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拉西酮致药物性皮炎1例

2023-01-03 09:34:19洪家坤孙艳兵刘小兵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4期
关键词:炉甘石药疹洗剂

洪家坤,孙艳兵,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贵港医疗区,广西 贵港 537100)

齐拉西酮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对其不良反应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大多数集中在嗜睡、头晕、恶心及QT间期延长等方面,而关于药物性皮炎的报道较少。然而,齐拉西酮引起药物性皮炎的发生率并不低[1],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并进行干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报道了一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齐拉西酮致药物性皮炎,此例药疹出现的时间与高昱等[2]提出的药疹潜伏期略有不同,所以在临床上不能因为超过潜伏期就忽视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3],联合用药是诱发药疹的重要因素,而此例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单药治疗时出现药疹,提示即使临床上采用单药治疗,也不应忽视药疹发生的可能性。在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过程中,也应重视患者的过敏史,关注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干预。

1 病 例

患者男性,25岁,因“自语、多疑、行为异常1月余”,于2021年6月28日首次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入院时查及以下精神症状:评论性幻听、关系妄想、思维被洞悉感、情感平淡、情感反应欠协调、行为怪异、自知力丧失。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无过敏史。入院后各项躯体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ICD-10),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021年6月30日,对患者予盐酸齐拉西酮片治疗,初始剂量为20 mg/次,每天两次,与饭同服。2021年7月5日,逐渐将剂量加至60 mg/次,每天两次。用药过程中定期复查心电图,除服药后出现轻微头晕外,未出现其他明显药物不良反应。8月初,患者精神症状明显缓解,继续维持60 mg/次、每天两次巩固治疗。2021年8月12日下午,患者主诉全身瘙痒,查体:四肢、躯干可见多处大片风团,局部有麻刺感,风团扁平发红,边缘有红晕。立即予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并在患处涂抹复方炉甘石洗剂,约半小时后,患者全身皮疹、瘙痒减轻。此后三日(8月13日-15日),患者继续按原剂量服用齐拉西酮,全身皮疹、瘙痒仍持续存在,虽在每日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后皮疹有所减轻,但一直未完全消退。2021年8月16日13∶00,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大片红疹,伴瘙痒,并主诉心慌、双侧膝关节疼痛,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8.3℃,呼吸20次/min,脉搏95次/min,血压121/77 mmHg(1 mmHg=0.133 kPa)。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CT。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15.1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2.3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7%,淋巴细胞百分比13.1%,C反应蛋白29.1 mg/L,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CT结果均未见异常。经外科专家急会诊考虑为齐拉西酮引起的药物性皮炎,遵会诊意见停用齐拉西酮片,于13∶30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予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二钠等支持治疗,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当天15∶00左右,患者全身皮疹较前消退。次日早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瘙痒减轻,但仍有较多皮疹,予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次、每天一次)、地塞米松片(0.75 mg/次、每天两次),并用复方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每天两次)。至2021年8月22日,患者全身皮疹全部消退,无瘙痒,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停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片、复方炉甘石洗剂。2021年8月25日开始口服阿立哌唑,用药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效果较好。2021年9月30日达临床治愈后出院。出院后能坚持服药,病情稳定,未再次出现皮疹。

2 讨 论

本例患者为首次发病,在单一使用齐拉西酮后出现药物性皮炎,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异常,过敏史阴性,住院病房为封闭式病房,治疗期间未接受探视,未接触其他可疑的致敏物质,亦无物理因素致敏的证据。停用齐拉西酮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皮疹快速减轻。根据药物性皮炎的诊断标准[4]:发疹前有明确用药史;有一定潜伏期;停用致敏药物后皮疹逐渐好转或消退;排除有相似皮损的其他皮肤病。此例患者可诊断为药物性皮炎,同时,可认为患者出现药物性皮炎系服用齐拉西酮所致。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指以任何途径进入机体的药物所引起的皮肤黏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药疹的发生机制复杂,其中,免疫介导的变态反应是大部分药疹的发生机制[5]。推测本例患者的药疹是服药后机体出现Ⅳ型变态反应所致。Ⅳ型变态反应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T细胞转化为致敏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时,致敏T细胞识别抗原,出现分化、增殖,并释放出许多淋巴因子,吸引、聚集并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组织坏死。关于导致药疹发生的药物种类,高昱等[2]研究表明,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镇静催眠抗癫痫药是导致药疹发生较多的三类药物;杨凡萍等[6]对1 883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临床上单药致敏的情况仅占5%左右,最常见的五类高风险致敏药物为抗生素、中药及中成药、抗癫痫药、降尿酸药以及解热镇痛药。在以上研究结果中,抗精神病药物均未在导致药疹的高风险药物之中。

齐拉西酮是一种苯异噻唑哌嗪型抗精神病药,是多种5-羟色胺(5-HT)受体的强拮抗剂,同时还是5-HT1A的强激动剂,并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5-HT的再摄取具有中度抑制作用[7],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8]以及控制激越症状[9],此外,齐拉西酮对双相情感障碍也有明确疗效[10]。马敏康等[1]研究结果显示,齐拉西酮较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更容易导致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本案例中,患者除出现皮疹外,还伴有发热、心慌、关节疼痛等症状,此时,应警惕剥脱性皮炎的发生。

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对于非重症药疹患者,应用抗组胺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治疗后多能治愈,部分患者需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重症药疹患者,需早期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1];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12];在以上两种治疗效果均不佳的情况下,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为重症药疹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13]。此外,还有很多辅助疗法也能促进药疹的康复,例如,红蓝光照射不仅有助于促进皮肤早日愈合,也可改善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14]。

在本病例中,患者从开始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到出现皮疹经历40余天,与高昱等[2]研究得出的轻型药疹潜伏期为数小时至30天的结果不一致,提示药疹潜伏期可能进一步延长,但临床上不能因为服用药物超过30天而忽视相关的不良反应。张秀君等[3]对406例药疹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是诱发药疹的重要因素。但本病例患者却在无基础疾病、未联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出现药疹,提示临床医生不应忽视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的药物过敏情况。在临床工作中,不管是单一使用齐拉西酮治疗,还是联合其他药物,均应重视个体的过敏史,关注皮肤方面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干预,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炉甘石药疹洗剂
贵州赫章矿物药炉甘石质量分析及炮制工艺研究
儿童使用炉甘石有禁忌
小宝宝莫用复方炉甘石洗剂
收湿敛疮的炉甘石
2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皮损处理临床回顾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
银芷肛肠熏洗剂对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及MMP9的影响
衣物预洗剂的配方技术及发展趋势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