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镇豪,李雪山,李运富,曹建墩,郭旭东
(1.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2.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1;3.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4.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5.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6.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安阳 455099)
宋镇豪
作者简介:宋镇豪,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甲骨学科”首席教授。
我对河南学界情况有些了解,对河南省文化发展规划比较关注,正好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作一次交流。
这些年来我留意于对郑州、安阳、洛阳、南阳、新乡等中原地区古典文明的探索,围绕“殷商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问题,我提四点意见:
河南省是甲骨文的故乡,自甲骨文发现之初即聚集了一批学者,奠定了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的研究基础。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及其文化内涵的挖掘,我们要把河南省打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重地。现在从大环境上说有这样的机遇,河南省也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首先,要研究制定一个河南省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学科建设的纲领和配套实施的细则,集中全省专业力量,将学科做大做强;其次,要尽快建立一个专门性的组织机构,落实人、财、物,以确保计划的落地实施;再次,要有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按部就班落实,有序推进。
要重视甲骨文全息性整理研究与著录,尤其是围绕非考古发掘品全面“清家底”。就河南省来说,据不完全统计,公家单位所藏约计不到1500 片甲骨,其中河南博物院872 片、新乡市博物馆231 片、安阳博物馆195 片、开封市博物馆64 片、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大学均为31 片、郑州市博物馆20片、郑州大学18 片,还有一些单位也藏有多少不等的甲骨片。而民间收藏情况的摸底调查不容忽视,据知情人士透露,可能有上万片有待挖掘整理,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这部分工作还很艰难,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
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持运行的长期工程项目“殷契文渊”,是当今真正公益性服务古文字研究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已建设多年,目前进行到第三期,由数字化到数据化,进而迈向智能化研发,在海内外学界很有影响,用户已达到2680 个,访问量达到47 万,希望河南省能大力扶持。
这方面,河南省与全国一些兄弟省份及教育科研部门相比,欠账似乎颇多。比如说,人才引进与考核制度方面,比较“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例如在职称评审方面,表面是让各高校“自主评审”,但实际执行中却是各学校标准不得低于省里的“五唯”标准,看似有所突破的“绿色通道”,实际上也基本没有脱离这“五唯”要素,甚至更胜一筹,导致该文件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几乎流为空头文件。尽管教育部一再重申破“五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突破,更谈不到落实。所以,新形势下,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标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尤其在人才引进与考核制度方面要尽快破除“五唯”,建立正向、合理的有利于冷门学科发展的学术评价机制。
河南要赶超全国,应打破旧章,展现新观念,加强顶层设计,“不拘一格降人才”,注意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实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科研体制要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而不是学非所用、学而弃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是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需要潜心埋头,去除浮躁心态,而且一些大型的、工程性项目研究,需要长久专注,需要沉潜与“工匠精神”。如果一味追求成果产出“短平快”、追求成果符合某些既有的特定形式(如项目、奖项、职称等评审的特定规则),就很难真正出学术精品,也很难培养、鼓励、吸纳和留住高水平、有奉献精神的学者。
再比如说,古文字专门期刊少,高质量的学术集刊在河南省很多高校不被认可的问题。比如全国唯一的甲骨学科专门性刊物《甲骨文与殷商史》,国务院和教育部都有大力支持的举措,中国社会科学院也确认在该刊发表论文,即可进入“创新工程”,全国一些有研究传统和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高校都已给予考核高分,此刊登载了河南省许多年轻学子的研究成果,然而此刊在河南省职称评定中甚至不被看作学术期刊,连普通CN 级别刊物都不如。再如郑州大学的《汉字汉语研究》等是文字学方面专业性极强的高质量学术期刊,但由于不是C 刊,目前在河南省教育科研部门不被认可。古文字尤其是甲骨学方面的重要集刊名录,应该由古文字工程专家及专家委员会来推举,打破所谓全国中文核心、C刊等的限制。
凡此等等,请省高教等领导部门重视“绝学”、“冷门”学科评价体制的规范,应尽快出台具有可执行方法和标准条款的文件。
总之,新时代甲骨文等古文字与古史的学术研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标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河南省有关领导部门在政策层面应转变观念,革除陈规旧章,创新科研体制,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有章可循的学术生态中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李雪山
作者简介:李雪山,男,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甲骨非文字资料是指商代甲骨本身携带的、除了文字信息以外的资料,其整理与研究的对象是甲骨实物,分为甲骨的天然信息、整治信息和关联信息。天然信息包括甲骨实物正面、反面、侧面的信息以及取用制度、材质辨相等;整治信息包括攻治、钻凿、烧灼和卜兆、刮削、甲桥钻孔等信息;关联信息主要包括卜骨来源、种类、甲骨缀合、甲骨刮削锯截、卜辞文例、甲骨图画、涂朱填墨、数字卦爻、毛笔、甲骨片上棉布纺织品以及利用旧骨造假等。
(一)已往研究初步奠定了基础
(1)甲骨文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甲骨文资料的大量著录出版,二是著录方法和技术的逐渐进步。
(2)甲骨文数据库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取得成效的表现,一是对甲骨文现有材料的全面录入,二是在数据库技术方面的进步。目前“殷契文渊”和“汉达文库”云平台数据库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3)非文字资料问题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和相关概念的提出。董作宾先生首倡商代甲骨学研究要“观其全体”;21世纪初,黄天树先生首次提出“甲骨形态学”的概念,意欲系统建立甲骨学研究的全新课题;刘钊先生也提出要加大甲骨文本体研究的力度,“甲骨形态学”概念的提出,拓展和延伸了甲骨学的研究范畴。但是“甲骨形态学”似乎不能涵盖甲骨文字信息以外的全部资料。在此情境之下“甲骨非文字资料”的概念便呼之欲出。对非文字资料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甲骨学者们关注甲骨形态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甲骨形态辨识甲骨部位,以便进行甲骨缀合。这和我们的初衷虽然不一致,界定内容不尽相同,但相信共同推进甲骨学研究事业的作用是一致的。种种事例说明,非文字资料相关问题已经引起历史学界专家的注意,这在甲骨学史上是一种很重要的变化。
(4)以占卜流程、卜法制度以及甲骨形态研究等为内容,初步奠定了非文字资料问题研究的面貌。虽然很早就有专家提出要加强商人用骨制度和钻凿形态的研究(徐义华),但毕竟和甲骨文字的研究相比,无论是研究队伍还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不成比例的。尽管如此,早期有中国台湾学者许进雄、严一萍等少数几位学者的开创之功,后来又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两支有生力量,应当说队伍在逐步壮大。
(二)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1)甲骨的著录方面存在缺陷。一是著录甲骨材料的方法方面。目前,记录甲骨材料的方法主要有摹绘、墨拓、照相等三种方法,所得的结果相应地称为摹本、拓本、照片或相片。这三种方法各有短长。长期以来甲骨著录工作以墨拓为主,如刘鹗《铁云藏龟》(1903 年)、罗振玉《殷虚书契》(1913 至1916 年)等;以后逐渐有了摹本和拓本结合的著作。随着照相技术的引入和进步,照片出现在著录书中,拓照俱全的有贝冢茂树《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1959年)、松丸道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1983 年);摹拓照三位一体的最早如伊藤道治《日本所见甲骨录》(1977年)。后来科学发掘的甲骨材料,很好地做到了拓、摹、照三者俱备,如《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2003年)。二是著录材料各种信息的不完整性方面。为了全面记录甲骨文及甲骨材料上的各种有用信息,最理想的做法是著录拓、摹、照三种方法并用,还要辅以文字描述说明朱书、墨书、涂朱、涂墨、甲骨种属、尺寸形态、卜兆、钻凿形态等信息,以满足学者日后多方面研究甲骨材料的需求。早期的甲骨著录工作,最重视的是文字。随着科学发掘的开展和甲骨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改进甲骨著录工作,越来越全面、合理地记录甲骨材料的各种信息,如标明材料是甲是骨,鉴定出甲骨的种属,说明出土地点,同时著录甲骨正面、背面、骨臼,通过摹绘、照相、文字等手段记录甲骨的颜色、长度、涂墨、涂朱、卜兆、钻凿形态、卜辞行款等信息。三是无字卜骨资料长期得不到重视。商代以前的无字甲骨的大量出土,使我们对卜用甲骨的源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早期由于对无字甲骨的忽视,很多被弃置不用,没有进入著录。随着考古发掘技术水平和研究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出土无字甲骨的记录也愈加重视,极大方便了研究者的使用,也使全面系统地研究先秦时期的卜法问题成为可能。总之,具备上述优点的多卷本《商代甲骨非文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是甲骨研究者追求的目标。
(2)非文字资料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在研究内容上还存在缺环。首先,体现在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方面,甲骨文除去极少例外,都是占卜过程的记录。因此,如果没有对甲骨占卜产生变化的历史及其操作方法的理解,便不能真正认识甲骨和甲骨文。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如李学勤先生《甲骨占卜的比较研究》(1991年)、宋镇豪先生《论古代甲骨占卜的“三卜”制》(1989年)。这些研究成果以文章居多,系统的著作偏少。其次,体现在钻凿形态的研究方面。一方面只有许进雄、宋镇豪与刘一曼等少数几位学者有较细致的研究。另一方面传统的著录方式只拓摹有字者,而对无字的甲骨背面弃之不用,导致研究资料贫乏。亟须加强对整治方式和甲骨钻凿形态的公布和研究,推动甲骨分期断代的发展。再次,体现在用骨制度的研究方面。商代的这一制度非常复杂,商人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处理甲骨尚难以断定,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最后,体现在文例研究方面。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尽管《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等几种大型甲骨文著录书相继问世,为甲骨文例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好条件,但全盘性、系统性研究的著作迟迟未见,随着学科的发展,已要求甲骨文例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所深化、有所提高,更臻完善。
(3)数据库存在不足。虽然出土文献数字化整理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仍存在些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一,国家立项了诸多甲骨资料的整理项目,都是有关甲骨文字的,如甲骨文释文数据库、甲骨文图像数据库、甲骨文文献数据库、甲骨文字形数据库等,唯独缺乏一个专门的“商代甲骨非文字资料”数据库,要全面展现甲骨的图像资料、基本信息以及历年研究非文字资料的文献信息,实现甲骨非文字资料的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推进甲骨学的整体研究。第二,由于资源封闭和利益保护的弊端,建设一个主导性的甲骨文数据库供大家使用是很多学者的呼声。第三,人才知识的不全面性难以适应出土文献数字化。甲骨文资料库建设毕竟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甲骨文字形字义、文字注释等都要由学者进行,这样做出的数据库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漏。第四,基于容纳不同数据库的云平台数据库尚处于初级阶段。云平台数据库是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可容纳不同数据库的云平台就显得比较强大,云平台的使用对甲骨文研究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云平台的建成,也将是甲骨学者们所期待的新甲骨学研究工具。
(一)“商代甲骨非文字资料”这一概念会逐渐得到共识
21世纪初,黄天树先生首次提出“甲骨形态学”的概念,意欲系统建立甲骨学研究的全新课题。应当说“甲骨形态学”概念的提出,拓展和延伸了甲骨学的研究范畴,但“甲骨形态学”似乎不能涵盖甲骨文字信息以外的全部资料。在此情境之下“甲骨非文字资料”的概念便呼之欲出。相信这一概念会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二)甲骨非文字资料的著录和数据库有较大的突破空间
甲骨非文字资料的搜集由于长期的忽视,资料的整理一直停滞不前,没有系统的非文字专题资料,多数是零散的资料。因此,商代甲骨非文字资料系统整理就提上了日程,从内容上看应该包括天然信息、整治信息和关联信息,甲骨著录采用拓、摹、照三种并用方法,照片采用六面彩照技术,还要辅以文字描述说明,包括甲骨的种属、出土地点、朱书、墨书、涂朱填墨、甲骨种属、尺寸形态、卜兆、钻凿形态、卜辞行款等信息,以满足学者日后多方面研究甲骨材料的需求。本课题组将在甲骨著录的基础上同时录入数据库,弥补甲骨数据库没有非文字资料的遗憾。
(三)甲骨非文字资料研究全面性、系统性会有较大突破
甲骨非文字资料研究适应了甲骨学整体发展的趋势。从国家层面看,代表中华文明起源的汉字越来越受重视,资金和队伍建设方面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从学术界研究的动态和趋势来看,由于文字考释的难度很大,文字的考释和研究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考释出一个文字很难得到大家的公认,而非文字资料的整理和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虽然前期研究较为薄弱,但是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整合学术力量进行系统的甲骨非文字资料专题研究。因而,该研究无论是对甲骨学学科的发展还是对商代社会整体的认识均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甲骨非文字资料的研究打破了学界以甲骨文字信息为研究对象的窠臼,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1)史料发掘的整理价值。甲骨发现120 年以来,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时段、多维度的新思考是必要和必需的。从甲骨学的发展来看,甲骨学研究总体上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甲骨学也逐渐由冷僻学科走向显学。重新审视甲骨资料,是为了从以往研究中汲取智慧、查漏补缺并发现材料利用方面的不足。从研究实践看,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掘利用文献和考古资料,拓展甲骨学的研究内容。甲骨取用制度、材质辨相、攻治、钻凿、烧灼、卜兆、缀合、卜辞文例等非文字资料的研究应逐渐受到重视,从而将非文字资料提升至与文字资料同等重要、并驾齐驱的理想状态。
(2)史学研究的开拓价值。希望通过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构和复原商代甲骨占卜制度。非文字资料在探索和重构商代甲骨占卜制度方面,具有文字信息不可比拟的价值。以往有关占卜制度的研究,多以甲骨文和传世文献为依据,忽略了甲骨实物本身的具体特征,缺乏全面的研究和考察。重现和复原三千年前商人甲骨占卜的图景,解决甲骨占卜的千古疑案——何为吉何为凶的问题。二是构建以甲骨自身特征进行分期断代的体系。以非文字资料自身的特征对甲骨进行分型、分组、分类,最后确定每片甲骨的时代。三是对甲骨体现的礼仪制度和早期宗教思想进行重新审视。四是建立甲骨非文字资料数据库。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学术界第一个甲骨非文字资料数据库,为专家学者的检索和研究提供便利。
(3)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的推动价值。甲骨学研究涉及语言学、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还涉及计算机科学、天文学、测年技术学等自然科学。甲骨的测年离不开碳-14 测年技术的使用,甲骨资料整理和数据库建设离不开计算机科学,并且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如数据采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研究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辅助文字和非文字资料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应用价值
(1)有助于甲骨学科的全面认识。甲骨学研究对象理应包括文字信息和非文字信息两部分。长期以来,甲骨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多数学者没有充分关注甲骨之上的非文字资料,非文字资料的研究远逊于文字资料的研究,厚此薄彼的现象十分严重。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会让我们更新认识,使我们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和认识甲骨学这一古老又崭新的学科。
(2)有助于甲骨学研究进入全新的阶段。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斥资支持甲骨学研究。在此背景下,近些年来非文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已经开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这使得大量无字甲骨得以有效利用,促进学术研究的推陈出新,甲骨研究逐步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
(三)社会意义
史之记忆,在于鉴世。首先,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的一种,具有中华基因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历史科学和传统文化所起的社会作用,2014 年5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时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 多年,3000 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把汉字的传承提升到了中华基因的高度。其次,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和成系统的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载体,从文字的角度看,印证了中国至少有近5000 年的悠久历史。再次,甲骨文不仅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对推动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研究也具有深远意义。最后,甲骨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滥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价值,甲骨学等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使当代社会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古代先民精神世界的认识和认同起到了深化作用。
李运富
作者简介:李运富,男,教育部“长江学者”,郑州大学学科首席教授,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院长,“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事古文字、古汉语、古文献的教学和研究。
殷商文化研究目前已经取得辉煌成就,有专门研究机构,有专业学会,有专业刊物,出版了大批著作,发表了海量论文,产生了许多专家,培养了不少人才。所以殷商文化研究的现状是令人鼓舞的。至于未来发展,有两项工作可以继续拓展和完善。
甲骨文是殷商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殷商文化的本体内容之一。自甲骨文发现以来,甲骨材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已进行120多年,产生了数不胜数的著录和研究成果。但殷墟出土的甲骨大都流散外地,除《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及宋镇豪先生主编尚未出版的《甲骨文合集三编》等散见收录河南藏甲骨外,至今没有专门针对河南藏甲骨的集成性著录书,就是说除了流散外地的,河南究竟自藏了多少甲骨,这个家底现在还没有摸清。
以往也有学者曾对河南的古文字材料做过一些整理,包括甲骨文,但搜集的材料基本是已经著录和公布的,并不完全,而且材料图片(拓片)主要来自已出版的书刊,许多不太清晰。河南省文物局也曾做过全省文物普查,但并未专门提取并著录文字材料。事实上河南省各地的文物部门、博物馆、文化馆甚至民间还收藏着许多未被发现,或发现了也未被著录和整理的材料,所以现在河南省究竟有多少古文字资源仍然说不清。这种情形不利于河南古文字资源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河南文化事业的复兴,当然也不利于殷商文化的深入研究。
我2016 年入职郑州大学,2017 年开始,就多次写报告向有关部门建议开展“河南省古文字资源普查与集成”专项文化工程,并商请省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通过省“两会”提出议案,还在《郑州大学学报》上发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构筑汉字文明高地,促进中原文化崛起》的文章进行呼吁。目前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八部门开展“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我们提出的“河南古文字资源调查研究”和“河南藏甲骨集成”两个项目已被纳入工程立项,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多年的想法终于可以全面落实了。在这之前,我们已经申请获得国家语委的支持,《河南藏甲骨集成》的工作其实早已展开。我们初步调查了全省甲骨收藏情况,估计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甲骨总数在2000 片以上,民间私人收藏的甲骨在10000 片以上(应该会有伪刻)。现在安阳博物馆(446 片)、开封市博物馆(64+5 片)收藏的甲骨以及民间《洹宝斋所藏甲骨》已被整理公布,接下来希望能把河南博物院、平原博物院、新乡市博物馆等公家单位的甲骨尽快整理出来,并逐步扩展到民间收藏,力争5 年左右普查并集成河南全省的甲骨文材料。
我们调研编撰《河南藏甲骨集成》的基本原则是:(1)求新,尽量发现更多未著录、未公布的新材料;(2)求全,未著录的、已著录而未公布的、已公布的材料,新旧合璧全面整合;(3)求精,所有原物高清彩照,已有旧照的重新拍照,并且每片甲骨的正、反、上、下、左、右六个角度都拍;(4)求通,配附原材料的拓片、摹本,各种文物信息等,以便互相参照沟通。最后按统一标准、统一体例、统一精装印制,原已整理公布的可重编重印,出版一套完整的《河南藏甲骨集成》,为殷商文化研究提供基础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并特别提到“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探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殷墟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系统,殷商文化也已经是成熟的文明,成熟的文字也好,文化也好,文明也好,都不会是突然产生的,必定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殷商文化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研究殷商文化还应该探寻其渊源流变的脉络,文字和文化的历史还应该向前继续延伸。
研究殷商文化以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国家层面开展的已有两个:
一个是“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 年启动,2000年9月作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结题。该工程的最终成果是《夏商周年表》,为中国公元前841 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 余年的三代年代框架。认为夏代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商代开始于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 年。这个年表不但为夏商周年代的进一步精确化创造了良好条件,还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为揭示5000多年文明史起承转合的清晰脉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一个就是习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4 年启动,2016 年结项,2018 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成果。该探源工程认为:距今5800 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上述两项工程证明了4000 年左右的中华朝代史和5300 年左右的中华文明史。其主要依据是甲骨文之前的考古遗址和文化遗址,尚未从符号层面跟殷墟甲骨文建立起脉络关系。那么除了甲骨文和考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材料和事实能够证明中华文明的源脉,中华文明是不是就只能证实5800年?甲骨文作为符号系统的源头又在哪里?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如果说没有文字的民族不一定就没有文明,那么创造了文字的民族是一定进入了文明的。所以,在讨论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时,如果其他标准有争议,那就可以首先考察文字的起源。研究殷商文化也需要从甲骨文的来源角度考察。
要考察文字的起源,也有个文字定义问题。如果按照“文字必须记录成句的语言”来界定,那能够证明的文字起源会很晚;如果按照“不受时空限制并重复出现的表意符号就是文字”来认识的话,文字的起源就可能大大提前,中华文明的源头也会随之大大提前。在文字定义尚有争议的时候,也可以绕开争议,把成熟文字之前的表意符号统称为“文明符号”。中华远古的文明符号不一定就是文字,但肯定跟文字起源相关,跟中华文明探源相关。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我们把安阳殷墟出土的殷商晚期的甲骨文看成成熟文字,而把殷墟甲骨文之前与文字起源有关的材料统称为“远古文明符号”,它们是中华文明早期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300年前的殷墟甲骨文是成熟文字,足以代表中华文明的成熟已经没有问题。在这之前应该还有更早的不太成熟的文字形式存在。黄饮冰认为:“中国成熟的文字,可以确定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骨刻文,距今4500 年。中国文字的萌芽期,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的贾湖文化和彭头山文化,那个时候个别的文字和符号就已经定型。中国的城市建设,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的彭头山文化,在彭头山文化大型的环壕集聚区的类城市就已经出现了。”彭头山文化已经出现陶器、稻种和聚居城邑,那么同时代的贾湖文化出现多种表意性符号不应惊奇,还有甘肃大地湾的陶符和宁夏大麦地的岩画符号,年代也差不多。这么多文化符号在距今9000—8000年的时代出现,还伴随有陶器、农业、城邑,如果这些得到确认,那说中华文明在8000前就已产生也不是毫无根据的。
但问题是这些8000 年前的符号能够代表文明吗?与此类似的远古符号还有很多,包括出土文物(陶器、骨片等)上的表意符号、岩崖石刻上的表意符号、民间流传的神话人物所造符号等。这些符号的分布情况如何,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怎么跟后世的各类符号直至甲骨文建立起发展脉络,怎么跟相伴相随的其他文明形式建立起逻辑关联,这就需要对甲骨文之前的各种文明符号进行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需要逻辑分析和学术研究,所以我们希望研究殷商文化,也要关注“中华远古文明符号”跟殷商甲骨文的关系,要探讨殷商文化的来源。
曹建墩
作者简介:曹建墩,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殷墟甲骨文发现到现在,学术界对殷商文化从各个角度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商代文明的认知。下面粗略谈一下殷商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
一、文化价值的维度
价值理念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是一个民族文化建构的关键要素。文化价值决定着文化特质,它是一个族群文化的核心,也是导致不同族群文化差异的核心因素。从世界历史看,有的民族的价值观寓于宗教之中,宗教信仰和宗教价值观即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宗教信仰主导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其他文化是神学的婢女。中国的夏商周时期,社会的文化价值寓于礼制之中,礼是一个族群意识形态的载体和依托,是族群文化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宗教信仰和相关的礼仪制度,是政治社会秩序的象征,是社会道德的体现。因此,礼是认识早期中国文明进程,认识早期族群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对殷商文化的研究,要重视对殷商文化内在价值观的研究。以前李学勤先生曾提出要加强对殷商礼制的研究,这种深刻的洞见于今天仍有指导意义。研究一个时代或族群的文化不能仅从文化符号着眼,而且要触及文化的内核,即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等思想观念层面,否则很难对一个族群的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夏商西周社会的礼,具有多维度、多层面、多属性的特征,是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三代的王权、宗教信仰、宗法等均与礼制密切关联,而礼制涉及天命观、宗教信仰、宗法思想、等级观念、伦理道德、价值观等,是这些观念形态的载体和依托。因此,对商代文化的研究,既要注重对文化符号的解读及对出土文字资料的研究,也要重视对文化观念的研究,尤其重视礼制的研究。
二、殷商文化研究的常量与变量
夏商周文化的发展演进由质而文,历史文化的演进如同复杂函数,有变量有常量。殷商文化的研究,既要注重对“变”的研究,也要注重对“常”的研究。
历史之变是恒态,没有变也无所谓历史。从史前至周代,历史文化是演进的,从龙山时期社会复杂化,进而形成王权和王国,政治社会结构、物质文化技术如青铜器、玉器等以及人的观念形态等总体上是在演进的,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质略到齐备的方向和轨迹发展。
那么殷商文化研究中的“变”是什么?推动历史的要素,不外乎“天地人”等独立变数,即所谓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经济人文环境、人口因素。这些独立变数(变量)对殷商文化的形成影响是什么?比如:第一,商代的“前八后五”和在黄河流域的迁徙,与这些因素有密切关系。第二,殷商的农耕生产方式、天地人的因素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比较密切。第三,商代的政治地理和异族的关系对殷商政治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商代屡次迁都,比如殷商对外政策的变化,比如夷夏之争,殷墟甲骨文记载的武丁时期与北方异族的战争,这些对商代历史和文化都产生了影响。第四,中原文化的地理位置使生活结构、农作物以及基本的经济关系可以保持一个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受制于文化的“独立函数”,华夏文明进程中血缘组织和血亲意识发达,这对于政治社会秩序建构和文化心理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此外,对文化演进产生影响的复合变数,主要是经济、社会与思想观念等。人可以创造历史并不断在创造历史,复合变数对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大。战国时期荀子“天人关系”的论述,西汉时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提出,反映人类一方面追求法则,另一方面希望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对夏商周文化的研究,重要的内容是对独立变数的研究。商代的复合变数从甲骨文、考古发现可见端倪。
从考古学上看,殷商文化有源有流。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小双桥遗址到洹北花园庄、殷墟等,商代文化的轨迹比较清晰。在对殷商文化作为一个客体进行研究时,应注意从文化一脉相承的兴替轨迹中去区分快变量和慢变量,分辨文化传承的稳定基因是什么。所谓文化基因,是指对一种文化的发展演进具有根基作用,且长期存在的某种具有持续性的文化特性,它是一个社会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文化基因是一种文化中长期稳定存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信仰、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文化模式等。探索殷商文化演进应注意这些稳定的文化内核,这些文化的内核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它形塑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形态。
朝代有更替,社会有变迁,文化有变迁,当变量达到一定程度则从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社会转型或文化转型。文化从时间维度上讲是一个多元复变函数。夏商周三代,有的变量变化较慢,有的比较快。夏商周三代文化的快变量,有制度性的东西(祭祀礼制),实施的政策(对内和对外),考古学上不同时期的器型纹饰等。但从考古学上看,商代初期到殷墟时期,文化的慢变量更值得注意,比如从二里头时期到宗周社会,无论是礼的器用层面还是内在的精神,都存在一以贯之的延续性。
首先,从丧葬制度上看,墓葬以长方形竖穴土坑为主,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一般墓葬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贵族墓葬还随葬有青铜器、玉器等礼器。其次,龙山时代至夏商西周三代,贵族隆丧重葬的精神一以贯之,主要体现在丧葬制度上。丧葬中的身份标志物,比如棺椁制度、车马殉葬、礼乐器随葬等,或在具体细节上各时期存在种类和隆杀的差异,但通过标志物来彰显身份等级的精神则三代如一。这些均体现出三代社会的祖先崇拜以及对血亲孝道的重视具有共性与延续性。从丧葬制度可以看出,三代社会中,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与等级观念,以及建立在血缘族类意识基础上的亲亲观念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三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此外,夏商周三代,族葬制从史前龙山时代到西周时期一直沿袭下来,充分体现出父系血缘组织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也表明上古社会对血缘纽带和亲亲原则的高度重视。从史前龙山时期至西周,政治权力的象征符号,也即礼制的象征物存在延续性。例如商代礼乐物化符号有青铜礼乐器、玉礼器、神像、历法、占卜、文字等,其中很多渊源于史前文明,经过商王朝的重组与整合,成为商代礼制的象征物,成为权力体系的制度化表达方式,并用于礼仪制度的建构。西周王朝的礼制符号大部分继承了商代的传统,例如青铜礼器、玉礼器等,经过周王朝的整合并赋予新的意识形态,成为周礼的象征符号。要之,这些礼制象征符号在夏商周三代与王权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王权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观念。这反映出三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存在一定延续性,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延续性。总之,从考古学上观察,可以看到史前至周代的文化上的一以贯之的连续性,其体现出的文化内核即华夏文明的“底层”。
慢变量是三代文化连续性的体现。文化的演进如同河流,河流表层流速较快,底层流速较慢,但底层也在流动,甚至从时间变数看,有时还有异质河流的汇入。现在学界谈的早期文明的“文化基因”,其实是指文化演进中的“慢变量”。因为文化函数没有常量,即便相对稳定的文化基因也会发生变异,变是历史的常态。我们说的常量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夏商周考古学看,文字在演变,制度逐渐完备,政治统治技术在进步,青铜器技术在发展,思想观念逐渐丰富,只是变化得快慢不同而已。这些慢变量,构成了社会变迁、文化变迁、朝代更替中的文化底层,具有相对的恒定性,虽然与异质文化有碰撞和交融,但基本稳定传承了下来。这就是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需要从长时段来观察分析,考古学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
谈到这一点,我们从文化的视角谈一下殷商文化研究的一个问题,即殷商文化的属性问题,有学者认为殷商文化是神本文化,殷商文化是一种宗教迷信的文化样态。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甲骨文材料丰富而形成的“材料集中”和“焦点集中”。从文献记载看,商代重视仁义道德。文献记载商汤成功收服葛国,商汤对邻国葛国先施仁义之策,助耕、送牛羊祭牲等,但是葛国不仁,丧失民心,商汤顺民意灭之。灭了葛国后,商汤讲武修德,且有网开三面之举,任用伊尹、仲虺等能臣治国,适逢七年大旱,商汤作自我牺牲,桑林祈雨,深得百姓爱戴。三代历史其实有一脉相承的基因,华夏文明演进之河流有其“底层”,华夏文明虽然兼容并蓄,但不改其文化内核,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具有一惯性,否则就不是中原文明和华夏文明了。其中一点就是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功能。商人的宗教信仰与祭祀衍生出世俗的崇德报功和报本反始的道德观念。《礼记·祭法》载:“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殷墟卜辞表明商人不仅祭祀其先人,也祭祀一些功臣耆老,体现出崇德报功的道德意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共同体有共同的道德观念,就是崇德尚功、报德的道德观。三代时期的政治具有重视伦理道德的政治理性,殷商也不例外。毋庸置疑,殷商时期占卜祭祀发达,但这种宗教与祭祀体系,更多是基于现实功利主义,为了服务于现实的政治,为王权政治秩序服务。商王朝为了维护王权,“率民以事神”,基本上是无日不祭。归根结底,殷商宗教信仰和祭祀是用来协调人神关系的,并且依靠神权处理人际关系和进行政治统治,鬼神信仰与鬼神祭祀不过是政治工具。从卜辞看,商代的王权与主祭权是一体的。商王控制着与神沟通的权力,具体体现为占卜与祭祀权为商王所垄断,商王既是王权的主宰者,又是神权的控制者。这也决定商代并未有一个强有力的宗教祭司集团,宗教势力始终未能成为独立于王权以外的政治力量。以上简单的论述均可说明殷商文化具有一种政治理性与道德理性。
三、从空间维度来研究殷商文化。除了价值和历史(时间),文化还受语言、社会制度、地理环境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因而需从空间维度研究不同地域(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和互动。文明的顽强生命力一是有其主体性,也就是有相对稳定的基因,其次还要看其对异质文化的态度,这就是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变数。
商文化经常会和其他异质文化交流、接触和对抗,这在甲骨文、金文中有很多记载,在考古学上也多有体现。李学勤先生曾指出,商文化的分布和传播,不等于商王朝统治的范围,但两者间总是有一定联系的。商朝同其他方国族群有着很广泛的交往。商文化有汇聚、兼容并蓄的一面,也有向四方辐射的一面。商文明的文化扩张,例如商王朝对海岱地区的经略,对南方地区的经略,这些政治与文化的双重播迁对于华夏文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从考古学角度研究商文化的播迁与异质文化的互动,是商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探索华夏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应有之义。
郭旭东
作者简介:郭旭东,男,安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甲骨文自1899 年被王懿荣发现后,截至目前,共出土甲骨15万片左右,分藏于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敦煌藏经洞文书、流沙坠简、明清大库档案一起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四大重要发现。它的发现,改写了中华文明史的记录,把我国信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并由此引起对殷墟的科学发掘,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使得20世纪中国的学术轨迹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120 余年来,甲骨文经过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胡厚宣等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持续研究,在文字考释、卜辞结构和内涵的解读、商代历史与社会面貌的廓清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建立起一门专门的国际性学问——甲骨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字史、文化史和上古史的研究。
就目前所见,甲骨学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甲骨文材料的搜集著录与整理取得新成就
自1903年刘鹗的《铁云藏龟》问世开始,甲骨文走出了文人书斋和藏家密室,走向了大众,成为人们可以观看和使用的文字著录材料。此后,罗振玉的《殷虚书契》系列、胡厚宣的《战后》系列相继出版,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和博物馆收藏的甲骨也陆续著录问世,如《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英国所藏甲骨集》《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等。殷墟科学考古发掘所得甲骨,更是以科学方式著录出版,如《小屯南地甲骨》《花园庄东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等。民间部分藏品近年也在陆续出版,如《殷墟甲骨拾遗》《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等。而《甲骨文合集》13册41956片,更是集中展示了海内外所见的甲骨文精华,成为甲骨学研究的大型的集成式的著录资料。
近年,一批新整理出版的甲骨文著录陆续问世。如《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甲骨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复旦大学藏甲骨集》等,这些著录采用三位或四位一体新的著录方式和最新分期研究成果,水平大大超过了原来的著录,为下一步使用和研究准备了很好的基础。
此外,近年甲骨文资源的电子化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如安阳师范学院先有“甲骨文图文资料库”的建设,2019年又正式对外发布了“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共享平台。著录库收集整理了120余年来公开出版的246种甲骨著录,第一期发布46部;甲骨文字库收录了4000个甲骨文字头,提供多种甲骨文输入方法和多种数据检索功能,使用起来十分便利。
(二)甲骨文字考释研究不断有新进展
刘鹗在其《铁云藏龟》中考释出来40多个字,孙怡让的《契文举例》考释了180多个字,罗振玉在《殷虚书契考释》和《殷商贞卜文字考》等书中考释文字570多个字。此外,王襄、王国维、郭沫若、唐兰、于省吾、杨树达、胡厚宣、张政烺、杨向奎、商承祚、屈万里、张秉权、严一萍、裘锡圭等也都对甲骨文字的考释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于省吾先生尤巨,他总共考释出来100 多个甲骨文字,而且是在前人将一些简单好释的字考释出来后的考释,难度很大,因此受到甲骨学界的高度评价,其主要成果集中在其所著的《甲骨文字释林》和《甲骨文字诂林》当中。
近年,国家开始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工作,设立了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并重奖甲骨文字考释成果,一批有志于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的青年甲骨学家如蒋玉斌、王子扬等,加上他们的研究团队,竭力开展甲骨文字释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受到了学界注意。
截至目前,在发现的4500个左右的甲骨文单字里,经过学者们的艰苦努力,已经考释出来并被学界大体公认的大约有1500个,剩下3000余个,或音不可卒读,或义不可明喻,或形不可构照。主要原因是:一是甲骨文字中容易识别的字大部分已被学者认出,剩下的多为当时的人名、地名、族名等难度大、与现在关联度不大或者是无关联的字;二是新一代学者的国学功底、水平与老一辈专家相比有所不及,这对甲骨文的识别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新文字材料如简帛等的不断问世,吸引了不少甲骨学者注意力的转移,他们暂时放下甲骨文研究转而投入容易出成果的新文字材料的研究工作;四是研究手段陈旧,跟不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虽然也有一些研究专家还在坚持,但近年甲骨文字的识别成果寥若晨星,远远不能适应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的需要。因此,甲骨文字考释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商代历史研究获得重大进步
殷商历史过去由于文献不足征,长期晦暗不明,只有《史记·殷本纪》这个大纲式的简单记录和其他典籍中的只言片语。而甲骨文发现后,从罗振玉开始,商代历史逐渐掀开了神秘的面纱。罗氏首先从甲骨卜辞当中找出了商的部分先公先王名谥,从而断定甲骨文乃是商王室遗物。继之,王国维缀合卜辞,深入研究,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两篇宏文。他发现“有商一代先公先王之名,不见于卜辞者殆鲜”。这一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它不但证明了商代的确在历史上存在过,是信史而不是传说,也证明了司马迁的记载真实可信,而非杜撰。从而打破了疑古学派以及胡适说过的“东周以上无史”的错误论断。而且人们还由此进行推理,认为司马公《史记》中的《夏本纪》也不是空穴来风、无凭无据,夏的历史也应该是有根据的、可信的。这样的研究成果,将我国信史上推了1000年,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此后,郭沫若的《卜辞通纂》、胡厚宣的《甲骨学商史论丛》、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以及一些商代史专著问世,使商代历史轮廓逐渐显现,面貌不断清晰。在甲骨学百年研究丰富成果的坚实基础上,佐以商代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的大力支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为主要力量,历6 年努力,撰成十一卷本的大型断代史《商代史》。这是甲骨文发现后第一部全面准确反映商代历史的著作。该书以甲骨文、金文等地下出土文字为直接史料,充分利用当代考古学新材料,并结合文献典籍记载,对商代历史进行全方位、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勾勒、阐释、描述和研究。该书彻底改变了商断代史专著方面的滞后状态,填补了上古史研究的一个空白,标志着甲骨文发现之后商代历史研究有了重大进展和突破。
对于未来甲骨文研究的重点,就个人所见,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多做工作:
(一)对甲骨文资料进行再整理
主要是对一些博物馆以及私人所藏甲骨进行新的整理著录。由于历史的原因,出土的甲骨文材料并没有全部公之于世和得到很好的整理。即使那些藏有大宗甲骨的单位,公布出来的也往往是其中的一部分,仍有大批甲骨沉睡于仓库当中。一些民间收藏的甲骨底数不清,更未进行认真整理与研究。而且受限于过去的墨拓、照相和印刷条件,不少著录著作模糊不清、印制不精,影响了科学研究。因此,对甲骨文资料的再收集、再整理势在必行。当然,近些年甲骨文资料整理有了一定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整理的力度并加快进度,尽快为甲骨文研究提供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资料。
(二)全面加强甲骨文字的考释以及其他基础性工作
甲骨文单字还有三分之二未被释读出来,虽然其对卜辞的通读影响不大,但还是阻碍了对文字和辞意的全面科学理解,进而对其记录和反映的历史的解读存在疑问。因此,尽管很困难,对甲骨文字的破译仍然要知难而进,不能松懈。就过去的经验而言,甲骨文字考释还是应该主要采用偏旁分析法、比照法、类比法、推勘法来进行研究。特别是出土新文字材料如简帛的不断增多,也为甲骨文字释读提供了更多的条件。这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方法,但是也不能裹足不前,应与时俱进,还要利用考古分析研究法等新的可靠方法。
此外,在目前考释遇到瓶颈的情况下,也不妨另辟蹊径,即考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平台作为辅助手段进行甲骨文字的识别与研究。用这些技术研究甲骨文海内外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国内外学者对甲骨文资料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等。这项工作需要甲骨学界、古文字学界、历史学界、语言学界和计算机专家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新的甲骨文字如果能够考释与识别出来,将会对甲骨文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字沿袭相承之脉一定会进一步清晰,卜辞的内容一定会更为丰富,历史具象肯定会更加完整,文化内涵自然会更多显现。
另外,对甲骨文的其他基础性工作也不容忽视,如科学的分期研究、分组分类研究、卜辞排谱研究、甲骨的缀合等,也都应加强力量去细化、去研究。
(三)深入挖掘甲骨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
作为占卜记录的甲骨文,内容十分繁杂,既包含军国大事,也涉及日常行为,有殷商王室档案之称。由于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系统,因此,众多学科纷纷从中追溯其源,梳理脉络,并探索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以及其发展流变、损益传承。
研究甲骨文字本身以及甲骨卜辞,都能发现其反映的文化,如礼仪制度、生态文明、重农思想、重教传统等。这些文化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的传统文化,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今天,挖掘甲骨文里的文化因子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甲骨学者应该更好地履行继往圣、开来学的历史使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老树不断绽放出学术新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成果。
(四)加强甲骨学人才队伍建设
甲骨学的振兴和繁荣离不开人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需要专门人才。作为冷门学科,放眼全国,专业从事甲骨文研究的人员才50 人,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甲骨学科发展的瓶颈和妨碍甲骨学向前迈进的拦路虎之一。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建议上级部门采取断然措施、实施特殊政策,加快这一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步伐。一方面,努力增加现有招收古文字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计划;另一方面,在个别条件具备、学科队伍整齐、教育水平有保证、甲骨学研究水准较高的地方高校,增设甲骨学学术学位或古文字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点,或在条件具备的地方高校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或针对没有硕士授予权的地方高校,如对甲骨学研究有厚实基础,且具备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大学,让其与国内甲骨学研究有影响的单位联合培养甲骨学硕士研究生,以有效缓解甲骨学研究的人才荒问题,起到短、平、快的作用。这样,对地方院校既是一种巨大鼓励,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总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甲骨文发现120 周年座谈会所致贺信的要求为指导,进一步重视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甲骨学,千方百计地解决目前甲骨学本身遇到的问题,不畏困难,潜心钻研,攻坚克难,以优秀的研究成果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真正做到甲骨学“确保有人做、有传承”,“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努力使冷门不冷、绝学不绝,甚至使“绝学”能够成为“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