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龙,王宇珩
(1.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基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饱含自然情怀、体现时代要求、彰显中国特色、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思想结晶和理论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作为“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我们整体性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读物。在学习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应“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1]来把握。有鉴于此,笔者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中关于生态文明专题的文本计量分析,从话语的维度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信等379篇。其中,每卷均编排了“生态文明”专题,共17篇,占比约4.4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呈显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生态文明话语中,凝结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生态文明专题语篇中(详见表1)。这些语篇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全文或要点(详见表2),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承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建设美丽中国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实践新探索,构成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话语表达,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表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一览
表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一览
在话语使用中,词汇选择能帮助话语主体表达思想,进而构筑话语理念。一般而言,话语主体习惯用重复的词汇表明自己的关注点。换言之,对高频词汇的分析可以揭示其话语建构方式、价值取向和政治导向。为了能够更加清晰显示高频词的聚焦程度,在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生态文明话语进行词频统计并过滤和排除无义助词后,笔者绘制了如下词云图(详见图1)。
图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关于生态文明的词云图
从图1中高频词的呈现频率与聚焦程度不难看出,这些词汇或范畴已勾勒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体系即“十个坚持”[2]2的总体样貌。比如,“生态环境”一词出现了142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然财富、经济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362,这些话语揭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就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绿色”和“绿色发展”分别出现了98次、30次,绿色是大自然最鲜亮的底色,决定着发展的成色;绿色发展则是我们党在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对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是指引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之一。坚持绿色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战略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出现了8次,这一话语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生产力与改善环境的辩证关系,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此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明主题与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系统观念、“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的社会力量[2]2等科学内涵在高频词中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和确证。
任何话语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明确的指向,直接表达或隐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生态文明话语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主要包括“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指向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明主题。
战略定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为战略的领导者、制定者和实施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意志品质,蕴含着话语主体在推动战略实施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坚强决心。《习近平谈治国理论》中生态文明专题相关语篇集中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执着的追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作为政治话语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文件是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5]之一。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则首次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相并列,并在报告中单设题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篇章来论述,提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6]的战略构想。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更加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7]11。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主要体现在话语表达的坚定和战略实施的执着两个方面。在话语表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8]355,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全社会都要”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8]355,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7]209和生态红线的观念,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要“真正下决心”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必须采取”硬措施、“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必须改变”并“坚决摒弃”以损害、破坏甚至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在话语践行和战略实施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号召人人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而且身体力行,为全社会做出了表率。从2013年4月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这既是在为建设美丽中国出力,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落地的生动映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都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还就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事迹以及“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陕西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等典型案例”[8]361作出过指示批示。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生态文明话语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从这些语篇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言”与“行”,我们不难看出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战略定力所在。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第九部分的标题专门阐述,并将其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明确到2035年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要基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7]211“美丽中国”是伴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而出场的,实质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关系”进行系统性考察的必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具体地认识人与自然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维空间和联系框架,使我们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致忽略主体获得的美感,从而能更好地消解或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限。
从语篇来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建设生态文明”专题收录的首篇文章就是“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7]207,这也是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之后第一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的目标任务,这就从话语宣传和实践的双重维度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直接以“建设美丽中国”为题编排生态文明的系列篇章,更加凸显了我们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烈的目标指向。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则从实践的层面多次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8]366。他还多次强调,要让“天蓝、地绿、水清”的意识深入人心,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美好家园,使他们“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3]374。“天蓝、地绿、水清”是美丽中国建设最常见、最直观、最合乎本性的和谐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这十年,无论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还是坚持不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8]364,抑或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其价值旨归都是要建设美丽中国。
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本问题之一。人类以对象化的活动尤其是实践的形式与作为“生命之母”的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生态文明何以可能并得以出场的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多重维度,深刻揭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他多次引述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9]这一著名论断来阐释人与自然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在科学揭示和系统回答“何谓”“为何”和“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主题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
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建设生态文明”和第二卷的“建设美丽中国”专题名称不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卷直接分别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话语仅在第三卷、第四卷中就分别出现了8次、24次,更加凸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主题和话语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时,其中的第九个坚持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同时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等多个重要的政治场合,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8]35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话语主题深刻揭示了“人属自然”的内在性和有机性、“属人自然”的系统性和能动性,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生态学意义上的有机统一,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本体论依据和基础。
从话语范式的角度审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生态文明的话语特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概括地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生态文明的话语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
话语尤其是政治话语向来是与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形态性是政治话语的灵魂,话语体系是传授意识形态的载体。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外在表现形式的生态文明话语也是一样的,它所表现出来的维护阶级统治、实现思想认同等根本属性,亦可以称为阶级性、政治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生态文明话语的意识形态性或政治性突出表现为其鲜明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3]359,是关系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因此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重要性规定了话语表达的坚定性。“就是”“必须”等表确认、肯定、加强语气的词语频频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其中,“就是”一词出现了25次,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20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393,“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3]361,等等。“必须”一词出现了40次,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0]394,“保护生态环境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10]392,必须严肃问责、追责、一追到底,等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生态文明话语看似是分散的,但由其建构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贯穿于这些话语中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着力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主题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核心观点是推动话语建构向理论升华、思想体系形成的三大要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生态文明话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在话语阐释中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实践引领体现在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且是话语主体在实践中不断推动发展着的。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既有习近平总书记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参加义务植树等植绿护绿的实践活动,也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还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策举措和推进“双碳”工作的实践要求,这些无疑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实践性的表现。
话语是与时间和空间形影相随、不可分离的。话语建构和变迁的真实原因就是时间的力量和空间的力量,唯有这两种力的合力才是话语生命力的存在根由。话语体系就是不同话语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结构的协调与磨合等运动变化中逐渐形成的,这些时间轴和空间域恰恰是记录话语形成轨迹的核心要素。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生态文明话语而言,就是要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什么时间和哪些场合讲了什么、为什么要在这一时空域中讲以及怎样讲等内容。比如,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概念。在这个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深厚的民生情怀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重大意义和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并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特殊的政治分量和思想含量。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也唯独在这一场合的讲话被分成两篇文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予以收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表达或叙事过程中,如果单纯采用宏观叙事的策略和方法,难免陷入“大而空”的困境。同样,如果单纯运用微观叙事,也容易走向冗长乏味的窠臼。因此,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充分运用了这种叙事方法,在宏大叙事中隐含着微观细描,在微观叙事中也彰显着宏大建构。其中,既有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叙事,也有推动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微观叙事,还有关于草甸、森林、湿地等具体生态系统更微观的叙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3]360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集中精力治理本国环境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面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因为世界各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主动承担责任,才能更好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为人类创造美好家园。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全球”“国际”“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词语分别出现了23次、21次、14次、5次,如“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0]525,“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3]376,等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活动和话语都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
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话语无疑是人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思想观点的重要表征,它“既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构成思想的重要元素”[11],天然地承载并传递着前人生存发展的总结性经验和深刻性教训、理论性思考和观念性表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生态文明话语的产生、运用与发展,既体现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认知的动态发展过程,又反映了对中国传统生态话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