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络环境的医院信息化图书管理思考

2023-01-03 20:59:53咸丽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籍管理人员图书

咸丽霞

日照市人民医院图书馆,山东日照 2768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变成了“必需品”,并且,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能推动部分行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图书馆运营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图书管理的质量,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为建设全民阅读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1 网络环境下的医院信息化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信息化技术是诸多行业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性技术,在图书馆管理方式转变的道路上,同样需要深刻思考信息化技术和图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办法,目前在诸多图书馆的运营过程中,体现出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较多,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①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没有彻底转变,意识决定了行为的展现,图书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在工作时自然会出现对技术应用的忽视[1]。并且在医院中,图书馆的建设并不是医院的重点发展项目,更容易出现管理层不重视的现象,甚至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会出现返聘医院退休职工的现象,其没有科技技术发展的意识,即使有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在学习新知识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其思想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手段上。图书馆的管理团队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思想上得不到有效的创新,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或是自身已经不具备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导致图书馆的管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创新。

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在数据库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不少地区的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不完善,导致读者应用信息化平台检索不到自身需要的数据和资料,还需要传统的方式来寻找相应的图书,对于图书馆的管理来说,始终做不到完全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图书进行管理[2]。

1.2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信息化的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开展,在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影响下,医院的图书馆在招聘图书管理人员时招聘要求都较低,只要求相应的学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即可,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直接导致了图书馆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在大部分的图书馆中,图书管理人员都不具备完善的管理知识体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也没有依据工作流程,依照自身的工作喜好开展工作,对信息化技术没有深入的研究,导致信息化技术得不到深入的应用[3]。除此之外,不少的医院图书馆在建设中还存在聘请医院科研退休人员、医护退休人员的情况,这类人群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但不具备图书管理知识,在开展工作时同样不具备专业性,并且这类人群的年龄偏大,科技化的知识了解对其来说较难,甚至其对计算机的操作都存在困惑,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建设。

1.3 网络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图书馆中应用信息化的管理办法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的科技化效果,体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优化了图书馆的资源配置,给予读者更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更便捷的阅读渠道。但是在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还有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大众重视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中的书籍资料都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线上储存,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线上共享,倘若在保存的过程中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会导致部分资料通过互联网泄露,甚至可能存在部分书籍数据资料被“黑客”通过互联网进行修改,书籍内资料的修改不容易被管理人员发现,但是会导致读者阅读的图书内容不真实,给读者建立错误的固态思想。并且,图书馆内所保存的不仅仅有公开的书籍和资料,部分图书馆中会保存一些具有保密性质的资料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则会导致保密资料的泄露,给图书馆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4]。

2 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图书管理策略

2.1 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

信息化的图书管理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图书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在彼此相融的前提下才能开展信息化的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是目前医院图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来落实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

①需要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意识的树立效果直接决定了工作的开展效果,需要对所有图书管理人员反复强调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在图书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督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时是否应用了信息化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和监督后,管理人员充分体验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便捷性,自身便会了解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是负累,而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从而自主的应用信息化技术[5]。

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有相应设备的支持,比如计算机、扫描仪、传真机、打印机等,要对所有的书籍资料粘贴相应的条码,或是直接在书籍资料商品条码中建立书籍信息,让读者可以在信息系统中直接检索出相应的书籍内容。完成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图书馆能够将书籍资料做到完全录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不少的图书馆是因为信息化设备建设不完善,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因此,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在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时候,最先做到的应该是为图书馆建设完善的信息化设备,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③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的提高还需要建设完善的数据库,只有读者在登录数据库后能够通过线上系统检索到相应的书籍或资料,才能促使其下次也通过图书馆的线上系统进行检索。当读者通过线上系统找不到相应资料时,自然会出现对线上系统建设的不信任,认为线上系统建设尚不完善,导致其对线上系统的应用出现排斥的心理。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将图书馆内的所有信息资料和书籍资料全部录入到线上管理系统中,为线上系统的应用率提升奠定基础[6]。

2.2 加强专业化图书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为了有效做到高质量的开展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就需要建设专业化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完全体现。

①图书馆要对所有的图书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包括图书的管理办法、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方式、信息化系统中录入书籍资料的方式等,这些内容的培训都可以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现有的图书管理队伍来说,能够全面提高图书管理队伍专业水平的有效办法[7-8]。

②可以在图书馆中针对图书管理人员建设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给予工作质量良好、工作中具有创新思考和创新能力、得到读者高度评价的图书管理人员一定金额的绩效奖金,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自主提升意识,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在经济奖金的激励下,不断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有效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对工作内容深入思考,提高个人的工作素养,从而建设专业化管理团队[9-10]。

2.3 提高对网络图书管理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充分重视互联网的安全性,对图书馆中的资料进行安全性的提升,保障图书馆内的书籍和资料不会被修改或外泄,部分图书馆内保存了一些保密层级不同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并不是公开的资料,安全性缺失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保密资料外泄的风险。因此,图书馆在开展图书信息管理工作的情况下要提高对网络图书管理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让线上系统也得到充分的保护[11-13]。

①图书馆的线上信息系统应该对入口进行分类,医院图书馆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就诊的患者,将读者的登录入口和管理人员的登录入口进行分隔,读者可以进行图书的检索、查阅,而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对图书资料进行录入,避免读者对系统资料进行误触修改的情况[14-15]。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登录的人员进行个人信息的查验,读者和管理人员都应该对自身的身份进行验证,在系统中对个人身份进行记录,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登录记录第一时间追责到个人,给予大众更强的警示性[16]。

②还应该安排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图书馆的线上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病毒排查,为系统建设完善的防火墙系统,避免被不法分子侵入网络窃取资料,定期的排查可以在网络系统出现漏洞时第一时间进行修补,减少网络系统被侵入的风险,提高图书馆内信息系统的安全性[17-18]。

3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做到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但是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需要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时需要配合建设相应的身份验证系统和防火墙,对线上系统的安全性做出更高的保障。目前,在大部分医院的图书馆中都存在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的状况,需要转变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意识,为其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设施,让其有转变工作形式的设施基础,还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图书管理能力,还需要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较高的了解程度,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做出更高的保障。

猜你喜欢
书籍管理人员图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班里有个图书角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