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江永女书的散佚与传承保护研究

2022-12-31 10:53郑月香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
文化产业 2022年34期
关键词:江永女书文化

郑月香 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

“女书”是流传于湖南省上江圩一带妇女中的一种奇特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它特殊的传承方式及地域特点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为研究南方的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人类的发展历程都具有重要价值。女书作为我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濒临失传,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自上而下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和开发措施,使女书文化逐步复兴。

女书概况

女书又名“女字”,因流传于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一带,故又名“江永女书”。女书多书写在布面的手写本、扇面或布帕上,多为七言诗体唱本,字体呈长菱形,笔画纤细娟秀,风格飘逸舒展。内容主要描写女性的生活和情感,诉说苦情是女书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基调。与其他古文字相比,女书有四大独特之处:一是只在妇女中传承使用,老传少、母传女;二是记录当地方言,用土语吟唱;三是字形奇特、呈长菱形,由点、竖、斜、弧四种笔画组成,与甲骨文、篆文风格相似但又迥然相异;四是陪葬送终,人死书焚。20世纪80年代初,武汉大学的宫哲兵教授在江永调研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文字,随即发表了第一篇介绍女书的论文《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并在1983年第16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上,将女书介绍到国内外,自此女书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经过研究考证,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女书是一种独特的记号音节文字,对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随着女书受到的关注度的提升,对女书的挖掘、抢购风潮导致大量女书原件散佚、流失,这对女书的研究工作造成了严重阻碍。现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梳理江永女书散佚的主要原因。

女书散佚的原因分析

“人死书焚”的旧习俗

在封建社会的江永农村,妇女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只能在家纺纱织布、做女红,闲暇之余,她们自发学习女字。妇女们用女字相互倾诉喜怒哀乐,建立友谊。女书作为妇女的隐私物品,在本人去世后需要被烧掉,以供其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吟唱;有的妇女在自己丈夫或姐妹去世后,也会为逝者焚烧女书以时刻陪伴他们。除了焚烧之外,还有将女书同死者一起埋葬的习俗。这种“人死书焚”“人亡书埋”的旧习俗是女书原件散失的“罪魁祸首”,有着巨大的毁灭力量。

气候原因

江永地处湖南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终年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导致物品极易受潮发霉。女书长期存放于狭窄阴暗的阁楼里,加速了女书潮湿霉变,这也是女书散佚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治动乱造成的破坏

战争的破坏是古代文献佚亡的重要因素。“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女书原件被销毁,以“破四旧”为缘由,这些神秘文字被当作封建社会的“糟粕”予以销毁,命运多舛的女书又一次遭受厄运。“文化大革命”之后,只有少量女书作品得以存留,数量较为稀少。

掠夺性研究

女书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一些机构和个人纷纷赶赴江永,不少人走街串户从当地群众手中高价收购女书作品。这种掠夺性研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女书资源,也致使一些珍贵的女书文物流落海外。

女书文字书写失范、伪劣女书作品充斥市场

随着女书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不断被挖掘、认可,一些低俗的女书仿制品开始出现,有些人打着“女书爱好者”的旗号对女书字符恣意修改、妄加拼凑。女书原作被篡改,男性“女书作品”充斥市场;论著者自造女书字符,真伪难辨。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传统女书文化的形象,使得女书文化充满市井气,对女书的研究造成了重大影响。

传承人危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书传人高银仙、义年华、阳焕宜等老人相继离世,这意味着当地妇女用来分享感情、闲聊家常、互诉哀怨的传统方式——女书逐渐消失。目前,年轻一代对女书已经十分陌生,女书濒临消亡的境地使得保护女书,改善女书文化的活态环境迫在眉睫。

女书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虽然女书原件及文化遗物遭受了众多“厄运”,女书文化资源在日益减少,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江永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女书文化抢救保护与记录”工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制定了《江永女书抢救、保护规划(2004—2020)》。在女书发源地——江永县建立了女书生态博物馆和女书数字博物馆,采取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保存女书实物,兴建女书园,建立女书生态博物馆,修复特色民居,保护和培养女书传承人,复兴女书习俗,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等措施,形成有利于女书文化保护的外部环境,对女书文化进行自上而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态的保护。

收集整理女书原件及女书实物

全面普查、收集整理女书原件及女书相关实物(如女书纸本、服饰、女红、花带等),采用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翔实的档案,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要求,建立女书资料库,实现女书“非遗”保护的科学化,拍摄制作女书资料光碟,编辑出版女书古籍及女书研究资料,保存大量的女书文化信息和资料。

兴建女书园

女书园位于江永县上江圩镇普美女书文化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式建筑风格,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具有古朴、典雅、美观、实用的特点。女书园是宣传女书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抢救、保护、开发女书文化的重要场所。女书园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形式展示了女书原件、作品、工艺、书法、学术研究成果与女书流传区域的民俗风情。女书园从女书的发现、抢救、保护到女书文化的发展前景,从女书流传区域的民俗风情到女书在学术界的影响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和再现了女书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建立女书生态博物馆

以原生态方式展示女书习俗文化空间的女书生态博物馆位于浦尾村,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于2002年修建。浦尾村是著名女书传人高银仙、胡慈珠、唐宝珍的故居地,是记录、储存女书文化的资料中心,是女书流传的核心村落。女书生态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音像等形式展示女书原件文献、作品、工艺、书法和学术研究成果。截至2010年,女书数字博物馆已收录女书原件73件、女歌116首、绣品82件、婚嫁生活相关物品138件,并收录了8名女书传人的资料,制作了介绍女书文化习俗的专题作品《坐歌堂》。这些藏品全面展示了女书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兴办女书学堂,培养女书传承人

江永县采取原生态传承的方式重点保护女书传承人,授予阳焕宜、何静华、何艳新、胡美月、义运娟“女书传人”的称号,给她们发放一定的津贴,鼓励她们培养新人,埔尾村先后创办了夏湾女书学堂、静华女书院,举办了多期女书培训班。同时江永县还在浦尾村等女书流传地的中小学开展“女书上教材、进课堂”等活动,聘请女书传人教授女书,培养女书传人的后备军。

修缮女书传承地特色民居

按照“修旧如旧、翻新如旧”的原则,对埔尾村的祠堂、民居、道路进行修复,当地政府投入20多万元用于埔尾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修复了花山姑庙、陈唐龙母庙、桐口戏台、浦尾戏台;全村房屋均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设计进行改造,房屋坐北朝南、鳞次栉比,均按明清风格装修,加装仿古式屋顶,一眼望去古意盎然、清新典雅。

恢复女书习俗

近年来,江永县引导性地组织复兴了当地一些特色女性文化,尤其是女书习俗,如读女书、唱女书、贺三朝、坐歌堂、敬姑婆、结拜姊妹、赶龙母庙会和姑婆庙会,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自觉保护、传承女书文化的积极性。复兴女书习俗对保护女书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些习俗与本地汉、瑶通用的习俗不同,它是江永女性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一种以女书为载体,传达女性文化的特有习俗,是女书文化赖以生存与交流的一种媒介。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女书文化的影响力

为提高女书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江永县政府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除了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上进行宣传推广外,还制作了女书文化的专题片进行宣传,举行女书文化巡回展,举办国际女书文化节,召开国际女书学术研讨会等。2002年4月,湖南江永女书入选全国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成为重点收藏的文献遗产。2004年,由原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妇联、江永县政府等部门共同申报的江永女书文化记录工程项目立项。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江永女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第64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将女书编入国际通用字符集的提案》,从此女书字符纳入了国际标准编号字符集,从神秘走向通用。

近些年女书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女书的学者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人增至现在的几百人。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女书进行了研究、考证,已出版女书专著30余部,发表女书研究论文50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语言文字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间文学、妇女学等学科。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女书研究资料,促进和推动了女书研究的深入发展。

开发女书文化产业,打造女书品牌

近年来,江永县委、县政府努力将女书文化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积极响应“文化强省”的号召,使特色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振兴。一是以女书文化为依托,打造“文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以江永的“三千文化”——千古之谜女书、千年古村上甘棠、千家峒瑶族故地为基础,打造以上江圩浦尾、桐口、荆田、夏湾为核心的女书文化原生态保护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条女书生态文化体验黄金路线,形成一个与周边城市相结合的生态旅游圈。每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20多万元。二是开发女书文化产品。组织当地村民积极开发富有女书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如以女书字符、女书图案为背景的织锦花带、女书刺绣工艺品、女书香袋、女书手帕、女书工艺扇、女书湘绣镜屏、女书字画等各类工艺作品。此外,女书服饰、女书礼品、日用品、纪念品及乡土特产也深受消费者和游客的欢迎。还可以创作反映女书文化的邮品、宣传画册、文学作品、音乐、舞蹈及影视剧等,再现女书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使其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开发女书文化资源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江永当地人民带来了商机与财富,但女书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不断被发现、认知的同时,也有大量低俗伪劣的女书原件仿制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传统女书文化的形象,使得女书文化充满市井气。因此,对女书文化市场正本清源、去伪存真仍是当前形势下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女书产业开发问题上,众多学者持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商业开发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能激励当地群众自发保护和传承女书;有的学者则认为,过度的商业开发,会破坏女书的纯洁性,导致女书失去文化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女书文化本身就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这两种价值密不可分,正确的开发和利用更有利于女书的传承,同时也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实现女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笔者认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体现文化的独特精髓是适应时代发展、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必经之路。复兴女书文化,是实现女书资源良性开发、长远保护,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女书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要正确认识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创新性保护,只传承不创新,女书文化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只创新不传承,女书就会失去发展根基。保护和传承女书文化就要坚持传承和创新的统一。女书文化产业的开发应建立在保护女书文化资源和女书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女书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探索非遗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江永女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例外之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女书
鬼面镜
谁远谁近?
歌册,独特的“女书”
女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守得云开望月圆
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