不好选择的现状这一问题,提供了实际例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决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现实教学中,由于每门课程性质不同,课程理论传授和课程思政的融合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教学方案的设计也不是唯一的,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引进课程思政内容。

猜你喜欢
电工电子技术电工思政
《电工电气》征订
电器工业(2024年1期)2024-01-10 16:12:26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9期)2019-12-06 09:33:0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5期)2019-06-19 09:36:4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特变电工
能源(2019年12期)2019-02-11 07:11:42
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专业基础课中的改革与实践
项目引导型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