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高校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究

2023-01-03 02:53李育君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一站式辅导员育人

李育君

“一站式”高校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探究

李育君

[集美大学]

建设“一站式”高校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不仅仅要在教学上夯实基础、改革创新,也必须在学生生活方面做好保障、寻求突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生社区建设缺乏聚焦、资源配置不足、信息化进程滞后、文化内涵不够充实等问题,从高校学生社区具体问题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从高校社区功能多样化、多方协同管理、思政引领、空间拓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的进程,让高校学生社区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学生成长需要,更有利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社区; 一站式;综合管理

高校学生社区不仅是生活场域,也是教育文化场域,是加强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目前,高校学生社区建设在理念共识与功能转型、党建机制与育人体系、主体协同与治理效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亟待通过"一站式"建设弥补育人短板,提升治理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校学分制、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等人才培养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在学生社区生活、学习、交流等方面的多元需求日益增长,学生社区作为育人阵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来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育人内涵。辅导员的思政工作要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下沉到学生社区中,让学生社区成为党建引领的重要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加强高校学生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创新,应抓住五个关键,即以战略思维驱动功能多向拓展,以共治思维驱动多元主体协同,以思想政治引领充实社区文化内涵,以打造思政教育空间、扩展思政教育阵地,以互联网思维驱动治理效能提升,从而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形成共建、共享、共通、共融的新型师生共同体。

一、以战略思维驱动功能多向拓展

学生社区的多功能拓展,需要健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基础建设,满足学生学习与生活需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打造管理机制健全、环境优雅、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学生社区。社区功能不能仅仅停留在住宿功能上,功能的多样化是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的重要基础,即满足学生住宿、学习、管理、交流、休闲等各方面需求,合理地将高校部分功能下沉到社区。社区是大学生踏入高校第一个接触的场所,社区的面貌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高校的第一印象,一定程度上也奠定了学生对高校的认可度,拓展学生社区功能,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大学生爱校教育的第一站。

功能性的提升,是社区“一站式”建设的关键,随着学生管理精准化精确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简单的住宿配置已经无法满足学校对学生日常管理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大学生丰富的课余生活需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生活习惯,掌握学生个性化数据,可以更科学地推进社区建设。数据分析可以很好地用于分析和分类学生的具体情况,除了睡眠、作息等生活习惯,学生入学后形成的学习生活节奏、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也是学生社区建设的重要数据基础。除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个性化信息的掌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数据分析也能为学生宿舍调整、解决宿舍问题提供数据依据。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开学季以系统问卷的方式,收集学生生活习惯和职业生涯目标信息,通过信息归类和比对,将学生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生活习惯相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寝室;二年级或三年级是学生职业规划较为成熟的时期,将有相同规划目标的学生调整在同一个寝室,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学生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矛盾,相同职业规划的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和鼓励,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宿舍安排。

除了数据分析功能,社区“一站式”建设的提升,更要考虑到学生学习、交流休闲等各方面需求。随着课业量的增加,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需要,学生社区的学习功能也必须成为标配,学生社区的学习功能不仅仅能让学生更便捷地学习,也能解决一部分宿舍矛盾。除此之外,社区的休闲功能、交流功能也需要不断完善,社区功能的提升,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是高校人文关怀的体现。以深圳大学新建的一号宿舍楼为例,该宿舍楼学生的活动空间是社区功能和社区空间的核心亮点,承载了多项功能。该社区在定位上,是多元化社区活动空间,具有自修和阅读功能,保留有传统自习室和以书吧为形式的阅读空间。社区配备有培训、会议室,能够在社区召开小型会议和小型培训,会议室的设置更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开展。社区同时具备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宣泄情绪、缓解烦恼提供支持和帮助。该宿舍楼利用有限空间实现多元功能,承载着学生课堂之外的各项功能,提升建筑的利用率。这些都解决了学生社区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不高、舒适度不足、设计传统无吸引力、缺乏交流功能等问题。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学生社区所承载的功能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在多方面都进行跃变。当前国内学生社区设计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上,缺乏前瞻性,忽视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改进和优化高校社区空间和功能,营造注重交流、人性化、多元化、共享化社区空间,是“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

二、以共治思维驱动多元主体协同

多功能意味着多主体的参与,这样才能将各项功能落到实处。“一站式”学生社区所需的基础建设、区域规划、各类线上线下平台、日常维护等等需要各个主体共同参与,社区配置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生活,真正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需要在原有配套基础上,完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将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党员先锋岗等等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将晚点名、健康监测、卫生检查等例行工作,下沉到社区,让例行工作更精确、更系统。

学生社区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实际上是要实现管理者、教师、学生对社区治理和管理的共同承担和共享。要构建多方参与的机制和机构,发挥学生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质作用,创建学生在社区“一站式”建设方面和与学校多方的对话机制,确实满足学生日益变化的生活、学习、交流需求,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学生社区是培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各高校,学生真正参与到社区管理的空间还很小,模式还不够健全,总体还流于形式。学生团员、党员、学生干部还没有真正参与到社区服务和管理中来,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社区的现状中,学生既有对于社区事务参与的热情,也有对社区事务参与的能力,但是参与途径和方式比较有限,无法真正切入到社区的规划和改革中。高校第二课堂更注重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其实学生在社区中服务和管理实践中,自己才是最终受益者,自己更能够体会到服务的收获和快乐。

充分利用好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是学生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关键,提高社区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地位,将社区表现和学生评奖评优相结合,将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岗、勤工俭学等工作,单独分类出来,形成更加系统的体系和制度保障,引进校外社区可行的、适合学生社区的运行模式,设立专门指导老师或辅导员跟进制度创建和进程,确实做出成效,让学生不仅仅是被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服务的主体、管理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社区“一站式”管理中重要的一方。

除此之外,学生社区“一站式”多功能拓展也需要和多方治理相结合,将学生社区的功能区域与校园各个管理部门对接,如社区学习空间统筹到学校教学部门、社区休闲与交流空间统筹到学校基建或后勤部门,形成学校统筹规划、学生参与具体落实的长效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协调心理健康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入驻,让“一站式”社区功能更加齐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以“思创园”为核心,通过充分活化空间,在走廊、过道、会议室内部布置思政教育展览,三个楼层分别承载“树理想、重品行、守纪律”主题内容,学生在学习、阅读、唱歌、练舞的同时,也能浸润在思政育人的环境中,学生活动中心也摇身一变成为思政体验馆。同时建立“1+4+N”学生社区思政教育实务化平台,安排辅导员、医务室、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社区入驻、办公,将思政教育平台建在社区内、宿舍里,打通了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三、以思想政治引领充实社区文化内涵

突出党建内核,学生社区不仅仅是服务阵地、学习阵地、更是思想与文化阵地,要将党团活动,支部建设等融入社区,让党建更加具有亲和力。

支部应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建设,凝聚育人力量,实现党建引领助推社区建设,使社区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工作体系。成立以党委、团委以及支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落实落地。二是优化组织设置,强化党建引领。各单位力量下沉学生社区服务学生,以社区为单位设立党支部,实行学生党员在二级学院和学生社区“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打造学生社区思政教育园地。三是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全覆盖。发挥党员在理论宣讲、社区服务、文明创建、宿舍融合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党支部工作与社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该校立足区域,构建“内生式”学生社区党支部,自上而下,依靠社区基层组织自身力量推进党建工作。覆盖楼栋,构建学生党建“延伸式”学生社区模式,学院党建向社区延伸,把学生的社区表现纳入党员发展体系,实施党员寝室挂牌制度。面向寝室,构建教师党支部“嵌入式”学生社区党建模式。教师党支部与学生社区楼层结对,实现社区学生与教师党员有效交流,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思想引领的党建活动。

四、打造思政教育空间以扩展思政教育阵地

为了更好处理学生突发事件,辅导员基本每周至少三天入驻学生社区。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设置辅导员谈话室、小型会议室等思政教育空间,让辅导员利用好值班契机,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实值班辅导员工作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教学工作、学生活动一样,都需要足够充足的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目前各个高校普遍存在思政教育专属空间不足的情况,辅导员谈话、开会、布置工作等日常事务没有足够的空间配备。而充分深入地了解学生是思政工作重要的一环,谈话、会议、学生事务往来等是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的重要方式。但是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场地往往面临尴尬,不论是办公室还是学生宿舍,人员嘈杂,在与辅导员交流过程中,学生不能充分敞开心扉。在学生社区配置适合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和学生事务工作的会议室、谈话室等空间,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更有效的谈话,学生事务工作会开展得更加便捷,也能更加发挥好辅导员值班住楼制度。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在学生宿舍区域,设置了学生阅读室、会议室和辅导员谈话室,解决了学生因冲刺考研、考公等原因自习较晚而晚归的问题。单独的辅导员社区谈话空间,让值班辅导员谈话更加有效率。

五、以互联网思维驱动治理效能提升

新时代,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周期,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进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惊人的速度在重塑着网络空间,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工作模式,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势在必行。经过20余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已经储备了足够的革新动力,学生社区也已经能够通过互联网解决许多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网上充电、网上报修等等。在此前提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应进一步找准着力点,不断推动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互联网是“一站式”学生社区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论是治理的升级、服务的提升,互联网都是最有效的工具。要总结和归纳学生日常治理和日常需求,形成社区成员大数据,将互联网应用到社区治理和服务中,解决诸如签到、打卡、检测、查询等一系列日常治理和服务难题,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总体而言,高校社区的“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关键在于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回归社区是服务人、教育人、培养人的本质,成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社区更应当与时俱进,更紧密地和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需要相契合,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相匹配。高校社区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在建设方面,必须转变观念,补齐目前存在的短板,聚焦学生的需求,拓展社区功能,协同建设,创新发展,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成高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生社区是大学生重要的思政教育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抓手,是除了学习之外,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活的幸福指数。“一站式”高校社区建设提升了学生社区的教育和服务功能,解决了许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实现了思政教育和服务学生、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能够让社区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基础建设更加健全,服务性更加凸显,功能性更加多样;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对学生的服务也更加到位,管理模式也更加清晰,使学生社区也更具有时代性和育人内涵。

[1]杨昌华.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域”转换[J].思政研究,2021(04):25-29.

[2]刘晶.“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体系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20(17):174-176.

[3]刘广超,陈则铭.“三全育人”视野下高校学生公寓思政工作阵地建设路径探究--以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制”管理模式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04):27-29.

[4]王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03):17-18.

[5]郑节霞,王闽,陈乃车.高校学生社区社区党建工作的瓶颈和模式创新-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04):20-21.

[6]杨志群、方玮.用好“两支队伍”,落实“三全育人[N].南方日报,2019-06-21.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一站式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他们用“五招”育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