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赜

2023-01-03 23:34林友泉
成才之路 2022年34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林友泉

摘要:“双减”政策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是教育国策落实的有效保障。在“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设法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课程吸引力,设计科学作业,以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文章从“双减”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入手,分析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提升课程趣味、聚焦核心素养、设计有效作业等方面,对基于“双减”政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减负增效”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双减”政策;立德树人;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4-0113-04

“让社会回归理性,让教育回归本真。”这是实施“双减”政策的初衷,也是“双减”政策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双减”要减的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怎样才能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增加教育成效呢?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更应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因为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学科,这与“双减”政策的基准点是一致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但要精简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突破重点中获得新知,还要结合教育本质为学生创设和谐学习环境,努力打造趣味性课堂,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高效,让学生更乐学。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和意义

1.“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主要包括针对校外机构的“三限”“三严”和针对校内教育的“三管”“三提”两部分,其在约束校外机构的同时,对校内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秩序、考试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作业水平、课后服务水平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从而让学校真正能够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实现进步的乐园。

2.“双减”政策的意义

实施“双减”政策可以让教育返璞归真,意义重大。就学生个人而言,“双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就学生家长而言,“双减”有助于家长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预期,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就学校和社会而言,“双减”有助于改变大众认知,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

二、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地位不平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师的教学过程单调、教师设计的作业枯燥乏味,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1.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不明确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都有限,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在采用以自身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形成,亟须改变。

2.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意味着没有兴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学生只有乐于去做某件事情,才会投入全部的热情,而他只有投入了全部的热情,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够,学习热情不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只有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教学过程才能给学生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然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在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没有结合新技术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单一乏味、枯燥无趣,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4.作业设计的枯燥乏味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必须重视作业设计,以使自己设计的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作业负担。然而,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于将学生抄写理论知识设计为作业,教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深刻记忆,但是这种没有情感参与的作业难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难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基于“双减”政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关注“双减”的内涵和意义,并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设计精准的作业等角度出发落实“双减”政策。

1.提升课程趣味,促使学生轻松学习

“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注满一桶水。”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设法通过课程导入、角色带入、课堂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借助导入,快乐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融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就必须在课堂导入环节下功夫。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采用情感导入的方式,促使学生将个人情感与文本内容连接起来,从而使学生融入得更彻底。在情感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的方式,用情感取胜,用意境烘托,让学生迅速投入到文本中进行学习,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便可以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学习。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谜语,让学生以猜谜语的形式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它是什么。有厚也有薄,有字也有图,知识里面藏,越看越爱读。”其次,在教师给出谜语后,学生结合謎面,很容易联想到书籍,便肯快给出了“书籍”这个答案。最后,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自己购买的各种书籍,如绘本、故事书、典籍等,并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以此在轻松阅读的学习氛围中引入正式课程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关键,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并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从而改变已有认知。

(2)角色代入,轻松感悟。角色代入法是一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既能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又符合“双减”政策的实施初衷和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通常都更乐于在虚拟的教学情境中感受教学内容,体验学习过程。基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代入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达成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案例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中感受道理,并在脑海中形成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可以将教学内容编排成一个个小情景剧,让学生通过演绎这些情景剧理解人物,并通过评判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有效指引。例如,在教学“我们不乱扔”一课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围绕乱扔东西这个主题的情景剧,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并进行故事演绎,以此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乱扔东西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自己以后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做这样的事。

(3)展开活动,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果教师的讲述呆板、枯燥,那么学生就会昏昏欲睡,学习效果难以理想。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感悟教学内容,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仍以“我们不乱扔”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这一课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便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寓教于乐。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校园中,让学生自主观察校园中的垃圾桶,以此让学生可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常识。在学生已经对垃圾分类形成一定了解后,道德与法治教师便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同学们,大家平时都知道怎么扔垃圾吗?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环保意识,以此充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2.聚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精准学习

“双减”要求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精简教学环节,从而促使学生实现精准学习。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理论实例,以此促使学生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实现举一反三。

(1)精简环节,凸显重点。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突出重点。因此,在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精简教学环节。在划定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时,教师应仔细斟酌,慎重选择。在道德與法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以此为依据,进行重点突破,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精简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重点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要做到严谨而不呆板,重要而不重压,以保证重点内容能以轻松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更精准地收获知识。例如,在教学“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将教学的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游戏的玩法,学会玩一些传统游戏,体会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必要将所有的传统游戏都教给学生,让学生会玩,只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便达成了教学目标。

(2)愉快交流,走进本质。新课改实施以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可以将内心真实想法呈现出来,随着交流讨论的深入,学生会在不断的思考中实现思维的发散,从而逐渐探究出问题的本质。道德与法治教师可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融入实际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问题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情,力求以趣味性的话题引发学生交流和思考。例如,在教学“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便可以设计交流讨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问题如下:“同学们,你们认为父母平时对我们的要求苛刻吗?我们都有哪些事情需要他们操心呢?请大家与本组成员展开交流讨论。”这样的交流讨论问题有助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促使学生在交流中懂得亲情的重要性,进而学会感恩。

(3)举一反三,情境再现。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目标。为了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立足文本的中心议题,为学生创设现实化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现实化情境中,自主运用所学知识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学会了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才算真正学会。值得注意的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创设现实化情境时,要特别关注情境与所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以保证情境发挥出最大的教学辅助作用。例如,在教学“这些事我来做”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家庭生活情境,以此让学生可以清楚自己能够为家庭做些什么。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家庭生活情境:“同学们,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你的家,那么在回到家之后,你觉得你都应该为自己的家做些什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此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并逐渐形成家庭责任感,进而爱生活、爱家、爱父母。

3.设计有效作业,落实“减负增效”目标

作业设计是“双减”政策落实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做好作业设计,以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1)实践作业,内化知识。作业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保证自己设计的作业既是所学知识内容的延伸,又有助于学生吸收所学知识内容。实践类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欲望,可以满足“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要求。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类作业,以引导学生去生活中探寻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教学“低碳生活每一天”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作业:“同学们,今天放学回到家之后,请大家每人做一件对我们家乡环境保护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实践作业,学生完成积极性通常较高。学生在完成这项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2)体验作业,提升品质。只有切身感受和体会,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并主动完成相关作业。无论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有多么深奥,如果学生没有切实的体验和情感参与,那么学习效果都难以理想。因此,在设计道德与法治作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能让学生亲身参与的体验式作业,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塑造良好的品格。例如,在教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一课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体验式的作业。作业设计如下:“同学们,请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父母,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为你做些什么。今天我们就做一个换位游戏,与你的父母互换角色,一起体验家庭的快乐。”在这样的体验式作业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父母的辛苦,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逐渐理解父母,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感恩意识。

(3)跨科作业,整合教育。教育是一个整体,各学科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树立整体教育观念,密切关注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出体现跨学科意识的作业。具体来说。教师可将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起来设计作业,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真正发挥出作业的应有效用。例如,在教学“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跨学科作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业设计如下:“同学们,我们今天了解了变废为宝的绝招,那么请大家寻找自己家庭当中的废品,然后将它们以更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看谁的创意最新、最美妙。”这样的作业不但充满趣味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注重教育的回归,强调教育的初心。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在充分理解“双减”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情,将“双减”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设计课后作业等方面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以此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学习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闫虎.“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 2022(12).

[2]李宁.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天津教育, 2022(20).

[3]王录过.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8).

[4]谢环.核心素养驱动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浅析[J].黑河教育,2022(07).

[5]陈艳菊.再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

[6]蒋红斌,宁慧鸿.小学低年级规则教育的内容及其实施———基于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01).

[7]童愛梅.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06).

[8]闫平,刘志平.浅议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11).

Exploration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Based on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Lin Youquan

(Fengting Development Zone Central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Xianyou 351254, China)

Abstract: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s a new idea of educational reform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i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olicy of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teacher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must try to enhance the interest of the classroom,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and design scientific assignments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based on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from the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curriculum interest, focusing on core competence, designing effective homework,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the burden and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moral and rule of law curriculum.

Key words: moralityand ruleoflaw; "doublereduction"policy;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moralaccomplishment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