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作红,蔡兰,朱定荣,吕莹晞
攀枝花市中心血站,四川攀枝花 617000
临床输血仍是目前救治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明确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国逐步建立了个人自愿无偿献血与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相结合的模式[1],无偿献血水平明显提升,2018年我国千人口献血率达11.2‰[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进步、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人民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3],相应临床用血需求必将快速增长,我国血液采供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季节性、周期性临床用血缺乏情况。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一个国家的人口献血率达到10‰~30‰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4],而2018年高收入国家无偿献血率31.5‰、中高收入国家为15.9‰[5]。因此,我国无偿献血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临床用血需求还得不到充分、及时保障。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是指通过宣传、教育、动员等方式,征募适合的健康人群自愿参与无偿献血的过程。如何强化宣传招募工作,提升宣传招募效果,仍是当前无偿献血工作关注的重点[6]。《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血站建立和实施献血招募指南,以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作为征募对象,确保献血者教育、动员和招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自愿定期无偿献血”。近年来,各地采供血机构在广告宣传、电话招募等传统宣传招募方法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应用微信群、微直播、云平台等新兴网络媒介,不断强化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9]。现有报道更多突出宣传招募方式、方法的探索应用,在扩大宣传招募队伍网络方面的实践报道相对较少。为提升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及时有效地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攀枝花市于2017年开始探索构建无偿献血“血站+”宣传招募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血站积极贯彻《献血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等有关规定,加强政策倡导,采血协调市、县(区)献血领导小组印发文件的方式,在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确定1名兼职联络员作为辖区(单位)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人员,负责辖区(单位)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具体包括对辖区居民和单位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招募辖区群众和单位职工参与团体献血、落实献血场地并在献血现场组织协调等,共同推进无偿献血工作。
以县(区)为单位,按照培训覆盖比例不低于95%的目标,由血站组织对各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宣传招募兼职联络员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培训,推广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政策,宣讲招募技能和方法。
血站根据采供血需求情况,以宣传招募联络员队伍为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如:①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的联络员将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纳入辖区(单位)年度宣传工作计划,采取微信、发放宣传资料、建立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②市文明办联络员利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时机,广泛应用新闻媒体、宣传专栏等平台多种形式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③各联络员将无偿献血与“学雷锋日”“中国青年节”“国际护士节”“世界献血者日”“建军节”“教师节”“三下乡”等活动相结合,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组织团体献血。④乡镇、社区联络员将献血地点落实在农贸集市、政务中心等人流集中处,对辖区群众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组织团体献血。⑤教育、公安、卫生等机关事业单位联络员以系统为单位,定期对单位职工、高校学生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团体献血等。⑥血站充分依托宣传招募联络员队伍,招募热心无偿献血事业的爱心人士、无偿献血者参与,定期在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军队等组织“花城有爱·红色接力”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组织团体献血。
血站召开无偿献血工作会、现场交流会、举办“血站开放日”活动等形式,组织联络员队伍参观采供血现场、分享和交流团体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经验,对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兼职人员进行表扬等,形成同心聚力、共同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的良好局面。
2016年“血站+”宣传招募策略实施前,全市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主要由血站两名专职人员实施。2017年策略实施以来,全市先后将56家乡镇(街道)、68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兼职联络员纳入宣传招募联络员队伍建设,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的良好局面,宣传招募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加强。
各宣传招募联络员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积极动员和组织辖区(单位)居民和职工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明显提升。2016—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献血率分别为12.8‰、13.6‰、14.2‰、15.0‰、16.1‰、16.8‰,年均增长5.6%;血液采集量分别为24 383 U(1 U=200 mL)、26 752 U、28 678 U、30 618 U、32 915 U、34 006 U,年均增长6.9%。
各兼职联络员利用身份接近、地域接近等优势,主动对辖区居民和单位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定期组织团体献血,改变了仅由血站宣传招募的被动局面。2017—2021年,各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联络员主动招募团体献血,采集的血液量占全市血液采集量的22.5%、30.3%、28.2%、27.8%、31.7%。
血站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卫生机构。《献血法》颁布实施后,攀枝花市逐步建立了个体献血为主、团体献血为辅的全血采集模式,2016年辖区千人口献血率达12.8[10],基本保障了辖区临床用血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等无具体人员负责辖区(单位)宣传招募工作,致使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仍主要依靠血站“单打独斗”,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宣传招募的覆盖范围不广、力度不够。尤其是近年来,血站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不能满足宣传招募需要[11-13]、街头个体献血人数减少、临床用血需求增长的趋势未变,致使采供血矛盾依然严峻,急需改变宣传招募策略,提升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14],以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及时、充足。
2017年开始,攀枝花市以采供血机构为主导,从组建队伍、提升能力、宣传招募、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无偿献血“血站+”宣传招募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①壮大了宣传招募队伍,宣传招募队伍由血站两人发展到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126人,对宣传招募联络员队伍统一培训和管理,明确宣传招募职责和内容,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②拓宽了宣传招募渠道。各宣传招募联络员积极参与宣传招募工作,宣传形式更多样、宣传渠道更广泛,拓展了宣传招募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③提升了宣传招募效果。无偿献血“血站+”宣传招募策略实施后,全市千人口献血率和血液采集量明显增长,为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各联络员队伍主动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和组织团体献血,改变了血站单独开展宣传招募工作的被动局面,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但在无偿献血“血站+”宣传招募策略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部分兼职联络员宣传招募能力不够、部分单位的兼职联络员不稳定等问题。因此,下一步工作中应持续开展专兼职队伍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宣传招募能力;指定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保持工作连续性;采取招募社会组织参与、建立志愿者队伍等形式,促进社会大众人群更大范围地参与无偿献血[15];采取改善无偿献血纪念品种类等相关激励措施[16-17],结合相关健康促进理论[18-19]和当地实际情况,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提升无偿献血意识。
无偿献血是个人自愿的捐献血液、血浆或细胞成分,但不收取任何现金或可视为金钱替代品实物的行为。1998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以来,无偿献血水平明显提升。但无偿献血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文明程度密切相关,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无偿献血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进一步落实《献血法》有关规定,推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参与将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仍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在无偿献血相关法规法律修订过程中,应考虑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下的宣传招募职责落实和策略应用[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