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2023-01-04 11:35陈丽华
职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陈丽华

摘 要:汽车智能网联化成为发展趋势,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设立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分析,围绕适配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阐述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培养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的课程体系,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建议。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制造业发展路线图中,把智能网联汽车列入未来10年国家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

智能网联汽车是集计算机、材料、电子信息、智能控制于一体的新一代汽车,技术更新迭代迅速。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多产业、多领域、多技术融合发展的特征,对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汽车专业的技能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因此,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新专业,培养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势在必行。

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的背景下,各地区开始积极打造智能网联示范先导区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目前,北京、上海、苏州、无锡、深圳、广州、南京、武汉均已落成示范区或先导区,覆盖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小巴(Robobus)、无人清扫、景区接驳、无人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调研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中有34.07%正在进行产品运行测试,48.35%已有成熟产品,70%设有独立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部门。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1?10月,全国乘用车L1及L1以上的新车占比30.8%;2021年L1及L1以上的智能驾驶汽车渗透率达到73.62%。

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提出,在快速发展情境下,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总量为:2023年9.9万人,2025年11.6万人。目前的智能驾驶市场,人才供不应求,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人才紧缺问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从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人才专业背景主要涉及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车辆工程类、机械类和交通运输类等,其中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占比明显超过车辆工程类,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从业人员的主力军。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所统计的从业人员学科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智能网联汽车多学科融合的复杂性以及该行业对跨专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与技工院校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6%左右,但随着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量产的逐步扩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技工院校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上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确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制造类或维修服务类企业就业,适应智能网联汽车集成、测试、运维和营销等岗位群工作,能够胜任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辅助开发、安装、调试、测试、检修、营销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适配岗位工作任务及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跨技术、跨产业、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岗位需求及工作内容也有其特点。参考传统汽车产业,按照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到回收再利用的汽车全生命周期,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从业者划分为领军人才、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制造人员、销售服务人员和其他专业人才。根据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技工院校主要对接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制造人员和销售服务人员的人才输出。通过企业调研,适配岗位主要包括集成类、测试类、运维类和营销服务类,对应的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适配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出发,可将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构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的课程构建,第二层次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构建。

第一层次的课程构建思路参考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课程目标定位是满足岗位要求,让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DACUM分析职业岗位的能力领域和各能力领域中的技能,通过增删、合并,整理能力领域和技能种类,并对其按照职业基本技能到高级职业技能进行排序。通过表1所示的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第一个层次的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如表2所示。

目前,企业希望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能够完成整体化的工作任务。为此,学生在校期间需要系统化地完成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满足企业需求,技工院校的课程不能再是纯粹地传授专业知识,而应该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因此,专业课程必须来源于工作实际,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不同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课程内容,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内容应当来源于典型的工作任务。

基于上述分析,第二层次的课程构建应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真实工作情境中综合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采用学习领域课程构建思路,通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建立发展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融合,行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表1所示的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務及职业能力要求,整理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层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下图所示。

相比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专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其跨专业融合的复杂属性,增加了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从业人员主力军——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的专业课程,强化了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特点。

五、小结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技工院校应紧跟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坚持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不断扩展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符合教学情境的实训实习基地,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熊邦宏,冯倩.企业新型学徒制课程的构建研究[J].职业,2019(36).

[4]张宇峰.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14).

(作者单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