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媚 弋燕
嗓音疾病是人类眼耳鼻喉疾病中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嗓音可以保证一个人发出声音,可以保证每个声音的音色、音调和音量[1]。嗓音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极大地增加患者的不适度,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饮水和发声,长此以往,还会迫使患者因此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打击患者的疾病恢复自信心,更会干扰患者与医护之间的交流,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进度。国内外专家表明[2,3],嗓音疾病对于患者的心理情绪影响程度较大,会增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增长,进而影响嗓音疾病的恢复。目前嗓音疾病患者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4],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手术费用高,还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患者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对于选择手术治疗很多患者还是会犹豫。相比之下,嗓音训练成本更低[5,6],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再配合一些心理干预疗法,对于嗓音疾病的疗效更为显著。近年来,国内专家已经开始深入研究正念疗法,并将其应用到各类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虽然取得了心理情绪上的改善,但是始终无法解决患者生理上的病痛,这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增添了诸多困扰。研究显示,单纯的嗓音训练虽然在生理上解决了嗓音疾病,但是对于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无法取得根治性的治疗效果。为了取得更加有效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在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嗓音训练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应用到中山大学某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 78 例嗓音疾病患者中,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中山大学某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于2019 年5 月1 日~2020 年7 月1 日收治的78 例嗓音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8 版[7]中嗓音疾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病程3~6 个月;③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拒绝手术治疗;④患者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⑤患者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眼耳鼻喉相关癌症的患者;②接受过专业的嗓音训练或者专业的心理训练的患者;③长期吸烟或饮酒的患者;④中途因事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一定期限的禁声,督促患者注意休息,进食流食,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抗生素雾化治疗,安排患者注意配合治疗,保证患者处于心情愉悦状态。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嗓音训练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对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以优先给予正念心理干预[8],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由干预小组负责人组织所有入组的研究对象进行亲和有效的简单介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介绍方式,力求保证患者能够接受和了解。安排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讲解本研究的目的、流程和意义,对于患者的疑惑给予必要的解答。之后,安排患者安静的躺在治疗床上,感受从头到脚被全面扫描的感觉,指导患者每个细微结构被扫描到的感受。第 2 天,组织患者在自行练习后分享经验和体会,并予以简单的评价和鼓励。为其讲解正念瑜伽的练习方法和要点,患者可搭配自己喜欢的音乐做舒缓放松动作。同时,组织人员可在一旁进行轻声指导。第3 天,复习前一天的正念瑜伽,之后指导患者进行静坐冥想,同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缓慢的呼吸,并仔细感受身体各部位散发出来的焦虑、抑郁情绪,组织患者一起探讨如何使用正念去化解不良情绪,并讲解正念调节心理压力的方式方法。第4 天,指导患者进行前几天的正念操作练习,并帮助患者选择符合自身的正念心理练习方式。正念心理干预4 d 为1 个训练周期,2 h/d,之后进行嗓音训练。嗓音训练具体内容如下[9]:①呼吸训 练,指导患者安静的平躺在床上,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使患者处于全身放松的状态下,吸气动作时要保证腹部隆起,呼气动作时腹部内收进去,此过程不可盲目求快,动作要缓慢、标准。训练时间为15 min。②喉部按摩,先使用热毛巾进行适当的热敷,然后使用食指和拇指进行轻柔的按摩,主要按摩部位为甲状舌骨肌、环甲肌等,时间为15 min。③发声训练,从临床比较常用的咀嚼、哼鸣,缓慢的过渡到简单单次的阅读,直至可以正常交流,时间为30 min。嗓音训练1 h/d,持续 4 周。干预过程中,研究人员定期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并采用专门的健康管理档案进行全面细心的记录和存档,及时反馈干预效果,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医生,制定解决方案。在整个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并做好整个过程中的监测,对于结果进行及时的整合分析和汇报,以便更好的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必要的改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SAS、SDS 评分 SAS 包括20 个项目,各项得分之和乘以1.25 取得整数部分为标准分,评分>50 分 为焦虑,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情况越严重[10]。SDS 包括20 个项目,各项得分之和乘以1.25 取得整数部分为标准分,评分>53 分为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情况越严重[11]。
1.3.2 VHI 评分 采用VHI 进行主观评估,包含功能、生理和情感3 个范畴,每个范畴10 个条目,每个范畴最高40 分,量表总分最高120 分,某一方面分值越高说明发音障碍对该方面的影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HI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HI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HI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8 周后比较,bP<0.05
3.1 嗓音训练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嗓音疾病患者不仅无法发声,影响其与周围人的正常交流与沟通,还会干扰患者正常进食,影响自身营养的供给情况[12]。虽然国内外对于嗓音疾病的患者可以采取比较先进的手术治疗,但是费用、疼痛和相对麻烦的操作流程会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8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此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内心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正念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设置冥想训练,进入自主放松阶段,充分的从身体的每个部位进行自我减压调节,以致自己能够完全忘记之前的痛苦和压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后续的嗓音训练操作中。整个操作中患者集体进行训练能够促进患者之间的沟通,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缓解患者长期封闭的内心压力和抑郁情绪,促使患者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13]。嗓音疾病训练经过国内专家的多次临床验证,此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解决嗓音失常问题,更有利于患者快速的恢复正常,在临床颇受患者及家属的喜爱。正念心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延缓疾病的治疗进程,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患者内心的疾病治疗积极性,更是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嗓音疾病的快速恢复和不断的改善。嗓音训练作为临床比较普遍的诊疗方法,也比较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喜爱,配合心理疗法的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对相关治疗方式进行双重的配合,有利于加速疾病的恢复进度。
3.2 嗓音训练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生理和情感状况 结果显示,干预8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生理、情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嗓音训练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生理和情感状况及整体情况。分析原因主要为:本研究在为患者实施正念心理干预之后,患者可以保持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嗓音训练的各项事件,嗓音训练分别从呼吸训练、喉部按摩和发声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不断地促进患者的功能、生理和情感改善[14]。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在嗓音训练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讨,但是研究发现,单纯的嗓音训练不能促进患者积极的参与到后续的护理方案的施行中[15]。但是,嗓音训练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嗓音的恢复,促进预后恢复。本研究干预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心理支持程度,加强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和忍耐力,正念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全身心的放松自我,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结合嗓音训练能够发挥更加有效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嗓音训练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嗓音疾病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