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媚霞,王 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现代化表征着人类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本质力量,其发生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作为这一历史运动的产物,现代化道路及其实践形态深刻影响着各现代文明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从当前现实来看,全球仍处于资本主义逻辑的主导之下,并且裹挟着西方现代化道路具有“不证自明的正当性”的预设,这一预设企图阻止人们对世界图景的想象和发展道路的探索。今天,站在“强起来”时代的新历史方位上,回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可以发现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宏阔实践中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接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进程和实践质量已经证明:这一道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在世界复杂的现代性语境中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那么,这条路“强”在何处?“优”在哪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增强中国道路自信的重要前提。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76其中所谈及的矢量坐标,为我们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时性和共时性参照。因此,需要以方法论自觉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置于世界历史坐标中,秉持开放视野和理性态度,从多个维度和宏观谱系出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方位和本质特点,探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其他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性。
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和价值立场是由其生产力的具体状况所决定的。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2],遵循资本至上的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方方面面所体现出来的现代化都不外乎资本逻辑的观照与表现。何谓资本逻辑?概言之,就是资本增值和扩张的逻辑。资本在其贪婪本性的强制下无限度地追求价值增值、盲目地扩张市场。资本的野蛮生长和无度膨胀不仅导致本国范围内经济危机、政治紊乱和社会矛盾,同时在全球化的流变中也引致了全球现代性危机和全球治理危机。相较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和价值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立场的坚守和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发展思想来自我们党对时代变化的准确把握和对现代化实践的深刻总结。我们党在人民群众的丰富生产生活实践中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实践与价值、目的和手段等方面领悟人民立场的真谛,从想问题到做决策自觉围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求,真正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做到细处。如果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展开过程是在资本逻辑统治下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全面异化和畸形发展以及全球治理失序的过程,那么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世界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其实践展开过程是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推动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及全球治理秩序良性发展的过程。
首先,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在西方现代化国家中,由于受资本逻辑的统治,人们为获取更多的财富和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不加限制地争夺自然资源,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是生命之母,我国自古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6的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3]6生态保护关系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生活需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之所以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其最终指向是在自然中生产生活着的人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不是两个独立的活动,二者共同指向人的发展。因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包含满足人民的生态需要、维护人民的生态权益、促进人民生态共治共享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
其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资本关系构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基础建制,资本逻辑在西方社会的野蛮运行和疯狂演绎导致了西方国家的社会裂变和异化状态。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和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物价下跌、工人失业,最终爆发经济危机,社会生产生活陷入严重混乱,社会关系陷入无序状态。理想的社会关系是和谐有序、稳定团结的。中国共产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不断改革发展,围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城镇建设、文化事业等社会方方面面实施了大批惠民措施,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谱写了社会与个人关系协调发展的新图景,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社会发展状态。
再次,在人与人关系方面。在西方现代化国家,资本的增值目的和逐利动机使得在其运行中始终伴随着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原则,甚至为了个人私欲不惜牺牲和损害他人利益。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西方现实社会,工具理性控制人的主体精神,人成了获取剩余价值的载体和工具,人与人的关系被定格在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上。贪婪和竞争不仅是资本运行的内在因素,也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支配着利己主义的个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关系的对立状态,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这里的“人”是处于物质生活条件中的现实的、能动的人。现实的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调节“人本”与“物本”之间的关系,摒弃“见物不见人”或“见人不见物”的“二元对立”的发展思维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物化状态以及人与人的对抗性社会关系。
最后,在国际关系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内在张力和增值本质,使它“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4]35。在全球范围内资本疯狂演绎的宰制下,西方现代化国家秉持“西方中心论”“零和博弈论”“文明冲突论”思维方式,利用军事侵略、殖民掠夺、文化输入、意识形态灌输等手段,控制和压榨欠发达国家,攫取世界资源和财富。西方现代化道路充斥着“国强必霸”的逻辑,充满着“血与火”的斗争,给人类生存发展和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彰显着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更不会给世界造成混乱。”[5]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深嵌着“天下大同”“保合太和”的“和”文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不称霸、不扩张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致力于造福中国人民,也致力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创造条件。
概言之,相较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解;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变革人的存在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社会和平进步。这四个方面“共在式”参与关系的实现,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价值指向上的向上跃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逻辑的“价值优势”,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超越。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首先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的。自1917 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始终面临的又一个重大问题。第一次对这个问题给予实践回答的是列宁。列宁认为:“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6]列宁正是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和逻辑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在他看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利用政权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赶超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此,列宁提出了两个著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公式,即“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7]364和“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7]520。苏维埃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经过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形成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经验。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了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这一模式以优先发展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重点,在当时对于苏联社会制度的巩固、生产力发展尤其是重工业发展以及在二战中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实践的推进,苏联模式日益呈现僵化、教条化趋势,其高度集中、管得过死、排斥市场等弊端不断暴露。尽管苏共领导人也力图通过改革缓解矛盾,但由于国内国际形势复杂,改革逐渐背离正确方向,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遭遇严重挫折。
毋庸讳言,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贫如洗,百废待兴。如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其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和人民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当时受时代条件限制,由于没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之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我国只能选择“一边倒”,学习和仿效苏联模式:与资本主义脱钩,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突破口,等等。事实证明,这在当时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也因为缺乏对“现代化”的自主意识和正确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实践探索中曲折缓慢前行。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缺点和局限不断暴露,我们党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提出以“第二次结合”为指导原则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后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有一定变化和调整,并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确立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但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局限于经济建设,对现代化的理解更多地指向“工业化”,甚至是“钢产量”,并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后来由于“文革”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更显崎岖坎坷。
基于对历史发展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国内国际局势的深刻把握,基于对苏联现代化建设历程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反思,基于对人民利益和需求的深刻体悟,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8]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在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且明确指出了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赶上时代”。“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9],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孕育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超越。回顾40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每一次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都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启动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的全面改革,建立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打造新的对外开放格局等。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呈现勃勃生机,党中央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研判国内国际形势,继续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行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外开放逐步向沿江、内陆扩展;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坚定不移地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提出一系列改革论断,作出全方位改革部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纵观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如何在社会主义这样的全新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传统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实践得很好。相较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关键在于从改革开放出发重新定位与思考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所有制而言,苏联模式坚持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所有制形式,而中国道路不仅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适应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经济体制新的生机活力;就分配制度来说,苏联模式坚持按劳分配,而中国道路不仅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极大激发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交换制度来说,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完全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划清界限,而中国道路以辩证的态度对待资本逻辑,坚持批判和借鉴统一、利用和驾驭并举的方式,实现了对资本逻辑的超越。除此以外,相较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创造和内生出一系列创新性的观点:坚持在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中积聚现代化建设动力;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动摇;等等。
概言之,相较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顺应人类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习借鉴了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诸多方案和模式的优秀经验和有益成果,比如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大生产等,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其他现代化道路,而是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道路。这一系列质的规定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超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开启了本国的现代化建设。然而,在第三世界的众多国家中,除了少数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很多国家依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现实之中。当然,其中缘由是多方面的,除了起步晚、发展速度慢以及不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等因素,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多数后发型非西方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近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关键词之一,涉及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巨大变迁,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和追求。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国家首开现代化之先河。自西方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经由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西方国家实现了生产力大发展、政治大进步、社会大繁荣,开拓和建立起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和模式。正如前文所述,资本逻辑是推动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方现代化过程也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凭借先发优势逐渐建立起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和治理体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36。由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率先开启了人类现代文明,凭借先发优势,西方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为广大后发非西方国家所青睐。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由现代社会步入了信息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发展结构由“工业-农业”转向了“工业-后工业”。然而,由于时代场域的差异性,后发非西方国家没有依次经历现代化几个不同发展阶段,而是在新全球化背景下共在几个现代化阶段,处在一种“时空倒错”中。于是,后发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鲜明特征,即本土化的“脱域”。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化的“阵痛”,新的社会矛盾与挑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其现代文明不是由本国内生而成,而是在西方现代文明冲击和诱导下被迫启动的,并且在生成过程中不断受到西方强势文明的“注入”和“指导”。迫于国内国际环境的双重压力,大批后发国家走上了一条依附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具体表现为:后发非西方国家希冀依托早发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市场等先发优势,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科学文化、技术手段等,规避现代化风险,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道路。典型的国家代表是拉美国家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其现代化模式也被称为“拉美模式”和“非洲模式”。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其鲜明的特点都是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路径的依附性。但是,由于文明间的异质性,从西方文明中生发出来的现代文明不可能直接地、简单地置换和移植到另一种文明中去。正如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470-471
道路选择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奇迹。毋庸讳言,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也曾面临广大后发国家的遭遇与挑战,受到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上的遏制与威胁,并且新一轮全球化态势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反共主义”政策和意识形态渗透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具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面对西方国家的渗透与攻击,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根植中国具体国情,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走出了一条以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为逻辑基点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其他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超越。
首先,现代化发展动力的超越:依附型现代化道路承袭西方现代化模式,企图以资本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但由于后发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无法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快速运行,于是将本国经济发展依附于外国资本的善意与援助,使得本国重要经济部门、原料生产、销售市场甚至货币发行,都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与垄断。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依靠人民群众去建设现代化。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息息相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53
其次,现代化组织形式的超越:依附型现代化道路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通过选举民主的形式吸纳普通大众来塑造政治合法性。但由于西方民主政体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后发国家亦步亦趋地沿用西方政治体制无济于本国政治安定和社会团结。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协同发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再次,现代化运行机制的超越:依附型现代化道路遵循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市场运行机制,然而由于本国市场培育不健全,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只能依附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技术和管理等,而自身凭借农产品和原材料参与经济运行,使得在经济上严重受制于发达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行“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相结合的现代化运行机制,一方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牵引和平衡资本、市场的运行。这种利用资本和驾驭资本并举的发展路径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优越性。
最后,现代化建设成效的超越:依附型现代化道路以西方现代化道路或模式为“蓝本”,结果非但没有给本国带来安定与团结,反而使国家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滑坡、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陷入了所谓“发展中国家发展陷阱”,甚至面临着全球化进程中日益边缘化和趋向外围的境况。反观我国,我们党以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不断根据新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来丰富和调整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要求。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了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特征的“整体的”“全面的”“协调的”态势和格局,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概言之,相较于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道路,在超越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翻版,而是以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为逻辑基点的现代化新道路。它既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大胆吸收借鉴各种现代化模式的发展经验和现代成果,但又不是照搬照抄和简单移植,而是立足中国实际,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现实进行整合创新,熔铸进中国元素和中国属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1]。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道路决定命运。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价值追求和必由之路。历史命运、文化传统、社会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各民族现代化道路的不同。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板”,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规则”,只有不忘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明确前行的路,才能准确分析和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内蕴的中国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持续探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新路,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中国式”的特殊规定性,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苏联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及后发国家依附型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赋予了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实践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实践没有止境。经过百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化规律”已经有了较为深刻且崭新的认识。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向未来,继续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必须大胆探索、深化发展,坚持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中国逻辑”相统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