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
(江苏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工业化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18世纪以来,人类工业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此后,在西欧众多国家中,其工业经济比重逐渐超越农业经济。在工业发展中,西欧各强国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发展路线,并诞生了一系列工业发展理论,对促进其经济升级起到激发创新活力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工业文化的重视,有关工业文化理论不断系统化,相关学术著作开始涌现,由此,工业文化概念得以确定。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界定工业文化概念,认为“工业文化是伴随人类工业活动而形成的,包含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28,并指出在工业文化形成和创造过程中,工业物质文化是基础,工业制度文化是保障,工业精神文化是灵魂。国内针对工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遗产、工业管理制度、相关产业史和企业史等领域。在工业文化理论方面,已有学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工业文化的内涵和重要价值[2-3]。除此以外,工业文化在教育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多位学者撰文论述了工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的重要性和路径[4]。事实上,把工业文化融入我国高校的近现代史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和完整地呈现中国近现代工业史发展概貌,同时亦能使大学生从工业和工业文化的发展中汲取优良的文化因素。鉴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工业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路径加以考察。
从全球工业发展过程看,在工业革命以前,无论是欧洲还是东亚,生产制造水平均停留在手工业阶段,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自工业革命后,工业发展进入现代化和全球化时期,西方的工业制造水平及形成的工业文化对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在19世纪中期,英国实现了在煤炭、冶金、纺织等领域的近代机器工业化发展,极大提升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当时的英国不仅是世界工业重心,同时也是世界工业科技中心和工业文化中心。英国的工业技术和工业文化优势逐渐扩展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其中心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后期。除了美、德、法在19世纪后半期快速发展外,日本也在西方的影响下快速走向现代工业发展道路。日本于1859年开始大力发展现代纺织工业,从英国引进各种先进的机器设备,并聘请英国人为董事帮助管理。同时,在发展机器工业和培养工业人才方面采取相当积极和谨慎的态度,使其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很高声誉[5]。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以“技术立国”的工业发展目标,同时进一步完善引进、改进、创新机制,逐步实现工业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至20世纪初期,日本已成为工业经济强国。此后,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便成为日本工业文化的核心。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杰出成果,包括电磁波、雷达系统、电话、青霉素、电视、喷气式发动机等一系列重大发明,但这些成果并没有在英国本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对这些发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和商业化应用的是美国。可见,在工业发展道路上,美国比较鲜明的特征就是应用性和商业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其工业发展以电气革命为核心,在科技创新和发明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1895年,德国实现工业化,使工业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业重心。1913年,德国的电器产品占全世界的34%[6]。此后,创新成为德国工业文化的核心。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40年代,美国在科技研发领域发展迅速,并将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不断融合,不仅持续推动多项重大发明问世,也催生了众多新兴产业,使美国工业进步迅猛。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在工业文化方面成为世界的引领者。这几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及工业文化演进历程,对中国的工业及工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意义。
从中国视角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开始受到外国冲击,并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格局中。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几乎是同时受到英、德、美、日等几大工业强国的影响,其工业文化也随着商品的进入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的陆续建立,逐渐被中国吸纳。自晚清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在工业建设方面,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生产及制造技术;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历史传统,建立新的经济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和工业文化特点。中国近代工业文化发展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对抗、中方与西方工业文化碰撞与融合两种趋势并存的二元性,即中国近现代工业文化发展集传承与吸收外来工业文化于一体,且在吸收内容上具有选择性和改良性。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欧、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工业生产及工业文化发展有诸多探索,这些探索都为理解工业革命及创新性实践为何会首先发生在西欧,以及我国应如何尽快提升本国的工业文化提供了多元思考。
直至今日,中国传统工业文化和西方工业文化体系仍然影响我国当代工业及工业文化的发展建设。随着国内学者对中国近代工业研究的深入,大量工业产业、公司、经济组织及工商业文化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这些都为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内容中融入工业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史实基础。不仅如此,学者们还进一步总结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工业文化特点[7],并指出在西方工业文化理论中对中国更有价值的部分,如西方工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情感与正义性等[8],这些都为中国建立本国工业文化价值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与参照。事实上,先进的工业文化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国家间存在着工业发展及工业文化建设竞争,特别是在价值观的较量中,先进的工业文化可以有效支撑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能够形成文化定价权,其影响力体现在对全球工业文化整体或者特定领域的引领作用。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后,历经几十年奋斗,在工业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得不承认,在某些高科技领域,我国与西方先进国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这就使得培育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尤为重要[9]。故在我国高校的近现代史教育中,重视以比较视野将中国与外国的工业文化发展进程及核心因素进行对比讲授,使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工业文化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培育当代大学生适应世界形势发展,适应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思想意识,是其重要内容和伟大使命之一。概言之,以国际视野或比较视野将中外工业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是工业文化教育融入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路径之一。
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学者认识到工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对工业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当时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来华演讲时,就指出工业与文化的关系,认为工业文化中对真理的探索是根本,并建议中国在发展建立本国工业及工业文化方面,要注重培养本国工业界的科学精神[10]。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金融学家章乃器论述了工业文化与工业信用的关系[11]。徐庆誉论述了机械工业与文化的关系[12]。
我国工业生产经历了手工业、机械化和现代化三个阶段,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文化内涵逐渐丰富。国内学者通过把中国传统工业文化中的工匠精神、中国近代工业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文化中的自力更生精神、改革开放后工业文化中的自主创新精神等贯穿与整合[2],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都纳入工业文化的内涵范畴,并把工业文化的内涵结构化,将之分为表层(器物层)、中间层(行为)、核心层(精神)[13]。处于核心层的工业文化精神主要包括工匠精神、诚信精神、协作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其中,诚信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受到学界重视,已产生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国内黄文锋的《企业家精神:商业与社会变革的核能》和毛基业等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等著作都是此方面的重要作品。国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多部已被翻译成中文。工匠精神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在中国职业类高校教育中是工业文化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也是多年来学界一直非常重视的研究内容。
除上述工业文化概念外,工业制度文化也是工业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应是工业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长达两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制度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工业制度的创设和逐步完善为工业生产及市场的整合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业制度文化是工业文化内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工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凝聚性、稳定性和延续性,工业制度和工业文化之间具有构建和互动的关系。工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工业文化特色,同时工业文化的发展对工业制度的发展具有巩固和创新的作用。具体来讲,工业制度包含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等。目前,有关中国传统与近代工业制度的研究已比较深入,学界对一些产业的挖掘与研究取得了具有突破意义的系列成果,加之这些产业具有既与传统相衔接,又与外国工业文化相借鉴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展示中国工业文化的传承脉络,清晰地诠释在近代外来工业文化冲击下,中国工业文化是如何借鉴、吸收并进一步创新的历程。将工业文化制度的建设脉络和具体内容纳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课程中,具有进一步丰富我国工业文化教育内涵的意义,也是丰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途径之一。
以棉纺织业为例,棉纺织业是中国近现代工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产业之一,在其发展和近代化转型过程中,既有对传统棉纺织业的继承,也有与西方现代棉纺织技术和管理制度的接轨。回溯传统,早在明清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已经出现了早期工业制度文化,江南棉布字号便是此种工业制度文化的典型代表。江南棉布字号是一种将棉布生产、加工、销售整合的经济组织,主要是以相互订定承揽契约的方式,将散处于不同生产空间的生产与销售组织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将长期合作的染坊和踹坊等棉布加工部门统统纳入棉布字号经营范围内。明清时期棉布字号的发展在古代工商业经济中具有重要代表性,因其孕育出的贸易组织和劳动分工促成了新的工业制度的生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盛和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出现,故备受学界重视。范金民和洪成和等学者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产出系列成果[14-15]。邱澎生也撰文指出棉布字号使原本分散在染坊和踹坊的染匠与踹匠成为棉布字号直接雇佣的工人。可见,棉布字号这种商业组织逐渐发展成实质上的工业组织。此工业组织在劳资关系、产销结构、经济法律、质检验收等方面都有创新。尤其是棉布字号中的贾师在看布和配布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写账和质检验收制度。贾师需要掌握多项技能,还要较好地掌握棉布生产技术、了解棉布市场价格变动的相关知识、具备通晓棉布行情变动的市场敏锐度,更为重要的是做人要公平正直等[16]。贾师是中国古代集知识技术与工业质量监管于一体的管理人员,贾师及其工作程序的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质检制度的发展过程。以上这些都反映出中国古代工业文化中所蕴含的诚信精神和宝贵的管理制度文化。
近代以来,棉纺织业发展逐渐现代化,涉及农、工、商三大领域,其上下游产业逐步发展为一个整体。在管理制度方面,向西方学习并结合本国实际建立现代工业管理制度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棉纺织业的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及质量检验制度相继建立并逐步得到完善。如在质量检验制度方面,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政府、工商界和教育界就对商品质量检验制度的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当时从事检验工作的专家及技术人员等梳理了商品检验工作的原委,阐发其意义,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科学化奠定了思想基础[17-18]。政府、工商业和企业家在吸收外国先进商品质量检验制度的同时,结合本国实际逐步建立现代商品检验制度[19-20],为中国近现代工业文化的形成与塑造增添了新的内容。除了棉纺织业外,国内学者也对茶叶和生丝等商品的质量检验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21-22]。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制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丰富了中国近现代工业文化的内涵。将有关工业制度文化的研究成果纳入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是丰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路径之一。
目前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有关工业文化的内容较少。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完善工业体系,为发展民生、促进经济和夯实国防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时代,我国工业建设面临转型升级,其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23]。与此同时,工业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工业文化纳入高校近代史教育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并吸收工业文化意义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方法上,可通过以下四种教学方法使工业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逐层深入。
1.利用现代教学方式,通过视频展现国外著名的工业遗址及展览,讲述国外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并指出其历史作用。如英国铁桥峡谷工业遗址,此遗址以铁桥和鼓风炉最为著名,是采矿区、铸造厂、车间、仓库的汇集区,密布着由巷道、运河、轨道、铁路等编织成的运输网络,是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的摇篮[1]433。再以具有百年历史的法国巴黎航展为例,利用视频方式展示法国20世纪航天工业及航天工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引导学子们以比较视角,认识我国在部分领域与外国尖端科技的差距,从而促近其在追求科技创新和在科技前沿奋斗时,形成谦虚审慎的客观态度。
2.利用国内现有的工业博物馆,以实地参观或合作教学的模式开展工业文化教育,丰富学生对工业文化的认识和体验。例如:地处天津的三条石博物馆,是天津市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反映华北地区铸铁业和机器制造业发展的工业遗产和文化基地,它展现了19世纪6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此博物馆保留了丰富的有关机器制造和铸铁技术的历史文物[24]。位于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此博物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铁路建设和机床发展史方面,有着丰富的馆藏,其机床馆、铸造馆和通史馆都是可贵的教学资源。我国目前工业博物馆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不少于60座,如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有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汉阳铁厂博物馆等,正在建设的有张之洞与近代博物馆、杭州近代工业遗产博物馆、唐山启新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等[25]。这些博物馆在中国近现代工业文化教育方面,都可以被视为珍贵的实践课堂。以这样的博物馆为教学场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和工业文化的发展特点,从而获得民族工业文化精神启示。
3.建构企业和学校合作教学模式,建立优质校企合作机制。这种方式使同学们能有机会参观工业生产流程及相关组织机构,从而能够对工业文化及工业科技发展方向有客观的认知,并强化其科技强国的报国意识。在相关的组织机构方面,将与工业文化相关的国际组织内容融入近现代史教育中,使学生了解其发展历程、组织运作及功用,这对学生理解中西工业发展的深层次差异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诞生了以专门性、技术性、标准性为基础的国际协作机构,如1865年在巴黎成立的万国电报联盟、1874年在伯尔尼成立的万国邮政联盟等[26]。此后,西方在关税、铁路、度量衡、商标、专利权、纺织品标准等诸多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领域都纷纷成立国际组织,形成技术标准和制度体系,为工业全球化发展制定了制度和技术上的规范,但同时也为后发国家的商品进入全球市场设立了技术和制度壁垒,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同样也是西方工业文化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此方面,即使在今天,我国仍有巨大的学习空间。在教学中,可效仿举办类似模拟联合国的活动,让学生模仿参与此类国际组织对相关议题的讨论,如就某一新工业产品的生产标准进行设计与辩论,从而提高学生在建设工业文化方面的思辨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工业文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力量。
4.了解与工业文化相关的国际赛事,也是丰富中国工业文化教育的途径之一。例如,德国的工业设计红点奖。该奖项创始于1955年,在过去的近70年里,它由一个单纯的设计奖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同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列为世界三大设计奖。德国的红点奖重视艺术与技术双重标准,强调理性原则、功能原则和社会责任感,为德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近些年,德国红点奖不仅举行比赛,还创办研究所、博物馆、网站,也推出年鉴等出版物等,为其工业及工业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介绍其他国家反映工业文化的设计比赛,对探索工业文化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发掘我国近现代史中的工业设计发展历史,对近现代史中的工业文化教育也是重要的补充。总之,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中,借鉴国外工业文化形式和理念的长处,可为学生在理解和思考如何建设中国工业文化提供多元视角[27]。
自18世纪后,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国际竞争不可避免且日趋激烈。工业中的制造、组织与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密不可分。工业文化逐渐成为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增强工业文化意识,普及工业文化教育,尤其是强化大学生对工业文化的理解与探索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工业文化教育。事实上,在高校中强化大学生对工业文化的认识和实践同样重要,尤其是使大学生在理解工业文化发展方面,了解过去,立足现在,创造未来,为国家工业及工业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在实现将工业文化教育融入近现代史教育的途径方面,一方面在比较中认识中外工业文化差异,开阔学生视野,理解其他国家工业文化的发展优势,认识我国工业文化发展中的不足;另一方面深化中国近现代史中工业文化教育内涵,挖掘工业文化中的制度建设和发展历程等史料,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中国近现代史工业文化教学内容,也可使学生进行多维度思考。与此同时,在教学方法方面,以实践场景等教学手段展现我国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注重对我国工业博物馆的利用;同时,注重开展校企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难度和作用,培养学生在工业建设及科技工作中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