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静,罗小娇,伍志凌 (绵阳城市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山水本身为物质要素,“山水文化”的内涵,需从“山水”的定义开始阐述。钱学森曾提到“山水城市”的理念,这一理念以山水视角为出发点分析了城市的景观要素,指出整个城市应该与山水融为一体,人们应该生活在山水景观中,并让城市更好与大自然融合,使人们的居住空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现在很多城市也在不断打造公园城市、花园城市,提高人居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和水这两个字是五行的对立,亦是自然界中的相互补充。山体磅礴为阳,水体柔美为阴。古代城池的选址也是背山面水,取易守难攻处。其实古人与水文化亦密不可分,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水崇拜的产生与古人的水文化关系十分紧密,水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水要素在城市景观营造、城市选址中密不可分,很多地方都设有河神庙、海神庙。筑城与壕沟的设置具备防御之用,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水源。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理水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园林中水景的营建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春秋时期,提出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秦始皇开创了“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并于以后朝代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发展及继承,其中的一池就是太液池,水景在园林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随着山水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寄情于山水之间,很多文人志士创作山水画并融入到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
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各具特色。尤其是古代都城的建设与营造,古代都城的营造离不开自然地形与周礼形制的束缚,古代都城的建设受到自然观与周礼礼制观的影响,近现代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范围越建越大,城市的景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城市景观也有缺少景观特色、脱离城市文脉、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城市病与我国五千年来的文脉根基、文化沉淀脱离断裂。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使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降低了人居环境质量,人们的生活受到了雾霾天、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的影响,这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并关注城市生态的问题。
中国的礼制城市出现于奴隶时期,唐代里坊制度趋于成熟,城市布局整齐划一,方正严谨,道路宽大,市肆服务半径大;宋代这种布局形式开始发生转变,由严格的里坊制过渡到自由的街巷制,城市道路狭窄,商业在道路两边,形成了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城市中出现了四合院落;虽然宋代开始实行自由的街巷制,沿街设肆随处可见,但其周礼形制的观点对古代人们影响深远。宋代以后,河道成为重要的商业场所,如北宋汴梁的汴河、蔡河两岸,南宋临安的大河、小河及西河周边等。宋朝后,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更为复杂,宋东京街头除了在节庆,官办活动外,平时也有很多说书的、蹴鞠的人,形成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古代城市的大街道往往与城相连,城与箭楼耸立于街道的起点和终点,除具有防御功能之外,还具有造景手法中的对景之意,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如明清北京,城市的建筑形制与色彩都受了礼制的制约,高高的红色城墙与大片青砖灰瓦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座城市的制高点景山、钟鼓楼处与街道互为对景,形成了街道景观的空间秩序美。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天人合一思想具体可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在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尊重自然,敬仰崇拜自然,那时的人主要靠天吃饭;第二层含义则是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与天地万物是和谐一体的,人们从最早的尊重自然、认识自然,逐渐转变为改造自然,并想要开始征服自然,这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破坏。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相处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中国古代营造城池也是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秦朝咸阳宫的布局象征着紫微宫,即天上紫微星人间帝王城,渭水象征着银河天汉。古代人拟天上北斗星位置关系营建宫殿。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存在于城市路网模式中,分别为古代棋盘网状的规则式和因地制宜的自然式。方正严谨的道路布局受到了中国古代礼制观的束缚,体现着城市“自上而下”的建城模式。自然式的路网受到因地制宜的影响,也是管子提倡的自然观,这种布局形制主要考虑因地制宜,尊重自然,体现了城市“自下而上”的建城模式。
我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老庄哲学也受到了推崇,这些思想都对古代城市形制影响较大,但是中国古代并未对这些建城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提炼出古代建城理论。史料记载,周代的各种礼制观由周公制定,即《周礼》。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想的官职制度,体现了“皇权至上,尊卑等级”的等级制度,周礼也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的基础。《周礼》的最后一章为《周礼·考工记》。其中对于城郭之制有一段著名的话:“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中所阐述的布局形制,对西周以后的城市规划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曹魏邺城、隋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开封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等都具有典型的代表,城市布局都以宫为中心,大到城市布局,小到建筑体量,再到园林景观都可看到中轴线形制。
城市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与社会制度,中国是城市发展较早的国家,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的筑城技术历史悠久,“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古代城墙的修建也十分有特色,北宋开始城墙设有马面、箭楼、瓮城等防御性的构筑物,这些构筑物的修建一是可以加固城墙,二是可以达到抵御外敌的作用。在古代城市的建设规划中,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城市的中轴线,其中明清北京城最为突出,城市中连接南北的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时时刻刻都体现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吕氏春秋慎势》则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这种“择中”思想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受到统治者与规划建设者的青睐与关注,这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礼制观造就了都城方正严谨、尊卑等级、至高无上的独特风格,这其中也折射出了很强的礼仪规范制度,反映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传统的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虽然礼制思想占据着城市规划的主导地位,但是严格恪守的“礼制”容易受到现实规划的制约,在城址的选择上需要与自然环境与军事条件结合决定。整齐划一的“礼制”城市形制却不能满足现实与防御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中就有了管子在《管子·乘马》中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一思想的提出,主张反对过去居于方正规整的城市布局形式,而是更倾向于适宜地形自然环境的城市选址,这与“周礼”规划布局思想背道而驰,相互冲突。管子的自然观则更注重自然规律,顺应地形地貌,不拘于方正严谨的布局形式,管子提出的自然观促进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以临安为例,形制受《周礼》影响,同时又融合了自然观的因地制宜思想,是礼制观与自然观的结合。
管子的自然观也是现在规划中所提倡的“因地制宜”,城市的规划建设除了考虑尊卑等级、天人合一、象天法地等思想,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实际,与自然条件结合起来,这是不能忽视的。管子除了对城市选址做了要求,对城市分区也明确要求,城市居民居住地需要按职业阶级划分,居住区划分的原则是“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进门”。总之,居住区需要按照职业,阶级等级规划组织,这种规划是为了方便子袭父业,使职业世袭化,既有利于发展经济,又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管子提出的居住区划分与城市选址思想,也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城市功能分区更加合理。
从人类实践的角度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指未经人干扰的具有原始自然特征的景观,如草原、沙漠、热带雨林等。人文景观是受到人类长时间的干扰作用,自然面貌发生改变的人文景观综合体。古代都城的城市景观可分为公共建筑、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园林绿地,城市的公共建筑具有较强的装饰作用,是城市中重要的节点,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组成天际线重要的一部分。城市公共的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的融合,点状的空间也可以是带状的空间形态,街道是开放空间重要的组成要素,城市街道的道路密度、宽度等构成了不同形态道路路网,古代经纬道路形成棋盘网状,近现代以城市公共建筑、城市园林绿地为核心形成了放射环状道路形式,还有一些城市是自发形成的道路,道路为自由式,更多的体现在沿河沿山体布局,这些街道都构成了古代城市的景观特色,从隋唐长安城100多米宽大气磅礴的街道,到北宋沿街设肆的狭小道路。故城市的街道一是具有连接区域通行作用,二是公共的场所,可称为街景文化,是具有古代特色的文化景观。城市园林是城市中的斑块,既可以是点状,也可以是带形空间。中国古代的城市园林可分为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一般是王公贵族、士大夫的居所,园林尺度较小,以幽静风雅为主,多见于微缩式景观。皇家园林一般为行宫御苑或离宫御苑,主要为皇帝游憩之地,有些离宫别苑也兼为政治中心,是皇帝处理朝政之地并长时间居住。无论是古代城市还是近现代的山水园林,都体现了城市山水的微缩景观,造景手法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步移景异,景为人设”,采用借景、对景、夹景等手法,营建园林景观。
纵观我国古代城市布局,城市主要体现方形形制,棋盘网状的道路,城市以宫城为中心,有一条贯穿全城的中轴线,城市设计与山水紧密结合,宫的形态仿照天上紫微星修建,城市中的主要宫殿建筑也有一条隐约的中轴线。在礼制下的城市开放空间,中国古代山水城市中,受“天人合一”的思想所引领,体现了“自上而下”的建城路径,自宋朝以后,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更为复杂,城市中出现了瓦舍勾栏等场所,这时出现了说书、蹴鞠等活动。古代景观除了山水景观,天人合一外,还有铺装、植物、构筑物等,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街道入门造型华丽的牌坊与街道相互对应,互为对景,铺装作为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古代城市街道多为素土夯实,排水设施相对落后,一般为雨后泥泞不堪,晴天黄土铺天。直到民国时期北京等城市的街道采用了青砖石子铺设,古代城市景观从整体形制、空间结构到街道文化,再到节点塑造,都离不开山水文化与传统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