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刚
(安国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保定 071200)
羊群饲养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羊的发病率高低,畜牧养殖检疫方面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如何精心管理,做到让羊体质健壮,降低发病率,需要相关人员的精心管理。同时,在畜牧养殖中,养羊业疫病流行还是比较严重的,如能做到有效预防,不仅可以帮助养羊业顺利地发展,而且还能提高产量。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为加快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养羊成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做好羊养殖户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及预防工作必不可少。
全乳环状实验检疫法是针对雌性羊进行的一种检疫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对雌性羊进行乳房清洁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取样的正确性,然后需要进行取样,取样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雌性羊挤奶,大约容量在1mL,然后把收取的奶样放置在灭菌凝聚试管中,轻轻充分震荡,能使试样充分融合。在融合以后,取一滴全乳环状抗原加入试管中,然后充分融合,接着把试管放入38℃的恒温水中进行加热,一般需要加热1 min 左右,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
试管聚集检疫法需要准备不同的检疫样本来进行比较,一般准备5个检疫样本,分别放入5个试管中,选择口径为10 mm 口径的试管为宜,首先把试管放置于试管架上,然后对其分别进行标注号码,这样在对比的时候也不容易混淆。1 号试管中加入2.4 ml 的碳酸生理盐水,2 号试管不变,3~5号试管分别加入3 ml的碳酸生理盐水。当上述操作完成以后,1 号试管中继续加入0.1 ml 的检疫样本使其融合,2~3号试管中加入0.5 ml的混合试液,并使其融合。4 号试管中加入0.5 ml 的试液进行融合,5 号试管中加入0.5 ml试液,然后根据凝聚结果判断。
平板聚集检疫法需要准备一个玻璃瓶子,然后进行分割,使其分成多个相同面积的空间,这样在每一个格子的空间上设置一个血清检疫样本,然后加入抗原,下面加热玻璃板,使温度维持在30℃左右,持续加热6 min左右,根据实验结果判断。
做好血清的采集和保存工作是首要条件,首先就需要对目标羊群的颈静脉真空采血1.5 ml,在摇晃以后与抗凝剂进行融合并均匀搅拌。将采集血样放置于平台1 min以后,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血清析出,再将其移动至离心管,放置于4℃的冰箱保存,余下血清需要放置于-20℃冰箱。开展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所采用的阳性、阴性血清都是来自于赛诺利康公司,其中石碳酸生理盐水需要达到10%,而乙醇和双氧水要达到75%。接下来就需要将所采集到的若干份血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开展初步检测工作,若结果成为阳性的血清,还需要通过布氏杆菌病试管凝结试验进行复检。需要注意的是,凝结试验所采用方案以及判定标准,就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所颁布的GB/T18646-2002诊断技术,在灭菌洁净的玻璃板上,通过吸取被检验血清和虎红平板凝结抗原30 μL均匀混合,然后再分别同阴性以及阳性血清进行对照。在等待4 min以后,借助专业设备若是存在明显的凝结现象,此时就可以充分说明是存在阳性。如果没有存在该现象,并且玻璃板表面显现纯粉红色可以判定为阴性。采用血清检测,首先需要稀释血清,在操作的过程中,浓度依次稀释为1∶1.5、1∶25、1∶50、1∶100。然后再加入等量稀释后的抗原,在充分摇匀混合以后,做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并配置浊管,然后再将所有的试管、对照管进行震荡过后,放置于37℃的温箱之中,再放置24 h以后取出并详细检查。通过对比参照可以发现,若上层试管液体存在明显的清晰,此时就说明菌体是完全凝结,若是出现上下层液体100%清亮的现象,这就说明菌体是处于完全凝结的状态,结果为阳性。
多存在隐性感染疾病,主要针对怀孕三个月以上的母羊容易导致流产,具体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出现快速减退的现象。临床表现还伴随子宫内膜炎,以及在阴道区域还有污物排出,对于部分羊群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炎以及乳腺炎等情况,而在公羊感染了该病毒以后,会出现坏死性睾丸炎,容易对生殖器官造成明显伤害。
考虑到感染布氏杆菌,其症状并不是很明显,而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就可以采用解剖检测的方式。对病羊的生殖器官进行检测,尤其是在感染该病菌以后,其胎盘绒毛膜下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以及糜烂等症状。尤其是三个月以下的幼畜,还会出现肌肉出血浸润的现象,胃部还会伴随白色以及淡黄色絮状物,而内部的肝脏以及淋巴还出现了坏死现象。公羊主要集中于生殖器官,尤其是在前期会出现睾丸明显肿大,在后期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快速缩小的现象。
羊布氏杆菌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影响养殖户产量,直接对养殖户造成损失,各基层检疫部门要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羊布氏杆菌病的知识学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地开展此病防疫小组,走访养殖户,为养殖户宣传羊布氏杆菌病的预防知识。同时,各基层检疫部门要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交流热线,可以设立专门的羊布氏杆菌病预防知识微信群,让养殖户有问题及时提出,工作人员及时回答解决,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羊疫病的发病率。采用积极的措施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需要全面采用5号羊布氏杆菌弱毒疫苗,在接种过后的羊群,一年之内具备抵抗此种病菌的抗体。
想要从根源控制羊布病的发生,定期对羊群进行接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部分养殖户需要对羊群建立档案信息,对于是否接受免疫接种都要进行详细登记。一般接种最多的疫苗包括冻干布氏杆菌羊5号弱毒菌苗、布氏杆菌19 号弱毒菌苗等,这些疫苗都能够对羊布病起到预防作用,减少羊布病的发病率。此外,羊布病的预防中,羊养殖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从羊群的饲料营养,还是羊舍通风、环境中,都能有效地降低羊群的发病率,阻碍细菌的侵袭。饲养员要定期对羊舍进行通风、清扫,及时地清理粪便,进行杀菌消毒,饲料的选择中尽量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增强羊的体质,从而降低羊的发病率。
羊布病的传染性非常高,所以,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好疫病的传入与发生,比如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繁自养,对于需要外来引种的,一定要杜绝在疫情地区引种,必要时要多观察隔离,一个月之后确认没有异常,才能够混入羊群中。此外,平时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传染性疾病的暴发,也需要避免因引种检疫工作不到位,导致疫病的传入。因此,有必要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为快速扩大养殖规模而引种,还是需要积极做好检疫工作。
在现阶段,一旦羊群感染了布氏杆菌,并没有明显突出效果的药品,也就是说,在当前主要的手段就在于一旦发现有羊感染,首先要做的措施就是进行隔离,接下来就需要做好淘汰处理措施。在母羊妊娠阶段,母体内的胎儿仍然存在正常的活动迹象,但是从母羊的表现来看却存在流产症状,那么就可以采用100 mg的孕酮开展肌肉注射,并且要采用传统的中药方案进行治疗,其中当归、砂仁、炒白术都需要28 g,川芎、白芍、炒阿胶各18 g,熟地、黄芩各22 g,最后还需要12 g的生姜以及18 g的川芎和党参,在混合均匀以后研磨成粉,使用开水冲调过后在常温下给病羊饮用。每日服用一次,坚持5 d过后症状能够得到缓解。对于已经产生流产症状的母羊,则需要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其他的消毒液,做好子宫的清洗工作,尤其是需要注意,为尽可能减缓症状,需要在流产后两日开始进行冲洗,每天需要冲洗一次,直到在母羊阴道内部不会再产生明显的污物。对于流产后症状较轻的母羊,可以使用常规的抗生素药剂,此外,也可采用传统的中药,但使用的量需要酌情减少。
考虑到该疾病主要暴发于5 月中旬以及10月中旬两个阶段,因此在此过程中,作为农户就需要开展大规模的检测工作。一方面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早处理的目的,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检测方案,一旦出现阳性,就需要对疑似的阳性病例进行隔离处理,并积极开展跟踪检测措施,然后再根据后期的生理变化确定最终的处理方式。在隔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观察身体的临床表现,更需要关注残留的排泄物以及胎衣等物质,需要将其进行焚烧处理并做好消毒。另一方面,对于非疫情区域,主要是通过病原学检测,以此实现对该疾病及时掌握。而疫情区的防控措施需要在病症检测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捕杀隔离等措施,才能尽最大可能有效延缓和降低病情的蔓延速度,避免让更多的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
总而言之,羊布病是近几年羊养殖业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作为养殖户以及各基层检疫部门,在预防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养殖户与检疫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然不仅是对养殖户的损失,更是影响我国羊养殖业的发展。各防疫部门需要有效地做好防疫管控,不断地提高养殖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为羊养殖户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