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哲学的三个理论维度

2023-01-02 23:51郭子暄孟庆宇
关键词:基因文化

郭子暄, 孟庆宇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哲学,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集中反映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一方面,新时代文化哲学具有超出特殊历史时期的普遍性,不仅指出了解决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具体举措,而且蕴涵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有恒久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新时代文化哲学具有超出特殊历史环境的普遍性,回答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许多共同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这些论述有望为众多东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建设拓展全新路径,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文化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本文试从文化内含的价值追求、文化外显的作用机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等三个方面,对新时代文化哲学,作一简要概括。

一、 文化内含的价值追求

在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主张,即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文化需要是多方面的、多维度的,包括人的“无机身体”的文化需要、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文化需要、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文化需要等等。围绕怎样认识这些文化需要,以及怎样满足这些文化需要,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①

第一,人的“无机身体”的文化需要。人的生产生活,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因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将自然比作人的“无机身体”。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具有某种文化需要,即同人的“有机身体”协调发展的需要,亦即对于生态文化的需要。为了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习近平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抽象继承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严肃总结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绿色发展理念[1]、“两山论”[2]、生态与文明共兴衰[3]、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相统一[4]209、山水林田湖草人是一个生命共同体[5]23、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6]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据此,中国正在开展生态价值观念建设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包括森林文化、草原文化、湿地文化、沙漠文化、海洋文化建设等等),推进“一园三基”②建设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美丽乡村、民族生态文化原生地建设,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增强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文化需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135这意味着,在人的“有机身体”内部,正如在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之间一样,同样存在复杂的矛盾关系。习近平《之江新语·文化是灵魂》特别强调,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有助于“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以习近平相关论述为根本指导,中国正在努力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符合当代中国需要的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德”;建设民主法治文化,培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民主意识,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强化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文化安全,改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来落实文化安全的基本要求,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各种教育宣传活动来建设安全文化;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化解人际矛盾、社会矛盾、国际矛盾,满足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需要。

第三,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文化需要。人之异于禽兽,不仅在于人是“社会存在物”,而且在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有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文艺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这一原则,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体育工作将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体育精神;要求大力促进文化公平,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均等化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促使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要求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经济政策、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行业组织建设,均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依归。

人的文化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文化需要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需要有所不同;某一时代和另一时代的文化需要也有不同。对于中国来说,随着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现在十分迫切的文化需要,可能逐步得到满足,日益丧失其迫切意义,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则将引起新的文化需要。[8]531至于用以满足这些文化需要的手段和方法,不消说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迭代更新。这意味着,新时代文化哲学所蕴藏的理念、思想、战略,不免带有某些历史性的痕迹。不过,新时代文化哲学对于文化的人本性的强调,对于人的文化需要的多维性的把握,对于人的“无机身体”的文化需要的揭示,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仍将继续闪烁其思想光辉。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代文化哲学又是超历史的。

二、 文化外显的作用机理

在《之江新语·文化是灵魂》中,习近平从“文化一般”出发,初步阐明了文化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关系的重要意义。不过,作为人的创造品的文化,不论具有怎样伟大的灵魂力量,终究仍是人的实践能力的某种延伸;而实践的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这意味着,对于文化及其功能的考察研究,可以更进一步,围绕不同的群体主体来进行。

第一,家庭文化(家庭文明)的作用机理。以伦理为本位、以差序为格局的中国传统社会,历来重视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认为家风不好,不仅殃及子孙,而且贻害社会。这些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非生而为人。无论对于种系发生还是个体发育来说,人成为人都有一个过程——一个人生产自身的过程。这里所谓人生产自身,不是指对他人的、量的生产,而是指对自己的、质的生产,即对人的力量、精神、关系、需要的生产。这种生产的起点,是人自身的现实活动;生产的过程,是主体与客体、思维和存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内在精神实现外化和外在现实实现内化的过程;生产的结果,是人的认知—思维结构、自我意识和对象性活动,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也就是人。自有家庭以来,人对自身的这种生产,最初总是基于家庭展开。

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和预演,构成人的“第一个课堂”,进行着“如何做人的教育”。[10]3-5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的根本“基点”。[10]2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习近平特别“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4]353,要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掘中国传统家风家训的时代价值,以便充分发挥家庭文明在培养时代新人、改善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政党文化(党内政治文化)的作用机理。“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4]181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能否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能否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能否作到清正廉洁,能否密切联系群众,等等,都受党内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号召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革除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消灭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宗派主义、好人主义,倡导“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价值观。

对于执政党而言,政治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不仅限于党内,而且涉及党外。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维护集体、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勇于革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行,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一直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例如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等,往往也同社会不良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因此,习近平反复强调,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11]。可以说,高度重视政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已经成为新时代文化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三,社会文化的作用机理。不同于家庭文化和政党文化,社会文化是社会心理和意识形式的有机整体。习近平《之江新语·文化是灵魂》详细阐述了社会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对于经济而言,文化具有三方面的作用:(1)为经济注入自觉性和人本性,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将经济与谋生区别开来。(2)通过影响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为经济发展贡献“组织效能”,亦即马克思所谓“集体力”。(3)先进文化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促使财富成“几何级数”增加。同时,对于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而言,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对于社会和民族而言,文化则有维系作用。[12]

上述三方面的作用,可以分别称为“助推器”作用、“导航灯”作用、“黏合剂”作用。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文化论述的核心主题是“文化与经济互动的规律”[3]290。《文化是灵魂》一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阐述文化的“助推器”作用;对于文化的“导航灯”作用、“黏合剂”作用,尚未展开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着力阐述了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同建设法治社会、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的工作统筹起来,充分展现了文化所具有的“导航灯”作用、“黏合剂”作用。

三、 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严格来说,“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维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文化的发展”的问题,源于人的给定性和超越性的深刻矛盾;而“文化的维系”的问题,则源于世界历史、世界文学、全球化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不断发展。以往研究新时代文化哲学,往往混淆这样两个问题,以致造成诸多含混不清乃至自相矛盾之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上述两个问题的确密切相关。而且,正是在这两个问题的交汇处,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个根本方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2]因此,我们有必要统筹考虑“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维系”这样两个问题,围绕“文化基因测序—文化基因遗传—文化基因重组—文化基因进化”的逻辑线索,全面考察习近平的相关论述。

第一,文化基因测序。文化发展是一个“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13]26的过程,是现有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41的过程。对于现有文化资源,一要“辩证取舍”,二要“融通生成”。而要“辨证取舍”“融通生成”,必须首先进行文化基因测序,确定现有文化资源的基本因子。因此,习近平曾经多次尝试概括中华文化的基本因子,勾勒出以“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13]25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图谱。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4]265这里所说的“民族精神”当然也属于文化范畴。

文化基因测序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文化发展,而且在于维系文化传统。习近平提出“四个讲清楚”③,这“四个讲清楚”中,暗藏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增强对于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才能坚定对于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只有坚定对于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才能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4]155-156

第二,文化基因遗传。古老中国具有两方面的文化传统:一是古代文化传统,即中华传统文化;二是近代文化传统(冯契语),即革命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因子,包括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生境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为民情怀等等,至今仍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而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也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14]它们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根脉。

习近平要求大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164;要求像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继承革命文化及其红色基因[5]23,使革命文化“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15]。根据习近平相关思想,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极大地推动了两种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同文化基因测序一样,文化基因遗传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文化基因遗传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另一方面,文化基因遗传也为民族团结奠定了情感基础。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6]这段论述,极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农业文明条件下的经验主义和非历史非理性观念,早已不是我们主张继承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今天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继承传统文化,旨在古为今用,资政育人,建构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情感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建设的实质和核心,也是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当代价值。

第三,文化基因重组。在历时态上,人类文化呈现多源合流的发展过程。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曾经细致描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然而,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那样,在“世界文学”时代,地区的、民族的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的公共的财产;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正在逐渐消失。[7]404

习近平认为,文化基因重组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要消除当代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增进国际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必须加强多样文明—文化的交流互鉴。[17]另一方面,人类多样文明—文化,具有某些价值共识,例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等。[18]由于具有这些共同的价值追求,不同国家、民族、文明、文化,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实现共同发展。

出于这些认识,习近平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18]10-12,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19],主张“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0]习近平曾经引用《礼记》中的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继而明确指出,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21]

第四,文化基因进化。强调文化基因的历时性遗传和共时性整合,并不意味着反对文化基因的变异和进化。习近平明确指出,传统文化由于受到时代条件、社会制度、认识水平的种种局限,必然存在某些过时的、甚至糟粕性的因素。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因循,相反应该有所取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达披沙拣金的最终目的。习近平同时强调,别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也不一定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我们同样需要拿出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加以认真鉴别。

为了推动文化基因进化,习近平提出了“辩证取舍”“融通生成”这样两个尚未得到理论界充分关注的重要方针。对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辩证取舍、融通生成,自不待言。对于域外文化,也要坚持辩证取舍、融通生成,这就是“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道理。[21]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思考总结起来,那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融通生成,实现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毋庸置疑,这是铸就文化新辉煌的唯一正途。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新时代文化哲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阐释,其意义在于提出以下四项主张:一是推动文化基因测序,正确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系,实现“四个讲清楚”,坚定“四个自信”;二是推动文化基因遗传,正确把握传统文化④和时代文化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三是推动文化基因重组,正确把握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文明交流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四是推动基因进化,正确把握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成的关系,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方针,铸就文化新辉煌。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激进主义思潮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争斗不休。如何一方面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另一方面促进民族文化革新,已经成为横亘在许多民族国家面前的一大难题。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开展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危机的中国方案。

四、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围绕全球复杂多变的文化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其哲学意蕴来看,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揭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文化建设,旨在实现文化内含的价值追求;二是指出了家庭文明、党内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的“育人”作用、“化人”作用、灵魂力量,旨在阐释文化外显的作用机理;三是要求在文化基因测序遗传重组进化过程中,实现“文化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旨在驾驭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新时代文化哲学反映了人与文化关系的三个侧面,代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人与文化关系的总体性反思,彰显了站在文化面前的人的主体性、创造性、超越性,具有超历史的哲学价值和思想魅力。

注释:

① 需要说明的是,研究新时代文化哲学,不能撇开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国哲学历来讲求“践行”“与理为一”“知行合一”,认为哲学不在实践之外,而在实践之中,“广大高明而不离乎日用”,新时代文化哲学也反映出这些认识。

② 指国家生态文化博览园、生态文化创新基地、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③ 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5-156页。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14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围绕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提出了另外“四个讲清楚”的要求。

④ 这里所谓传统文化,既包括古代传统文化,也包括近代传统文化(冯契语)、新传统文化(张岱年语),即革命文化。

猜你喜欢
基因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Frog whisperer
红的基因 绿的本色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谁远谁近?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