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023-01-05 09:12李晓玉王振军徐义库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应用型思政

李晓玉,王振军,彭 康,徐义库,李 辉

(1.长安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2.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前言

进入21世纪,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了多重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中共中央多次发布相关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202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要求所有高校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围绕专业特色和优势,增加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人文性。

一、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材料科学技术被列为21世纪现代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材料类专业人才是提高我国科技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基础。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的是材料的结构组成、加工制备工艺、物理化学性质及使用效能之间相互关系,相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严密的知识体系、极强的实践应用属性,其中包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和元素较少,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难度较大[3]。若在材料类专业课程中生硬地添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则不利于其课程体系的完整构建,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影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广和实施。另外,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长期偏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科学实验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而且相关课程的教学也偏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很少涉及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道德等德育内容的引领,忽视了课程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对学生开展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影响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

二、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相关高校陆续开展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均处于探索实践阶段,由于材料类课程自身的专业特征和特殊性,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普遍存在流于形式、方式生硬、途径不明确等现象[3]。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存在以下问题。

(一)材料类专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弱

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主要以科技知识、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为导向,学生大多关注技术创新和发展,理性思维活跃、感性思维匮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弱[4]。目前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思想政治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对说教式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存在抵触心理,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另外,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进取、崇尚竞争、目的性较强,在所学专业为立身之本的动机驱使下,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准备考试、获得满意分数、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获得实验操作技能、找到理想工作或获得留学、保研资格上,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二)材料类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不足

教师是课程思政有效建设的核心,也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是教书育人的实施主体。材料类专业教师大多是理工科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长期以来侧重对专业知识的储备,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不足,在人文素养方面与社会科学专业老师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需求。近年来应用型高校专任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和争先创优方面面临巨大的科研和论文压力,导致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部分材料类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意识薄弱,对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很少在前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设计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缺乏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与经验,使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脱节。

(三)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建设,从课题研究到课堂实施再到管理保障都需要高校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长期处在边缘地位,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再加上近年来专业课程课时的压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的推行。目前高校管理部门虽极力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材料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较少,教学途径尚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融入方式和评价标准。各级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在分工协调过程中权责不明,课程思政缺乏具体可行的实施制度,缺失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缺少实施保障,从而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三、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途径

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必须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提升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在教学目标上传达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体现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在教学评价上确立课程思政教育标准,从而使材料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一)提升材料类专业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

专业课教师作为推动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学习,提高道德文化修养水平,在专业教学中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加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实践,用高水平的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充分发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应借助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深入挖掘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育教学内容,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能力[5]。

(二)材料类专业教学目标上传达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课程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起导向和指引作用,课程目标的正确合理性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高校管理层面应充分发挥指挥棒效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优化,将课程思政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创新,探索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和机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提供科学全面的保障机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设计中,积极修订教学大纲、审定选用教材、编写教案课件,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理论知识传授目标、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思想政治育人目标,构建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和德艺双修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应用型高校材料类课程目标体系,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

(三)材料类专业教学内容上体现课程思政教育要求

教材是材料类专业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在教材选择和参考方面应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方向,将科学素养、伦理道德、价值观教育等基本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材中,使严谨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努力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6]。同时还需进一步挖掘体现思想政治内涵的材料科学人文素材,进行材料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开展微课比赛、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和教育教学改革等,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体系,组建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搭建教学经验分享平台,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四)材料类专业教学方法上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创新

在材料类专业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应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专业教师应结合现代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整合网络资源,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在线社交平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模式设计。通过优质在线学习资源和精品课程平台(中国MOOC大学、学堂在线、优课联盟等)、在线教学平台(腾讯课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钉钉课堂等)、社交互动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精心设计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生动的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课堂的关注[7]。另外引导学生课下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通过实景模拟、撰写论文、辩论赛等形式在线开展学习讨论,将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果。

(五)材料类专业教学评价上确立课程思政教育标准

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具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在材料类专业教学评价上确立课程思政教育标准将有利于追踪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应用型高校管理部门应确定具体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量化考核指标并有力调节评价反馈,构建全面、稳定的课程思政育人联动机制,指导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对于学生要给出形成性评价,将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综合评价其专业知识技能和品德素质,并将课程思政评价融入学生考试、创新实践和继续深造等环节[8]。对教师教学工作而言,应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机统一的课程评价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融入教学演示、教学竞赛、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争先创优层面,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价、领导评价和同行评教等形式构建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细化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反馈,从而全方位落实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成果。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应用型高校材料类专业中,将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极大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大课程深度广度,实现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还可使任课教师在有意识加入思政资源的过程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使课程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发挥协同作用,从而多维度增强课程思政建设实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应用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