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冰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背后更映射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理论的深入认识与把握。深刻认识“两个结合”的重要价值,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植根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文化基础”[1]。坚定历史自信,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贯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文明从未中断,拥有独一无二的优越性,理应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都处在奋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状态。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例如诋毁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功绩,抹黑烈士的英勇事迹等。历史虚无主义凭借主观臆断和猜想,对我国历史进行随意歪曲,是一种典型的唯心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忽视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一味根据想象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企图瓦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以及文明之下孕育出的民族精神。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社会层面的大范围传播,辨别能力不强的人民群众极易信以为真,这极大地动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中华民族的信仰。
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最精准的打击,维护了社会意识形态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二个结合,促进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有机结合,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延续文化血脉的手段,也是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指南和内生动力。
实现两个结合思想的价值,应坚持立足于现实矛盾与问题的解决。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来源于社会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基于对现实问题本质的挖掘与阐发,诞生了最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文化更是包罗万象,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先辈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文化创造。因此,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是对实现第二个结合源头性的关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五千年中国文化的背后是五千年浩渺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是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是着眼于中国社会的问题与矛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既有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的现代化,又是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来的中国特色”[2]。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重要特征就是来源于民族特色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精神。第二个结合体现了我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向着中华民族复兴前进的定位点前进。
新时代的伟大成绩,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表明我国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引下向着共产主义前进。但科学社会主义毕竟来源于西方,因此,必须要重视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厚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才能让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历史与当代全方位融入中国。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毋庸置疑是最具有中国特性的因素,经历几千年风雨任然屹立的中华民族,有底气运用自己的文化去应对新的世事变迁。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沃土,为其提供民族精神与文化助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民族特色,进一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既不是理论完全套用,也不是照搬别国经验,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有机融合,在党的引领与人民群众的研究学习中,马克思主义逐渐向着大众化、时代化发展。第二个结合蕴含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思路与人文关怀,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力。在迈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起步开局阶段,需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和复兴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个结合价值的实现需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致力于两者的优势互补与双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用,发挥传统文化独具的人文关怀是两者结合的最佳方式。为马克思主义揉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为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现代因素,既重视内容的互相融通又要求形式方面的结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特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世界竞争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具有独特的民族意蕴,中华民族拥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灿烂文明。第二个结合,有利于延续五千年文明赋予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赋予文化发展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解析中国基本国情,为中华文化在中国社会、教育等层面的创造创新更加具有生命力,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强国建设提供稳定支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活力,使中华文化以更加具有时代性与科学性的内核参与世界文化交流,适应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代要求。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参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发挥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来源于西方,与中华优秀文化的结合就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成果,二者具有的包容性与普遍性的特征使其在文化交流互鉴中,能够广泛地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果。发展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明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举旗定向,需要中华文明广泛传播,传递中华民族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与中国在世界上发出的和平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式态度中国式办法呼应。世界之变与时代之变不断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政治定力、文化活力、社会稳力是面对挑战始终不变的方向。
面向世界,第二个结合的价值实现需要着眼于中国的话语体系建设,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源于西方,通过翻译不免存在过程性、理解性的语义偏差,加之西方的叙事逻辑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增加了难度。打造中国的华语体系,不仅仅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华语表达,也不是汉语的普及推广,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于表达体系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
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首先,应当明确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不论是在社会界还是在学术界,都出现了担忧的声音,基本上由两种观点:“以儒代马”“以马废儒”,不论是哪种观点,本质上都是对两者相结合的偏颇认识。两种文化,一方面代表了东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叙事逻辑,另一方面都内涵着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结合任重道远。其次,在正确的方向引领下,关注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对第二个结合的应用,善于用带有中国特点的语言描述相关理论与精神。传统文化带有深入人心的亲切感和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由领导干部将在中国社会、在世界舞台进行带有中国色彩的语言表述,能够广泛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更能激发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再次,各领域学者、研究专家,作为文化与政治领域的强大智囊团,有责任与义务担负起两个结合的研究任务。知识分子在任何社会时期都扮演着社会文化传播与导向的重要角色,在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设贡献强大支撑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拥有实践智慧,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话语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