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亚宁 马明洋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提要]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台化转型成为越来越多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最优选择。但是,银行机构如何进行中台化转型成为一个难点。本文试图在银行机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广东农信的互联网中台构建为例,分析其互联网中台构建的思路、内容和步骤,最后给出银行业机构主要业务在数据方向及业务方向通用的中台搭建策略。
依托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进行企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是现代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竞争能力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站稳脚跟的必然选择。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1.0 时代是1980~2007 年,其主要创新是金融机构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推出了ATM 和网上银行等自助服务;2.0 时代是2007~2017 年,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出现了移动支付、众筹、P2P 等移动化与智能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2017 年至今,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3.0 时代,金融机构改变了铺网点的竞争模式,进行无边界的数字化、全球化、场景化以及智能化的转型,标志着金融机构全面进入金融科技时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是金融业适应互联网经济要求的必经之路。
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顺应金融机构转型趋势,实现金融创新目标的主要手段和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但提升了银行机构处理业务的能力和效率,更为银行业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提升了银行客户的消费体验。智能化、中台化以及实时性已经成为银行机构进行数字化创新、优化业务结构的手段。通过中台化架构,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银行机构系统过于垂直化的问题,降低开发及运维成本。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传统银行由于各个业务不通,又存在着重叠关系,必须打通数据断层而支付的协作成本,最终实现了数据共享及业务沉淀。中台化架构的打造必将增强新业务创新的试错能力,并以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创新。
(一)中台及银行中台的定义。中台是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实现平台信息和数据共享的企业综合业务平台,是一套可持续“让企业的数据用起来”的机制,一种战略选择和组织形式,是依据企业特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通过有形的产品和实施方法论支撑,构建一套持续不断把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于业务的机制。在多年的信息化过程中,银行机构从具体应用场景的角度出发,引入或构建了多套垂直的IT 系统或套件,以解决特定业务领域的问题。银行中台作为企业级的业务能力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共享,建立了业务和数据共享平台,从而提高了银行机构应对业务变化的响应能力。通过一套基于平台化的中央系统,打破了银行各种业务之间的壁垒,使业务的开发更轻便迅捷。
(二)银行中台定义的三方面
1、软件定义银行中台。是指在银行内部,当一个新的业务线产生时,可以通过一个软件系统调用其API 接口,将不同的几个中台微服务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业务线,这个软件系统就是从软件方向定义的银行中台。
2、业务定义银行中台。银行业务中台是从业务视角划分模块边界,形成一个内部高度聚合同时低度耦合的业务响应中心。根据能力中心与上层业务的关联性,业务中台可分为通用能力区和商业能力区。通用能力区通常包括认证中心、调度中心、通信中心、流程中心等。与客户互动相关的商业能力区通常包括信贷中心、会员中心、营销中心、网点中心、交易中心、支付中心等,与履约相关的商业能力区包括金融产品中心、理财客户中心等。
3、数据定义银行中台。是一种可以对银行的沉淀的历史数据赋予价值,变成一种具备资源能力的服务于业务需求的数据信息系统。这种数据中台实现了数据集合、数据处理、数据训练、算法优化、机器学习,从而实现了数据中台的信息共享和服务业务的职能,满足前端业务使用需要,保证与前端银行业务的联动性。
(三)银行机构构建互联网中台现状
1、银行机构搭建互联网中台的角色转变。银行机构要构建互联网中台时,首先要有有定位的转型——打破前台和后台割裂的“原生角色”。在面向客户需求的前台和面向经营管理的后台中间加一个“变速轮”,使前台与后台能更高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逐步解决传统银行垂直化组织架构所带来的痛点,有效增加开发效率并且减少开发成本。尤其是在信用卡业务中台建设中,按照具体业务模式重点建设相关板块,是传统银行打造互联网中台时率先考虑的关键点。
以民生银行传统业务的痛点为例,原有银行系统内数据储存浪费量大、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借助于“微服务”进行解耦与组装得以解决,这种银行机构互联网数据中台的搭建模式可供其他银行参考。另外,基于数据中台建设理念及背景,阿里云银行数据中台强调建设的互联网数据中台有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运营能力。正是它的成功建设,从各个方面给出了银行机构互联网数据中台建设的要点,并提供数据中台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传统银行进行中台化转型提供了模板。
在银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结合互联网中台架构思想,构建多层次“智能共享”信息化方案,保证满足信息“智慧化、智能化、共享化、畅通化”等多方面需求,从满足需求视角构建出银行相关信息数据中台化体系,从而实现银行机构的信息数据中台化。
2、银行机构构建互联网数据中台的五大要素。银行机构构建互联网数据中台主要为了解决数据信任、需求响应、协作效率、创新乏力四大问题。构建互联网数据中台时需要注意的五大要素,分别是:(1)治理标准化,强调对数据的管理要有一定的标准,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数据智能化管理。(2)数据资产化,强调数据清洗过程,将原始数据加工成可用的、有价值的数据资产;在数据资产化时,要注意数据资产的全面性。(3)资产服务化,强调数据资产可以对合作伙伴等开放API 接口,实现数据变现。(4)数据业务化,强调数据中台要提供标准化的、有价值的数据服务模块,通过数据的加工运营,形成有意义的信息共享和服务。(5)运营平台化,强调要将数据平台化,将信息有效地分类、整合,并且围绕平台与流程进行运营营销活动,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数据服务。这五点是银行机构在构建数据中台时需要严格遵守的,只有遵守了这五点,构建出的数据中台才能有实际意义,且能够切实提升银行机构在处理业务时的效率,为银行机构提升客户体验提供技术支持。
(一)构建思路。银行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中开始选择构建互联网中台,本文选择全国农信系统的代表机构——广东农信,探讨其如何利用互联网中台的理念和技术,构建出具有广东农信特色的中台模式,建成了包括业务(即渠道中台及产品中台)和数据中台的互联网中台,打造出了大中台-便前台-强后台的体系架构,从而完成了自身的中台化数字转型。
(二)构建内容。广东农信互联网中台的构建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量,分别是:(1)需求响应层面。广东农信构建互联网中台考虑了面对金融市场上未知的金融业务形态,解决科技能否快速有效地支撑业务需求、业务能否快速适应市场形势、研发速度能否进一步提升的问题。(2)架构层面。广东农信从组织架构层面进行统筹考量,打破过去的垂直烟囱式建设模式,将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确保前端业务需求的快速精准传递。(3)资产复用层面。在进行中台化转型后,广东农信每个业务都由几个小的软件组件构成,资产的管理和反复有效利用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将软件组件资产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了软件资产复用的效率和可管理性,这些都源于广东农信在互联网中台化转型中的提前规划。(4)业务运营层面。通过中台的构建,实现了业务反馈中台,完成了业务循环运转。在业务中发现可以拆分出小的软件组件,随后实现了业务组件的配置管理,这些因素在广东农信进行中台化转型中也进行了提前考量。
在考虑到以上四个方面之后,广东农信又在实际业务处理中定义了金融业务的立体化和多维化,考核的因素有金融产品因素、客户需求因素、营销途径因素、风险发现因素、程序标准因素以及专业胜任因素。并且这些特征重新定义了金融业务,以线上供应链金融为例,解析该业务得到,金融产品为“应收类”保理产品,客户需求为融资方(租赁公司)资金需求、承租人的设备使用权需求以及资金方的收益需求,产品是租赁保理,营销途径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完成,风险发现是对承租人的信用评价的大数据风控,程序标准是按照风控流程自动审批,专业胜任为大数据信息共享支撑。为了解决各业务之间的组件不能有效复用、组件的使用不透明且不方便的问题,广东农信研发了一个中台技术框架系统,为开发产品及业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可视化平台进行产品构建。
(三)构建步骤。通常企业中台构建会简单划分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但是,广东农信在进行金融产品分类时,从不同角度做出了不同的划分结果,从而对同一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水平进行了不同的定价。所以,广东农信又将业务中台划分为产品中台和渠道中台,同时建立了数据中台,为产品中台和渠道中台提供数据支撑。
广东农信的数据中台建设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业务为导向,实现数据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广东农信的数据中台搭建主要分为三大步骤:(1)引进先进的较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体系为数据中台提供强有力的原生动力,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强化了对数据信息的生成能力,从而搭建出数据中台基础;(2)引入商业、财税、法律、公积金等优质外部数据,结合自身内部数据,以业务为驱动导向,深入地描绘用户画像,深入分析产品,为运营决策提供充分支撑;(3)引入数据挖掘、用户画像、数据分析等技术,改善了数据应用效率和信息传输能力。
(一)业务方向互联网中台的分业务构建策略。顶层架构的设计和完善是银行机构构建互联网中台的前提和基础。业务中台的架构分为纵向细分和横向分层。在纵向架构的分层上是从不同领域视角划分的,分类结果形成各能力中心;而对于横向架构的划分,则是依据各业务域与不同应用的关联,再次进行业务中台的分层。明确了能力中心的层次依赖性,就可以用不同的策略来设计和构建能力中心。
业务中台的搭建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工程。以负债业务为例,构建此类业务时,首先要调用客户信息组件,通过客户信息组件API 接口,将开户产生的新信息添加到组件中;其次在前端业务类型涉及到存款、取款,或者转存、汇出时,将会调用相关组件,该组件负责将客户将要存的款项或者转存的款项添加到客户信息组件中;最后该组件需要对外提供几个API 接口,包括面向客户信息组件的API 接口、面向其他金融机构开放的API 接口等,用于对外输出信息。
对于银行机构的资产业务,则可以根据业务流程等,将业务进行中台化处理,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组件构建:(1)客户信息组件,该组件和上文负债业务中所构建的客户信息组件中台一致,这里就不过于赘述;(2)申请提交组件,在业务中涉及到提交信息操作时,当客户将业务所需文件提交后,可以调用该组件将该客户信息输入系统,该组件根据业务需求一般需要通过API 接口与客户信息组件连接;(3)合同签署组件,当客户前端业务涉及到合同签署时,调用该组件进行合同签署,该组件需要涉及到两端,分别是银行端与客户端,银行端提供合同起草接口,客户端提供合同签署服务。
(二)数据方向互联网中台的分阶段构建策略。由于传统银行机构的数据量巨大,但各银行数据量参差不齐,在建设数据中台时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估算企业现有数据总量,推导出数据中台底层的硬件配置;二是根据数据量和数据场景需要规划使用何种技术栈;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数据中台建设路径。其互联网中台构建策略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构建数据中台。从外部引入优质有效数据,结合内部数据进行数据整理,丰富数据来源。根据银行业务的风险控制、客户画像等业务需求,构建银行数据交换和决策等平台,提升银行机构对数据的计算处理能力。
第二阶段:通过前端各类业务场景,提升银行数据中台提供服务的能力。根据前端业务中的数据不同,在数据中台中构建各类标签分类,将数据划分得更加仔细,提升数据中台服务前端业务的能力。
第三阶段:对数据中台进行持续优化,为各类前端业务需求提供数据服务,满足其业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据,提升数据价值。不断优化数据,最终将数据中台从提供服务的服务型产品转型为提供数据的数据型产品。
未来,银行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且艰苦的工程,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前端业务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实现从传统转向数字化是不断优化的过程。如果银行机构能够引入其他数据,加强与其他第三方科技金融企业的合作,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思想和新人才,再结合自身资源,构建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进而快速适应时代变化,提升对灵活多变市场的响应能力,相信一定会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