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策略建构

2022-12-31 20:56丁红玲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社区课程教育

○丁红玲 刘 璇

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基础性阵地,在促进社会整合和凝聚,提供普惠多元、包容性、全纳性公共教育服务,增进社会公平、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致力于推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特别指出:要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而课程是社区教育的母体,决定着社区教育的成效;离开了课程,社区教育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多年以来,虽然各地实验区、示范区的社区教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并践行“一街一精品,一居一特色”特色精品项目(特色课程)打造的理念,但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的总体情况来看,其覆盖面、辐射面不够,内容较为狭窄,惠及受众面有限,而且丰富性和适切性不足,千篇一律、大众性、通俗性、常规性的课程难以满足社区成员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可以增强社区教育供给的充分性、均衡性、匹配性和有效性,增进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参与度和满意度,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

一、社区教育课程概述

(一)社区教育课程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1.社区教育课程的内涵。课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制订的教学计划的进程,是实施教育活动的载体、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社区教育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需依托课程来实现。社区教育课程是指以服务于社区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终身学习需求和社区发展为目标,将知识、经验、实践活动等作为教育、学习的内容且包括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或者是指为实现社区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指导性学习方案、指导性学习计划[1]。

2.社区教育课程的类型。社区教育课程的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1)从课程存在形态分类,可分为显性课程(表现为正式性、目的性、计划性、学术性)和隐性课程(表现为非计划性、开放性、内隐性、潜移默化性、非学术性);(2)从课程表现的形态分类,可分为综合类课程、项目类课程;(3)从教育价值观和导向分类,可分为学科课程、经验课程、问题课程(专题课程或核心课程);(4)以媒体表现方式分类,可分为讲授类、音像类以及网络类;(5)按照所属专业、行业领域分类,可分为法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类、科学普及教育类、现代家庭教育类、健康养生教育类、休闲娱乐教育类、文学艺术教育类、职业技术教育类、环境保护教育类等;(6)按照课程实施方式分类,可分为讲授性、讨论式、实践体验式课程以及社团类课程。社区教育课程的载体体现为教案、讲义、教材、视频课、特色项目等。

3.社区教育课程的特点。社区教育课程的特点表现如下:(1)结构上的非学科性。社区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学科中心导向不同,其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强调经验中心和问题中心导向,即不是以系统的学科知识、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而是以实际、实用为导向,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工作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更加强调生活性、实用性和经验性。(2)内容上的地域性。地域性是指根据社区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环境等形成地域特色。不同的区域在长期的演变、发展与积淀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因此会显现出不同的“生态”底蕴,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社区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社区教育课程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实施,其内容必然会凸显地域性特色,如社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3)实施方式上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灵动性。基于社区教育课程在结构上的非学科性,社区教育课程实施方式更强调开放性、实践性和灵动性,表现为参观式、体验式、活动式、竞赛式、游戏式,强调贴近学习个体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使学习者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品质。

(二)社区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社区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两个维度:服务于社区成员个人的提升和社区的发展。

1.服务于社区成员个人的提升。表现为三个层面:生活性、生存性和生命性[2]。(1)生活性,即社区教育课程以关注社区成员生活世界的真实诉求为本,内容涵盖社区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区成员生活息息相关。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社区成员可见、可感、可及的实际生活,可以按照社区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开发课程,如开发文化科学知识类、公民素质教育类、家政教育类等系列。(2)生存性,即社区教育课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开设不同的职业类课程,为社区成员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支持和服务。例如,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提升的需要,开设农作物生产与种植、病虫防治、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农产品物流管理、物联网农业监测、农场信息化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子支付、农村财务管理等课程。(3)生命性,即社区教育课程以关注社区成员生命成长、生命自由与和谐发展、人格完善为终极旨归,其目的诉求具体体现为精神性和自由性。其中,精神性体现为追求生命的意义、价值与崇高,追求仁慈与良善、爱与奉献等;与此相适应,社区教育课程开设可以涵盖诸如生命哲学、生命伦理、中西方哲学等内容。自由性表现为对现实、自我的超越。因为人有自由意志,总是希冀摆脱现实的枷锁,过一种浪漫、诗意的生活,故自由性即审美性;与此相适应,社区教育中可以开设一些诸如诗歌艺术、文学艺术、琴棋书画、插花、养花、茶艺、剪纸等陶冶身心方面的文学类、美学类以及民俗文化类课程。

2.服务于社区的发展。社区是一个由一定数量的人口、设施、组织和一定特征的文化组成的地理区域,也是关系性生存的天然生态位——全体社区成员共同生活的家园,一个微共同体。这一微共同体内部的社会成员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空间环境中,必然是休戚与共,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景与追求,他们荣辱共享、风险均担。社区教育的宗旨就是通过面向各类人群开展全面全方位的教育,维护共同利益,打造利益共同体。在“共同利益”语境下,社区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得以彰显,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目的观,实现了将可持续发展的人与社会经济环境等有机统一,即不仅强调为社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加关照共同利益、公共利益,关照基础民生性公共服务保障,关照公共服务领域——“体面就业与创业”“公平与包容”“绿色与健康”,并将之作为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为此,社区教育的内容则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取向的,还应该是全方位的统摄,包括关爱、信任、认同、包容、责任、义务、尊严、人权、平等(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重人权),以及绿色生态与可持续性等。与此相适应,社区教育的课程也涵摄公民道德、法治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礼仪、市民素养养成、生态与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从开发到实施)也更强调多元主体(学校、驻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的参与;课程服务面向也会辐射与覆盖至区域内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类人群,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繁荣。

二、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特色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如下的优势特色。

(一)多主体参与,共荣共建

社区教育是一种服务面向全员、全程、全社会的教育类型,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必然也具有多主体参与性。目前,已形成了以下模式。

1.职能部门牵头型。即由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牵头,通过发挥行政力去调动、统合本系统内的资源,开发与组织实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如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生活教育、再就业培训等课程项目的实施。卫生部门组织开展以关注生活健康为主题的各种医疗健康讲座、送医进基层的义诊服务。劳动部门组织开展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的相关课程开发与培训。

2.社区学院统筹型。即由社区学院发挥其作为社区教育专门机构在区域内的统筹、沟通、协调的龙头作用,组织开展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包括卫生保健类、文明礼仪类、家庭教育类、生活休闲类、职业培训类等多门类、多品种的超市化菜单服务,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提供便利。如太原市社区学院已经开设出了200多个门类系列课程,这些课程资源都放在社区教育门户网站上供市民免费学习。

3.街道主导型。即由街道主导,依托所辖社区学校(如家长学校、老年学校、市民学校、早教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实验基地、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专业人员面向社区成员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包括项目)开发,并组织实施。其服务面向人群广泛,包括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障人群、下岗失业人员、在职职工等。如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街道联合西羊市社区幼儿园,开设系列早教课程,对年轻父母进行早期教育辅导。

4.学校中心型。即发挥学校作为教育文化辐射源的优势,组织专业师资,结合区域内地域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的教材、读本;或者校社互动,开展各类专题讲座或各种主题项目活动,如“小手牵大手”、四点半学校、“候鸟”工程、“好少年”活动、社会治安“小哨兵”、科普推广“小先锋”、助人为乐“小公仆”、“五老”助教以及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

5.学习社团自主型。社区内存在着大量的各类学习社团,学习社团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是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基层性力量。近年来,尤其在江浙一带,社区学习社团成员通过自发组织、自主研发活动项目主题开展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社区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特色名片。据悉,上海社区老龄大学培育了260个学习社团,其中18个被评为全市优秀社团、五星级社团,参与各类团队活动总人数已达8000余人次。

(二)着力“三关”,实施人文关怀

“三关”即立足于彰显教育民主化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尤其注重对三大群体予以关照。一是关心青少年。即服务于青少年的成长,街道社区与学校共同牵手,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类课程,如思想道德类、安全防卫类、科普类、绿色文化类以及以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参观类、体验类课程,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二是关爱老年人。即街道社区针对老年人养生保健、修身养性、消遣娱乐等方面的文化诉求,面向老年人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举办游学类活动,并组织开展舞蹈班、唱歌班、书法班、插花班、双语培训班、剪纸班等活动,开设相关活动类课程。三是关注困难群体。即街道社区为拓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渠道,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为社区居民量体裁衣,针对不同人员的需要开办多种免费技能培训班,并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如裁剪、美容美发、手工编织、厨师、家政等),提升其生存技能。

(三)实验项目引领,打造特色精品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尤其强调项目类课程的开发。近年来,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参与国家社区教育特色实验项目建设工程,倡导“一街一品牌、一居一特色”特色精品的打造。各地涌现出了大批特色项目品牌,其类型异彩纷呈,品类繁多。如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道的“市民教育工程”和“道德讲堂”、杨家峪街道的“阳光工程”、涧河街道的“文化楼院”;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城北街道的“老年文化园”实践与探索、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的“开展社团活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实验;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劳动一坊社区的“老年艺术教育探索与实践”、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的“老年人秧歌鼓调教学实践”等。

(四)文化植入,形成一系列文化品位课程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挖掘区域内优秀文化资源,将其融入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对于熏染人的人格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规范人的行为、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繁荣、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社区教育尤其强调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将区域内优秀文化资源纳入教育系统[3]。近年来,各地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注重文化元素的植入,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品位课程:(1)传统文化类,如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学校的《现代人学诗词》、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的《中国书画》;(2)乡土文化类,如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学院曹家渡分院的《学说上海话》、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的《茶文化常识》;(3)红色基因文化类,如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学校的《走进瑞金,亲近历史》、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社区学院的《影响金州历史的风云人物》;(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类,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系马桩街道的《社区爱国主义教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伊市克拉玛依区教育学院的《文明礼仪教育》。

(五)举办才艺大赛,提高品牌效应

社区教育课程具有灵动性和实践可操作性,社区教育课程实施以后,其效果如何,需要通过学习者的才艺表演、技能去展示,一方面有助于参赛者的相互切磋,进行成果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励优胜者,激发其创造热情,使其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近年来,为了推进社区教育课程内涵建设,提升社区教育质量,从国家层面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才艺展示大赛活动。大赛活动的主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艺术类和生活艺术类,如阅读征文、诗词歌赋、书法篆刻、编织艺术、剪纸艺术、服饰走秀、厨艺展示、彩灯设计等,通过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展示典型、宣传典型,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辐射效应。

三、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特色,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系统化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系统化管理跟不上。首先,缺乏专门机构负责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组织研发、实施指导,致使社区教育课程的有效性、质量与水平差强人意。其次,缺乏对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场地设施保障、经费保障、指导与培训保障等亟待加强。再次,社区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与监督机制缺失,尚未建立起课程质量标准机制,对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及需求契合度、课程教学方式及手段、课程活动的成效、受众满意度等方面缺少关注。第四,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成果评鉴机制缺位。虽然一些社区教育实验区也开展一些社区教育特色实验项目(特色课程)才艺展示大赛活动,但尚未形成常态化的特色课程成果评鉴机制。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欠完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区教育课程目标定位模糊,价值取向欠明晰,导致实践中课程体系欠完善。表现在:一方面,课程结构欠完善。人文类课程较多,职业技能类课程较少;生活类课程较多,社区治理类课程较少;休闲娱乐类课程较多,生命类课程较少;通识类课程较多,特色课程较少;显性课程多,隐性课程少;讲授式课程较多,活动类、实践类课程较少;线下课程较多,线上课程较少。另一方面,课程涵盖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社区教育课程服务面向的对象缺乏全纳性,仅定睛于老年人、青少年,并未覆盖统摄全体社会成员,例如面向社会成人、在职人员、社会弱势群体(如进城务工农民工、退伍人员、社会上的残障人员、劳改释放人员),以及农村留守农民、农村留守儿童的课程较少。而且,面向不同人群之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适切性也差强人意。

(三)社区教育潜在课程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对潜在课程资源的挖掘、整合力度不够。表现在:一是对地域性资源,如社区内的公共文化资源、各类学校教育资源、企事业单位资源等,尚未完全开发利用;二是对乡土文化资源,如建筑文化、历史遗迹、人文历史(包括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地方方言、民风民俗、传统工艺,挖掘利用不深;三是自建课程多,共享课程少,目前大都是各系统、各主体自主自建,缺少共享性与统整性。

(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社会化参与格局尚未形成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全员、全程、全社会的大教育,一项关涉社会民众共同利益的宏大伟业,其课程建设具有立体广域性、社会广泛参与性,需要调动各类利益相关者、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以形成大合力,共同助推社区教育的开展。但就我国目前情形而言,尚未形成社会化参与的格局。主要表现为:一是职能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开发与规划意识;二是学校作为优势文化资源的集合秉承者,与社区共荣共建意识淡薄,参与度不强,尤其是高校、职业院校的力量尚未调动起来;三是基层细胞尚未激活,民间力量尚未调动起来。

四、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建构

鉴于我国目前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建议今后应采取如下系统建构策略。

(一)系统管理,提高质量与水平

首先,建立自上而下的省、地市、县、街乡四级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导中心,负责沟通、协调、统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课程进行研发、指导与培训。指导中心成员可从职能部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中进行抽调、遴选。其次,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尤其是特色课程的保障机制建设。要出台地方性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意见与推进政策,对优秀精品、特色课程给予政策优惠与扶持。政策内容包括对活动场地设施的支持、对活动经费的常态性划拨、对队伍组织与人员的管理、对课程活动内容的定期指导、对师资的定期培训等。尤其要强化对成果交流与展示平台的搭建,定期举办优秀课程评比大赛活动,以评促建,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再次,建立健全社区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要坚持人本性与社区性双向性原则,着重从社区教育课程目标的可行性、社区教育课程计划的合理性、社区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社区教育课程组织和实施的严密性、社区教育课程效果的满意度等六个维度建构社区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体系,并采取多种方式,如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线下评价与线上评价相结合(留言评价、投票评价、手机信息评价),组织多元主体(专家学者、社区居民、教师自评)参与评价,以鼓励先进典型,复制和推广其经验。同时发现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作出相应的改进,以保障社区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多维立体,系统开发

要进一步厘定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服务于社区成员发展和社区发展,多维立体,系统开发。具体思路如下。

1.以人口状况(包括性别、年龄、个性心理特点、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受教育程度、家庭生命周期、社会职业、社会阶层等)为基点开发相应课程,服务社区成员的生存、生活及素质提升的需要。以性别细分为例,如可以针对妇女的需求,开发诸如生理保健、法律咨询、心理救助、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2.以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开发相应课程。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性,而社区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要求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要因地制宜,灵活性地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地方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与特点,并结合地方人口结构状况,开设相应培训课程,为本区域培养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以乡土文化为元素开发相应课程。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乡土文化作为特定地域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基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传承文化、延续文明。古镇、古街、古巷、古建筑、地方民俗、传统工艺、传统戏曲等承载着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传承着中华民族刚健自信、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等文化因子、文明基因和血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尤其要重视乡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通过盘活乡土文化,留住乡音、乡思、乡风,保留乡土文化记忆,使社区成员记住乡愁,生发对本乡本土文化的热爱、坚守与自信,以及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返璞归真,净化心灵,升华情操,提升集体人文精神。

4.以社区治理为主题开发系列课程。社区是社会成员生活的基础生态位,社会的发展根基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关键在治理。需系统开发社区治理类系列课程,诸如社区服务类(包括志愿者赋能,如素质与能力培养、参与社区协商议事等),公民素养类(如新市民素养、文明礼仪、公共意识、社会公德),社区安全与管理类,社区公共卫生、生态与环境治理类,以及社区社会保障类等课程。

(三)强化资源整合力度,丰富社区教育课程内容

1.立足地域性,盘活地域资源。社区教育地域资源可分为机构和组织资源、人力资源、乡土资源。其中,机构和组织资源包括公共文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社区内的各类学校教育资源、企事业单位资源(如工厂、公司、医院、机关、科研院所)、社区内的社团类社会组织资源(如各种协会组织、睦邻点、学习共同体)等,这些机构和组织蕴含了大量的人文资源。它们既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条件性资源,同时其内部也潜隐着一定的特色教育与文化素材(如组织自身秉带的人文历史与人文精神,成员自身携带的知识、技术、技艺、经验、故事等),是社区教育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渠道。社区人力资源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社区教育工作者、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劳模、离退休干部等。乡土文化资源包括古镇、古街、古巷、古建筑、传统文物古迹、历史变迁、地名沿革、名人轶事、民间艺术、语言文化、民俗风情等。

整合地域资源时,要本着系统性的原则,先要对资源形态进行归类统计,然后以区域分布进行归类梳理,最后调动驻地单位及基层民间的力量,形成合力,既要开发出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地域性特色课程,又要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对于地域性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4]。

2.系统策划,引入社会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针对当前社区教育自建课程多、共享课程少的现状,需要多措并举,盘活课程资源。(1)市场嵌入,共享共建。通过市场招标,直接购买相关网站或教育机构的优质课程,并引入专业制作公司,将优质课程录制成视频教材,在相关平台和网站上播放;采取发放学习券的形式,供学习者学习。同时,利用大数据进行教学反馈和教学质量评价。通过课程的播放量、课程的好评率、留言板等数据信息,分析每门课程的难易程度、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习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学习者的水平等,从而不断进行课程教学改进,提高课程的服务质量。(2)广泛宣传,吸纳社会优秀名师。通过系统规划,统筹部署,精心组织,多渠道广泛宣传,吸纳学校、驻地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的能者,包括业务骨干、离退休干部、专家、学者、民间艺人,贡献自身的知识、才艺、特长,组建“名师课堂”,开展公益性精品课程讲座。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组建名师巡讲团,与基层对接,开展“月巡讲、周巡讲”活动,不断发酵辐射功能。

(四)多方发力,打造共治共建社会化参与格局

1.推进社区教育立法建设,夯实社会化参与的制度基础。立法中要明确规定社区教育的公共产品的属性,把社区教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框架体系与社会保障服务范畴,重塑社区教育民生性服务的角色地位。同时,明确各社会团体、利益相关者服务社区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2.部门牵头,发挥行政力与资源统筹力。成立由各职能部门组成的社区教育工作组,并强化工作组的协调与统筹力。要求各工作组一方面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能与社区联动,负责对社区各类教育与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组织与指导,打造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亮点;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本系统、本行业自身的职工教育与课程开发。

3.社校互动,发挥优势资源的辐射力。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高校、职业院校向社区开放资源。一方面,调动校方专业师资面向社区居民开设相关专业类、职业类、生活类课程,尤其是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社本课程、校本课程,发挥地域文化对社区成员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学校与社区签订协议,实现精准化对接,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精准化送教配送服务。

4.基层带动,激发活力。社区内活跃着大量的学习社团,社团内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经验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要着力推进对学习社团的培育与创建工作。开展摸底调查,对社区内的学习社团进行登记注册,然后整合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包括社区、居民点、驻地单位),打造睦邻点,为社团学习成员提供活动场所。同时,调动社区学校的力量,开展对接与配送服务,帮助睦邻点开发活动主题、项目和课程。

(五)线下、线上相结合,拓展实施方式

一方面,重视线下课程实施方式的拓展。线下课程实施方式可分为讲授类和活动类。其中,讲授类包括主题讲座、专家咨询、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活动类包括现场示范、情境模拟、实操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成果展示、参观学习、游戏式学习、团队式学习等。鉴于社区教育具有生活性、灵动性等特点,尤其要重视活动类课程的实施。例如,近年来在老年大学课程教学中推行的游学体验类课程、社区学校针对中老年社区成员开发和实施的人文行走项目就颇受青睐,受到活动参与者的一致交口称赞,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另一方面,注重线上课程实施方式的拓展。人工智能时代,除了采用线下课程实施方式外,还要重视智慧学习文化如云空间、云课堂线上学习新生态的打造。例如,采用灵活多样的线上教学与实施方式,通过播放讲解视频、微课、手机微信、慕课、线上体验、远程指导与交互(互动与交流)、网上平台展示(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抖音和快手短视频、网站宣传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等方法实施建设。建设云端学校、云课堂、云课程。可以以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党员干部远程培训网络、职业院校网络学院,以及部分城市业余网络学校为平台,分门别类建立网校,开发相关教学网站和网络课程,组织编写和出版相关教材、音像辅导资料,有的放矢,全方位赋能,满足学习者按需选择资源的需要。同时打造便捷、生动、交互的双空间线上学习生态空间,建立线上学习互动“公共客厅”,建立“互联网+”网上学习共同体微信群,由各社区学校专职管理员、社区教育志愿者、专业教师共同管理,组织线上交流、咨询、答疑解惑。着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和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再造,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市民终身学习画像技术,精准定位教育服务群体,开展智能化、个性化云空间社区教育课程学习配送服务。

猜你喜欢
社区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社区大作战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3D打印社区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