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镇威,王海燕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包括共享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享发展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贫富差距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等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共享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理所应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得到切实贯彻。
全民共享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明确了共享发展的范围要覆盖到全体人民[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发展指的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而非少数人的共享、一部分人的共享。”[2]共享发展就是要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民都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当然,共享不同于所谓的“均享”。“均享”意味着主张绝对的平均主义,这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共享这一理念。
全面共享是针对共享发展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而言,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切实享受到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3]。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卓越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全面共享标志着人民的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物质层面,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进而决定了需求也是多样化的。经济成果只是一部分,我们还应分享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更多的就业机遇、更加绿色的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成果。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获得感的期盼不断增加。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借助全面共享来得以充分体现,全面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各领域发展成果的合法权益,不断推动社会共享发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共建是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共建与共享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目标和归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共建,意味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踊跃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浪潮中,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共建才能实现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实现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4]贯彻落实共建共享,这既符合国家按劳分配的原则,又顺应了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要求,以便防止不劳而获现象的发生。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首创精神,不断提升人民在共建共享过程中的参与度,推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实现以共建推动共享,以共享引领共建。
渐进是针对实现共享发展的过程而言,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从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卓著成就,我们正在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当下我国国情的、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主义道路。但同时也要明确,我们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尊重社会各方面发展规律,立足于实际,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以量变推动质变;正确看待差异和不足之处,量力而行,切莫急于求成。努力让全体人民在渐进过程中分享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总体而言,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共同构成了共享发展理念这一个整体,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四个思想内涵融会贯通不可分割。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规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理念。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要依托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秉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广大农民,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人民生活的质量。
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也有助于弥补“三农”问题的短板。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应当覆盖国家和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为后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规定了“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等举措。
公平正义是共享发展的核心价值。秉承共享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乡村发展。国家提出完善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着力解决城乡之间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问题;利用农村独特资源,健全惠及广大农民的共享成果制度措施,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完善农村保障体系[5]。实现共同富裕,重点和关键都在农村、农民。共享发展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构建合理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和实践者。农民是评定乡村振兴成果的主体。在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惠及更多农民作为工作重心,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现代化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一方面,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就要加强宣传,从观念的培育入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享发展理念等对农民形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培育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农民的主体能力,激励农民努力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创新生产技能,提高经营能力,造就一支经验丰富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当代农民群体。此外,乡村振兴的落实既要引进外来人才,又要大力发展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生产状况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乡村经济,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全面加快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带建设、全面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为突破口,立足于发展乡村经济,统筹乡村振兴工程全面发展。持续深化“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谋划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培优、招大引强力度,推动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好耕地保护制度,坚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底线,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美丽宜居乡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谋划实施一批“造血型”优质帮扶项目工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强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帮扶就业,利用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资金,全面推进强镇兴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化返贫底线。
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和任务工程的落地实施,不仅是依赖于激发作为主体的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为关键的是需要不同的行动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治。一方面,利益联结是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物质基础,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个主体的创造力和执行力。而这个关键就在于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做大乡村经济发展的利益“蛋糕”。各个相关的权责主体应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整合利用土地、人力、文化、技术以及资本等资源,盘活乡村经济发展全局,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产业类型和产品形态,带动延长农业特色产业链,增加贸易往来,使公共利益进一步扩大化。保障村民的集体产权,将土地、房屋建筑、山水资源等要素,按照国家评估标准换算为村民的集体产权,用以作为村民共同分享收益的重要依据。政府要不断强化监督职能,保证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既要使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运作市场化、要素规范化、经营规模化的要求合法盈利,也要明确各个经营主体需履行的公共责任。总之,推动利益联结的公平合理和多样发展,有利于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夯实共享收益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组织联结为乡村振兴主体性与公共性的融合提供了载体。广大村民要通过与其他不同领域的组织形式互动联结,来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获取不同渠道收益的能力。公共性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组织之间凝聚力的增强,依托于组织集体的个人利益诉求就越容易得到满足。因此,要促进“自建”和“他建”的结合。“自建”意味着村民积极自愿建立健全符合村民集体利益的自主性服务组织,在符合村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发挥其在舆论导向、搜集人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他建”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条例、社会资源等方面要发挥独特的优势。重点帮扶发展亟待完善的农业生产主体,引导促进其不断走向组织化、规范化的发展。改善提升乡村服务质量,号召广大村民协同参与管理公共事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向我们阐释了,矛盾既存在普遍性,同时包含特殊性。各地乡村的发展之间既有共性,也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一刀切”的政策、照搬照抄的做法、千村一面的结果,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忌。要因地制宜,统筹渐进,打造特色产业体系,保障广大村民不间断共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一是从本地产业入手,带动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抓好产业和就业两方面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一方面,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以“专精特优”为方向,以“一村一品”专业村为指引,完善本地优质特色产业建设,科学合理规划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围绕贯彻产前服务、产中指导、产后跟踪的原则,通过强化针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保证为农村产业发展不断输送相关人才资源,稳步推进各项产业发展。二是聚焦本地特色,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规划落实区域内特色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对本地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空间布局、特色产品、接待人次、经济收入等方面统筹安排,保证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因地制宜,把握优势,突出重点,渐进实施。同时,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底蕴,全力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做大乡村振兴成果“蛋糕”的同时,通过吸引广大农民在本地就业和作为股东获得红利等多种途径,渐进共享乡村振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