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一 邹标
凭借一贯制学校的优势,依托校本课程开发,深挖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搭建教材体系。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分层设计、整体规划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连贯性、递进性、一致性。以核心素养为基,传统文化为路,精新教育为旨,树立多学科融合的多元特色校本教材编制理念,落实五育并举合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创新实践运用,增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使命,寄予国家、民族、人民的厚望。在这样的背景下,想方设法培养并牢固树立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下由于网络的高度发达,青少年接受信息的途径多样,受到的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极其巨大。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校本教材体系,对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3]。
1 深挖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搭建教材体系支持平台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全面部署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工作。《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4]。要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5]”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校本课程,凭借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分层开发多元化的校本教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无疑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极佳方案。
“惟精惟新”是厦门实验中学建校以来一贯秉持的办学理念。高起点的办学条件、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和高远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所谓“精”,指教学育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努力汲取中西传统兼现当代文化之精华,涵养师生智慧与修为;所谓“新”,指育人模式、教学策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树品牌,在创新中显特色。作为厦门市教育局直属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实验学校,在编写校本教材、开设精品校本课程方面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学校拥有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可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整体规划,使得校本教材的开发既能凸显各学段传统文化主题的独立空间,又能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连贯性、递进性、一致性,以此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多元育人功能。依托中国教育科学院、中国戏曲學院合作办学,更好地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编写出更契合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多元化的校本教材。
其二,学校致力打造京剧、书法、非遗等弘扬传统文化的美育项目,着力营造以京剧、书法等文化艺术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其成为学校文化的显性标志。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京剧社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国学社团”光荣称号,学生被授予“全国最美中学生荣誉称号”,成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示范校、福建教育学院艺术研究所教学实践基地。
其三,教育体系构建完善,为一体化实践研究提供保障。积极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构建、开发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开设京剧、闽南语、书法、讲古、非遗文化等通识教育的校本课程,切实落实“2+1”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分层分段开发校本教材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立与开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6]。从经典诵读、非遗文化、国粹戏曲、项目研习等方面开发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主题熏陶,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让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全方位渗透学生各阶段成长,入心入脑、涵养人格。
学生认知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征,所以要使学生真正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各年段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显得尤为重要。多元校本教材开发既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梯度地拟定各阶段学习目标,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有层次地编排教材内容。由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要通盘考虑、统筹兼顾,突破传统教材的不足和局限,与时俱进,开发“有梯度、进阶式”的分层分段式教材。
2.1 小学低年级:经典诵读,感悟传统文化
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启蒙教学的要求,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学作品中筛选出适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诵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开发《我爱诵读》主题校本教材。教材从《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古代启蒙经传名著中节选适合学生诵读记忆的经典篇目,设置“吟诗词”“读美文”“赏名言”“诵经典”四个板块。创新诵读方式,充分利用晨读、大课间、导护学等零整结合的时间段进行诵读,指导学生通过个人诵、师生诵、集体诵等形式反复诵读,利用“我们的节日”“读书月”等关键时间节点举办经典诵读、名著插画、书签设计等比赛,多角度触动学生学习,培养低龄学生诵读经典的习惯。
2.2 小学高年级:非遗传承,讲好中国故事
将闽南童谣、南音、讲古引入课堂,精选英雄人物的精彩事迹,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整合汇编,师生共学闽南语,传承闽南文化。营造学习闽南方言、传承闽南文化的浓厚氛围,更好地为保护与传承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贡献一份力量。
更通过讲述故事展示英雄爱国爱家的情怀,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和新时代新风尚。主动承担起继承、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建了一套有厦实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让师生文化底蕴、艺术修养得到提升,实现了师生共同进步,学校快速发展。
2.3 初中年段:翰墨曲艺,弘扬国粹精神
初中阶段是审美想象力、审美表现力最蓬勃的时期,也是人生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以书法、京剧、南音等美育课程为抓手,多维互助评价,增强审美表达力,提升审美综合力。以戏曲艺术为文化载体,通过戏曲形式讲述中国传统故事,弘扬“忠”“孝”“仁”“义”等传统美德,培育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审美品味。围绕唱腔、形体、武戏、京剧器乐等主题设计通识选修课程和社团课程体系,弘扬国粹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树立民族文化认同感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书法课程作为美育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养成良好习惯、塑造优秀品格、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极大的意义。同时,也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补充。从理解汉字的表意和表音特性,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加深对汉字的记忆等方面设计并编著《硬笔楷书实用教程》《小学生生字练习册》等书法校本教材。在一笔一划中感受汉字的结构之美、线条之美、布局之美、章法之美,增强审美鉴赏能力,以书法艺术独特的表意、表音与书写性、实用性,融合了时代观念、思维、精神与社会风貌,让学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4 高中年段:经典研习,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走向成型。经过1-9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将更为强烈,对文化经典的学习也将更加迫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真正进入内化阶段,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程度逐渐提升,开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研究、批判甚至是输出。少部分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从辩证的角度研读经典名著,甚至为今后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奠基。
这样的学情对于我们校本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校本课程的重心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于经典的主题研习,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我们以政治、语文、历史等文科类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根基,以《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等优秀的文学名著为载体,聚焦杜甫、苏轼、林则徐、陈嘉庚等历史文化名人作品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3 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多学科融入构建有机整体
树立多学科融合的多元特色校本教材编制理念。很多老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开发仅仅是语文和历史老师的事情跟其他学科,与其他学科全然没有关联。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从个学科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调配合,形成有机整体,方可取得更好的效果。《指南》提出具体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最终实现“3+2+N”的全科覆盖”。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撷取各家之长,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
例如,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获得别样的人生经历,洞察生命真谛;历史文献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学习和借鉴古人智慧;各科知识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知自然的神秘与宇宙的浩渺;哲学名著则可以教我们掌握科学严密的逻辑思辨,更好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各学科经典通过文字,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温度、宽度和厚度,传统文化引领我们穿越时空,与智者对话,与自然神交。
五育并举合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除了德育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方面同样存在极大的育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能给人以深刻启迪,与当代的德育工作存在着育人功能上的天然契合。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我们教材编写的根本要义,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本教材同样不外如是。既然根本要义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我们就不能将校本教材的选编仅仅局限于“发挥德育功能”上。
以核心素养为基,传统文化为路,精新教育为旨,开展课题研究,构建、开发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积极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创新实践运用,增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效。■
引用
[1] 田慧生,张广斌,蒋亚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22,43(4):52-60.
[2] 宋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理论思维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9):13-15.
[3] 刘军,周俊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职业院校教材的理路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76-81.
[4] 于超然.基于扎染藝术在农村初中美术课程实践的探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5] 曲天立.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J].中国德育,2019(9):7-10.
[6] 范胜武.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学生“中国灵魂”——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十二年一贯制“中华传统文化课程”[J].中国教师,2016(21):33-38.
课题:厦门市名校(园)长工作室2020年度课题:一贯制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XMMX2020005)
作者简介:梁希一(1993—),女,江苏宜兴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就职于厦门实验中学;邹标(1970—),男,湖北松滋人,硕士研究生,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就职于厦门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