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谭辉(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21级研究生)
中国目前具有全球最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负担,据统计,我国HBV慢性感染者约为7000万左右,而实际感染者可能有1亿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超过2800万。HBV是国内肝癌的首要病因,约占92%以上,而肝癌则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病因的第二位。那到底什么人容易感染乙肝,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呢?
简单来说,乙肝表面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其阳性代表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阴性者均为乙肝的易感人群。其中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一、婴幼儿:HBeAg阳性(俗话说的大三阳)母亲的新生儿、HBV DNA 高水平母亲的新生儿;我国目前乙型肝炎病毒以母婴传播为主,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母亲的HBVDNA水平与新生儿感染 HBV 风险密切相关:HBeAg阳性、HBVDNA高水平母亲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
二、成人: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注射毒品史、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如:医务工作者)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等等。
近期我国学者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实施乙肝全民筛查在经济学评估中显示出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而且越早开展健康收益越大。因此,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检测手段的便捷,全民乙肝筛查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筛查,乙肝感染者可以及时被发现并得到合适的医疗干预,避免病情加重;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就接受正规的基础免疫;乙肝保护性抗体不够,就再次接种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实践已经证明,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我国目前采取新生儿普遍接种及易感人群可接种政策后乙肝感染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因此乙肝的高危或者易感人群,或者不清楚自己是否感染的人群,应积极接受乙肝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的检测,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达到世卫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灭病毒性肝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