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卉欣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趋多元化,文化信息与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群体中不断迁移、共享和互动,跨文化传播成为人类文化交流、发展和融合的重要手段。在诸多形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外宣材料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中介作用,成为每个文化群体传播本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媒介。
英国翻译专家苏珊·巴斯奈特教授是"文化翻译观"理论学派的重要代表,该学派认为,文本并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因素,而是译者用合适的语言将作者的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一种语言表现;翻译不仅是对一门语言进行“简单的译码和重组”,更是“一个重要的交流行为”;翻译既是文化内部的交流,又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文化间的协调与控制。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语文本的描述”,更是要体现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性”,确保译文文本在译语文化中所承担的功能与原文文本在源语文化中的功能一致。
苏珊·巴斯奈特认为,译者应充分考虑如何将文化含义转化成既尊重目标语文化规范,又不违背源文本文化含义的目标文本。因此,对于不同类型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例如,对于文学作品类源文本,译者可以合理改变源文本形式,实现文本转化的“因地制宜”;而对于蕴含基本文化价值与信仰的源文本,则应着重采用异化原则,尽量保留其文化因素和独特语言结构形式。总之,以苏珊为代表的文化翻译观认为,文本翻译绝不应以“相似性”“可懂性”为唯一目的,翻译的目标也不在于消除文化差异,而是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凸显,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
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外宣翻译已经成为树立中国国际形象、传播中国特色文化、传扬华夏民族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中国学者黄友义在2004年提出,外宣翻译除了要遵循“信、达、雅”的翻译基本标准之外,还应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基于以上原则,外宣材料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到中外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社会传统等方面的差距,采取一定的策略对源语材料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在确保信息正确传递的基础上达到外宣和交流的目的。
2.2.1 忠实与对等
语言学中翻译活动的“忠实”策略,不仅包含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本内容和形式忠实,也包含两种语言间的功能忠实,即译文能够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功能,使译文读者产生同原文读者相似的体验和感受。文化翻译观下的“对等”策略与传统语言学中的“忠实”策略又有所不同。巴斯奈特认为,如果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译文的文本内容、形式忠实性就极易受到影响。因此,即使译文与原文的文本对等,也不见得遵循“忠实”原则;译文应同时忠实于译入语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双方的文本契合。因此,外宣材料翻译在忠实于原文文本、忠实于译语文化环境和受众群体的同时,还需确保宣传内容的准确和恰当,充分发挥其文化交际功能。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例,“惊蛰”译为“the Waking of Insects”,“冬至”译为“the Winter Solstice”,“秋分”译为“the Autumnal Equinox”。上述译文既保留了源语文本的结构特点,又传达了原语词汇的意义特征,翻译的文化功能得以较好的体现。由此可见,外宣材料翻译的忠实与对等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译者不能局限于语言学翻译原则,而是要结合外宣材料的特征和外宣翻译的目的对翻译进行合理调整。
2.2.2 增译与减译
汉语的语言结构和文本特征鲜明,与英语等译入语的差距较大。外宣材料中的汉语结构特点体现尤为明显,其中成语、俗语的特殊词汇和排比、对仗等修辞结构的使用更为频繁,因此,外宣材料翻译中增译和减译策略的使用尤为重要。在翻译过程中适当通过艺术手法组织和调整源语内容,既可以实现信息传递、文化交流的目的,也能使文本更具创造性和美学特征,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的功能。在外宣材料翻译中,增译与减译策略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内涵缺失现象,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和误解。
以名胜古迹的介绍与导览词为例,中文导览词往往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辞藻华丽,蕴含丰富的历史典故、诗词歌赋等,凸显了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类语文字华丽、情感丰富的外宣材料,在翻译中如果采用完全忠实于源语文本内容的翻译策略,对译者和译文受众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双语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译者视角的华丽辞藻,很可能成为受众视角晦涩难懂的语言。因此,正确地认识到某些文本的“不可译性”,适当地采用“减译”策略,提炼主要信息,保留精髓内容,而对不适合于译入语文化的复杂修辞和生涩词汇进行减译,能够有效地避免跨文化交流障碍的产生,更容易引起译入语本土受众群体的理解和共鸣。同理,对于一些在本土语境下言简意赅、含义确切的外宣文本,译者在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非本土语境下的原文本是否能够充分承载源语含义,并在翻译中适当采用“增译”。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中有一段对面条的介绍如下:“面的形状长而瘦,谐音长寿,面条于是当仁不让地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欢迎的生日主食”,其译文为“The shape of noodle is both long and slim.In Putonghua,long(chang)and slim(shou)is similar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longevity(changshou).Noodles are the most popular staple food on birthdays for Chinese.”译文中采用加注增译的方式对句中的谐音加以阐释,又采用减译策略,省去对成语“当仁不让”、俗语“讨口彩”的翻译。经过增减译后的译文更加清晰简洁地传递原文的信息。
2.2.3 移植与融合
翻译的移植指直接借用原文词语,较为常见的有地名、人名、商标与文化词等的音译等。翻译的融合是指语义范围的紧缩,摆脱原文词汇束缚,以“神似”代替“形似”。移植与融合也是外宣材料翻译中较为重要的翻译策略。
外宣材料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其中对中国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文化遗产等内容的翻译,由于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表达,而移植与融合策略的合理使用能够为外宣材料翻译提供更多思路和灵感。例如,吉林市人民政府网站在吉林市旅游推介短视频中,将原文本“高山之巅,松水之滨,热雪之城,淞雪之约”,译为“The summit of the mountain,the shore of the Songhua River,the energic warmth of the city.Welcome to Jilin City,China to enjoy the invitation fo the rime and snow”。译文中采用移植法将“松水之滨”译为“the shore of the Songhua River”,又采用融合法将“热雪之城”译为“the evergic warmth of the city,译文虽未保留原文结构特征,但更清晰地传递了主要信息,发挥了“旅游推介”的文化功能,实现了外宣翻译的基本目标。
外宣材料翻译凸显了语言的文化属性和交际功能,为增强文化交流、塑造民族形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具有较为重要的时代意义。文化翻译观下的外宣材料翻译不仅要深入挖掘源语与译入语的语言元素,更应充分融入文化价值,从而实现翻译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