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

2022-12-31 07:08:36武卯富张雪姣刘婷余帆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腰围糖化收缩压

武卯富 张雪姣 刘婷 余帆

2015 年全球有4.15 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 2040 年将达到6.42 亿[1]。自1980 年起,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升高[2],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和财政支出持续上升。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患者自身责任和潜能,改变其行为生活方式,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和控制并发症[3]。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的总称[4,5]。“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型便民惠民服务,具有有效分流实体医院需求、提高患者就医可及性、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应用价值[6]。中国基于“互联网+”的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研究尚不充足,其管理效果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本研究通过建立福田区“互联网+”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队列,探索“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深圳市福田区的5 个社区,每个社区通过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选取2020 年 1~12 月在福田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有体检记录的 152 例糖尿病患者,经过3 个月干预期后,脱落12 例,最终纳入140 例。140 例患者中,男83 例(59.29%),女 57 例(40.71%);平均年龄(58.71±9.84) 岁;病程 1~5 年的患者57 例(40.71%);其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106 例(75.71%);已婚患者131 例(93.57%);离退休患者76 例(54.29%);年收入10 万元以下的患者97 例(69.29%)。将140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 例。

1.2 纳入标准 均为2 型糖尿病患者,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年龄20~75 岁;入组前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与至少一位家人同住,自愿参加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开展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和健康体检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微信群等“互联网+”手段开展自我管理模式,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内按照《慢性病自我管理实践——糖尿病》开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线上活动,活动形式有知识分享、集体讨论、营养点评、总结回顾等,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糖尿病、血糖监测、糖尿病并发症、饮食调节、健康运动、糖尿病用药、处理负面情绪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8 种活动。两组均干预3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干预前后BMI、腰围、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上述指标从深圳市社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导出,均由卫生专业人员按照行业规范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测量。

1.4.2 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 参考吴永泽等[7]《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简化量表效度、信度与可接受性评价》,采用简化量表评价知识、态度、行为,分值范围分别为0~22、0~5、0~15 分,总分值为简表所有条目得分之和,范围为0~42 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MI、腰围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BMI、腰围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BMI、腰围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BMI、腰围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MI、腰围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MI、腰围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s,mm Hg)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s,mm Hg)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探索“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经过为期 3 个月的宣教干预,发现“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水平,态度转变明显,进而出现行为的转变。BMI、腰围、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等指标方面也得到显著改善。经过对比,干预组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显著提高,血糖等有关指标均显著降低。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通过系列活动帮助糖尿病患者在医护等专业人员的支持下,主要依靠患者自己解决糖尿病带来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和情绪问题。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熟悉诊断治疗、营养运动等应对疾病的全过程,决定了患者自己才是糖尿病控制与管理的最佳人选。但常规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小组活动需要患者按时出席每次活动并签到,对患者时间要求较高,患者参与积极性差;患者面对面沟通和交流不利于新冠疫情防控;对活动场地要求高等,因此,亟需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需求。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BMI、腰围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研究[8-12]的干预效果一致,说明“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糖尿病相关指标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需要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面对面沟通交流,而新冠疫情期间应倡导群众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交谈、活动时,要保持1 m 以上社交距离[13],这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形成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中“互联网+”自我管理小组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因此,基于“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激发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内驱动力,使糖尿病患者获得更大收益。

综上所述,“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进而改善患者BMI、血压、血糖水平,建议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将“互联网+”自我管理模式与传统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结合使用,提高患者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腰围糖化收缩压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保健与生活(2020年3期)2020-03-02 02:27:23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人人健康(2018年17期)2018-01-27 00:09:45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