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及今“意象”都是中西方诗歌所共有的构成要素。中外基于不同政治、地理、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诗歌意象表达,双方诗学自不同的侧面,对“意象”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诠释。意象派诗人既非将意象视作表达的工具和情感的载体,也不利用其证明某种教义、伦理和理念。相较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意象派诗歌(以下简称“意诗”)的“意象”是开创性的突破。文章基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直觉主义以及意象派的诗人创作理论等角度,以中国古诗当中的“意象”理论发展史为参照,以新批评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探讨了7名意象派诗人的意象,探寻其和西方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诗歌、中国诗歌之间审美趣味的差异。以西方现代文明气息当中渗透的“意象”为据,对隐含于此类审美趣味背后的时代背景进行探索。
1“自然意象”:文明与自然
意诗中涉及到的自然意象是浓缩的现代工业文明之影像,呈现的是文明威逼自然之态势。当自然受到人情、人性色彩的感染,烙下人性之印,所呈现出的审美趣味有一种“物我交融”的质感。
1.1 渗透与混融
意诗是通过直觉的体验,将“我”投入“意象”(image),使主体渗透客体,进而相互交融,呈现出可以直接向读者传达的自然意向[1]135,其“意象(image)”理解为充满诗人的主观体验、直觉感受的,又充分外露的,能为读者所直观体验到的物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意象”(image)的生成过程为“三级跳”的一个过程:自客观物像发出,由作者经过幻想、联想以及想象等主观化过程,再上升至由多次感觉残留组成的心象,作者凭借此心象将其以文本描述的方式转化为语言形象,最后读者借由文本描述体验作者表达的意向,发挥主体意识激發的艺术意象[1]134。该类意象在形成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创造出可向读者直达其意之像”[2]读者心理学主张,并非为了“诗缘情”“诗言志”。具体自然意象如下表1所示:
资料来源:诗歌原文摘自彼德·琼斯编、裘小龙译的《意象派诗选》,个人整理,以下表格均如此。
以上意象,都是由主客体直觉进行交融、渗透后,由读者自其中获取、体验到的“意中之象”。柏格森认为,生命的冲动与绵延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对生命的冲动与绵延的把握,单依靠和物质联系的理智并不可行,而需要依靠“直觉”。“1911年,休姆庞德有了一个公式:艺术=直觉=意象,强调意象就是诗歌本身,也就是艺术本身,极致强调意象。[3]”由此可见“意象”的主要特征是“直觉之象”,呈现出主体对自然渗透与交融。
1.2 艰涩与嘲讽
意诗发扬了“距离说”的传统,呈现出人与物分隔的“有我之境”。具体自然意象如表2所示:以上意象既呈现出一种嘲讽现代都市文明的意味,同时又对健康、清新的赞美,呈现出诗人对静谧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代都市文明的厌倦。
2“都市意象”:魅影与荒原的交错
意诗诞生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英美国家,其创作对象多为“都市意象”。现代都市生活多姿绚丽,瞬息万状,当人们在熙攘、人身鼎沸、霓虹闪烁的街道中穿行,在各种展会中徜徉,在居室、餐厅、咖啡馆、办公厅、酒吧等场所中快速切换,出于对高品质、高品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轻易地越过道德、宗教、传统边界,对世界的敬畏、崇敬情感缺失,而步入了孤寂、痛苦、绝望,精神上无家可归的荒原之境。现代都市如同万花筒一般,将喧哗、绚丽、骚动一一呈现于人们眼前,构成极富魅力的时尚魅影。海德格尔说:“这是一个旧的神祉纷纷离去,而新的上帝尚未露面的时代。在这个充满需求的时代,由于其陷入了双重的空泛,双重的困境,即神祉离去不再来,将来临的上帝还没出现。[4]”正是这样的时代,成为都市意象的缔造之源。不管是伦敦还是纽约、芝加哥,都成为都市意象的题材。意诗塑造了都市魅影和精神荒原的双重观感,其好似湖泊倒影,水面之上展现出喧哗与骚动,而水面以下却是炼狱与孤独如此的审美趣味。
2.1 喧哗与骚动
都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烟囱、垃圾、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只是其中一面,而都市的另一面充满了瞬时的、片段性的新奇事物。都市魅影的瞬息万变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精神力,诱惑者远方人们前来“朝拜”,呈现出喧哗。
在都市里到处是光亮、喊叫、欢乐和嘈杂的兴高采烈街头,如果说弗莱契发现了都市生命力瞬间爆发时的另一番光鲜与亮丽,代表了中产及以上阶级对都市瞬息万变、新鲜事物的赞美,那么艾米·罗厄尔在《春日》中呈现出了都市强烈的反讽意味。该诗表面赞美工业文明带来的奇特,实则讽刺城市发展带来的噪音、空气、“光”污染。都市魅影虽然呈现出流光溢彩,却无法掩盖工业高速疾驰后留下的一片荒芜。
2.2 炼狱与孤独
“现代生活的一切,看起来都是空洞的,无效的,单调的,单面的,缺少人的各种可能性:任何看上去像自由或美的东西,其实都仅仅是掩盖更加深入的奴役和恐怖的屏幕。”意象派诗人通过对都市病态、贫穷、压抑、冰冷、寂寞等阴暗面的意象进行创作性描述,刻画出都市中人们缺乏归属感,随时面临生存危机的荒原景象,如表3所示。
由于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城市的急剧膨胀。当时农民涌入城市充当农民工,其生存环境相当恶劣,面临着炼狱般的生存危机:白天轰鸣刺耳声,晚上地下室黑暗无光,健康受到威胁。“霍乱、伤寒、结核病等在没有排污设施和新鲜水的地方是天然杀手。”“1913年印度瘟疫死亡181388。它是年十瘟疫造成的年死亡率的最低记录。”该现象在弗林特的《乞丐》得到体现。
当时欧美城市尚未有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的诞生。穷人在与温饱、失业、健康、住宿等生存危机互相博弈的同时,还将忍受痛苦和孤独的蹂躏,白昼为生计奔波,夜间无充足睡眠时间,缺乏娱乐方式和空间。加上尼采的“上帝死了”,倍增其空虚、无意义感。波德莱尔早就认识到:“人群,孤独:对富有创造精神的诗人来说是意义相同、可以互换的词语。如果你不懂得怎样是你的孤独状态中充满人群,你也就不懂得怎样在忙碌的人群中感受到孤独。”在“忙碌”与“孤独”中,都市人承受着生存压力、社会等级意识、建筑私密性等带来的精神炼狱,仅有的内心独白更凸显出其的悲哀和寂寞。他们尚未适应魅影与荒原交错的都市,又迎来了战争的洗礼。
3“神话意象”:现代对远古的追忆
“文明”比“原始”“野蛮”“蒙昧”先进。但在战争、生态、贫富分化、经济、人性异化、信仰危机等的威逼下,人类开始质疑工业文明产物,在文明的浸染之下,“战争”“自然”“都市”等意象呈现出一片死寂的荒芜之象。但在蒙昧时期,人类却对神话世界充满向往、激情和活力。“神话意象”借由古希腊神话对人类的反思进行暗示,体现出了激情、活力、张力和博弈的审美趣味。
3.1 活力与激情
意诗“神话意象”大多对神话的隐喻性并不追求,而集中注意在神话原型本身。因为神话原型(archetypes)蕴藏着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经验的记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明了人类具备这种古老、原始记忆的先天遗传性和重要性。“神话意象”以古希腊神话为原型,对人类童年时期所拥有的世俗人本位意识是客觀的呈现,展现出“原始”“蒙昧”时期人类的活力与激情,如表4所示:
《教堂礼拜后的风琴独奏》描绘了为爱情发狂、献身的若干神话意象,将唱歌的“嘴唇”“古希腊第十位文艺女神”诞生之地的“勒斯波斯”炽烈的“火焰”“花”这些意象并置,歌颂爱情。“那个喊着伊阿宋的夜晚”代表了美狄亚为爱复仇献身的全程。“屋檐”的声响“象我身上的波浪、欲望之船一样蓝”,使视听交融,意识和潜意识结合,突显出为爱献身、无视所有,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审美趣味。
3.2 博弈与张力(表5)
以上神话意象反映出原始的活力与激情,展现出文明与原始之间博弈与张力。文明发展带来的不只有便捷的生活和发达的生产力,原始社会也不是单面的低下生产力和生存困境。当原始和文明之间产生碰撞,将激发出无尽绚烂的光彩。工业文明极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但也带来了“潘多拉的匣子”,原始的生存危机转化为粮食危及、贫富分化、生态环境、精神世界、金融危机等形式继续向人们施压。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本质,恰恰在于这种诗意的栖居。而现代文明却使人类在大地上变成技术栖居,而不是艺术栖居。人类认识不到自身的肉体也是一种自然归属,因而人类势必在技术栖居中受到惩罚。[5]”面对自然的惩罚,意诗对人类行为合理性有所反思,若人类依然无法意识到文明智慧的“狂妄自大”,不在维护人和自然和谐关系上花费时间精力,缺乏对自然的悲悯与敬畏,无补救措施采取,就只能束手接受应有的惩罚。■
引用
[1] 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35.
[2] 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现代卷)[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1133.
[3] 郑平.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对西方意象派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1999:30.
[4] 毛峰.神秘主义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05.
[5] 杨丽娟.世界神话与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6.
作者简介:熊一蔚(1984—),女,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昆明市交通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