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劳动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一环,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基于劳动之上,进一步谋求劳动幸福的历史。与此相应的是,劳动幸福作为当今的流行话语,无论在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已然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2021 年5 月,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指出,“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1]那么,何谓劳动幸福?对劳动幸福应给予何种本质阐释?其本质阐释的背后又为当今提供了哪些价值支撑?作为自我意识解放和现代无产阶级思想表达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劳动幸福持何种态度?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哲学审视,进一步剖析马克思对“劳动幸福”的内在阐释,探寻劳动幸福何以可能的现实路径,以期为实现“劳动幸福”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为成就“美好生活”提供价值引领。
劳动幸福作为一种广为流行的话语,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探讨和关注。然而,在众多有关劳动幸福的话语中,诸如何谓劳动幸福、谁之幸福、何种幸福等问题,学界可谓是众说纷纭。因而要想准确地把握劳动幸福的概念,确立劳动幸福的内在本质,领悟劳动幸福的价值旨趣,就需要对幸福进行必要的先行规定和说明。
幸福常常被称为“普罗透斯的脸”,既是一个极为神圣、让人心向往之的字眼,也是一个变幻莫测、充满纷争的词语。一直以来,“幸福”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得最为频繁的词汇之一,但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阅历等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从概括和抽象的意义上,幸福的基本含义指的是人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以及希望能够一直维持这种喜悦的状态,是人类的一种情感体验。基于对幸福的如上理解,何谓劳动幸福,其思想当中包含着怎样的核心要义和价值旨趣,仍需我们进一步探究解读。
劳动幸福(Labor Felicity)的哲学话语,顾名思义就是对劳动幸福作出一个哲学性的规定。劳动幸福,作为“劳动”和“幸福”的复合词,浅意来讲就是人在劳动过程中以及在收获劳动成果中的成就,大体上与人对幸福的追求和期待达成一致的状态,使人的身心得到深层的愉悦体验,人的类本质在劳动中得以体现,最终人的自我价值完整呈现。在劳动幸福的哲学叙事话语当中,劳动幸福自身的本质、基与源都被纳入哲学体系之中,并将“劳动是生命的乐趣”作为劳动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标识,坚信劳动必将为人类创造自由、平等、博爱和美好的幸福生活。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借鉴先辈的研究成果,深入劳动与人生存生活的密切关联、科学认识劳动和幸福的辩证统一关系、最终复归劳动幸福的路径这三个方面,探究并构建出了一个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劳动造就人、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自己的主体力量外化,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并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活出自己的理想生活。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一直都在追求“政治解放”“思想解放”“宗教解放”“劳动解放”等有关实现人的自身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学界在谈论劳动解放的本旨时指出:要想实现劳动解放,就是要让人回到那真正属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上,使每个人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劳动不仅是一种获取财富的形式,也是人们获得幸福旨趣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存在形式。劳动不仅给人赋予新的意义,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获得幸福的途径。显而易见,在劳动思想体系当中,劳动幸福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前进动力,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旨趣的哲学范畴。
从社会学的视野观之,劳动幸福主要集中在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两个层面。劳动幸福的社会学话语,主要指在较为概括的层面,譬如劳动制度、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和劳动的社会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表层意义的制度性诊断和规定,与此同时在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上着重考察劳动幸福的生成,揭示劳动幸福的本质,解析劳动幸福的来源动力,确立对劳动幸福的态度。在劳动幸福的社会学叙事中,劳动幸福无论从劳动组织,还是劳动制度上都与传统的劳动观念有着显著的区别。在社会话语体系中,主要侧重关心的是劳动行为之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重点揭示劳动和社会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譬如,当前的职业是否是自己想要选择的职业;选择这一行自己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充分体现出来;我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对自由无拘束;入职之后的工作氛围、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否有影响等等。可见,劳动幸福的社会学话语,从劳动制度和秩序的层面,对劳动幸福作出了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和阐释,揭示了劳动社会的特质。
上述对劳动幸福的哲学话语、社会学话语作了简要概述,然而,劳动幸福的叙事话语远不止于以上两种阐述,还有很多不同的话语路向,如劳动幸福的经济学话语、劳动幸福的美学话语等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两种阐述只是在某一层面上对劳动幸福的一些属性进行了揭示和阐述,对我们初步了解劳动幸福是有益的,但从长远角度看,仍需进一步追问。
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在何谓劳动幸福的问题上,马克思作出了本质的回答:“劳动解放”是劳动幸福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借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深刻剖析了劳动者幸福感严重缺失的原因,致力于将异化劳动剔除,转化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人都能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美好的幸福生活。马克思对劳动幸福的本质阐释,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幸福既不是从天而降、凭空捏造的,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依靠劳动获取的。幸福是美好生活圆满状态的一种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促进社会文明和思想观念的革新。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开拓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增强我们幸福生活指数、提高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等。劳动不仅为我们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为人类幸福指出了一个全新路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先行对“人的本质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规定,即人的本质由四要素组成:人的劳动、人的意识、人的需要、人的交往。而“人的劳动”则是处于四要素当中的核心地位,既是对人的本质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人的本质中产生和决定其他要素的根本依据。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改造对象世界的中介,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在不断自由自觉的劳动选择过程中获得其想要的幸福。更为突出的关键便是劳动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彰显。人们在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安全感、获得感,以及满满的幸福感,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最终达到“全体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到那时,美好生活将尽收眼底。人的类本质的特征之二就在于:人的活动具有创造性。劳动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不仅为人提供了获得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在劳动过程中也促进人类身心发展以及自身潜能的激发,从而获得应有的物质幸福、精神幸福。“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p310)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人类劳动自身而言,也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享受。劳动也不再是被压迫、被奴役,而是解放人类的一种路径。以劳动作为人类幸福的桥梁,人类的劳动过程将会是一个不断发掘、创新、最终获得幸福的过程,是人类作为“自由生命”的表现,也是人类走向幸福最笃定的目标所在。
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3](p453)在这里,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都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马克思将现实的幸福放置其中,从而保障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都得到充盈。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创造幸福的规则不仅没有被充分利用,还惨遭异化劳动的破坏。在异化劳动下,劳动者创造的幸福生活条件越充分,劳动者自己拥有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就越小。对劳动者来说,丧失自身的主体性和自由之后,能感受到的只有痛苦。这一幸福缺失的根本原因就归结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马克思指出,在这种异化世界中,当劳动行为出现异化时,迫使劳动者进行不情愿的生命活动,劳动者不仅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而且还会产生一些痛苦体验和不幸意识。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劳动者不得不以牺牲自身健康和自由为代价,从事一些强制性的劳动。马克思指出,从浅层意义上看,劳动是由劳动者自身发出的行为,前提本应该是劳动者自由占有生产资料和使用生产工具,可事实上,资本家为攫取剩余价值,将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占为己有,掌握了一切支配权,劳动者只能成为类生产工具的一部分,并听命于资本家。倘若劳动者无法再提供任何可剥削的剩余价值时,资本家们便将其看作是无用的废料,无情地将其丢弃。于劳动者而言,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下,在劳动中逐渐开始自我否定,感觉自我是不幸的,极度缺乏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纵观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痛苦的历史境遇,无偿的劳动占有和无情的剥削方式,加剧了劳动者对劳动本身的误解。他们认为劳动是一种强制性的束缚,劳动必须牺牲自我时间、做最累最苦的活。在这种状况下,人们便如同遇到瘟神般地想逃离劳动。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提出一个著名论题——“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4](p46)究其本质,劳动就是人能够有意识、自由自觉支配的活动。雇佣劳动这一现象必将长期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由雇佣劳动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劳动变成了维持生计、被动的、机械的活动——也必将长期存在。劳动要想成为幸福,有赖于人性化的劳动环境、崇尚劳动的良好文化氛围、正义的劳动分配等现实前提。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克服那些违背人性阻碍,不管是来自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的阻碍,自愿自觉地投入到劳动当中,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将人从那些被压迫、被奴役、被蔑视、被抛弃、被侮辱的一切糟糕关系中解脱出来,最终去享受劳动,获得劳动幸福,实现个人价值。马克思深刻批判并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异化劳动的弊病和残酷的剥削实质,并且也预见了只有消除剥削,人们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劳动解放,才能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幸福。
劳动是幸福的基础,并为幸福提供了活力源泉,劳动是实现人的幸福的根本途径和手段。从本质上看,人的幸福与人的需要这二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劳动是人的需要的生成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p286)需要是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特有的天然本心,幸福则是在满足人的需要之后,所获得的一种持久的身心深层的愉悦生命体验。由此,需要便成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不论是人的需要还是人的幸福都依赖于劳动的奠基和付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4](p79)当然,人的生命存在并不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的自然属性,它还包括精神属性、社会属性等多层属性。需要指出,人的需要也是多层次的,包括物质、精神、社会、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需要,而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也必须全面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人的需要是建立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需求、又不断创造满足新需求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渐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历史性过程,这一系列过程根源于劳动的创造和支持。劳动创造和丰富了人的需要,为人类幸福提供活力源泉。
人类总是不安于现状,虽生活在现实但仍憧憬未来,虽身处有限却永远向无限进发,总是将自身安置在一个有限与无限、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必然的动态平衡当中。在这一动态平衡中不断丰富自身,不断创新和挑战新世界。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将生产劳动作为前提和基础,努力打破束缚生命的枷锁,克服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灾难和冲突,最终达到理想与现实、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由此可见,幸福的生成、幸福的发展、幸福的最终实现等一切都来源于劳动创造,劳动为幸福提供了活力源泉。
在美好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依靠的便是劳动幸福,它是一个不断开放、日渐丰富、逐步完善的生成性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5)单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家庭而独立存在,只有在社会共同体的庇佑下,人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马克思曾在中学毕业论文中提到,倘若我们选择了为人类事业而奋斗的职业,那么一切困难都不能够压垮我们,即使我们牺牲掉了,那么,我们所享受到的绝不是短暂、有限的乐趣,我们所获得的幸福将属于这世间无数的人民群众,它会永远发挥作用。[6](p17)即便如此,在私有制的雇佣劳动状态下,工人是不幸的,劳动成果并不属于自己,大部分将被资本家剥夺或占有。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这种残暴的生产关系把劳动者直接变为了资本增殖工具,工人沦为工厂的工具是不幸的开始。无产阶级想要脱离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全面而自由的新社会。
马克思所说的“幸福”二字,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单个人的幸福,不劳而获更不是幸福,而是应将全人类的幸福摆在首位,全体劳动人民凭借自己辛勤的劳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换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全面的美好生活。只有实现全社会、全人类的幸福,个人才能真正获得并享受到美好的幸福生活。对于劳动者而言,人人都向往幸福,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但对于幸福而言,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内涵。现如今,新时代积极促进劳动幸福,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但对于人民群众而言,他们是否能真切地感受到幸福,还是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来体现,即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劳动者创造力,实现“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为美、以劳添福”的劳动幸福观。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通过劳动幸福来帮助人们形成美好生活的观念,提升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激发劳动人民的热情,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劳动幸福在美好生活中的构建作用。
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落脚点。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导,树立了“辛勤劳动、和谐劳动、体面劳动、享受劳动”的标杆,为成就美好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价值支撑。
马克思倡导的劳动幸福思想告诉我们,成就美好生活的起点是要树立“辛勤劳动”观念。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离开劳动,幸福将不复存在,美好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人有意识地、能动地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属于人类的幸福。也只有这样,人才能充分感受到自己是美好生活的缔造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也不会顺理成章。如今,要鼓励劳动者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焕发劳动热情,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劳动中奋斗、在劳动中谋幸福,是辛勤劳动观的逻辑支点。要营造一个以“辛勤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为荣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7]张衡的“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陶潜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以及“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8](p44)这些诗句都印证了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并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民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与辛勤劳动密切相关。然而,劳动创造幸福,辛勤劳动成就美好中国的价值理念还未被劳动者广泛接纳和推崇。为此,要加强劳动幸福观的教育,引领广大劳动人民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特别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因劳称义”的价值观念。优化劳动教育结构体系,使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在国家、社会、家庭、个人之间形成教育合力,释放创造潜能。
在探寻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劳动关系过程中,“人民性”依旧是劳动幸福的原初起点。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生产方式的转变,现代社会专业的分工,工作节奏愈益紧张,劳动关系方面的不和谐现象时有发生,如企业压榨劳动者,片面讲求工作效率,无休止地强制劳动者加班,压缩本属于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导致劳动者疲惫不堪,产生生理和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过劳死,这些都激化了劳动关系矛盾。在新时代成就美好中国的进程中,应构建新时代劳动和谐关系。劳动人民作为构筑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劳动幸福的中坚力量。为此,在劳动领域内,要以人民立场为核心,切实保障每个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解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问题。从劳动幸福的实践环节出发,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还需提高底层劳动者的薪资报酬,切实完善按要素分配的制度政策,落实清晰的法规制度并配置相应的监察部门监督、督促企业采用规范的劳动效率标准,推进建设线上线下工会平台,为劳动者提供贴心、精准、便捷的服务,营造崇尚劳动、和谐劳动的良好氛围等等。
“体面劳动”是保障劳动幸福的最佳样态,也是成就美好生活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9](p458)体面劳动关涉广大劳动者的尊严,关涉劳动能否创造幸福。体面劳动是劳动创设幸福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劳动者人生意义的关键一环。体面劳动,能够有效发挥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进程,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劳动超越劳动本身,成就美好幸福的中国梦。现如今,我国依旧存在着制约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因素。比如,企业的劳动分配不公平,多劳少得甚至劳而不得的现象依旧存在;劳动薪资和劳动强度不成比例;甚至还有贬低基层劳动者的现象,使“劳动最光荣”成为一纸空谈,劳动者丧失应有的尊重,和理想的体面生活差距甚远。再如,从就业领域观劳动,就业难、就业歧视、行业内卷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劳动形势依旧严峻。立足人道主义立场,要想实现体面劳动,应从劳动者合理择业、确保顺利就业角度着手,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行业内外的差异、特殊人群就业障碍,营造一个相对宽松、便利、和谐、公平的就业环境。同时要积极开展各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平台,凝聚榜样正能量,多渠道宣传表扬“体面劳动”的企业和个人,设立监管部门督促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按时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提升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使劳动更具生命意义,成为真正幸福体验。
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生存目的下,劳动者无暇顾及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只关心自己的劳动报酬是否能够解决自己一家的温饱问题,那么幸福也就成为劳动的一种奢侈品。在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理论当中,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活力源泉,要求在社会分工方面摆脱异化劳动的束缚。只有改变那些片面的、不自由的生产方式,使劳动回归到原有的自由自觉样态,让人享受其中,劳动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理想的实践方式。亚当·斯密默认劳动是建立在强制基础上,劳动导致了人的痛苦和被折磨。恩格斯对此观点进行了批判——倘若说自愿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我们所说的最高享受,那么强制劳动将是这世上最残酷、最具侮辱性质的折磨。当劳动者能自愿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他便能在劳动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切实体会到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并且能够得到共同体的保障和来自社会成员的尊重,最终获得幸福。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各方面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劳动将不再具有强制性,生存的目的性也随之淡化,年轻一代不再将谋生作为生存目的,劳动也不再以负担的形式存在,而是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融入劳动者的生命之中,彰显生活之趣。劳动也将成为幸福快乐的源泉,年轻的一代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享受劳动、享受美好、享受生活。马克思在阐释劳动幸福的思想理念时,究其本质就是要劳动者改变束缚的、不自由的、片面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分工过程当中,改变不和谐的劳动关系,摆脱异化劳动带来的不幸;复归自由本身,恢复劳动自由自觉的本性;使得劳动从本质意义上成为人类理想的生活方式,创造属于人类自己的幸福源泉。这样,劳动实践活动在创“物”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的主体力量的提升。因此,成就美好中国的关键是要保障劳动者“享受劳动”的权益。此时,劳动不再是单调、无趣的存在,而是自然而然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劳动也不再局限于资本增殖的狭小范围,而是更加专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潜能的开发。这时,劳动者的热情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在劳动中享受快乐和幸福。
总之,异化劳动带来的不幸和不公,是现代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劳动幸福的话语讨论,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高度,批判异化劳动制造的幸福感缺失。与此同时,在劳动与幸福的本质关联处,深刻揭示了劳动幸福的生成本原、动力源泉、发展路向,是成就美好中国不可缺失的价值支撑。马克思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劳动幸福的远大理想。立足新时代,劳动幸福依然是劳动者永恒的价值追求。幸福得来不易,社会主义现代化下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生活”,还需依靠全社会劳动人民的持久而务实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