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的百年演进

2023-01-03 01:11杨凤城肖政军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杨凤城,肖政军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党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课题之一,引起学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党逐梦现代化的百年思想历程,梳理其现代化观的历史演进,无疑有深刻意义。

一、从“先革命后建设”到“四个现代化”

何谓现代化?罗荣渠先生有一个为学界所认可的界定:“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社会的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发展过程。”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16-17 页。从这一定义出发,中国现代化历程无疑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20 世纪30 年代中国学界曾有过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讨论,说明中国人对此早有思想自觉。①关于20 世纪30 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除上引罗荣渠所著《现代化新论》有所关注外,还有不少学者专门论及。参见孙宏云:《中国“现代化”观念溯源——〈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2 期;阎书钦:《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内涵流变》,《河北学刊》2005年第1 期;黄兴涛、陈鹏:《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历史研究》2018 年第6 期。《陈独秀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435 页。

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问题并未特别关注,但也不陌生,从思想渊源看,其发端于“五四”前后党的创立者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思,并最终确立了“先革命后建设”的方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是中国外交失败的残酷现实,还是战争暴露出的资本主义弊端,都使中国思想界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严重怀疑,于是有了“东西文化论争”及“以农/工立国”等论争。面对这些论争,中共创立者们认定,中国唯有“化为工业国”乃可以自存,但要化为工业国必先行“社会革命”,故“当前只是个破坏,无所谓建设”。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380 页。对此,他们的论证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开发实业需要集中资本,而中国的资本家“视投资为危途”,而社会主义“资本可以集中,劳力可以普及”。③《陈独秀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87 页。④《李大钊全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353 页。发展实业还要求“强有力之有产阶级的政府”及“科学的人材与机械的制造”等,而中国“无一事可以备格”。⑤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编:《“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第一册),第376 页。其二,恶劣的国际环境也不允许中国走内生型的渐进式现代化道路,因为一方面“各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另一方面“国际帝国主义的国家勾结本国军阀制造并延长本国的内乱”,使中国无“统一和平”这两个发展实业的要件,⑥《李达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66、224 页。因而只有先通过“社会革命”彻底破除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世界,才可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特殊性的分析,构成党逐梦现代化百年历程的起点。

此后,在“先革命后建设”的总方略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同时,革命对党的现代化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是对军事现代化及与之相关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现代化感触尤深。⑦方涛、罗平汉:《“现代化”:历史演进、概念体系与语义用法——以党的文献为中心的文本分析》,《党的文献》2016年第1 期。特别是在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同志频繁地论及工业化的重要性,指出“中国之所以弱,也就是因为我们还只有很少的工业”,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1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260 页。就是因为“没有新式工业”,⑨《毛泽东文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6 页。“没有工业,没有重工业,没有机械化的军队”,就有“灭亡的危险”。⑩《毛泽东文集》(第3 卷),第411 页。实际上,抓住了工业化也就抓住了现代化的核心和本质。

需要说明的是,从中国共产党人使用“现代化”的语词史看,“现代化”“近代化”“工业化”大致指向一致。依现有资料,陈独秀在1923 年7 月给萨法罗夫的信中谈到中国“现代化工人”数量还很少。⑪关于20 世纪30 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除上引罗荣渠所著《现代化新论》有所关注外,还有不少学者专门论及。参见孙宏云:《中国“现代化”观念溯源——〈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2 期;阎书钦:《20 世纪30 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内涵流变》,《河北学刊》2005年第1 期;黄兴涛、陈鹏:《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历史研究》2018 年第6 期。《陈独秀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435 页。蔡和森在1924 年论及义和团“因为没有近代化”而失败,主要指没有“大炮机关枪”这类新式军事装备。⑫《蔡和森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654-656 页。大革命失败后,在以陈独秀为首的“托派”与党中央的争论中,“工业化”一词不断出现,如瞿秋白的文章便不止一次地使用过。1933 年由《申报月刊》发起的现代化问题讨论,也有个别党员知识分子参加,现代化这一概念开始被运用于从学理上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过,就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对此并未关注。揆诸土地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文献中零星出现的“现代化”,几乎都与军事有关。至抗战爆发后,受当时已经习惯使用“现代化”的舆论界影响,“现代化”在党的文献中出现频率亦不断增高,但仍以军事为主。不过,概念语词的边界往往是模糊的,边界的模糊又通常会为概念负载新的思想提供空间。随着现代化概念的广泛使用,党的现代化观念自然不会局限于纯粹的军事领域。如左权在《论军事思想的原理》中就指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战争形态,“现代机械化”是由“高度发达了的社会生产”构成的。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860-861 页。周恩来在分析抗战局势时亦指出中国东部“代表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最有力的地区”。②《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102 页。一言以蔽之,军事不如人的根源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不如人。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建设逐步代替革命战争成为党的工作重心,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开始了以“四个现代化”为标志性口号,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在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同时强调“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第584,586 页。1957 年毛泽东又将“科学文化”纳入现代化范畴,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④《毛泽东文集》(第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07 页。在这里,现代交通运输业显然被包括进现代工业中,现代国防没有出现,似乎与当时关于“国际休战期”和“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判断有关。毛泽东、刘少奇等人都曾谈到要充分利用这一难得机会加快实现工业化,适当降低国防费用,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指出“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等等。⑤《毛泽东文集》(第7 卷),第380 页。增加科学文化现代化,无疑与中共八大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上来有关,与毛泽东提出以后就是“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⑥《毛泽东文集》(第7 卷),第380 页。等有关。1959 年至1960 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毛泽东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⑦《毛泽东文集》(第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16 页。20 世纪60 年代初,周恩来、刘少奇等将“农业现代化”放在了“四个现代化”之首,这显然与“大跃进”后国民经济调整中将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把“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目标更为具体。此后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与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均采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提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四化”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65 年算起,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极大干扰了“两步走”战略实施。但不能否认的是,到改革开放启动之际,第一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这无疑为现代化事业的接续奋斗奠定了基础。

以历史的后见之明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问题上的认识,深受当年以苏联为典型的现代化模式与“赶超战略”的影响,那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一反西方国家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工业化之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在短时期内成为世界强国。这对一度积贫积弱而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的强大吸引力不言而喻。然而,重工业需要高积累高投入,与当年“一穷二白”的实际国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这就是党中央领导人为什么不断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关系,不断提醒人们积累率的增长要高于消费率增长的原因,也是周恩来反复讲“在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期间,虽然轻工业和农业也将有相应的发展,人民还是不能不暂时忍受生活上的某些困难和不便”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 册),第586 页。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具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性,成为减少此种差距所必不可少的制度资源,这也构成中国在20 世纪50 年代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层次因素。由此,我们就需要客观地评价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单一分配制度等传统社会主义要件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领域的积极作用。

与优先发展重工业密切相关,滥觞于列宁、继承于斯大林及后续苏共中央领导人的“赶超战略”亦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追求,前述“两步走”战略就是明显的例证。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但现实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爆发于落后的俄国,于是如何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尽快发展生产力,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让马克思的设想与现实一致起来,成为几代苏联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目标,并为此出台时间表。与俄国类似,中国同样是在生产力落后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综览20 世纪50 年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谈话,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口号和时间表亦频繁出现(尤其在“大跃进”期间“超英赶美”一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源问题”与“源意识”,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

二、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现代化进程迎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折。通过改革开放这一伟大革命,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35 页。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念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逐步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以生产力现代化为核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和平发展为前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推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改革开放后“现代化”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人和中央文件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作为重要政治术语在文献中经常出现。指向历史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的比较固定的表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为事业和奋斗目标的表达经常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类用语基本上是社会主义建设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种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几乎所有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和实践都可以归到现代化命题下,学界一些研究成果实际上就反映着这种理解。但是,这样也就失去了现代化的视角意义,流于散泛甚至无所不包。二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的直接言说。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现代化的理解始终集中于生产力问题上,至少以物质与技术层面的现代化为核心或立足点,党中央领导人从未明确地提出过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毛泽东在20 世纪50 年代短暂地讲过“科学文化现代化”,不过从各种情况判断,他真正要表达的实际上是后来更为明确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等命题。事实上,他们使用的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语汇。对于现代化而言,它们构成保证或支持条件,但无论其本身如何重要,却均非现代化的核心要件。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文化尤其是思想观念也存在现代化的问题,但考虑到已经实现物质现代化的西方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较之于中国的意识形态异质性,党中央在这些方面始终保持警惕和审慎,避免可能的误解和混乱。在搞清上述情况后,我们便可以对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观念进行梳理和评价了。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553 页。这一结论是和反思“文革”、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理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初期是党中央领导人和社会各界谈论现代化频率较高的时期,其要旨在于借助这一长期存在的社会期盼,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在泛政治化尚未完全隐去的背景下,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目的在于结束泛政治化,使国家回归到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正常轨道上来。第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改革启动之际,邓小平多次讲“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从科研和教育着手”,②《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50,58 页。强调“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③《邓小平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86 页。党的十二大报告郑重明确“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15 页。四个现代化中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优先地位,这在周恩来、刘少奇那里曾有过表达,但尚不像改革开放后这样明确和反复强调。问题的关键在于,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有着新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问题意识,且落地为实践。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正经历一场全方位的革命,而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入,及至1988 年最终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技观,而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和正确途径。第三,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与“三步走”战略。1979 年,邓小平分别在会见外宾和党内会议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这一命题的主要指向是在20 世纪内实现“小康”(最初是为接续“四个现代化”的表达,及至“小康”为人们熟知和接受后,“中国式的现代化”几乎不再提起),进一步言之,就是在正视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尚有2.5 亿人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国情下,调整原来要在20 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追求,调低预期。实际上,“小康”主要表达的是民生关切,聚焦的是生活状况,和主要意蕴在于生产力发达的现代化不在一个观念体系内。“中国式的现代化”或者“小康”目标提出的最主要意义在于告诫人们,实现现代化必须深刻认识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是由此出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一、二步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温饱有余的“小康”,实际上是为现代化解决前提性问题,第三步即进入21 世纪至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年的预期用语)时期,才是真正触及现代化核心问题的时期。

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奠定的现代化思想和物质基础上,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形成了现代化问题上的新观念新战略。其大背景,一是伴随市场化改革的狂飙突进,中国经济高速度发展,愈来愈触及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关键问题,二是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拓展,对发达国家现代化历史与特点、经验与教训、趋势与问题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其镜鉴作用日益发挥。撇开对现代化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更为全面深刻不论(例如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⑤《江泽民文选》(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571 页。“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535 页。“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必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本身也应现代化”,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第533 页。等等),撇开对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给现代化建设带来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机制等认识不论,仅就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于现代化核心与关键问题且表达最明确最直接的认识而言,突出地表现在先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上。

科教兴国战略是对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落实和发展,也是对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就提出的经济发展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方针的落实和深化,更是洞察世界科技革命和综合国力竞争特点的结果。在1992 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便提出“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①《江泽民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25 页。1995 年5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国家的繁荣强盛。《决定》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向更高阶段的发展”。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1344-1345 页。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对科教兴国战略加以郑重确认。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党中央明确提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求,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指出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年版,第59 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国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把经济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第222,721 页。

世纪之交,伴随中国即将迈入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时期,党中央敏锐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能否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中国需要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认为“这件事情做好了,就可以使整个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我们向着现代化的目标再迈出一大步”。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第429 页。尤其“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第1377 页。“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第2142 页。及至党的十六大则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第16 页。为此,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里特别需要关注一下中央关于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认识。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党中央即明确提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于推进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1992 年党中央国务院即作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随着实践的推进和对全球经济不断加深的了解,党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和举措亦与时俱进,到2013 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三大产业中的“老大”。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不久,江泽民在1995 年9 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他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第1463-1464 页。实际上,1992 年6 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便提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21 世纪议程》,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做出郑重承诺。1994 年7 月,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 年代后,中国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直在加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紧张关系日趋凸显,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此党中央认识越来越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包括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手里钱多了,但呼吸的空气是不新鲜的,喝的水是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是被污染的,那并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不是人民群众的希望,也不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不论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来说,还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来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都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第1975-1976 页。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进一步增强了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紧迫性的认识。是年11 月,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分近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对到2050 年的生态建设目标做出战略部署。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是江泽民有关现代化建设思想的最大亮点。

党的十六大以后,一方面,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并先后于2008 年和2010 年成为世界第三、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另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从国际经验看,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千美元到三四千美元,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撇开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系统性、全面性内容不论,仅从现代化角度而言,这无疑是党的现代化思想认识的一次升华。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进一步言之,推进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然而,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追赶型经济发展中,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这一点,存在为发展而发展的问题。现代化既要关注经济指标,也要关注人文指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经济发展是中心是基础,否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就落空了。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尤其是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鉴于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历史教训,和中国人均资源不足、长期粗放型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加剧的现实,党中央要求“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尤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第78-79 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际经验表明,从人均收入一千美元到一万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经济结构变动比较快的时期,既有成功跨越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产业结构看,中国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由此出发,党中央进一步明确,要着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互相促进的新格局。更重要的是,党中央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便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 年1 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胡锦涛就此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①《胡锦涛文选》(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402 页。党的十七大后,党和国家逐步确定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方面,中国抓住了战略机遇,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部署,可谓在现代化进程中下了一招“先手棋”。

现代化必然涉及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伴随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稳定、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向问题日渐凸显。进入21 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了“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并不断提醒人们,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判断,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指出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140 页。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18 页。胡锦涛就此指出:“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78 页。换言之,“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703 页。

此外,世纪之交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与现代化建设关系密切。综观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人的相关文件、讲话,均论及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意义,概言之,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共中央在继续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又相继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等决策,以推动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还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均非常重视军队与国防现代化,其方向和口号一脉相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用语频繁出现在中央领导人讲话和文章标题、节、目中,当然其具体内容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到2027 年实现建军100 年奋斗目标、到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21 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由于军队与国防现代化的专门性、特殊性和以整个国家现代化为基础,故后文不再做专门研讨。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现代化思想在核心与关键问题上依然延续着“四个现代化”的基本架构,只不过对“四个现代化”每个方面的认识在与时俱进,同时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需要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推进或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了历史飞跃性认识。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伴随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伴随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伴随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课题之一。中国现代化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从与现代化关联最直接的思想认识来看,新时代党在现代化问题上的理论发展和创新集中体现在: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得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结论,等等。下面,我们按照思想展开的历史逻辑加以分析。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的与现代化直接相关的概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照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化越是深入推进,就越需要“形成能够容纳持续变迁的问题与要求的制度结构”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①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46 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提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1992 年南方谈话期望再用30 年的时间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512 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548-549 页。在接着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历史,又一次系统论述了为什么要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其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翌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155 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两步走战略便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与“实现”两大步骤。党的十九大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先是十九届三中全会出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接着,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总结和部署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和战略举措。总的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38-39 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命题的提出,表征着新时代党的现代化观念发生的新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属于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还是“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均聚焦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建设虽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但一般不笼统地冠以“现代化”之名,而是使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体制改革等称谓。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制度,而且优越于另一种现代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那么政治现代化的意蕴何在便成为一个难以自洽的问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内外一些人往往将西方的三权分立、竞争性民主视为现代政治的标准,提出所谓政治现代化、政党现代化问题,中共领导人对此一直保持警惕,旗帜鲜明地加以批驳。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阐释两句话都讲全了才是准确的,亦即不能只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要讲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且究其根本,由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可能脱离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孤立存在,后者往往更为重要。但不能否认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都会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治理问题,有些还是需要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这里的现代化主要集中于治理体系、体制机制层面或者说技术层面(也只是在这些层面才具有不同国家间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必要和价值)。当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主要还是由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实践,与此前大刀阔斧、除旧布新的粗放式改革不同,党的十八大以后,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深刻性、艰巨性日益凸显,对制度供给和制度执行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总结道:“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2 页。历史地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二)新时代党的现代化观还突出地表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

党的十八大基于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的历史性变化,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特点,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16 页。新“四化”的概括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迈入一个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④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21 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变了,发展理念自然会变。立足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尽管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过去均有程度不同的阐释,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被提出并且被赋予新时代意蕴,则具有了不同以往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绿色”与“共享”两大方面。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美丽”加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绿色发展的方向更加坚定。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①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35、37 页。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醒我们注意西方工业化历程中曾经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告诫我们“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居住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不是人民希望的”。②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180 页。他还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高度,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阐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华文化思想宝库、世界现代化思想宝库增添了闪烁着新时代光芒的思想财富。

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逐梦现代化百年的根本信念。不管是在现代化建设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人民为长远利益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还是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率先实现现代化,然后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党始终坚守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追求。毋庸讳言,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教训深刻。中国在2010 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际,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续拉大的问题亟须解决。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对“人民性”的高度强调构成他讲话的一个显著特征,像“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的话,在不同场合多次被郑重论及。③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1 年第9 期。十八大以来,党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7 页。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里程碑。2021 年8 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⑤《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人民日报》2021 年8 月18 日,第1 版。中国的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伴随着贫富两极分化且常态化有着本质区别。强调现代化以“共享”为前提和目标,构成新时代党的现代化观念的鲜明特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上述战略中,就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共性最强、全局性最强,且因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而价值意义更为凸显,为党中央及其领导人极为重视,明确地被置于现代化语境下高频率阐释的问题,无疑是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问题。一方面,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均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另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由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定“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503 页。“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104 页。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发展史看,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市化。一些国际组织经常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城市化率等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对于中国而言,城镇化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首要的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农村人口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 年至2013 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人增加到7.3 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53.7%。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882 页。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至70%的快速发展区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使用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水平不高,“城市病”突出,以及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等等。面对上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不能再延续,“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887 页。进一步言之,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以人为本、四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第888 页。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需要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从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看,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又要从外部导入现代要素,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更多、过程更复杂,是现代化中的“慢变量”,更是“关键变量”。农为邦本,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环顾当今世界,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也高,而那些农业落后、农民贫困的国家,没有一个真正实现了现代化。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虽然有长足发展,但与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仍然滞后,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为此,中共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做出一系列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三)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于新时代,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第一个阶段,从2020 年到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 年到21 世纪中叶,再奋斗15 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对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作出更为详细的展望,增加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内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基于百年奋斗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7 月2 日,第2 版。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道路。这些前文均有论述,在此,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道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伴随着殖民掠夺和侵略战争,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走侵略扩张助力现代化的道路,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也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相反,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事实上,今日的中国正在打破“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模式,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毛泽东曾经期望中国作为大国应对人类有较大贡献,邓小平也希望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②《邓小平文选》(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35 页。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推进,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案例日益引起世人关注。2004 年5 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了《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通过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曾经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向世界郑重宣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③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59 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73 页。中国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作出的新贡献,使中国共产党不仅越来越自觉地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现代化理论,而且越来越有资格和能力来解释什么是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

回顾中国共产党逐梦现代化的百年思想历程,可以看到,立足本国,放眼全球,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时代趋势,准确研判不同历史阶段的国情变化、中华民族最主要期盼,从而作出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的关键所在。历史告诉未来,只要我们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下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就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就一定会到来。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涵的三维向度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