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的技术之维到社会之维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迭代升级的纵深逻辑

2022-12-31 14:06贾钢涛
湖北社会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时空逻辑政治

卢 岚,贾钢涛

当代中国在物质生产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精神领域一端,多元化的精神生产方式来势凶猛,诸如家园的失守与乡愁的失落,空间想象的瓦解与现实情绪的置换带来的疏离,以及智能技术的入侵与原生空间的阻力等等问题,也在信息加速流动、万物互联的大变革时期,呈现出动与静、快与慢、联与断的扑朔迷离关系。

当前,我们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技术之维,如此便窄化和低估了其社会维度的重要意义。当我们立足互联网的社会维度,并在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中去理解互联网时,就会发现互联网塑造了一种不同于工业化逻辑的时空结构——虚拟时空,完成了一种不同于工业化逻辑的整合方式——虚拟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在网络技术作用下实现了新的拓展,多种力量同场竞技博弈下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将迎来种种变迁。这就需要从互联网技术之维到社会之维去全面聚焦问题,廓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视域与理论构建逻辑的系统性政策话语,进而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的思考推向更深层次。

一、时空嬗变:工业化逻辑与网络化秩序的冲突与并行

对互联网的理解,不仅要了解其技术之维,更要在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中对其进行诠释。互联网的社会向度集中在虚拟时空,并为社会生活的再结构、再组织提供框架和逻辑。既然互联网塑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工业化逻辑的时空结构,完成了不同于工业化逻辑的整合方式,那么网络社会是否彻底摆脱了在场逻辑而完全虚拟存在,进而完成从现实时空到虚拟时空,以及从在场整合到虚拟整合的演变;互联网所引致的社会问题与现象是否能从虚拟时空与虚拟整合的数字化逻辑中寻求答案;是否可以利用虚拟时空与虚拟整合这把钥匙来打开其内在的、隐秘的发生逻辑;能否把虚拟时空与虚拟整合作为观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窗口,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冲突与并行:社会的时空嬗变及其特点

在工业文明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追赶工业文明的脚步尚未停歇的历史档口,人们突然发现已经置身于一个无法逃逸的网络社会。[1]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和普及,建构了人们新的生存状态。如果说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对工业化逻辑主导下社会生活的反思,那么信息技术革命的勃兴,就是对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互联网逻辑进行诠释与解读。工业化逻辑与互联网逻辑之间,是一种继替和并行同时存在的关系。

1.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中国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档口与网络社会相遇,呈现出工业化逻辑与网络化逻辑冲突与并行的现象。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新型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场域日益彰显。

首先,互联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人和全新的社会关系。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时空结构,重构了整个社会系统。互联网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互联网具有超强的结合力,即互联网的技术黏性和运作逻辑。这种超强结合能力是互联网社会之维(社会向度)的充分体现。互联网的技术向度是其社会向度拓展的基础,它能发现各种隐晦却绵密的连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显然,“互联网+”这一结构本身就代表着互联网技术超强的结合能力。因此,我们说互联网的社会向度是网络社会重要的理论视域。

其次,中国社会转型同网络社会相遇与叠加时,工业化逻辑与互联网逻辑呈现冲突与并存的现象,且前者与后者是一种继替和并行同时存在的关系。这种特点决定了现代社会的双重特性:线上的虚拟性和线下的实体性。线上生活基于虚拟时空,线下生活属于现实时空;线上体现虚拟逻辑,线下则是按照现实时空的逻辑及其制度化要求展开。

最后,新技术范式助力我们厘清中国社会遭遇网络化逻辑时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与危机的根源,有利于推动我们进一步探究当下的社会问题、道德发展问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野性与侵略的关系等问题。

2.时空嬗变中虚拟整合的特征。吉登斯在论及现代社会时采用了“脱域”“空间的虚化”“空间与地点的分离”“跨空间写作”[2]等概念来描述工业化逻辑的社会特点。但是,在卡斯特关于网络社会崛起的宣言中,人们发现,互联网造就的不仅是身体缺场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即网络社会。它让整个建基于工业化逻辑的结构形态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强烈的再组织的过程。可以说,因电子信息技术造就的缺场交往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使得工业化所构型的社会变得面目全非,呈现出从现实时空到虚拟时空的嬗变,整合方式也呈现在场整合与虚拟整合的交织。

首先,所谓现实时空,就是社会生活所扎根的现实情景和统筹秩序。[3]具体是指人们在线下物理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展开和延续形式,以及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在现实空间里,人们的交往依靠面对面的在场接触。所谓虚拟时空,集中体现在互联网的社会向度,体现在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再结构、再组织。现实时空对应于工业化逻辑与社会秩序,虚拟时空则对应网络化生活逻辑。虚拟时空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网络化的结构性镜像,其社会结合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虚拟社会里,人们既可以像在场空间一样进行即时在线交往,也可以进行延时性交往。

其次,不同的整合方式意味着个体结合的纽带不同。当然,按不同方式整合后的社会也是完全不同的。依靠机械整合形成的是传统农业社会,依靠有机整合形成的是现代工业社会,而虚拟整合的社会则是数字化的网络社会。[2]互联网技术瓦解了人类共同生活的面对面基础。虚拟生活最大的变化在于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生活始终依赖的面对面基础进行了“釜底抽薪。”[2]它不仅重新构造了社会生活的逻辑和结合方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整合方式,形成虚拟整合。社会生活的网络化现实,在于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的空间拓展。由此,社会整合也从以规范性力量为主的在场整合转向以建构性力量为主的虚拟整合。

最后,虚拟整合具有建构性力量。如果说在场整合是一种规范力量,①规范力量来自一种共同在场所形成的内在结构,即依靠个体在情感和行动上对共同在场的关注和维持,实现了对个体日常接触和互动的控制。离开了共同在场,个体也就离开了社会。共同在场的维持,才是人际关系、日常接触与互动的关键。那么虚拟整合就是一种建构性力量,一种强大的、跨时空的建构力量。②借助于互联网形成的虚拟整合不存在对共同在场的关注与维持,当然也无法像在场整合那样对用户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虚拟空间的规范,一是来源在场规范向虚拟空间的投射,二是互联网整合所建构的新秩序。这种建构性本质是虚拟整合的建构性对线下规范的削弱,即线下规范投射到虚拟空间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弱化。由于虚拟空间里在场控制机制的失灵,线下所内化的各种道德规则、法律进入虚拟空间后弱化。简言之,网络世界的虚拟结合可以凭借特定的数字机制而进入稳定联系与团结状态,即虚拟整合。这种建构性体现在网络空间个体认同的链接,或者强化特定维度的社会认同上。当然,虚拟整合的建构性力量也表现在它面对工业化秩序时所表现出的颠覆性与解构的动力上。

(二)共时性的“场域”与历时性“社会轨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嬗变

新技术范式助力我们尝试以速度为标志的时间感知以流动为特征的空间观念,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社会后的嬗变,揭示其在共时性的场域与历时性“社会轨迹”中的特征。

1.信息技术范式推进新的时空嬗变。现代信息技术范式以其强大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再组织、再结构,以推动网络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信息技术范式来描述时空的嬗变,彰显着网络时代的力度与深度。而时代的力度和深度则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力在何种程度上能把握自己所处的时代。

首先,新技术范式实际就是重新构造的能力,加剧了时空压缩的强度。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时间的存在方式。时间被不断地压缩为“现存即全部”。即“在虚拟时空的时间维度上,互联网逻辑的时间结构取代了工业化逻辑的时间结构……福柯与吉登斯眼中的充分体现工业化秩序的时间表受到互联网逻辑的强烈冲击”。[1]另一方面,空间被压缩为世界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人们可以按照互联网的逻辑决定何时何地做什么。然而,时空压缩在加速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更深地体现在人们焦虑、紧张、不安的社会心态上,且这种加速的逻辑导致人们以瞬间、直接的反应替代深思熟虑的思考。

其次,互联网的技术特征能够将潜在的互动关系进行空间上的黏合。虚拟空间的诞生,扩展了时空的边界,确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交往与生活空间。但它不是对现实社会的直接镜式反映,而是具有生产性的社会实践,这使得在时空演进的动态发展中,人们对于空间的感知开始从网络意义上的时空压缩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时空拓展。

最后,现实空间借助于虚拟现实的发展,链接了人类生产的新模式,建构了生活的新体验,这是人类文化生活参与的数字化呈现。正是由于数字化的嵌入,线上与线下无缝隙接榫,形成了一个更为适应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深层次空间。在线与在场并行统一,构成了数字互联语境下的新时空秩序。在场意味着社会行动者身处同一个互动场景中的交互性实践,即社会行动者通过身体在场与思想在场进行日常生活的围观与交互行动。这种实践行动的交互,呈现出从互联网的在线化转向虚拟空间的社群化现象,创造了更易于沟通的拟态环境,形成了由在线、在场的数字互联语境下的新时空秩序,以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大程度的拓展。

2.互联网引起的时空嬗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冲击与影响。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和世界,还成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上绕不过去的问题。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无法绕过信息技术的身影。无论是阿伦特探讨“平庸的恶”,还是马尔库塞研究“单向度的人”,这些问题都表明技术与人的生命成长相关,与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发生机制上,它不可能没有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讨论也不能再囿于在场的有限时空中,而是在信息技术革命造就的新的关系互动空间中,探讨社会生活的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进而让技术跃进、能力提升和价值理念等要素深刻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运作过程。

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既要避免高估互联网的技术向度,也要避免低估或窄化其社会向度。网络化逻辑彻底颠覆了工业化的社会生活。当时间逻辑“加速”“强势嵌入”社会结构之时,追求短、平、快的“快餐文化”“碎片文化”等势必成为时尚,诸如以“活在当下”“躲避崇高”为代表的泛滥。其实,欲望的加速与释放,助长了消费主义的蔓延,乃至价值观相应发生转变。“996”“007”等社会热点话题的出现,是丧失精神发展所必需空间的最好脚注。人们在与时间赛跑,貌似跑赢了未来,却让生命意义迷失、精神空间缺位。人际关系的淡漠、公共道德的缺失以及社会信任的危机等等,足以让个体陷入焦虑、空虚、迷茫,抑或是佛系、躺平、摸鱼之中,进而引起个体对集体的政治疏离和道德冷漠,甚至引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

另一方面,互联网与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及其内在机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重视互联网的社会之维,有助于消除不同空间的意识形态隔离、对立与紧张,形成有机的空间结构与体系,进而探究如何重构社会的精神基础,形成价值共识的社会。也唯有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拓展学科边界,对社会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解释。诸如,党和人民百年奋斗改变了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如何通过生产方式的变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合理定位和基本使命是什么,以及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在行动上协调、结构上匹配,互补共存。

二、显性内容的丰富与数字化分析框架的确立: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流变

作为网络社会的基础技术架构,互联网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精神领域的变化。本文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之维与社会之维,从显性内容的丰富与信息技术确立的数字化入手,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流变。

(一)显性内容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中的嬗变

基于互联网的流动空间所建构的与陌生人相处的模式势必引起人们观念的改变,带来思想的解放与激情的释放,思想政治教育光靠传统显性内容与行政手段硬性灌输,其实效性自然有限。因此,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内容成为当务之急。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内容的必要性。在场、在线叠加所引致的时空秩序变化,超越了物理空间的功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个体发展诉求,满足个体多元化生活品质方面的解释力逐渐下降。而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创造时代新人、触及美好生活的体验空间、实现幸福感、安全感等等,这些仅仅依靠摆事实讲道理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处理现实空间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力之外,还要关注虚拟社会里非理性要素的多重影响。这些涉及情感共振与关系认同等等各种亚文化也是不容忽视的。亚文化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穿透力的重要内容。仅仅依靠主流价值,其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抓住用户太难。这就需要挖掘、审视各种亚文化,并在不断的推演与强化中,将其填补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以建构内涵丰富、外延饱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丰富其显性内容。

2.互联网的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向度开辟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领域。如果说一切科技产品都是人文精神的外化物,那么我们就可以凭借互联网技术之维,激活种种复杂关系,再现感觉的鲜活与理想的憧憬,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变。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社会向度,抓住各种要素的纵横交叉点,以点带线、由线到面、由面及体地综合研究,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解构创新的功能,找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动力源、转化的中介和载体,进而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观照与回应。因此,我们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让技术与思想能够从我们自己的思想限度中破茧新生。

一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搭载信息,进行观念传播与资源交换。诸如各种社会思潮以更加含混、更为灵活隐蔽的手段,直接嵌入日常生活中,企图规避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规训与整合,进而消解和弥合主流意识形态。从表面上看,信息似乎借助媒介加强了链接,但也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疏离感。因为精神力量和理论力量是改变人的基本观念的思想力量。试想当价值不再,一切只剩下欲望时,生命会变成什么;当理想统统变成房地产的平方数、轿车的空间和动力、股票市场的指数波动,心灵的栖息地、共同感知的高尚和崇高又在何处。须知,人性阴暗与欲望的无限度扩张乃是将人类拖入地狱的终极武器,人会在欲望的泛滥与金钱的腐蚀中颓败,而提升人精神境界,必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内容。

另一方面,当技术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时,要协调好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技术之维与社会之维的关系。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所造就的数字化、公式化、抽象化导致我们对于真正的生活世界的体验与关注反而越来越欠缺,所以要重视互联网社会之维对社会关系的重构。在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的深层结构融合中揭示社会关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革,这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理论演进,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理论的合法性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感知性。因此,要厘清社会关系本质,体验真实世界,就必须回到社会生活现场,回到当下生活本身,观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审视最基本的生命空间。因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仅仅是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能在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回响。

(二)分析框架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存在

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将社会作为再现或表现的对象,那么社会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反映转型时期文化的镜像。而这样的关系模式在数字化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发生了深刻变化。即数字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界面包含着各种形式化策略,构成了我们特定的感知形式的数字化框架。这种数字化框架实际上是一种认知结构或分析工具。它能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混沌走向清晰。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复杂时空,势必需要提供一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行动依据、行动路径和程序。

1.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数字化框架。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最显著的冲击是互联网以其技术之维与社会之维直接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因此,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框架,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其目的是以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为突破点,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架起解决现实问题的桥梁。其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对真实的实证勘察与追求,以实践问题为基础和指向,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的飞跃展开。

首先,新技术使人的社会本质即关系本质在数字技术作用下实现了新的拓展。信息技术将个体置于一个开放的互联空间,使得个体摆脱了地域、性别、阶层等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限制,形成了自由的信息交往关系。一方面,互联网移动终端的随身性与便携性,为人们信息实时交流互动与信息共享提供了平台,并将个体信息传播链拓展为无数新的生长点,使得开放互联的交往关系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成为社会热点的发起者。另一方面,智能技术从信息记录到信息储存,皆处于互联、互通与共享的状态,人们能够即时进行复制、检索、传输等。当然,人们也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等转化为数字化和符号化的状态,并通过网络链接实现与他人共享。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拆解了以往个体与组织之间所建立的关系,使得关系本质在数字技术作用下实现了新的拓展。它不仅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范围和手段,而且人的信息交往也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

其次,海量的各类数据信息,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分析框架提供了信息追踪、公式算法、身份管理等量化手段。大数据的运用使人们可以更完整地记录生活,可以通过对人的思想意识、交往行为变化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筛选、甄别、选取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的各类数据信息,并采用信息追踪、公式算法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分析框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网络世界在理论上有无限可能性,但每一种可能性都是现代信息技术设定的结果,保留着清晰的技术路径,即互联网为个体畅游网络设置了行动边界。虽然跨时空的对象是无限的,但个体在行动上受制于功能设置,且场景的功能设置既充当了虚拟空间的整合机制,又构成了个体的行动框架,个体在特定的场景中通过算法推送,甚至窄化了个体行动空间。因此,尽管个体选择场景是自由的,然而,一旦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满意的用户体验,也就意味着个体接受了应用场景设定的行动框架。因此,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个体的自由皆是受框架约束的自由。

最后,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忽视传统,因为“传统包含了每一种文明离自然本身最近的道路,包含了这个文明的生活之道与自然最初的约定。只有回到传统的根源,科学家才能重新找到生活真正的可能性,找到一条进入传统的道路,不是为了回到传统而是通过传统回到人本身。通过传统来重新触碰和理解精神层面的多向度展开”。[4]

2.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框架的意义。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所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框架并非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各种分析框架的一种补充。我们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框架,是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落实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提升上与实践的合理性上,让穿透现实的一系列思维工具能够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进而以学术凝聚社会共识、塑造民族品格。

总之,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内容,到揭示其数字化分析框架,皆在通过技术与社会的有机结合,精准聚焦问题,找寻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概念、范畴、原理之间的学术系统关联,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于繁华中守住真谆,于荒芜中静养心性,在流年里等待花开。

三、互联网的社会维度:网络化逻辑中思想政治教育迭代升级的纵深逻辑

思想力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理论的逻辑力量、说服力量与征服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p9)以理论的彻底性为内容的逻辑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力的直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逻辑力量、说服力量与征服力量,不仅体现在它的逻辑化体系之中,更深刻地体现在观念变革中。在互联网的社会维度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基于虚拟整合的建构性特征,把精神力量和理论力量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外化到具体的作用物上,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去审视和回应社会变迁的重大问题。

(一)互联网的社会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重返现场的崭新路径,即基于在场与在线双重维度上进行田野调查,观察社会现象,捕捉公共议题,梳理现象和议题的内在肌理,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时空阈限,诠释其话语转向,以及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观照我们所置身的社会现场、现实行动与思想力。

1.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时空阈限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回应的问题。随着数字化的加速发展,置身新科技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采纳各种新科技因素,并成为“新感受力的核心所在”。[6]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只是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更多是在运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参与数字环境和数字文化的建构,并提供敏锐的观察和校验。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依靠信息技术编制语言程序,而是通过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嵌入人们的社会心理、社会性格乃至社会无意识中来发挥其思想力。在线主要体现在我们对数字现成品的云存储与数据库的运用等数字化的生成机制与数字文明的最新进程上,但它充满各种可能与危机。诸如因“粘贴”“复制”蕴含的“多重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时,形成了“将各种彼此无关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的“隐喻的空间力量”。尽管在数字提纯与结构化时,能够规避单刀直入的意义赋予和寻求明确主题的阐释冲动,但过于依赖数字势必导致各种话语和观念也悬置日常生活之上,不能落地。

其次,重返现场包含着上线与下线。下线,身体在场,回到日常生活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们所说的重返现场除了身体在场,也包含在线(身体缺场,思想在场)的体验。在场是不可或缺,即便是在网络社会,我们也无法彻底摆脱在场逻辑而完全虚拟存在。因为线下的实体一维是构成线上的虚拟维度的基础,而虚拟又不脱离实体。线上与线下构成的双重维度,成为我们理解网络社会必须考虑的基本格局。[3]加之工业化逻辑仍然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运行逻辑。[7]因此,我们不能永远躲在线上,必须回到现场,寻求在场的亲历体验。其实,人与技术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从人类自身而言,应该谨慎地避免自己在技术中迷失,保持独立的思考,更多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问题。”[8]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唯有返回现场、融入田野,和群众的日常琐碎生活打成一片,才能深度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同感共情去打动他们、说服他们。

最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的意义与价值存在,是透过日常生活的图景,勘察人们的思想行为在社会结构性迭变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和困境体现的。打开人心的枷锁,不用长篇大论,需从细小事入手和无声地浸润,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规避学问家凸显、思想家淡出的窠臼。因为在场与在线问题皆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回应的问题。

2.立足在场与在线双重维度,朝着共建、共享、共同交流的话语转型。话语包含语言、符号、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而语言、符号、观念等只有经思维方式整合才能构成话语的要素。所以话语重建的核心就是思维方式的重建;争夺话语权的考量就在于探究如何超越工业化逻辑支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语言框架,并在话语体系及其辩证运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在未有网络之前,能够进入公共空间拥有话语权的往往是少数人,经由他们遴选出符合他们意识形态和审美趣味的思想和话语,传播给大众。网络社会颠覆了传统社会正常的运行基石,打破了话语垄断权。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微信和公众号等等各种自媒体的出现,使得话语权从“代言”和“独语”走向“自述”和“众声”,话语平权成为可能。然而在摧枯拉朽、令人炫目的社会变革面前,面对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梦幻社会,以短视频文化、电子游戏、虚拟交往、VR 体验等填充现代生活方式,极可能带给人们不良的负面影响。诸如人们在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的混乱生活中会有躺平心理、萎靡情绪与悲观心态。社会转型的冲力和现代性重新召唤理论工作者立足在场与在线寻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坐标,挖掘其解决问题的现实行动力与思想力,朝着共建、共享、共同交流的话语转型。

3.打破旧思想的限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建构,不能简单地从传统思维出发,沿用传统的控制手段对待社会巨变,而应立足于网络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内在发生机制,多视角审视现代中国人的价值,思考人们的生存现状,并对现实进行观照。一方面,现代社会节奏快,各种社会思潮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用富有刺激力和推动力的新鲜说法来包装自己,吸引大众。其实,重要的是观念,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形式,正是观念决定了你周围的秩序和你准备接受的事实。要想让思想能够从我们自己的思想限度中破茧新生,就必须具备一种凤凰涅槃式观念的再造能力。

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技术路径渲染,个体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虚拟生活与虚拟整合)。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社会生产的每一个领域,社会结构的每一部分,皆能快速适应这种全新的生活逻辑和结合方式。面对网络社会的崛起,思想政治教育是拒绝新技术力量的冲击,还是放任其野性入侵,抑或是抓住互联网技术探寻自我革新的机遇,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突破以往观念的束缚,下功夫找寻社会真实或者逻辑、情感、结构等,对时代发展特定时段中的裂痕进行深度分析,而不再仅仅是平铺直叙的白描。因此,必须突破思想局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性转换做全方位的思考,描述其全新样态,并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与政治性、传承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跨界化与技术化趋势。

(二)理论的逻辑力量与说服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迭代升级的纵深逻辑

从工业化逻辑到网络化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锋芒聚焦在现代性主体批判的火力聚焦上。这种追问意在打破旧思想的限度,摆脱遮蔽与支配。它蕴含着断裂与转换,而绝非简单的修补与完善。因此,思想的更迭、理论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皆在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跨界化与学科化、对策化与基础化、技术化与传统化的统一,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向度,反思主体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社会生活的网络化遭遇,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相互影响和交织,给人的主体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个体在虚拟空间的行动,不再是一种情景激发的过程与产物,而是沿着社会化生产出来的轨道和框架展开的一种程序。虚拟世界的社会生活也因此表现为一种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菜单与流程、选择与组合,个体生命体验也窄化为对便利和流畅的技术感受。“很多所谓的新技术并不具有所声称的‘包容性’,而且更加排斥原本已经处于社会边缘的非主流的事物。”[9](p240)因此,除了对现代信息技术风险策略性修补外,还需对主体进行反思。要培养大众主体性反思能力与判断能力,规避被数字大脑所支配,以激活敏感性意识及其相应的反思行动。并将对主体性反思也填补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之中。

另一方面,也正是互联网的社会维度,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方式突破学科自身的窄化现象。诸如,在社会问题的热议时,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是缺席的。社会热点话题,大多是由新闻带到大众面前,通过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来掌控话语热度,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失声的窘境。作为一种宏观的理论视域和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时代问题时不应缺位。全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转型中的嬗变机理,不仅要注重历史现场的回返,直抵生命的话语,更在于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畴来反映和表达当今时代精神,并在建构思想中把握时代精神。

2.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网络化驱动下的社会仍然是一个时空压缩、彼此勾连、全球流通的良性状态。我们不仅要在虚拟迭代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再构,在发现历史中延展时间,更要在感知场景中拓展空间,在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赋能人的行为中重塑时空动力。

信息数据的流动和变化是社会形式的直观反映,不仅速度快、数量大,而且其速度、流向和容量均可以精确量化表达。无处不在的网络化生存和无孔不入的符号化消费改变了个体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信息流动与消费被视为“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10](p223)致使各种要素相互杂糅。这种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跳跃化趋势,提醒我们要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之维从全员、全过程、全域、全景、全时等维度出发,精准测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常量与变量,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智慧”。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之维与社会之维,利用互联网超强结合能力,实现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再结构与再组织,唤醒社会成员的自主自觉意识和社会认同。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仔细观察信息沟通的实时交互性与信息主体彼此之间即时互动性。并对信息回馈迅速做出反应,确保个体信息持续性交往的活力,进而在源源不断地与他人的信息互动中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落实。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数字媒体所建构的网络空间,用户端个体意见的话题,通过数字运营平台引起其他用户的跟进、争论或共鸣,形成了特定话题的意见集合。当然,意见聚合实现的同时,其所涉及的话题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各种社会思潮、观点也趁机而入,在很大程度上会滋生出各种离心力,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虚拟整合的建构性特征,着力建构一体化育人体系,通过破茧、破圈,以及情感上的附和,行动上的落实,做实育人过程,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第三,要依据数字互联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植入各种微空间,依靠场景的虚实相生、社会场所的互通互联、文化场域的交互开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找寻生活空间与虚拟空间的链接,重塑数字互联环境的拟环境,进而以优质的文化内容充实虚拟空间。

猜你喜欢
时空逻辑政治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跨越时空的相遇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镜中的时空穿梭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