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铮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党和国家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1]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于2021年11月正式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2],为新时代应对老龄化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根本指导。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整体性工作,涉及到健康、养老、医疗、护理、心理、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工作,而这些方面的工作又是紧密相连的系统整体,这其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则是健康。根据相关统计数据,“78%的老年人至少有一种慢性病”[3],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加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对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提升老年人健康长寿,有助于推动构建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有助于打牢基层社区健康根基,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服务老年健康生活的重要支撑。
1.1 老年慢性病防治的需要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的简称,根据WHO的标准,通常包括“心脏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慢性肺病等多种疾病”[4]。目前,我国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主要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脑梗死后遗症、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病、抑郁症、腰颈疼痛等最为常见。这些常见的老年慢性病具有潜伏期长、病程长、医疗费用高、发病率高等特点,涉及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健康。同时,慢性病还具有慢性形式、急性发作或致死的典型特征,是老年健康长寿的高危因素。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老龄人口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基层社区老年群众作为慢性病多发群体对卫生健康服务提出了更多的现实需求。基层社区是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最具体最基础之所在。
1.2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根据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64亿,超过0~14岁的人口数量(2.53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1.91亿[5-6]。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老年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希望拥有更加完善的健康保障。做好老龄工作,是关系千家万户民生的大事,关系人民群众家庭幸福和谐。老年人忙碌一生,为国家、社会、家庭奉献了一生,在安享幸福晚年的人生阶段,应当享有完备的健康生活保障。作为慢性病发病群体最高的老年人,更加希望拥有较为完善的预防性护理健康服务,以尽量减少发病、减缓向恶性结果的转变。当前,老龄化推动居家养老需求日益增长,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居家养老的重要内容,推动护理健康服务下沉社区一线,既是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健康生活的现实需要。
1.3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需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对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服药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一些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长期服药、康复治疗,频繁出入公共场合增加了健康管理的风险;另一方面,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差,病毒感染率高,死亡风险高。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的“减少出行和避免接触”给老年慢性病患者带来了一些不便和挑战,尤其是疫情封控期间的复诊困难、断药危机、健康管理中断,给老年慢性病患者带来新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管理风险。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加强基层社区(小区、村)老年慢性病诊疗、护理健康服务,可以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有效降低因聚集带来的感染风险,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必然对策,也是完善基层居民社区、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契机。
当前,直接面向我国基层居民社区、村的护理健康服务整体还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阶段。且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卫生健康发展条件、现代科技应用等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从总体上看,制约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 面向基层社区的护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乡镇卫生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持续加强,为加强基层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奠定了根本保障。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服务基层人民群众健康需要“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的情况。突出表现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一线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老年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而是融合在老年人生活、学习、居家社区养老等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整体工作。当前,我国基层社区下沉到居民(社区)小区、村一线的老年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还很不健全,与农村的“一村一医”项目建设相比,城市居民小区内的卫生健康服务,尤其是以服务老年人为重点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很不充分。
近年来,国家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各项文件政策中,对护理健康服务进社区都给予了重点明确支持。但在具体实践中,护理健康服务进社区应当怎么建,谁来主导建,建设标准是什么,这些都迫切需要解决。护理健康服务进社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社区、民政、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部门协调推进。护理健康服务进基层社区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在基层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形成统一的工作方案,作为一项惠老为老的重大民生工程。
2.2 面向社区一线的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人才缺口还比较大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是未来卫生健康事业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以往,我国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注重“医”相对多一些,而对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护”的建设相对弱一些。在老龄化背景下,特别是构建居家社区养老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对下沉到老年人生活社区一线的“护理”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当前,面向基层一些居民社区、村的护理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和使用还存在较大缺口,这也是制约当前我国构建居家社区养老体系的一个重要难题。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项文件精神,加大面向社区(小区、村)一线的老年护理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和使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对护理健康人才进社区进行系统性的政策保障,需要卫生健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等多部门从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待遇保障、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研究推进。
2.3 面向基层社区的老年护理健康服务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当前,面向基层社区的老年护理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地还存在很不均衡的发展。在一些先行先试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从软件和硬件建设上发展更快一些。就整体上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基层社区老年护理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社区老年护理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应当有标准化的护理健康服务中心、标准的人员配置外,还应当建立完备的社区(小区、村)老年慢性病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居民社区、村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打通社区、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节点性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家庭签约医生”基础数据采集,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实施,真正起到基层社区(村)居民卫生健康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作用。这些基础性的设施建设,是开展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提升老年健康生活品质的基本工作,也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对基层社区大力发展护理服务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这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提升生命健康品质的一项爱老敬老孝老工作,是推动提升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3.1 加强基层社区(小区、村)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中心是面向社区、为社区家庭和居民开展健康服务的重要依托,在提供慢性病护理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缓解基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慢性病护理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今后可以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强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数量建设,将人口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小区和村纳入建设范围,提升覆盖率,依据社区居民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引进慢性病护理服务的最新医疗器械设备,对老旧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确保大部分社区居民能够就近、便捷、高质量地享受慢性病护理服务。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中心队伍建设。积极引导高等医学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面向基层社区(村)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中心就业,既能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又能进一步拓宽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备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3.2 完善推广“网约护士”护理健康服务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注册护士470.9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34人[7],尽管已有很大提高,但与我国老龄化发展进程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每千常住人口4.7人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8],尤其在基层社区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方面更显得捉襟见肘。“网约护士”是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理念,为增加护理服务供给,精准对接居民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新型服务模式。“网约护士”的应运而生正是互联网大发展和巨大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在全国首批试点省份和地区,“网约护士”在不同程度上弥补了基层社区慢性病服务供给不足的缺口,有效改善了基层社区慢性病服务医护人员短缺的现状。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暴露出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例如,护理人员大多为女性,上门服务一旦发生医患纠纷,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慢性病护理服务费用较高,且不支持医保支付和报销,给患者带来一定经济负担等。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推广“网约护士”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健康服务。探索建立卫生健康管理部门主导的“网约护士”管理服务平台,采取统一派遣、集中调度指挥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工作平台,充分保证各项工作权益。同时,要积极探索将“网约护士”对慢性病护理服务纳入医保,促进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长效运行,保障“网约护士”的相关工作量认定和薪酬待遇,构建系统完备的“网约护士”管理制度体系,推动“网约护士”护理健康服务走进基层居民社区家庭。
3.3 建立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机制护理健康志愿服务是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完善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服务的重要补充。在当下老年慢性病护理服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探索完善护理健康志愿服务机制是提升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中心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建立慢性病护理服务志愿者信息库和慢性病护理服务预约平台,广泛动员在校医学生、退休医护人员等其他具备护理健康服务知识、资格的志愿服务人员在健康护理服务志愿者信息库中进行注册,登记个人信息。探索建立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护理专业毕业生实习与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中心有效对接的长效机制。在医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引导广大护理专业医学毕业生加强对基层社区卫生健康事业重要性、光荣性、使命感的培育和认识,培养一大批乐于奉献基层、奉献老龄护理工作、奉献基层居民社区护理卫生健康服务的优秀医学生。
做好老龄化背景下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整体工作,需要在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基层社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的专业力量,构建基层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健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品质生活的需求,为新时代我国老龄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