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日语人才“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

2022-12-31 08:01魏玉娟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日语商务一带

魏玉娟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系,辽宁 大连 116052)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时代基于全方位对外开放、面向地区和世界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全球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语言的沟通与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访问时指出:“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沟通很重要,国与国合作很重要。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作为人类最为基本却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在当今世界的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提高国家语言服务能力提出了十分紧迫的要求。

2021年是“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8 周年,8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非凡成就,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当前,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语言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以坚实过硬的语言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各领域的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撑。商务日语是专门用于商务用途的日语,“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日语人才亟待进一步明晰定位,找准路径,提升自身的语言服务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语言服务能力”的内涵

“语言服务”这一概念于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首次被提出,至今已有30 余年。伴随改革开放,语言服务市场逐步繁荣,特别是21世纪的前十年,信息技术行业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语言服务的发展。2011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正式颁布,明确提出“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原则。语言文字工作要拓宽视野,自觉融入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局,与教育、文化、信息化结合,主动服务,在服务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对“语言服务能力”较早的概述。

随着实践的发展,学界对语言服务能力的认识逐步加深。在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2019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中,有对语言服务能力的新阐释,这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语言服务能力的内涵。《报告》指出:“语言服务能力是指提供跨语言、跨文化信息转化服务和产品以及相关研究咨询、 技术研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教育培训、语言咨询等专业化服务能力。”[1]从广义的角度看,语言服务能力泛指以语言为工具或内容开展的服务,包括翻译服务、语言教育培训服务、语言技术服务等。而从狭义的角度看,语言服务能力往往指语言翻译服务。当前,各项语言服务都积极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特别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G20 峰会、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等重要国际盛会和活动中,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在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形象。

《2020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语言服务行业将顺势而为,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驱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简言之,“十四五”时期,我国语言服务行业亟待创新,推动与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贡献力量。

二、商务日语人才“语言服务能力”的构成

商务日语是在现代商务场合下使用的一种职业日语。它以日语语言为基础,以商务知识为核心,以日本文化为支撑,以职场应用为导向。针对现代日语商务场合要求,商务日语人才要能够熟练发挥日语的工具作用,综合掌握商务日语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文字处理设备、通信设备等现代化工作手段。参考商务日语的专业特色,我们认为该专业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需要在三个层面加以体现:一是要与行业无缝对接。要满足对服务外包产业、软件行业需求,着力培养较好的日语应用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办公软件能力以及服务外包领域所需的跨学科知识;二是要与企业深度合作。要通过与区域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动态实践课程,协同实践教学,在一体化的教、学、练中,提高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 三是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对应。通过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依托,培养日语+商贸的基本应用能力和互联网思维。因此,构建商务日语“语言服务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展开。

(一)日语语言能力

日语语言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运用日语语言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日语语言能力是商务日语语言服务能力的基础。语言的意义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交流的根本在于要听懂对方所说,读懂对方所写。从基本的单词、句式,到修辞、语法,再到商务场景下的交流、应用,没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良好的语言服务就无从谈起。

(二)日语职业能力

日语职业能力,是指在职场中运用日语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口译、笔译、公文书写、电话应答、计算机应用、邮件收发等。在职场工作中,要实现与客户之间的顺畅交流,就必须具备现场翻译、书写公文、电话应答等实际日语应用能力。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日语交流媒介与手段日趋多元化,日语的书面应用多以邮件等网络信息收发为主,因此,必须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信息时代日语职业能力的要求。

(三)高级商务能力

对商务日语人才而言,除了要具备扎实过硬的日语语言能力,还必须具备高级商务能力。为此,必须掌握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外贸实务知识、企业商务流程知识,在此基础上获取营销管理、投资理财、金融保险、售后服务等相关经验与能力。在培养高级商务能力时,要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熟练掌握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惯例与商务操作。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国之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交流和行为习惯。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文化的发展轨迹亦各不相同。要顺利开展国与国之间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语言服务,就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深入了解一国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特质,熟悉并把握该文化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礼仪风俗,才能理解实际工作中的习惯和做法。于商务日语专业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始终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日语语言服务存在的问题

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秋季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 多个国家参与其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而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80 多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正在形成。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高规格国际会议的不断增加对语言服务,特别是语言翻译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G20 杭州峰会上,我国开通多语应急服务平台“96020”,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 种官方语言以及包括日语在内的14 个语种的24 小时在线翻译,该平台还对应会务专项服务。在2018年召开的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上,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仓,3600 多家企业参展。上海联通专门开通“10010”热线呼入呼出服务,其语言服务涵盖“一带一路”国家官方语言以及包括日语在内的10 种常用外国语。与此同时,语言翻译服务还助力中国政治话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外传播。在2018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日本株式会社树立社和日本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获得16 个立项,赢得较多的项目占比。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素质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不可或缺。商务日语人才恰恰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兼具语言翻译和专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然而,根据近几年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的数据,企业往往缺乏专业的语言服务团队,高素质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紧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特别是小语种服务能力较为匮乏,对投资和贸易产生影响。当前,商务日语语言服务初见成效,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完善与改进的空间。

(一)对重要性认识不足,服务意识薄弱

在我国,语言服务起步较晚,对于语言服务的重要性,人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商务交流中,为数不少的企业没有能够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认识语言服务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没有把语言服务纳入企业国际化规划,一份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1.7%的受调查企业和公司没有集中设立专门管理语言服务人员的部门,23.6%的受调查企业和公司没有管理语言服务的人员,需要语言服务时临时指定负责任人。”[2]同年,有学者调查指出:“44.8%的民营企业和29.3%的国有企业没有语言服务专业人才。”[3]由于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商务日语领域,服务人员同样缺乏对服务范围与内容的规范性认识,商务场合服务人员和服务单位的语言服务意识不够明确,难以形成一以贯之的语言服务理念,同时,受服务语言标准程度、服务单位规模、服务人员个体因素影响,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二)缺乏有效行业指导,服务质量不高

当前,我国商务日语语言服务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和数据论证。商务日语被习惯性地等归入一般日语语言范畴,被视为一项以翻译功能为主的专业技能,而并非一个行业或产业。虽然“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国际与地区交流日益频繁,商务日语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商务日语行业的服务意识、 专业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尚落后于市场要求,商务日语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三)人才准入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人才储备不足

总的来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也存在不足。一方面,商务日语行业缺乏较为成熟的准入机制,对人员缺乏限制。现有的商务日语考试难以根据市场需要,提供针对商务日语服务人才的有效评价和考核标准。而培养商务日语人才的院校数量不多,其教学、实践往往缺乏经验,流于形式,未能与真正的日语商务流程相结合,相关评估机制也不够健全。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我国对日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日语人才。但具体到人才培养实际,许多开设商务日语专业的院校存在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经验落后、课程设置陈旧等问题,难以达到培养高级商务日语人才的目的。

四、商务日语人才“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

实现多方位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其中语言是“互联互通”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4]。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一种经济资源,亦是科技创新的要素,这都决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在各个层面上都需要语言的支持,也势必带来多样化的语言需求,同时对语言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5]。“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正快速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语言服务行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商务日语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势在必行。

(一)加强行业指导,制定合理发展规划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的开放发展指明了新方略,也对语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统筹规划商务日语发展,并进行科学管理。要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语言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语言发展规划,通过制度保障、有效评估和机制准入,把语言服务问题处理好,增进政治互信和经济互通,增加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种类繁多,涉及多门非通用语种,例如日语,就属于小语种一类。要统筹处理好眼前需求和长远发展、个别需求与整体布局、国内发展和国际需求的关系,重点加强对沿线各国日语使用现状、分布、活力状况的研究工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语言规划,设置小语种人才库,对商务日语人才数量的需求做出预测,做好语言服务的协调工作。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机制创新,推动商务日语产学研协同发展,通过开展政企、校企合作,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二)提高服务意识,建设商务日语服务体系

要着力提高服务意识,理解并尊重跨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提高商务日语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中心,有创造性地运用日语语言进行有效交际、语言服务和国际商务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语言服务支持。要汇集多元力量,扩大商务日语服务的领域,围绕商务日语使用服务、商务日语人才服务、商务日语资源与平台服务、商务日语技术服务、商务日语应急服务、商务日语咨询服务等,推动商务日语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商务日语行业资质评定体系,围绕对日语翻译、日商务贸易、商务谈判、企业管理的要求制定相关标准,加强从业服务人员关于日本社会和商业服务领域基本规范的培训,以公平稳定的行业秩序促进商务日语服务的发展。

(三)重视能力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商务日语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实行日语基础知识+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国际商务综合素质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商务日语人才掌握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运用日语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与实践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以及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所必需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能力、管理能力、法律能力,等等。其中,围绕日语语言能力,要熟练掌握日语语言、文学、翻译等专业基础类知识。围绕日语职业能力,要大力培养应用日语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日语语言现象和问题进行判断、 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围绕高级商务能力,要充实人文社科、健康教育、计算机、第二外语等通识教育类知识,提升有创造性地运用日语语言进行有效交际、语言服务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围绕跨文化交流能力,要锻炼就国际商务和日汉双语转换等领域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的能力,要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并在跨文化背景下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

(四)深化实践育人,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服务,关键在于人才。近年来,我国自贸区建设态势良好,推动新一轮全面开放格局。新的形势对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日语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变革。从人才培养目标看,要根据“一带一路”需求,培养具备扎实日语功底和过硬商务技能的“日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设置看,要着力优化知识结构,增加日本历史、文化、法律、习俗等方面的教学课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围绕日语翻译、国际商务、外贸跟单、行政管理等行业要求,开设《日语精读》《日语视听说》《商务会话》《商务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从教材建设看,要充分认识商务日语作为新兴专业所存在的不足,改变教材编写滞后、内容陈旧的问题,编写符合商务实践需要的商务日语礼仪、商务日语敬语、商务日语应用文写作等教材,做到理念先进、内容生动、实用性强。从师资力量看,要打造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着眼于国际化技能需要,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商务培训项目,增进校企合作、校企联动,鼓励教师与企业互聘、互学,获取双师型资格证书。从课外实践看,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途径,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体验、参与到真正的商务环境、业务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总之,要革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实践育人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五)整合资源,搭建共享交流平台

据 《2019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的统计,截至当年,全国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在营企业9734 家,总产值为372.2 亿元,年增长3.6%。这表明,语言服务行业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为营造更加规范、和谐、健康的行业生态,不断提升语言服务的质量水平,还应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共享交流平台。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信息技术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任何语言服务行业都必须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商务日语而言,同样需要有效整合行业资源,搭建共享交流平台。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商务日语服务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语言资源服务平台,整合商务日语服务要素,为“一带一路”沿线商务日语需求者、商务日语服务提供者、商务日语服务机构等提供协作。同时,还要利用平台优势,把握日本产业结构变化新动向,开拓中日经贸合作新思路,为中日商贸互利双赢做好研判。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语言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语言服务能力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服务的一个分支,商务日语服务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日语商务一带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