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今后五年的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规划和目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丰收,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发掘特色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完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体系。强化科技支撑、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产品营销,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培育一批特色粮经作物、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产业带。
发展现代畜牧业。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 500万吨左右,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实施牛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稳步发展家禽业。建设现代化饲草产业体系,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
稳定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健全农产品进口管理机制,稳定大豆、食糖、棉花、天然橡胶、油料油脂、肉类、乳制品等农产品国际供应链。
加快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气象环境成因、传播机理、致病机制研究,提升农业重大风险防控和产业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全面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遗传资源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抢救性收集珍稀、濒危、特有资源与特色地方品种。开展种业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加强种业基地建设。推进国家级和省级育制种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布局建设大型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批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完善良种繁育和生物安全防护设施条件。
推进机械装备与养殖工艺融合,提升畜牧水产养殖主要品种、重点环节、规模养殖场以及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进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强化草原生物灾害防治,稳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畜牧业)
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畜牧兽医工作部署会,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2022年,畜牧兽医工作要坚持保供为要、防疫优先、绿色引领,围绕“保供、防疫、安全、减量、体系”等方面,抓主抓重、落细落小。要稳定长效性支持政策,强化监测预警,适时调控基础产能,切实稳住生猪生产;认真落实“人病兽防、关口前移”要求,突出抓好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严查严打、检打联动,牢牢守住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加快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摸清底数、科学制定方案、加强督促指导,稳步推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畜禽养殖,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来源:农业农村部)
当前,一些地方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被撤并、人员被削减,影响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防控指导、检疫监管和应急处置等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今年1月,农业农村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压实属地责任,统筹调整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工作力量,优化存量、补充增量,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全链条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各项工作。
(来源:农业农村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冷链食品信息化追溯的部署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集中监管仓建设,持续推进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2月8日,全国28个省份已建成869个集中监管仓。
据了解,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2021年1月13日实现与32个省级平台对接,构建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共同组成的三级架构,旨在形成畜禽肉、水产品等重点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在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实践中,集中监管仓在快速排查检出阳性事件、切断潜在疫情传播渠道、提升问题冻品应急处置效率、节约处置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家平台已纳入《“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依托集中监管仓,升级打造国家平台2.0版,加快构建食品安全“市场口岸”。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结合我国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全国屠宰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十四五”畜禽屠宰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推动强制性标准的制修订,包括畜禽屠宰检验规程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和规范类强制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推荐性标准的制修订,覆盖了体系框架中各种畜禽在不同环节的各类型标准;三是开展标准宣贯实施,包括编制宣贯材料和举办培训班、推动采标应用、开展标准的示范推广和实施评价等。同时,《指南》提出了健全标准管理工作机制、加大标准研制投入力度、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等保障措施。
(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