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龙,徐方亮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0)
赣南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多种不同的文化所影响,吸收其先进因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保存和发展自己的长处,并在相互交融中进行了改造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说明从一开始,它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其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从西晋后期到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的两次人口迁移、道教禅宗的传入以及宋元后期的儒学的兴起,都极大地影响和改造了当地的文化。这种融合,使得赣南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它在保留了一定的地方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这就是赣南文化的包容,是海纳百川的优秀代表[1]。赣南特色校园文化,赣南特色校园文化与普通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赣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为此努力营造具有现代教育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要充分发挥赣南特色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范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文章以赣南高校文化建设为主要对象,从赣南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作用、构建具有赣南特色的校园文化实践以及实现赣南校园文化的独特育人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赣南地区发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校园文化建设是各类学校非常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学校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的软实力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各大院校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要营造浓厚的区域文化氛围,增强学校在竞争中的实力,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2]。
这些学校大都是当地政府投资兴建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高素质人才。在当地高等院校中,其中70%~80%的学生是本地的,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与当地的人文、本土文化息息相关。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各地区在物质基础、工业发展、社会风尚、风俗习俗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没有本土的印记,而要把当地的文化因素融入其中,才能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在赣南地区教育建设过程中,以地域文化为契机,营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同类高校。同时,也可以促进和加深地方文化,促进地方与学校文化的融合。丰富的地域文化为学校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是为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而发展起来的高素质型人才。高校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决定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突出高校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大学的物质文化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校因地理位置的差异,在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3]。在接近学生学习的地方,不但要张贴警句,还要在学校里设立各类标语。同时,也要展示当地产业发展的成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机构或者企业。让学生每天都能读到这些知识,并受到它们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强化学习理念。
赣南高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了其对当地经济的依赖程度。而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则常常会对其办学规模、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等产生重大影响。从专业设置上看,地区的经济和工业结构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区域差异,行业结构必然存在差异,对人才需求的类型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赣南地区的高校必须坚持以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为中心,通过对学校思想的不断调整,以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赣南地区高校教育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当地学校在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的潜能,形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院校的道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4]。
赣南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教育带动文化发展,努力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赣南高校的办学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要遵循社会主义的要求,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坚持主旋律,要突出时代性和先进性,要突出赣南特色,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成才教育起到引导作用[5]。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生态化、现代化、整体化、可持续性”为原则,使学校的每一栋建筑和景观都能充分反映当地的特色和地域文化,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更易被文化的潜移默化所感染,从而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化自觉。
具有自身核心校园文化是高校最具有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它反映了高校的特色与精神。赣南地区特色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不应急于一时,而应分而治之,循序渐进。要确立面向未来的学校定位,立足赣南的沃土,立足赣南的人文土壤,以“德、能、志、学”为核心,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行动力,树立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6]。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把优秀的现代文化思想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道德修养和道德修养,营造出一种融合道德、理想和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通过加强与外校组织的合作,引入外部优秀文化,使学生在校园内体会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并能体会到地域文化所充满的活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开展志愿者活动,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要发挥赣南特色校园文化的教育职能,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是学生。学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文化对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影响,同时教育和塑造了更多的学生。赣南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其创新热情、挖掘其积极因素,把优秀的工作和业绩用表彰、奖励等方式予以肯定,把它作为学校的一种引领作用,让校园文化不断地展示出时代特色和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网络、社团、公益等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通过举办礼仪讲座,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并对其进行重点防护与危机干预;设立室外素质训练中心,由学员轮流接受拓展训练,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学会感恩,团结互助等。
建立大学生文化社团,组织志愿服务,为社团贡献爱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定期组织一系列的志愿服务,展示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积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划船竞赛,通过精心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形式创新、吸引人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无形的感染,丰富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道德修养。真正把校园文化的辐射效应,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突出了学校的特色。
在赣南地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当地传统文化的优势,同时要发挥企业文化优势,突出赣南特色,营造出鲜明的地域文化。此外,高校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且丰富了当地文化,积极探索赣南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