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鹏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思考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稳步发展,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指出:“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1]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工业发展奇迹的出现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以此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因此,结合《决议》的精神,具体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历史经验,并分析其理论创新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习近平关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相关论述和研究中。对于制造业、信息产业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产业政策,关于新时代党如何总揽全局领导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新发展的研究略有不足。(1)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多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视角出发,例如齐卫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江汉论坛》,2021年第9期;张雷声:《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4期;胡乐明:《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8期。专题性研究新时代党领导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创新发展,笔者所见较少,代表性的研究如黄群慧:《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本文透过新时代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一系列决策与实践,在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挖掘当代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工业领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科技创新。马克思在研究工业经济的发展后指出,财富的创造“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作用物的效率“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因此,工业经济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说也是创新的竞争。
当前,美国面对中国的发展感到不安。尤其对中国在科技与工业领域的发展感到警惕,通过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有针对性地对中国的前沿科技领域进行全方位遏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实施全面打压。冷战时期,美国曾依靠强大科技实力战胜了苏联,其对华的技术遏制政策带有冷战印记。按冷战时期西方学者萨顿的观点,苏联的工业技术创新和工业技术转换存在结构性问题。在1945—1965年间,苏联没有应用过首创的工业技术革新项目。[3]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对苏关键技术的封锁政策。在西方的技术封锁下,苏联在高技术如电子计算机、生物、新材料、光电子等领域创新不利,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冷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社会主义无法创新只能依靠技术引进,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运用的认知偏见。这也是当下美国试图对华施行科技战的认知渊源。苏联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弊病在于僵化的经济体制,中国与其有本质不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业与信息化事业走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主要历史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虚拟化”和“去工业化”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这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具有严重的内在缺陷。[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欧盟等都通过超发货币试图度过危机,但其结果是少数阶层的财富迅速扩大,社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与西方不同,中国制造业基础较好,21世纪初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受经济全球化影响,尤其是美国超发货币的国际影响,中国同样面临“脱实向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指出这一问题:“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使资产泡沫膨胀,金融风险逐步显现,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体循环不畅。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5]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实行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20年以来,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工业率先复工复产,稳定供应防疫物资,为打赢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彰显了制造业对于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第二,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重视需求导向。苏联的技术创新之所以未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其僵化的经济体制无法把技术研发转化为生产力,从而驱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的驱动作用,把创新视为工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6]在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时,中国坚持科技创新的需求导向,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一方面集中力量在企业个体无法投入的基础研究领域、关键技术领域引导发展,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在5G互联网、航空、航天、航海、轨道交通等领域取得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谱写了中国制造新篇章。
第三, 实施数字中国战略,两化融合发展。新的工业发展趋势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为此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指导两化融合发展,培养跨界融合新生态,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推进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领域,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等各方面广泛应用。全国工业企业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2.1%、68.1%和73%,对传统制造业提升作用显著。[7]
第四,面向新的工业革命,重视关键技术。不同于常规性技术对于生产方式的微创新和完善,颠覆性技术往往会打破技术发展路径,改变行业的规则,重新开辟产业竞争的新赛道。关键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普及往往预示着新的工业革命。因此,中国只有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才能在新的变革面前抢占主动权,成为产业的引领者和标准的制定者。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提出“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协调出台相关涉及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产业转化的相关政策,力图建立新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推进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工业采取了技术封锁。以苏联在一五计划时期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为起点,中国逐步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在航天、军工等领域取得了突破,保障了国家安全。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努力追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融入经济全球化,借鉴和学习了日韩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中国奇迹”。
新时代,中国工业面临新的挑战。在国内,长期支撑工业发展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失去,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趋紧。在国际上,中国工业同时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前后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甘于逐渐丧失产业链优势和技术优势,处心积虑对华采取遏制政策,妄图通过贸易战、科技战打击中国工业经济。习近平指出“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8]。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工业实现新的跨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部署。这一战略从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来看,具有其特有的意义。
第一, 发展自主高效的产业链是实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的关键。历经七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工业已经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产业体量大,产业门类齐全,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正如《决议》指出的,“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新时代,中国工业实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的核心在于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关键产业,如半导体产业链长,涉及关键技术、前沿科技多。2016年工信部等发布《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年版)》,中国在11个先进制造领域中,共有287项核心零部件(元器件)、268项关键基础原材料、81项先进基础工艺、46项行业技术基础需要突破。[9]在党中央的统筹部署下,从2015年起,中国正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突出解决先进制造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为此国家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各地方也针对性引导、鼓励关键技术领域的攻坚。至2020年,在部分领域关键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的“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二, 坚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产业国际循环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三来一补”为代表的加工组装模式,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引进来,使我国融入了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大循环,成为“世界工厂”。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快了从产能“走出去”到技术、资本、品牌“走出去”,显著提升了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能力。新时代,党中央多次强调开放的重要性,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到开放作为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强调推动形成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不能只是简单的招商引资,不能只是大型跨国公司安排下国际品牌的“组装厂”。新时代的提升国际循环竞争力要求中国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吸收聚集国际高端要素和先进制造业在中国布局,引导国内不具有优势的产业向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序转移,以我为主构筑新的产业国际循环。新时代,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地位显著提高,至2018年,加工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已经由2009年的41.18%下降到27.41%。[10]
新发展格局理论既明确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选择,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给新兴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工业化路径的全新选择,呈现了不同于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式发展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走过的依附性发展之外的新的工业化路径。
回顾过去,1949年之前中国工业化停滞不前,工业发展被经历多次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甩在身后,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的工业化事业。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战略决策,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轻重工业并重,再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中国工业的历史性飞跃。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诸多发展难题的解决仍需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一,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是党的领导,尤其是党中央的权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涉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关键议题,例如碳排放、贸易战,如果没有党中央的统筹决策,单靠企业、行业难以良好应对。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碳排放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气候问题,而且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发展中国家竞争的经济武器。例如欧盟拟征收的碳边境调节税,被认为是另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碳排放问题毫无疑问会对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统筹全局,2020年党中央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定。党中央统筹协调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从能源安全、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了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 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保障中国的工业和信息化事业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只靠行业内的工业企业是做不到的,必须依靠党的统筹领导,协调各方,才能够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1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够立足全局,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 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在工业发展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业化的主力军。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化历程中涌现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独特的工业精神。党在十八大以来,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四, 党的全面领导不意味着建立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恰恰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工业与信息化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营改增”改革等,打破行业垄断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产生于马克思对工业革命的观察与研究,发展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实践。其主要涉及工业化产生的条件和动力、工业化与生产方式变革、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工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在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下,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正如《决议》总结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1]新时代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是在实践层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例证。
1.对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理论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的工业革命理论主要基于他对于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近距离观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工业革命理论包括技术革命同科学革命、产业革命的关系,生产力的革命性,工业革命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议题。马克思认为与把人作为动力不同,工业革命中“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12]。
马克思的工业革命思想博大精深,但受所处时代限制,马克思并没有经历以电气、信息为代表的工业化历程。当下一些新技术展示出新工业革命的趋势,例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与原先的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不仅实现对人类体力劳动的替代,还要对工业生产中的人类脑力进行一定的替代。[13]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趋势。他强调“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14]中国工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前期工业积累和相关领域的人才储备,中国拥有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利用战略机遇实现赶超的可能性。因此,关键在于找准产业升级的方向、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创新环境的营造以及必要配套政策的落实。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15]习近平关于新工业革命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理论的重要发展。
2.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看来,工业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他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16]苏联工业发展在二战前注意利用世界市场的资金、技术,结合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取得巨大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在此背景下苏联理论界形成了“两个平行市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两个阵营政治军事上的对立,其经济结果就是两个平行且互相对立的世纪市场。“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割裂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对苏联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两个循环理论,有机融合“走更高水平自力更生之路”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守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与工业化的理论认识,又符合中国工业发展的时代环境,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工业生产中的分工,“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7]马克思笔下的“该民族的分工”应主要指的是国内产业的分工。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虽然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但其国际间分工主要是产业间的一定分工,而且国际贸易以制成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带来远距离通讯成本降低和即时性的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远洋运输、集装箱运输、航空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国际的产业分工从产业间的分工向产业内分工演进,甚至进一步发展到零部件之间和零部件不同生产工序之间的分工。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1980年代之前,集成电路产业由系统厂商和IDM厂商主导,历经数十年已经演变为IC设计、圆晶代工、封装测试的垂直分工模式,甚至设计环节与测试环节的分工模式进一步细化。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看,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中约60%来自中间商品和服务贸易。[18]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能力决定着国家间竞争的成败。因此,中国工业与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要更加积极地扩展全球视野,积极地参与甚至主导国际产业分工,更有效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另一方面,在国际分工的新形势下,习近平指出核心技术是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在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时,要防止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习近平关于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重要论述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和工业理论的重要发展。
3.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历程中党的领导理论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所研究的工业化主要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工业化,他预言了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弊病,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践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以单一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以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作为模仿的对象。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历经长期探索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合。
新时代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中国的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工业建设,才能够协商合作,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因此,实施党的全面领导,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是保持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是我国取得诸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制胜法宝。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守正创新,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时代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