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雄
“读写结合”既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又是一个前沿的课题。众所周知,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已深刻影响了我们的阅读形态。一方面,以手机、网络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图像阅读”“碎片化阅读”越来越普遍,另一方面,“懒读畏写”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痼疾,学生既不愿意读,也不愿意写。鉴于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读写结合”,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读写结合”纳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呢?应如何设计和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呢?笔者将从“以写激趣”“以写促思”“以写促研”三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探讨“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其根本原因在没有内在的阅读需求。那么,我们应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以写激趣”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阅读跟自己写作主题相关的文章时,学生就会产生较强的阅读愿望。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从而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
新颖的写作任务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钥匙。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第二课的教学为例,本课包含《阿房宫赋》《六国论》两篇文章,这样的编写体例本身就隐含了赋、论联读的教学意向。从内容上看,这两篇文章都借古讽今,期望当时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开创万世太平。从形式上看,一者为赋,讲究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一者为论,追求立论精警、逻辑自洽、宏思雄辩。对此,如何展开互动,才能使学生既能在宏观上把握杜牧与苏洵的历史观,又能从审美上体会不同文体表情达意的差别。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改写任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趣味。
活动:联读巧改,妙笔生辉
《阿房宫赋》《六国论》题材相近,形式有别。请你任选《六国论》中的一段文字,将之改写成赋;或任选《阿房宫赋》的一段文字,将之改写成论。
在完成这一改写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赋与论的差别何在?如何才能让六国破亡、秦灭族的原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何才能既文采斐然,又能让人读出历史的经验教训?要想顺利完成该写作任务,学生就需要解决以上问题,这样一来,他们就有了阅读的需求。实践证明,本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写作的积极性。不少同学选取《六国论》中的具体段落,将之改写成了“六国赋”:有学生写道“赵有武灵,胡服骑射,又得李牧,连却秦兵,惜有善始,而无克终。燕丹怀志,愿破敌营,重金揽力,并献国图,图穷匕现,秦王绕柱,惜有勇武,而无机谋。”凝练的表达中融入了厚重的历史,抒发出了对燕、赵败亡的痛惜之情。有同学写道“沙之小,聚之成塔;腋之微,集之成裘;川之羸,汇之成涛。燕赵踞北,韩魏镇中,齐楚固东。秦人食难咽,寝难安,旌旗偃,战鼓衰。奈何意歧志涣,腋零沙散,破亡当头,悔恨方生。”句式整饬而灵动,落笔精准而铿锵,一方面设想六国抵御秦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为六国终为秦所灭而惋惜。
通过这样的改写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入乎其内”,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另一方面又召唤学生“出乎其外”,将历史哲思诉诸笔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赋和论两种文体的认识,更提升了分析历史兴衰的思维能力。总之,读写结合的重要一步就在于“以写激趣”,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阅读才可能真实,思维才可能深入,写作才可能精妙。
在以“写”促“读”、由“读”向“写”的转化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中心位置。“思”的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最终决定了“读”的深度与“写”的品质。因此,我们强调“以写促思,以思助读”,通过写作活动来促进学生思考,深化学生阅读,最终达成“写”与“思”、“思”与“读”的同步提升。
“以写促思”的源动力来自写作任务的深度与广度,任务越有深度就越能激发学生思考,任务越有广度就越能活跃学生思维。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的群文联读为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鸿门宴》(《史记》),这一系列文章涉及了诸多历史人物,有作为著述者或核心言说者的孔子、孟子、庄子、左丘明、司马迁,也有作为事件参与者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齐宣王、庖丁、烛之武、郑伯、秦穆公、晋文公、项羽、刘邦、张良、樊哙、范增、项伯、项庄、曹无伤等等,他们因当下的经典阅读而能穿越千古,来到我们的现代生活。由此,一个别有哲思意味的话题就自然浮出历史表面了——如何在历史中留名。笔者将其作为写作任务的主题,让学生在联读所有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留名青史、成就不朽的方法及其可能性。这一话题兼具深度与广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考。
在“如何在历史中留名”的主题写作中,有的学生将单元群文所涉人物分为两类:“其一,以‘入世’名传史册;其二,以‘出世’镌载汗青。”就“入世”者而言,他们“以仁治国,以明治世”,比如孟子、烛之武;就“出世”者而言,他们“以礼治心,以道治性”,比如曾皙、庄子。有的学生结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人们不可过多看重个人在推动历史发展中起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客观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这一唯物史观,指出留名于历史的重要条件乃是机遇,即所谓的“时势造英雄”。有了机遇之后,还要修身养性,使自己堪当大任。还有的学生颇具辩证性地看待留名青史这件事,他写道:“道德本来就不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如是,成名本来就不是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而是教导我们往成功的向善的人性上走。”这一话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起到了“以写促思”的积极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用心阅读、用脑思考、用笔书写,切实完成了对文化典籍的当代思考与现代阐释。
“以写促思”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意识到学思结合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借助教材的优势,创新教学思路,开展有效的读写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得到深度的思维训练,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上相对成熟和独立,在文本阅读上也能有效地把握重点积极地展开思考。因此,我们应当将“读”和“研”、“研”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研”,在“研”中“写”,以“写”促“研”,使学生获得阅读、研究与写作的多重收获,这也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写作任务是推动研究性阅读的关键。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三课《鸿门宴》的教学为例,该文篇幅较长,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关系复杂,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也是一篇学习难度较大的文言文,因此找准教学基点、确定核心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就围绕《鸿门宴》中的称谓问题设计了“小称呼,大语文”的读写任务,首先引导学生走进《鸿门宴》,把握人物形象,其次拓展阅读《项羽本纪》,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探索的过程中举一反三,获得素养与能力的综合提升。
活动:小称呼 大语文
在对人对己的称谓上,有敬有谦,有亲有疏。这不仅是因为场合、对象不同,更是反映了一个人的为人与个性。1.请你找出《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称呼,并简要地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特点。2.通读《项羽本纪》,以对项羽的称谓为中心,探究人名称谓与文学叙事之间的关系。
本活动旨在从《史记》中人物对人对己的称谓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由此管窥司马迁的文风。在《鸿门宴》中,刘邦、项羽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称呼截然不同,找到这些微妙差别可以深化对刘、项二人的认识。在学生的读写成果中,有学生发现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刘邦的回答是“鲰生说我”,而当刘邦谢罪说“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羽却坦荡地说出了曹无伤的名字“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两相对照,足见刘邦的城府极深与项羽的直率天真;有的发现刘邦在张良面前常自称“我”,并始终称对方为“君”“公”,自称“我”显示的是与对话者关系较密切,完全把当时仍属韩王的张良当成自己人,称“君”“公”表明的是对张良的尊重、敬重,尽管不论在年龄上还是在身份上,张良都不及刘邦,由此可见刘邦善于笼络人才的特点;而在樊哙闯帐后,项羽则连呼两次“壮士”,对樊哙“拔刀相向”的局面毫无意识,充分暴露了他的政治幼稚,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发现刘邦在项羽面前自称“臣”,而称对方为“将军”,如“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表达了对项羽的尊敬和对自己的有意贬低,尽管鸿门宴时刘邦已年过半百、项羽还未到而立之年,足见刘邦的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他充分满足了项羽自矜自大的虚荣心,由此消除了项羽的疑虑和防备。
《史记》作为纪传体通史,以写人物为中心,自然就离不开对人物的称谓。在叙述人物的交往对话中,太史公总能巧妙地设定人物的不同称谓,展示人物在特定时刻的思想感情,突显人物的个性。通读《项羽本纪》,学生发现以司马迁为叙事者提及项羽的共86次,其中3 次称“项羽”,2 次称“籍”或“项籍”,81 次称“项王”,同时还出现过其他人物对项羽的不同称谓,比如刘邦称其为“将军”,张良、项伯称其为“项王”,项庄主要称其为“君王”,宋义主要称其为“公”“将军”,等等。人物称谓上的“混乱”,实则蕴含了深刻的文化意蕴与社会心理。在研究性成果中,有的同学指出“太史公对项羽的称谓一般是随着人物身份、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既是尊重历史的体现,也有利于读者的阅读”;有的同学指出“人物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太史公的潜心揣摩之功,寄托了太史公的褒贬之意”,这些观点都很有见地。更可贵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结合文本的具体细节予以阐释,还能自主地找到支撑性资源来帮助论证。比如有的同学就以孔子作《春秋》的“春秋笔法”来比照《史记》中的人物称谓;有的同学则援引钱钟书先生的话:“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来阐述太史公的艺术匠心。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围绕人物称谓这一中心话题,学生都在认真地阅读、积极地思考、深入地探究,下笔所写的文章也不再空泛、单调。在这里,“以写促研”成为阅读教学极为有效的一种探究性形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主动地结合更多样的学习支架来提供线索,并多次回到具体章节中去反复阅读。因此,“以写促研”的过程就是一次次读写结合的过程,一步步将阅读引向堂奥深处。
总之,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上述三种策略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根据情境的变化而灵活运用,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有任务驱动的、有关键学习点的、有支架支持的可持续活动,让阅读教学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