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党的政治建设:价值、挑战与路径

2022-12-31 14:11吴向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宁夏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现代化主体

吴向伟,吴 伟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具体规划,强调加强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作用。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密不可分,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1](P48)。探讨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契合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政治建设分属于不同领域,表面上看似乎关联不大,但实际上两者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契合。把握两者的逻辑契合,有助于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根本政治原则的同一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P16)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抽象的现代化,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因而其关键就是要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或是党的领导作用未能全部有效发挥,国家治理现代化就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原则。就党的政治建设而言,其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15年10月,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我们当前主要的挑战还是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2]可见,从根本上来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坚强有力,事业就兴旺发达,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就能不断提高。同时,党的政治建设包括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五部分内容,而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政治建设都必须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两者的根本政治原则具有同一性。

(二)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都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二者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具体来说,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下,党的价值取向已经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象为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只有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并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旨在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提升制度的治理效能,治理的现代化是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指向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此来看,党所要推进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要形成新的更加公平合理且运行有效的治理体系,最终是要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诉求。党的政治建设也遵循了这一逻辑。习近平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1](P95)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全党不忘初心和使命,树立人民情怀,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故而,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政治建设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

(三)行为主体的公共性

国家治理不同于以往的国家管理概念,主体的多元化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受社会发展进步、社会分工细化与社会组织专业化等因素推动的必然趋势,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治理多元主体中,党是领导核心,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引导国家治理的发展方向,还能为其他主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秩序,是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基础;社会组织则弥补政府职能不足,提供政府所无法提供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人民群众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就党的政治建设来说,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是由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所组成。党的政治建设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赖于各级党组织与党员的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党的政治建设的行为主体同样也是多元的,党中央发挥了领导核心与顶层设计作用,统一制定党的政治建设目标与具体规划;各级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则应该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可见,二者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党是政治建设的主体,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并且处于领导地位。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效能如何,取决于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这就需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四)方式载体的制度化

制度化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理念与方式,制度化意味着法治化与规范化,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治理中,制度能够为国家运行和国家治理各项事务提供指导和规范作用,能促进治理主体自觉接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因此,制度化治理就意味着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对各项权力的配置、运行以及权力机关制定制度规范,使其在系统完备、科学有效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制度化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与基本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推进国家治理制度化。同样地,党的政治建设要落到实处,必须依靠完备的制度体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把建章立制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真正实现党的政治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阐述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并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4]。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既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体系有关规定以及各章程中的有关要求等构成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包括党的领导制度在内的13个方面的制度体系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无论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还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有赖于完善制度体系。

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与意义

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一)党的政治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国家治理中,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国家治理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适应国情和时代需要而作出的主动选择。这其中包含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为了实现党的重大历史任务所作出的自觉选择这两重意蕴,因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依赖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指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保证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方向不偏移。一方面,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党始终对国家治理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保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指引正确的发展路线,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国家治理现代化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

(二)党的政治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干部队伍的素质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无疑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程度与效果。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标准有多条,但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在政治上达标,选人用人要看政治素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1](P50)。党员干部只有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够准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准确领会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精神实质与推进思路。2018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选拔干部要“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能力,看政治自律”[5]。而要培养党员干部过硬的政治素质,离不开党的政治建设。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严格的政治标准;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要求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并提高政治能力,同时能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因而实质上也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政治保障。可见,党的政治建设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根本保障,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三)党的政治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增强党的威望和人们对党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国家治理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一个时期,党内存在着政治生态严重恶化的现象,带坏了社会风气,严重损害了国家治理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与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加强了党的政治建设。但是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需要全党持续不断地努力。习近平强调:“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1](P96)。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通过选拔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厚植党内政治文化等途径,为涵养党内政治生态强基固本、涵养正气,才能真正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以良好的政治生态凝聚人心,引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党的政治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升治理效能

中国共产党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党的执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效能的高低。党的政治建设能够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效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能够推动全党自觉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而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又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强调:“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6]缺少了党中央权威,党就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就会失去政治方向,党的事业与国家治理也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党的政治建设能够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治国理政能力。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够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练就一双政治慧眼,不负人民重托,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课题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党的政治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增强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领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如何在多元化治理主体共治的架构下维护党的政治权威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虽然是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只依靠单一主体,更需要多元主体的同向发力,多元主体力量的增强与协调合作能够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经过改革探索,在国家治理主体上,我国形成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是不能动摇的。如何在多元治理主体共治的架构下巩固与加强党的权威是对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全新要求,一方面要使多元主体各尽其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力量与动力,另一方面又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地位不动摇,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情况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不同的主体代表着各自的利益与文化诉求,如何在实现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利益整合的同时,维护党的政治权威,保证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地位,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效有序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二)如何在开放性治理理念下加强党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政治生活中个人在感情和理智上的选择,对党的政治认同则是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纲领、政策等有了认识与理解后,在思想、情感和行动上的作出的选择。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的开放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们对于党的政治认同。一方面,国家治理理念的开放性冲击着民众对于党的政治理念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条件下,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如何平衡协调所有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这需要党具有高超的领导智慧和能力,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如果有些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及时反映和体现,就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理念的开放性可能会影响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开放化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会消解政治意识不强的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可能会导致部分党员党性与理想信念的丧失,从而消解党的组织基础,动摇党的执政根基。人们对党的政治认同,是党执政的根基,也是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国家治理理念的开放性条件下,如何巩固与加强人们对于党的政治认同,则是党的政治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中提高全党的政治自觉

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既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法律体系,又要求在国家治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活动必须在法律体系之下运行,任何治理主体都不能超越宪法法律行事。正因为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因其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具体有效的行为规范,从而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根本性与长期性的制度保障,实现国家治理的稳定性,因此,国家治理法治化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治理国家能力显著增强,但法治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因此,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要求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觉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其一,治理法治化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法治理念,做到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真正克服人治思维与人治模式,避免以党的决定代替法律法规的现象。其二,治理法治化要求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培养教育。现实中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不强,对遵守党内法规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人治优于法治,出现以行政权力干扰正常法治的运行,严重影响了治理法治化建设。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对党的政治自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必须加强政治建设提升全党的政治自觉以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四)如何在技术性治理趋势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技术变革对国家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治理方式的技术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现代化方式的技术化以提高治理效率为首要目标,核心是在治理中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当前,在网络信息技术治理条件下,国家治理能够更加互联高效,能够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治理的结构、过程、决策、执行等。同时,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网络信息技术治理能够构建一个平等的网络化治理结构,不同主体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理念参与治理之中,推动国家治理决策与实践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投入与研发最集中的领域之一,党能否善于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从党的政治建设角度来看,党面临着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治理决策科学化水平、治理实践有效化水平以及组织动员高效化水平的挑战;面临着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更有效组织与教育党员以及建设党组织的挑战;面临着如何在技术性治理条件下维护与增强党的政治权威的挑战。这都是技术性治理给党的执政能力所带来的新的挑战,考验着党的政治建设水平与能力,是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四、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依赖于党的政治建设作用的发挥,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发挥其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作用。

(一)维护党的政治权威,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权威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发展党的事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权威表现为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对政党的评价和认可。在多元主体共治的架构下,国家治理更倾向于平等、协商、合作的治理方式,追求国家、政府、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因而,党和国家的职能必然会缩减,并将一部分职能交给市场和社会,使其治理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党的政治权威,根本是要不断拓展党的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资源具有多样性,如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历史贡献、执政绩效等,都可以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这一根本制度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这是党的执政资源的根本来源。其次,要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绩效。良好的执政绩效是获得人民拥护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多元治理主体共治的国家治理架构下,党必须不断创造新的执政业绩,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又要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才能不断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最后,要营造政治权威的认同氛围,包括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意愿和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以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愿,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能够凝聚政治共识,满足公民政治参与诉求。另一方面,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不断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发挥好人大、政协、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功能,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政治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二)在增强党的代表性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的对象是多样的,其中对政党的政治认同则为政党认同。“政党认同是政治认同的一种,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7]增强党的政治认同就是要加强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使其在心理上对党具有归属感和忠诚感,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表现为认可、接受和支持。面对国家治理理念开放性对党的政治认同的挑战,必须要在增强党的代表性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才能增强党的政治认同。首先,始终坚持党的人民代表性,这是增强人民群众与全体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基础。江泽民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8]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要把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才能不断增强民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才能为全体党员提供思想指引,增强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使党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次,不断推进政党文化的社会化。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准则、理想信念等政治认知和价值取向,具有政治性、先进性、人民性等特点。推进政党文化的社会化能够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各个领域和各个群体,用先进的政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最后,不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通过吸收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入各级国家机关履行职权,并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能够将社会各方面人才吸纳到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增强党的政治认同。

(三)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基础增强全党法治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要求全党必须增强法治意识,积极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自觉运用法律制度来治国理政。只有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并增强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的权威性,才能在党内和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也才能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目标的实现,提高全体党员的法治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首先,要不断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国家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一方面,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相关党内法规为基本遵循。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要求,既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为党员清正廉洁提供制度规范,又要以党内法规制度来规范党员的行为,坚决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另一方面,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建设全过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保证党的各项活动在法律制度体系内展开,各项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要不断增强全党法治意识。针对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化,在治理中出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必须要加强对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培养,使领导干部克服人治思维,自觉遵守党规国法,自觉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变革权大于法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提高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与执行力;二是要加强普法教育,只有懂法才能够更好地守法,普法教育能帮助全党认同、接受并理解法律规范,培育自觉守法精神和法治理念。

(四)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形式,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道路与旗帜问题,是党和国家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P317)。因此,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首先,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P33)一是要明确相关机构的职能与职责,构建权责一致的领导体系;二是要健全网络管理制度,用制度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维护网络信息和意识形态安全;三是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建设良好有序网络空间,成为推动网络有效治理的主体力量。其次,构建系统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当前,网络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导致网络的开放性成为个别人恣意妄为的借口,因此,急需构建一套完备有效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广大网民正确使用网络提供法律边界,也为合理处罚网络不当言行提供法律保障。最后,建设一支可靠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担当意识,从而确保党对互联网的领导,保证互联网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二是要提高网络思维能力,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要求,重视与了解互联网,只有了解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才能真正运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三是要提高网络舆情处理能力,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是对领导干部的重要考验,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积极关注网络舆情,熟悉舆情处理方案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程序,才能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和驾驭力。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现代化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坚持党的领导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何谓“主体间性”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