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对策探析

2023-01-02 06:26:42王文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护产权

王文进

(葫芦岛市建昌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300)

近年来,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相继开展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对促进农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此外,各地自行规定了权利主体确定方式、权属证书和产权形式,普遍形成全县或全省统一模式,与国家统一监制的产权证书、产权形式和权利主体确定形式,以及全国统一的林业或国土等标的物不同,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证书社会公众的认可度不高,因缺少法律严肃性不利于产权融资、流转及其推广。所以,必须有效解决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合理确定各类产权主体与职责,明确界定工程产权形式及其所有权权能,科学判定产权客体条件以及不同设施类型的改革模式等,为促进农业水价配套制度、农田水利管理和产权制度等提供参考依据。

1 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

1.1 项目公示趋于精细化

考虑预期效益、投资构成、建设内容、施工单位、项目法人等内容设立项目区建设管理信息公示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接受监督;全省设立“116”水利监督热线的市、县达到80个,充分接受各参建单位的建议,逐步建成服务及时、群众监督的信息渠道;加快实行监督员制,结合各地区具体情况选择有责任性、经验丰富的群众代表、老干部或老党员作为义务质量监督员,监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田间灌溉设施全部载明报修电话、实施年度及项目名称,安装维修信息标识[1-3]。

1.2 建管一体模式广泛化

建管一体模式在辽宁省许多市(县、区)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工作程序如下:首先,农民用水户协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向村镇逐级申报,有关部门组建评审组择优选定扶持项目,统一设计立项规划项目,按照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和法定程序项目法人(即新型主体)自主实施,工程验收、建设等过程服从水管部门监管,签订资金使用保证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建管协议书。

2 搞活经营权,探明确权方式

2.1 产权“国有国营”模式

①搭建统管平台。成立灌溉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建后管理,并为灌溉用水户提供服务[4-6]。②创建适宜的建管一体环境,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均交付给服务中心管理,水利工作统筹管理项目部,做到验收有标准、施工有资质和管理有制度。③确权移交,按照0.67万hm2的基本单元科学划分片区,以试点改革推动农业发展,对已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颁发“两证一书”,向灌溉服务中心及时交付配套射频器机井、泵站等设施,全面推进统一管护。

2.2 产权“到村入户”模式

①贯彻实行有法可依。积极探索农田水利运行管护机制,制定工作流程表和具体的办法政策等,为创新与改革提供政策支持。②全面落实有“人”干事。由村组干部入户深入宣传改革政策,全面提升各乡镇居民参与主动性,抽调可以熟练操作电脑的大学生村官从事农田水利录入、测绘工作,对乡镇水利站长定期组织专业学习培训[7]。③创造有利“条件”,为提高确权登记质量先后投入近100万元资金,统一购置仪器设备完善各乡镇水利站工作系统。④确权“到村入户”和因地制宜搞活经营权,按照不同投资主体分类进行确权,一般有租赁、股份合作、承包等经营权形式[8]。

2.3 产权“村企共有”模式

根据政府主导、利润分成、企业经营、村级服务的原则成立农业开发工程公司,加快形成三级联动体系。街道办事处对水利项目的整个发展负主导责任,并协调、组织好灌溉用电用水保障,对项目投资和工程质量把关;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调试、安装、运行、维护以及充值办卡等业务由公司负责,村委班子负责协调好发动群众和宣传等工作[9-10]。此外,加强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逐步建立自主管理、经营、建设、筹资、政府奖补的监管机制

2.4 产权“合作组织共有”模式

①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考核办法、鼓励用水协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支持用水协会、合作社参与农田水利管理。②强化专业培训。对重点县项目区村民代表、村干部和乡镇水利站人员进行培训,编写通俗易懂的用水协会培训教材,一般采取电视、广播、标语和宣传资料散发等宣传方式。③规范化运作。鼓励农民用水协会的组建,指导登记造册流程,明确工程管护各方的权责利。

3 落实长效机制,健全管护费筹集渠道

3.1 典型模式一

①建立健全农田水利长效管护机制,为维持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每年由县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②制定出台农田水利维修养护考核办法和以奖代补管理办法,村、镇两级用水协会必须合理利用管护资金,每隔3-5a实行一次大修,有效解决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确保其长效运行,形成新的农田水利管护模式[11]。

3.2 典型模式二

①深化灌溉用水改革,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全部移交给供水公司统一管理,如给水栓、阀门井、田间管道、涵闸、机井、塘坝、泵站等。②深化农村饮水改革,考虑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用水户参与、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农村公共供水建管模式,全区农村供水工程、集水厂和供水厂的运营管理由供水公司统一负责。③加快工业供水改革创新,结合“后地下水、先地表水”的目标要求、企业用水需求和水源情况,切实保障企业用水需求,定期收取水费用于农业灌溉补贴,从而维持农田水利的运行管理。

3.3 典型模式三

①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从水费中计提省财政扶持、区政府补助资金、村集体自筹及维修基金,其中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连同区政府设立的农田水利管护经费专项资金来源于村集体自筹。②建立健全奖励机制。为保证试点村农田水利的运行管理,按考核等级每年每亩奖励10元、5元、3元;考核不合格的不奖励,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移出试点村;按照承担的任务情况和工作效果对试点乡镇设立三等、二等、一等奖,奖励金额依次为5万元、10万元和15万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对于各乡镇大修项目,通过提供材料的形式按区以上资金总投资额的70%给予支持[12-15]。③完善维护响应机制。区发改、财政、水利部门联合印发工程管护细则,鼓励各村采取工程管护井长制、承包制等,每亩投资规模不超过5元的由试点村负责,超过5原则由水利局负责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严格执行审批工程配置。

3.4 典型模式四

对农田水利设施采取财政奖补、政府考核的方式实行维修养护,区财政局、水务局联合制定下发农田水利维修养护考核细则,将其作为使用管理维修养护资金的主要依据。由项目区所在街道、镇牵头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半年一次实行百分制考核,现场考核打分,专项奖励资金按10元/亩/年的标准落实,奖励对象为街道办指出。以考核标准为基准,由区政府向街、道拨付奖励资金并兑现工程管护资金。一般地,将服务承接单位的维修养护工作划分成不定期集中维修和日常管护两种方式[16-19]。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农田水利改革试点工作要求,辽宁省从2014年开始选择绥中县、铁岭县、黑山县、大洼区、辽中区、北票市等16个市(县、区)为改革试点。经过不断探索各试点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取得了产权制度和运行管护机制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1)学典型、找差距促改革。各试点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开展了许多的实践和探索。今后各地要全面掌握辖区内水利工程现状,找准标杆组织学习,推广试点成功经验和模式,切实起到引路和带头示范作用。

2)加大资金投入,拓展改革范围。今后要全面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打破重点县项目区的限制,同时各地要加快形成工程管护经费分摊机制,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加快形成管护资金投入长效投入机制。

3)增强运行管护能力,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注重培养社会服务力量,加快管护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水管单位专业水平和管理效益,有效增强水利改革改革工作水平和基层水利服务效能。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管护产权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44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36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2:46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6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