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河南各地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同时催生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受到很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1.社会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产业集群都提供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比如通过财税政策优惠及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减少税费、给予物质上的支持等方面的同时在某些农村地区积极实施招商引资,引导外部资金和先进技术及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改善农业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更趋专业化,从而形成优势产业的集聚,加速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2.经济因素。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企业的单打独斗已经不能在竞争中长期生存下去,必须要适应与相关企业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在竞争中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企业,很多企业本身缺乏技术、资金和人才,更要寻求合作共赢,这些经济因素也催生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3.市场因素。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市场要素有加速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企业(农户)的供应及消费者的需求发生的变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拉动力。产业集群的功能之一是可以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形成更加专业化的市场。农业产业一旦形成专业化,不仅可以克服单个企业(农户)的生产风险和交易风险,同时还可以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其议价能力,还可以扩大产品销路,有效克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农产品的提供更加有效。
1.农业自然资源。农业是受到自然资源即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所以具有天然农业资源优势的区域更容易形成集聚。由于每个区域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很容易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但同时农业自然资源在某一地区固定,不能在另外一个地区进行复制,所以在某一些区域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不一定适合其他地区。因此,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更易吸引资源和人才的进入,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具有交通优势的区域更易形成农业产业集群。
2.集群内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集群中,聚集了众多农业企业,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们承担了供应链上的大部分工作,起领头羊的作用。农业龙头企业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规模,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对当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影响程度不一样。通过产业集群中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帮助,很多中小农业企业可以获得技术上的支持,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的采购订单及市场发展机会。所以,要更加重视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农业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及市场因素属于比较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农业自然资源、集群内龙头企业属于比较重要的内部影响因素。在引导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时,一定要对这些影响因素高度重视。近年来河南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农业产业集群的有效发展,但是影响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
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实现农业产业集聚,产业振兴,课题组深入河南部分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采集大量第一手数据,分析了河南农业产业集群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
课题组将河南省孟州市、光山县等地区农民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区域农业特色鲜明,具有先天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优势。调查中采取了随机拦截、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8份,回收率91.6%。
经过统计可知,该地区的农民年纪偏大,文化水平较低,虽然大多经商,但收入大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问卷调查的基础信息部分,男女调查各占50%。其中,年龄在21~30岁的占8%,年龄在31~40岁占16%,年龄在41~50岁的占52%,年龄在51~60岁的占20%,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4%,年龄在20岁以下没有调查。由此项可知,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年龄都很大,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年轻劳动力基本在外求学或工作。
在农户的教育程度调查一项中,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占72.7%,高中或者技校或者中专的占14.4%,小学或以下的占7.5%,大专和本科的占5.1%,研究生及以上的占0.3%。
长久以来,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农户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对农户收入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时,不难发现大多数农民都打工或经商,家庭年收入大都在6~7万之间,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偏低有很大关系,虽然他们大都自己创业,但是因为缺乏文化知识、相关的经商头脑和技术经验,也没有获得很好的收益。
1.自身因素。首先,岁数越大的农户对于电子商务知之甚少。50岁以上的农户对电子商务较为陌生的占比达45.4%,而50岁以下的农户对电子商务较为了解的只有25.1%,所以,年龄与电子商务的了解度成反比,因为年龄越大的人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越差,他们已经习惯于过往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害怕改变,对电子商务甚至有些排斥。
其次,自身的学历也会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产生影响,表现为文化程度越低的人对电子商务通晓水平越低。从对农户的不同学历研究可知,学历水平越高对电子商务了解更多更深,相反学历水平越低则对电子商务了解越少越浅。学历越高的人,其文化程度可以帮助认识和接收更多的新生事物,更加有自信去接受新生事物,而乡村大部分农户因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所以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低及接触机会少很多,因此对电子商务不是很了解。
最后,农户的收入与其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多少成正比关系。收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农户在电子商务的了解上会更多更深一些,而那些家庭经济收入较少的农户则对电子商务的了解更少更浅一些。分析原因,收入较高者会更有机会接触到电子商务,能更多了解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而收入较低者由于接触少,根本不愿意多去尝试和实践。
2.外部因素。第一,很多农户对电子商务网上的购物环境不满意。65%的人害怕买到质量没有保障的产品,还担心卖家的信誉有问题。29%的人觉得当买到不合适的商品时,在网上退换货特别麻烦,还有12%的人担心自己在网上支付是否安全的问题,3%的人认为农村物流欠发达,很多快递业务收费较高,除此还有14%的人觉得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对电子商务的不信任,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网上退换货及网上支付是否安全的想法,主要因为农户从心里不信任及缺少对电子商务的相关流程操作的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大多数农户对于电子商务了解太少,缺乏相关的实际操作经验导致,因此仍需慢慢努力去进行改善。
第二,农村缺乏开展电子商务应有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通过对农村电子商务制约因素的调查,其中35%的农户不知道电子商务有什么用处,对其充满不信任感;另有30%的人认为电子商务的有关技术难以操作,不具有掌握电子商务的技能。同时,另有少部分农户顾虑农村信息化建设、物流发展、农村道路建设及电脑覆盖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村电子商务的有序开展必须要全方面集思广益,齐头并进。
第三,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宣传工作尚不到位。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人认为可以通过真实的成功案例宣传,更容易让人相信,从而放下心里戒备,更有信心去使用电子商务开展交易。有些人则认为先让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再亲自进行传授,可能会更容易接受。电子商务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东西,如果农业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资金、技术、人才、产品、信息等要素的高度集聚效应,有技术人员来带领大家去做,做出榜样的力量,再加上有资金赋能,信息支持农村电商就会让农户感到更加信任和可靠,也使农村的各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