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是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既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灵魂,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职语文课程,极具必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遇到诸多困境。从紧扣教材、重温经典、结合专业、细读文本等方面探索二者的融合共生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语文;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79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做到文明不中斷,是因为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培根铸魂的强大定心丸。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立足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之。高职院校的课程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功能,毋庸置疑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内容。其中的语文课程因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质,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是其分内之职。因此,厘清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辨析其融入高职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分析融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继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泱泱中华,其文明源远流长上下绵延逾五千年之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得以积淀延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等学者经过大量原始资料的搜集、评析,以及理论概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概括为: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等关键词。国家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予以高度重视。如,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三个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凝练,致力于弘扬自强、仁爱、诚信、和合、求同、孝义、敬业等内涵要义。本文则综括以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以高职语文教育教学这一角度出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长期的社会实践,已衍化为国人的内在精神质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养成教育具体表现为着力于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情怀,具备较高人文素质,道德精神不断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语文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获得的过程,还是一个人文情怀熏陶濡染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的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极具必要性。
2.1是完善语文课程体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为根基。近几年印发的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为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既功在当代,更利在千秋。高职语文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渗透,既是对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的积极响应,同时,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才能不断拓宽高职语文课程的广度,赋予语文课程以深度的灵魂,进而完善高职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
2.2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需要
华中理工大学前校长杨叔子指出:“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人文精神的缺失、沦丧,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无异于失去中流砥柱。同样,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倘若一味追求技能的塑造,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日常培养,短期来看姑且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长期而言就会使培养的人才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对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将会产生巨大损失。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人文素养以增强综合素质,实现德才兼备。高职语文以其人文气息浓厚的学科特征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职业道德,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就业职业教育与指导,使其能手写心、辞达意,胸中有块垒、笔底起波澜,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正确的人生观,情趣高雅、社会责任感强、心理积极健康,会与人相处,会做人、能做事,道德人格健全,懂得认识并挖掘自身潜能,完善自我个性,从而塑造有价值的人生。
2.3是打造“双师”团队的需要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他勉励广大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现当下,教师不仅要用深厚的学识魅力赢得学生,还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做让学生喜爱的人。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寄望的,教师要当“经师”和“人师”的相统一者。“经师”的涵义要求教师必须接受教育在前,用心备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识内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专业本领过硬,才能游刃有余地解答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疑难。同时,长期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滋养的教师,还应做学生的“人师”,即必须知行合一,要以涵养的文化情怀感染学生,要将自身所拥有的文化素质、内修外能以身作则、润物无声地浸润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上、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气质。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长养学生不仅是教师分内之责,还将厚植师德师风,促进“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师资队伍的加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所遇到的困境
3.1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学习它?很多高职学生面对这些问题要么茫然无所知,要么支吾其词,难以做一个清晰的解答,甚至有些高職院校的老师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及深邃内涵掌握得也不够,导致在教育教学时,往往只能刻板地讲授教材内容,未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就未能有理有据、有声有色地传达给学生,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有限。由于课堂缺乏生动呈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难以产生浓厚兴趣,上课时常出现玩游戏、刷抖音、看剧等“低头族”,甚至说话、睡觉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差。当被问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多少时,可想而知是知者寥寥,答非所问,抑或不做回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现状显然不容乐观。
3.2高职学生未能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高职院校一贯以来的“重技能、轻人文”的办学倾向使得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学生从心理上就排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摄入,学习的功利性太强,认为文化层面的知识太虚空,离现实生活太遥远,学得没意思,存在学了就忘、学了也没用、不如专心加强技能技术的学习的错误想法,导致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表现不积极不主动不思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领悟与理解仅仅为应试性的学习,考前机械性地背书做练习,考完便将知识抛之脑后,如此“应付式”学习,很难谈得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入脑入心,更遑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实际行动了,育人化人收效甚微。
4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的实践路径
文化素养的提升有赖于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课程的有效融合,是推进高职院校将新《职业教育法》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教育目标落实落细落地的重要举措。教师们要自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的教育教学中,从思想进行转变,真正落实文以载道、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4.1紧扣教材,深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用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主编的《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教材为例,这套教材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着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凸显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等系统有机地融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如紧扣“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沿着“革命”主题,分体裁分类别进行深入学习。在诗歌体裁中,着重学习《沁园春·长沙》中描绘的高大、巍峨、辽阔、宏伟等壮丽景象,从中领略诗歌的崇高美,感悟毛主席等革命者的广阔胸襟、远大抱负以及所体现的革命必胜信念。并由此篇诗作带领学生依着“诗意的探寻”追溯古典诗歌的发展史,自《诗经》而《楚辞》,由唐诗到宋词,从元曲再到杂剧,在反复诵读、斟酌字句、推敲手法,理解诗作细节的基础上,结合知人论世,体会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领悟其中丰厚的文化内涵。在知古鉴今中,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魅力,并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熏陶濡染过程中,抚平急躁焦虑情绪,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并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一步坚定爱国感情,增强文化自信。
4.2重温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经典文学,其中不乏爱国主义教育的著作。通过重温经典,在教师的生动解说、引起共情中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借助教授《离骚》这一文本,旨在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家国情怀,以期感化并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离骚》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开篇,彰显其系皇族血脉、出身高贵,“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无论是名平,字原,还是自云名正则,字灵均,都表明其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禀赋良善,公平均一。屈原起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主张施行“美政”,彰明法度,大力倡导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因群小诬陷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后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其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志怀满腔抱负,为了振兴邦国,“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离骚》一文是他根据国家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诗中云:“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又云:“曾唏嘘余郁悒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屈原具备雄才大略,本可另择高枝而栖,但却将楚国的兴盛视为自己的使命,以身作则“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因为怀揣强国复兴之热忱,屈原即使“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依旧品行高洁,坚贞不屈。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展现其孤独而勇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更彰显其对操守誓言的有力坚守与无悔追求。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通过对屈原生平、“美政”抱负及不平待遇的生动解说,让学生感悟爱国主义元素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是一以贯之的,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强国意识。
4.3结合专业,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北大知名学者陈平原教授指出,教师的课堂讲授效果好不好在于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交流产生思想碰撞,教师的情志意绪通过眉目神态、音色音调,通过与学生的课堂沟通来呈现。教师通过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发挥专业特长,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谈道,要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贯穿立德树人始终,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教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过程中,让美术专业的学生根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拿起素描笔,在短时间内即兴画出心目中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而让音乐专业的学生选择最爱的歌曲,自由“歌唱祖国”。文学艺术的永恒价值是追求真善美,结合专业特色让学生发挥丰富多样的创造性。发挥所长,展现才能的课堂不仅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革命文化、优秀文化,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学活用中提高艺术和文化审美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4.4细读文本,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怀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人”。鲁迅先生在二十世纪初就指出能够真正救中国的,关键还是需要“立人”,其所强调的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力量。精神是立身之基,尤其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当下,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生活在一个人性力量普遍缺失的环境之下,情绪意志普遍浮躁,拜金主义、追名逐利思想盛行,人们的心灵犹如一池死水,要么几近枯竭要么波澜不惊,已很难重返上个世纪那样使生命具备充沛的感受性,容易可感可视可听可闻。而让人类的心灵重拾汩汩不绝的精神源泉,既维护自我尊严及保持自信的首要,在于持守人文精神的力量。毋庸置疑,文本细读就成其为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细读。将优秀著作融入到语文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诵读、分组朗读等形式,从中既可收获写作者精心编织的故事情节,也是对提高自身在文学语言与文学美感方面的一种审美训练,更可在作家建造的文学世界中窥探丰富且复杂的人性,在细读、慢读中提高感受能力,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往今来,不断激活每个人身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不断充盈自己的内心世界,凝聚精神力量,最终延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到言行举止,大到价值理念,无不是中华民族道德观、思想观、价值观等的化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文化指针”,引领前进与到达的方向,而高职语文课程有其独有的文化特性与情志,始终保持着“天生的浪漫”,充满着生命活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盐一样融入语文课程,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教育教学,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总序[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313.
[3]朱晓慧主编.大学人文基础·导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
[4]宋玉著,韩星编译.楚辞[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2-31.
[5]陈平原.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J].教育学报,2005,(01):58-67.
[6]新华社.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0218064596596948&wfr=spider&for=pc.
[7]陳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陈雪凤(1993- ),女,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从事语文教育、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