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明,刘 锋
(柳州市柳江区农业农村局,广西柳州 545199)
近年来,农村能源结构发生较大改变,秸秆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其分布较为广泛,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大量秸秆出现闲置状态,焚烧严重污染环境。为此,根据广西秸秆的情况,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当前其应用的主要现状,并结合秸秆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应用对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节约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秸秆通常指农作物残留的茎及叶,其用途相对较多,属于可再生资源。由于我国农业发展较为良好,所以秸秆产量相对较多,年产量可达7亿t以上,其中玉米秸秆约2.2亿t,稻草秸秆约2.3亿t,杂粮秸秆为1亿t等。在我国农作物中,小麦、玉米以及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三大类的秸秆产量可达43 888.5万t,占总量的75.8%左右。
广西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势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自治区四周为山地以及高原。自治区河流相对较多,具有众多中小盆地,耕地面积大约为300万hm2,主要种植水稻,在部分山区则均为旱地,多为种植玉米以及甘蔗等。园地面积大约在70万hm2,园林相对较多,如茶园、果园等,主要盛产亚热带水果。同时,在自治区农业种植中,通常以混合型种植业为主,年产秸秆为约4 000万t[1]。
广西在种植过程中,桑园相对较多,桑树的种植面积大约134 700 hm2,桑枝总量在242万t左右,常被用作燃料。在农业种植中,甘蔗是广西常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为80 万hm2左右,甘蔗叶为228万t。在甘蔗榨糖过程中,干品量大约78万t,充分体现出广西农业的发展优势,秸秆产出相对较多。由此,在对其利用时,需要加大对秸秆的研究力度,明确其具体的利用方式,积极拓展秸秆的利用途径,有效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
当前,广西秸秆利用率相对较高。由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种植作物种类较为广泛,农作物总产量较高,因此需要不断地对秸秆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该自治区粮食作物通常为水稻、玉米等,播种面积为12 061 hm2,粮食作物的秸秆产量为2 000 t左右,约占总产量的40%。为此,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围绕农业发展情况,对秸秆利用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不断扩大秸秆的用途。
1)秸秆可作为饲料使用。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可将其直接作为饲料进行利用,也可将秸秆进行氨化,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并贮藏,以做备用。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可有效节省较多的饲料,减少大量的饲养成本,有助于增加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在沼气池中运用。在沼气池推广时,推广率通常在65%左右。在农业的不断发展下,沼气池的使用率逐渐下降,由于有机肥料的逐渐减少,对沼气池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秸秆的利用过程中,将其作为沼气池辅料可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全面推广,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3)研发出新的技术,如秸秆腐熟剂技术。当前,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整体操作较为简单,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在稻田种植过程中,可充分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稻草还田方式相对较多,如粉碎禾秆、收割留高茬等。在实际还田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秸秆腐熟剂,与氮肥结合,可有效使秸秆在短时间内进行腐烂分解,缩短其腐烂时间。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可有效调整稻草的碳氮比,有助于实现稻草还田的目的。
4)秸秆还可用作建筑材料。通过对秸秆的加工,可将其作为纸浆原料、包装材料以及编织材料等,具有良好的环保特点。在装饰过程中,秸秆是主要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2],在应用过程中,总体重量相对较轻,并且抗震性能较好。由此,在秸秆的利用下,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大量的林业资源,使广西秸秆综合利用取得较大成果。
在广西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秸秆的重视,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多,可在多个领域下充当相应的材料,对环境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为此,相关部门应当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深入探讨,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及秸秆数量进行分析,明确秸秆利用的总体优势,增强秸秆利用率,可有效节省较多能源。在秸秆的综合利用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根据当地秸秆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不断制定详细的秸秆利用政策,积极采用相应的行政手段,促使秸秆的利用率得到快速提升。在秸秆的综合利用下,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秸秆利用进行明确规定,完善相关立法,为其应用提供充分保障,不断规范人们的使用行为。
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应对秸秆利用的责任及义务进行合理设定,并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有助于农户对秸秆进行合理运用,防止出现秸秆焚烧现象,破坏生态环境。同时,针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政府还需为其提供大量支持。秸秆的利用与农业生产之间有着较大联系,良好的利用效果可有效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也有较大益处。由此,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支农惠农政策,并落实国家相关方针,可有效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广西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秸秆的综合利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其利用方式的研究,积极拓展秸秆的利用途径,有助于达到高效的利用效果,展现出秸秆的实际优势。为此,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广西自然环境及地质地貌等进行合理分析,并对广西农业发展状况及农作物种植的基本信息进行充分调查,了解该自治区秸秆利用的实际状况。根据具体区域,建立秸秆利用示范基地,在基地内对秸秆利用进行深入探索,积极对秸秆的优势进行探究,将其合理应用到相关领域中,促使其成为良好的替代资源。并且,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科技创新下,逐渐拓展秸秆利用途径,确保其形成相应的清洁能源,对该自治区的经济及生态发展具有较大益处[3]。同时,在科研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应当组建专业的研究小组,建立相应的研究部门,促使其不断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秸秆展开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增加秸秆的利用方式。目前,在广西秸秆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不仅可以充当相应肥料,还可用于燃料、草席编织、免耕还田等,通过对秸秆利用的全面研发,可有效将其进行大范围推广。
秸秆综合利用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关注内容之一,各个区域不断采取相应的方式对秸秆进行充分利用,以不断发挥秸秆的整体价值,有效节省相关资源。但在部分区域,由于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相对较低,未能形成良好的认识。并且,在传统农耕方式的带动下,其思想意识还较为淡薄,经常出现秸秆焚烧情况,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为此,相关部门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应加强对秸秆利用的宣传,做好相应的推广工作,使农民的思想进行转变,充分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使其了解秸秆燃烧带来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在实际宣传过程中,还应当逐渐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促使其对法律制度进行充分了解,并掌握秸秆利用的相关制度内容,有助于改变其想法。同时,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可安排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在技术上为其进行指导,充分帮助农民合理利用秸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增强农民的自身意识。
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秸秆利用进行合理分析,不断增加其多样性,以便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水平。在实现秸秆还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对能源结构进行充分了解,明确当前具体结构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能源结构进行适当改善,确保经济进行有效循环。同时,在秸秆还田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逐渐加强对资金的投入,采用先进技术,增强秸秆还田效率。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保证秸秆还田的总体质量,促使该区域内的农业水平得到飞速提升,推动农业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4]。
此外,在秸秆还田多样化发展下,相关部门还需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强化人员之间的交流。针对秸秆还田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具体现状进行充分思考,并对其进行合理探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不断强化相关部门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秸秆还田利用有效发展。
在秸秆气化技术的应用下,可在该区域内建立相应的气化站,并引进秸秆气化炉,可有效提高区域的生产效率,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在秸秆综合利用下,应不断加强对各项资源的利用,充分将各个部门进行全面整合,明确各个部门的实际职责,形成完整的体系。制定详细的秸秆利用机制,加强对秸秆资源的整体运用,可有效推动资源的全面整合。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对秸秆利用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掌握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引进相应的配套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对资源产品特性进行充分明确,积极落实我国税收政策,确保秸秆资源产品能够被用到各个领域中,促使其达到节能及环保的标准,充分满足各行业的实际需求,有效展现出秸秆良好的利用效果。在秸秆的利用研究过程中,不断将其向市场化趋势进行转变,促使其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并积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农业结构布局,充分实现产业经营的总体目标,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研究离不开专业人才,目前,在农业秸秆利用研发过程中,缺乏大量的人才。部分工作人员对秸秆的了解相对较少,对农业以及农作物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造成秸秆的利用形式较为单一,无法将其进行全面推广,容易对资源造成浪费。为此,在秸秆利用研究实施过程中,还应当不断加强对人才的培训,促使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的解读,落实相关政策方针。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在培训过程中,还应当让工作人员对农业技术等进行充分了解,能够对其进行熟练操作,有助于提高秸秆利用的研究效率,确保秸秆得到合理利用,保证其整体质量。通过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其自身能力,促使其面对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并可为农民提供相应指导,使农民在规范条件下利用秸秆,从而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具有较大帮助[5]。并且,相关部门还可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使其快速融入实际工作中,带动整体的工作效率,确保秸秆利用得到顺利实施,推动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较大保障。
通过对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的深入探究,可充分了解到秸秆利用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对秸秆利用的重视,对农业发展进行全面关注,了解区域内农业资源的整体情况;从多角度出发,明确秸秆的利用方式以及其内在优势。并且,政府不断为其提供大量支持,加强对秸秆利用的总体研究,扩展秸秆的利用途径,以便进一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及环境恶化的问题,推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