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静
(无锡市西漳中学,江苏无锡 214000)
陶行知先生这样阐释“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1]生活教育不仅针对学科教学本身,也适用于事无巨细的班主任工作,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受“大语文教学”的影响,也常常思考如何将语文教学带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担任班主任之后,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包含着集体共同追求和个人心灵自由的班级生活,是语文教学的良田沃土。于是,我开始尝试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渗透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教室的布置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渗透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果,也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在每学年的开学之初,我都会组织学生对教室进行“装潢”:成立设计小组,遵循“整洁、高雅、励志”的原则,将全体同学的提议进行筛选、整合,并最终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设计方案。开始,我会特意从语文学习角度提出一些要求,如选择古诗词作为励志标语、各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文学体裁或语言风格设计简介张贴在“小组风采栏”等。渐渐地,学生开始自觉地在设计方案中增添文学趣味:他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在窗台摆放植物,并在相应的花盆中插入精心设计的卡片,上面写着与该植物相关的诗句,美其名曰“赏花台”;他们不满足于学校要求的每月一期黑板报,从文化墙中开辟出一个“奇文共欣赏”专栏,每周选取优美篇章或作文随笔进行展示;他们不再从网上购买字画,而是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笔写下励志标语……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仿佛都会“说话”。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四面白墙,几幅励志佳句;一架书柜,几本经典名著;六扇明窗,几棵翠绿文竹;一室书香,满心宁静安详。这样的班级布置让我不自觉地爱上了上学的日子。”具有文化气息的环境,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班级制度,是指在班集体中,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含了班级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我在此所谓的“班级制度”仅指为了创建有语文特色的班级文化所采取的与阅读和写作相关的制度。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这里的“读书”,不是读课本,而是广泛的课外阅读。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随着电子产品的侵入,他们很难愿意在阅读上花费太多时间。
新接班的开学第一课,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假期你读了几本书?”在他们给出少得可怜的数字后,我拿出自己在假期读的15本书逐一进行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故意在某些关键情节处停下来,以“不能剧透”为由,鼓励他们自己去读。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眼神由茫然变成羞愧,由崇拜变成跃跃欲试。我将这些书摆在书柜上,宣布:“这就是我们班的图书馆,你们可以随时来借阅。”并趁势提出图书馆的管理条例:借书后要保证每天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还书时收取一篇“阅读心得”作为“借阅费”;如果想借阅下一本书,请将上一本书推荐给一位同学……也许是我讲的“故事”过于精彩,也许是“班级图书馆”的创意引发了他们的好奇,一下课,15本书立刻被借阅一空。之后的一个礼拜,我陆续将书柜填满,保证班里每个学生都能借到书,又从他们的“阅读心得”中挑选了几篇,在班会课上分享,并保留下了“每周一次读书分享”的习惯。随后增加了“每月一次全班共读”“每学期一次读书计划”“每学期一次图书馆采购活动”等,使班级图书馆制度初具规模。
令我惊喜的是,学生的读书热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退,相反,他们在语文课堂之外学会了如何泛读和精读、如何做读书批注、如何整理待读书单……一位学生在读书计划中写道:“上学期我读了7本现当代小说,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没有涉猎,这学期我至少要读2本古典文学和1本西方名著。”随着阅读内容的增多和涉猎范围的拓宽,他们的阅读计划也由之前的被迫变成了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自我管理的体现,如果这种自主内省式的阅读思维能够逐渐扩展到学习和生活方面,将会为班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语文之“语”即口头表达,语文之“文”即书面表达。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口头表达,这时就不妨利用班级的演讲制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班干部选举是每学年班级活动的大事,有些班主任以直接任命的形式完成,虽然用时短,上岗快,但缺乏仪式感的任命很难让班干部珍惜并积极行使自己的职责,也不利于其在同学之中树立权威形象。班干部选举前,我会参考入学评语、前期表现、同学反馈等进行提名,候选人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竞选演说。除候选人外的每位学生都具有选举权,为了防止拉票行为,他们必须为每位候选人打分并给出言之有理的评语,为了引起学生对演讲的重视,演讲表现也占据了一定的分数。
但选举活动每年只有一次,且候选人的名额有限,如何能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当众演讲的机会呢?我又制定了“值日班长制度”,每天选择一位 “值日班长”,除协助班干部进行日常班级管理外,还要以演讲的形式完成放学前的三分钟“今日总结”,既可以让学生体会班干部的良苦用心和管理难度,从而更加自觉地约束自己,也能锻炼其当众表达的能力。
开始,学生对演讲并不熟悉,我利用班会课播放《我是演说家》的精彩片段,引导他们总结并模仿里面的演讲技巧,还会提前对值日班长的演讲稿进行单独指导。两个月之后,第二轮值日班长制度启动,经过第一轮的初体验,我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由组内成员帮助第二天的“值日班长”修改演讲稿、设计动作表情等,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次数。第三轮时,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从撰稿到修改到设计的全部流程,并有少量学生愿意尝试不同风格的演讲,甚至能做到即兴演讲。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在课堂、辩论赛、与他人沟通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展现,演讲制度的濡染不言而喻。诸多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可致人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在教学实践中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潜能,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陶冶。
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让语文返璞归真。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法,在生活化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另外,依据学生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校本教材中的文章,作为对现行教材的补充。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其能动性、主体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班级日记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间表现、学校生活、思想动态等,可以让班主任及时洞察班级问题、解决潜在矛盾。在学生眼中,班级日记是帮助班主任窥探隐私的“小特务”,因此,负责记录班级日记的学生往往遵循“报喜不报忧”的原则填写,久而久之,班级日记就逐渐“失真”,流于形式。
同为日记,班级日记与个人日记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用来记录生活的“相机”,是倾诉情感的“树洞”,只有彻底改变学生对班级日记性质的认识,他们才会愿意认真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学生只是缺少发现精彩的眼睛。于是,我在班级日记里添加“朋友圈”专栏,鼓励他们从身边小事入手,哪怕只能引起内心微小的波澜,也要“微而足道”,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其他同学可以为之点赞、评论。为了获得“点击率”,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并尝试用多种写作风格“博人眼球”,或幽默风趣,或唯美华丽,一时间,班级日记成了大家争相传阅的“热门书籍”。
渐渐地,学生又不满足了,有人不满足于“朋友圈”每日有限的评论名额,有人不满足于每两个月才能做一次撰写人,有人不满足于白纸黑字的“简约风格”……“那怎么办呢?”我刚把问题说出口,班长就递过来一张纸,原来他们早已讨论好解决方案,只等着我同意了。如果说图书馆制度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体现,那么班级日记就是他们自我成长的体现:他们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分成了几个小部门:绘画部、书写部、撰稿部、创意部,甚至还有负责在家长会上展示班级日记希望得到家长赞助出版的推销部。
在学生眼中,班级日记不再是拉开老师和学生距离的“小特务”,而是他们中学时代的青春纪念册,每一册每一页都是他们用笔挽住的属于少年时代的纯真与浪漫;对我而言,班级日记不再是监视学生的“摄像头”,而是分享他们喜怒哀乐的渠道,是班级生活与语文教学和谐统一的结晶。
教育惩罚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双重发展。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以赏识和激励为主的教育观,教育惩罚开始陷入困境。如何实行有效的惩罚措施?如何让犯错误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趣味写作惩罚法”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校要求早读课前全体学生起立朗读“飞鹰誓言”,实行的第一个礼拜,总有几个学生无法投入,于是我要求他们将“飞鹰誓言”改写为文言文版。之后几天,他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翻字典、打草稿,终于集思广益的“文言文版飞鹰誓言”诞生了。虽然并不完美,但作为第一次文言改写值得鼓励,因此,在征得全班学生的同意之后,我们在第二个星期改读文言文版,那几个不投入的学生由之前的“被迫接受者”转变为“参与创作者”,读得不亦乐乎。
之后,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改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趁热打铁,在全班发起了一次改写《猫和老鼠》的随笔练习。自此,班里兴起了一阵“文言文热”,甚至有学生犯了错误后主动选择以文言文的形式写一篇“反思”:“‘痒’,古谓之‘癢’。痒从心头起,难以自制,古时军中酷刑,其一即为‘搔痒’,受刑者无不顷刻招供。故可忍受此刑者,皆为勇者义士。今日,余因自觉身上瘙痒,顾同桌之手急缩,大怒,果断反击,终为先生发觉。是余之过也。若为大毅力者,岂会被小小瘙痒所误?欲忍‘搔痒’,心志坚且不能移,更不可屈于威武之下,忆文天祥等人皆如此,诚大丈夫哉!吾辈应学其不朽之精神,不为区区瘙痒所动,坚定不移。”也许在正统教育观下,这篇“反思”并不严肃,甚至有“戏谑”的嫌疑,但是,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孩子。”惩罚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在写这篇“反思”时,绞尽脑汁地想通过文言文的形式表达,这已经是在对错误行为进行认真思考。
惩罚不一定是“横眉冷对”的,它也可以春风化雨、寓教于乐,更可以成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协助手段,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陶行知主张,教育和生活是不能脱离的,蕴含于生活之中的教育才能达到“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的目的。语文学科在知识结构方面,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泾渭分明,因此,语文老师的教学天地更加广阔,何不让它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之中,为班级建设增添一份“诗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