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占举
(中共许昌市委党校,河南 许昌 461000)
饲料企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纽带,发展饲料企业有利于实现农村产业链的一体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此,饲料企业对乡村振兴有正向促进作用(李光然等,2022)。但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饲料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因此,饲料企业要不断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张志强等,2021)。现阶段,饲料企业的创新有两种类型。第一,技术推动型。饲料企业依靠科技储备自主完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的环节,提高饲料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第二,市场需求拉动型。饲料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和销售饲料产品,进而提高饲料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饲料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中(李佩和杨国利,2022)。但无论哪种类型,技术研发都是创新的关键。只有实现饲料企业的数字科创转型,饲料企业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1.1国内外饲料企业的技术鸿沟要求数字科创转型 近些年,国外畜牧业的发展提高了市场对饲料原料和产品的需求量,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提出各种政策,以提高现代数字技术和科技创新在饲料企业中的应用。这种变化加速了国外饲料生产技术的进步,提升了饲料企业的技术含量和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在“绿色饲料”“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下,国外对饲料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要求极高。相比之下,国内饲料产业起步较晚,尚处于粗加工生产阶段,且技术含量较低,如碾磨、混合、制粒和干燥环节的工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这些因素导致国内外饲料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鸿沟,让国内饲料企业容易受到“绿色壁垒”“循环壁垒”的影响,不利于饲料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王晓菲,2021)。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快国内饲料企业的数字科创转型。
1.2饲料企业的发展瓶颈要求数字科创转型国内饲料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部分饲料企业频频遭遇风险。一方面,受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饲料企业进入“微利”时期(沈园冰和林国发,2020);另一方面,畜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了饲料产品质量要求。部分饲料企业不仅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而且也缺乏行之有效的饲料生产标准体系,导致饲料产品滞销。这种情况是饲料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饲料企业数字科创转型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对此,消解饲料企业发展瓶颈,消弭国内饲料产业在利润、市场方面的矛盾,有赖于饲料企业的数字科创转型。
1.3数字时代下乡村振兴要求数字科创转型数字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产业系统的性能,而且有助于推动以循环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方案。在数字技术赋能下,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法治、德治、自治的基础上,数字化“智治”的广泛应用加快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领域都没有为饲料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系统地探索。在数字化时代中,确定的数字科创转型行为可以作为饲料企业的参考,为饲料企业在不同层次上实施数据采集指明方向。为了识别乡村振兴中存在的数字化行为,饲料企业要充分发挥产业链延伸的重要作用,着眼于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尤其要充分普及数字化手段,持续推动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饲料企业的数字化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
2.1饲料企业管理者对数字科创转型认知不足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在面对饲料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饲料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问题时,饲料企业只有实现转型升级,力求在中高端饲料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提高饲料企业的利润空间。但部分饲料企业是从“小作坊”做大的,企业管理者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缺乏正确的思路和办法,对如何借用数字科创力量来提升饲料企业的科技实力没有足够的重视。由此导致饲料企业出现重市场、轻技术,重利润、轻投入,重生产、轻研究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饲料企业管理者对数字科创转型认知不足,不利于饲料企业与国际饲料市场的接轨(陈华,2022)。尤其是在动物营养和饲料添加剂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饲料企业管理者忽视了数字科创对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推动作用,无法实现饲料产品与市场需求间的高度契合,导致饲料企业停滞不前。
2.2饲料企业缺少研发投入 为提高饲料产品科技附加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型饲料企业往往会建立独立的科技研发中心,甚至同一家大型饲料企业拥有多家科技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很好地支持了饲料企业的发展,对促进饲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如近些年研发出来的全过程饲料生产系统包括装料斗、锤磨喂料螺旋钻、玉米粉仓、研磨室外带旋风分离器的搅拌机、混合饲料提升机和混合饲料仓等。该系统具有连续生产的作用,提高了饲料生产加工效率,从而降低了饲料企业的人工成本投入。相比之下,部分中小型饲料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不会单独设立研发中心,而是将研发任务打包给第三方,如采取与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合作的方式,帮助饲料企业掌握前沿知识和科技动态(贺菲,2016)。但由于饲料企业管理者不重视科技研发工作,或者认为科技研发工作太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一再削减,甚至部分饲料企业干脆剔除了研发费用,自身技术全靠引进,以至于饲料企业逐渐沦为低端饲料产品的代工厂,核心技术只能受制于人。
2.3科技研发人员储备不足无法支撑转型 与国外顶尖饲料企业相比,国内饲料企业在科技研发的氛围、设备和人才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科技研发多数还停留在形象塑造和对外宣传上,没有落到实处。尤其在研发人员储备上表现出较大问题。一方面,尽管我国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畜牧兽医和动物营养相关专业,但受就业择业因素的影响,历年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较少,并且在毕业生中继续从事畜牧兽医和动物营养相关专业的人数更是不足,由此国内饲料企业呈现“无人可招”的窘境。另一方面,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部分饲料企业往往更加注重采购、销售、物流等服务性工作,而对研发人员却不重视,所提供的待遇不足以留住人才,由此导致饲料企业人才流失严重,进一步打消了学生报考畜牧兽医和动物营养相关专业的信心。在科技研发人员储备不足的情况下,饲料企业难以实现数字科创的转型升级。
3.1提高对数字科创转型的认知水平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畜牧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畜牧大国,这些国家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的方式实现了畜牧业的规模化饲养管理和集约化养殖。面对客观的外部环境,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数字科创转型的认知水平,充分认识到落后就要被淘汰的残酷现实(张梦珊,2022)。现阶段,饲料企业向数字科创转型的路径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积极战略。该战略致力于抢占市场先机,帮助饲料企业扩大利润空间。为达到这一效果,饲料企业往往会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来实现数字科创转型,通过扩大技术和市场开发投资的方式提高饲料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二是稳健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对先进技术的直接引进,避免科技研发的过量资金投入和失败的风险,或者先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饲料企业的数字科创转型,如采购、企业管理、营销、售后服务等,力求让数字科创转型与饲料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相比而言,积极战略对饲料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并且存在较大风险,可一旦数字科创转型成功,会给饲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稳健战略则趋于折中办法,以牺牲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的代价来尽可能降低数字科创转型过程中的风险,让饲料企业的平稳过渡。饲料企业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两种转型升级战略的利弊,以根据饲料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3.2发挥研发中心对饲料企业数字科创转型的推动作用 在数字科创转型的促进作用下,饲料企业与数字化、信息化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饲料企业管理成效,而且能让饲料企业与客户建立紧密持久的合作关系,为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可以说,为帮助饲料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必须要加大数字科创转型力度(罗坤,2021)。饲料企业要加大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中心。通过研发中心帮助饲料企业走上“企研”结合的道路,让饲料企业的科技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对于缺乏资金实力的中小型饲料企业而言,可选择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尽可能在共性技术方面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让中小型饲料企业能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上。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科创转型不是简单的“数字+科创+产业”,而是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将科创行为应用于企业创造价值主张的过程中。为此,采取的主要行动是优化和提高饲料企业科技研发成效的关键。
3.3积极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饲料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都在发生变化,正是基于互联网中的数字资源优势,饲料企业才能朝着数字科创方向转型。为更好地理解数字技术、创新和技能之间的辩证关系,饲料企业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以人才发展战略为载体,驱动饲料企业的创新生产管理活动(曹艳敏等,2022)。现阶段,部分饲料企业存在研发人员储备不足的问题,饲料企业可以从人才培养、人才保障和人才引进3个方面着手。在人才培养方面,饲料企业可通过培训的方式督促员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科技研发水平,让新技术、新工艺得以在饲料企业中广泛应用;在人才保障方面,饲料企业要提高科技研发人员的薪酬待遇,重视科技研发人员的精神需求,以良好的工作氛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来提高科技研发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避免人才流失;在人才引进方面,饲料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如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实习就业岗位的方式来帮助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实现人才供求间的无缝对接,帮助饲料企业解决研发人员短缺的问题(阚照国,2022)。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视角下,饲料企业的数字科创转型既是市场环境下的客观要求,又是饲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饲料企业要借助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以技术和人才为抓手,突破自身发展瓶颈,顺利实现饲料企业的数字科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